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M机在骨科术后关节功能锻炼的应用
2010-02-10邹科慧汤六凤黄秋兰陈洁胡晓英
邹科慧 汤六凤 黄秋兰 陈洁 胡晓英
(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 江西新余 338025)
CPM机自上世纪70年代初即被广泛用于肢体的功能锻炼[1],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以来引进JK-C1型智能下肢关节康复器(CPM)进行下肢关节功能锻炼,加强了患肢的康复进程,无不良反应,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5例患者,男44例,女31例,年龄16~83岁,平均38岁,其中全关节置换术后23例,关节 内骨折术后20例,关节滑膜切除术后1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术后15例。
1.2 应用方法
将75例患者按手术日随机原则分成实验组45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的康复方法,实验组45例采用术后2d在有效镇痛措施下即开始行持续被动(CPM)治疗,同时配合肌肉功能练习等其他康复治疗。使用前根据术后关节所需活动范围调整CPM机,患肢置于CPM机上时应处于外展10~20°,足尖向上中立位,穿固定鞋套,小腿及大腿用固定带固定在CPM机上。起始角度为30°,每日锻炼2次,每次30min,逐步增加活动度(每日增加5~10°)直至患者的最大耐受程度,一般使用2~3周。术后3周比较2组患者的关节肿胀程度及关节活动度。
2 结果
术后3周对照组轻度肿胀8例(26.6%),中度肿胀17例(56.7%),重度肿胀5例(16.7%);实验组膝关节轻度肿胀29例(64.4%),中度肿胀15例(33.3%),重度肿胀1例(2.2%)。实验组患者下肢轻、中、重度肿胀人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80.7±7.6)°;实验组膝关节活动度(104±6.5)°。实验组与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CPM机在骨科术后关节早期功能锻炼的应用与术后采用传统的康复训练,在患者关节肿胀程度,关节活动度有明显的差异(P<0.05)。骨关节术后使用传统的自主锻炼往往不能坚持,达不到理想的关节功能恢复的程度。而CPM机在术后关节早期康复训练,改善局部血液淋巴循环,促进肿胀、疼痛等症状的消除,配合肌肉功能练习等其他康复治疗,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满足了患者日常生活所需的关节活动范围。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等.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943~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