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2010-02-10欧阳少维徐碧容
欧阳少维 徐碧容
(1.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 广东广州 510430; 2.广州钢铁企业集团公司医院 广东广州 510380)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能有效的恢复髋关节功能,解除疼痛,是髋关节疾患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随着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人数与日俱增,伴随的并发症也接踵而来,因此做好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对于缩短患者的病程,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科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对24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取加强术前后护理和早期康复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24例,其中男8例,女16例,年龄62~70岁(平均66岁);住院时间平均22d。结果:除出现1例术后患肢肿胀和1例术后患肢疼痛外,其余均无出现并发症而康复出院。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患者因骨折突然发生,无应急心理准备,手术创伤较大又会使患者产生心理负性刺激,存在紧张、恐惧心理。因此护士应用适当的语言向病人及家属详细介绍该手术的优点、方法及成功率等,并介绍同种病例康复期的患者来现身说法,让其消除思想顾虑,使之接受手术并配合治疗。
2.2 术前准备
包括评估病人和适应性锻炼,本病多见于老年人,老年病人机体各脏器功能减退,且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并存病。因此,入院后需作全面的各系统检查,进行全身综合调理,以提高手术耐受力[1]。注意术前的锻炼,包括心血管功能的耗氧锻炼和受累关节附近肌肉的力量性训练;练习床上大小便及助行器的使用。
3 术后护理
3.1 病情观察
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患者切口疼痛情况,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剂。术后切口放置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和持续负压,防止扭曲、压迫,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记录出入量及伤口出血情况,如术后血性引流量持续增多,伤口敷料血性渗出较多,应立即报告医生,协助处理。引流持续至术后2~3d,引流量≤50m L/24h可拔管。
3.2 患肢护理
术后患者应取平卧位,患肢外展15~30°中立位,用皮牵引制动,并穿防旋鞋。在做各种治疗和操作时,应将整个关节托起,不可单纯牵拉、抬动患肢,防止人工髋关节脱位。术后即可由护士或家属对患者进行患肢肌肉向心性按摩,并做足踝被动运动[2]。
3.3 功能训练
术后当天患者清醒后即可开始踝关节背伸、跖屈运动,术后第2天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的环转运动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借助牵引床上拉环引体抬起上身运动,术后第2~7天:可进行术侧髋关节伸直练习,屈曲健侧髋膝关节,做术侧髋关节主动伸直动作,充分伸展屈髋肌及关节囊前部。第8~14天:继续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如仰卧屈髋屈膝运动、卧位到坐位运动等,训练到患者有足够的力量可自行站立时,可使患肢部分负重和4点步态完全负重,然后由双拐过渡到单拐[3]。另外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被动训练常用CPM活动仪辅助完成。CPM于术后第2~3天开始使用,开始时,CPM起始度为0度,屈膝度为20~30°,1~2m in完成1次屈伸,30~60m in/次,2~3次/d,以后增加5~10次/d,使膝关节屈曲度>90°。至术后1周左右,CPM最大活动度角为90,髋关节活动范围为25~85°,以后可逐步停用CPM,而逐步以主动活动为主[4]。
4 早期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
术后早期并发症主要有出血、深静脉栓塞、感染假体松动等,因此术后要动态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伤口渗血情况,注意观察患肢肿胀,疼痛和循环情况。最好的方法是预防,如术后在卧位时使用外展枕头,保持外展中立位,有规律地训练屈伸下肢,早期抬高下肢和早期活动,应用抗凝药物等。
5 出院指导
一般在术后2~3周出院,但由于患肢功能尚未恢复,必须指导患者坚持功能锻炼。一般情况下扶双拐行走6~8周,这期间继续住院时的各种锻炼;术后8周~4个月用单侧手杖,单腿平衡练习;指导患者术后6个月内避免做髋关节屈曲超过90°的动作,以防假体脱位。嘱患者术后1、3、6个月回院复查,需定期随访至终身。
6 结语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类骨折。骨折发生后很难愈合,极易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导致长期的卧床,出现各种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5]。通过对24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做好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有效地恢复了关节功能,解除疼痛,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1]张青莲.人工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2,17(8):639.
[2]廖淑梅.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J].重庆医学,2009,38(11):1414.
[3]钱锐,彭力辉,朱道信.简明骨科康复护理指南[M].江西: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0~81.
[4]宁宁.骨科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59~61.
[5]陈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的康复指导[J].临床医学,2005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