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持续状态56例临床治疗观察
2010-02-10陈娟田亚楠刘素君
陈娟 田亚楠 刘素君
(山东省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山东菏泽 274000)
癫痫强直-阵挛发作持续状态(SE)是神经内科常见危重症之一,不仅可造成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全身各重要脏器的严重损害,严重者将很快导致死亡。本文总结了我科自1997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56例SE病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12~60岁之间,以青壮年为多,其中症状性癫痫43例,特发性及隐匿性癫痫13例。入院前癫痫持续最短20min,最长为48h。
1.2 病因及诱因
43例症状性癫痫持续状态中,脑血管病18例,脑血管病后遗症期15例,急性期3例,颅内感染9例,脑外伤8例,颅内肿瘤术后6例,脑囊虫2例,特发性及隐源性癫痫13例。诱发因素:自行停药、换药或减药者26例,感冒发热6例,妊娠3例,精神创伤2例,19例原因不明。
1.3 辅助检查
入院后均行血常规、血生化、肝功、心电图、脑电图。必要行头颅CT,MRI或或脑脊液检查。
1.4 治疗方法
本组56例病人,入院后均常规吸O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立即给予安定成人10~20mg iv st缓慢静推,儿童0.3~0.5mg/kg,如有发作,安定半小时以后重复1次,或用安定60~100mg溶于0.9%生理盐水中缓慢静滴,注意患者的呼吸情况,苯巴比妥钠成人0.1即刻肌注,以后按q8h应用,儿童<3mg/(kg·d),给予脱水、降颅压、抗生素预防或控制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及时给予长效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成人0.3q6h,儿童20~30mg/kg·d,按q8h应用,托吡酯成人75~200mg/d,儿童3~6mg/kg·d。根据患者的意识情况,用胃管或灌肛的方法给病人长效药物,至病人病情稳定,减至维持用量,用1种或2种药物维持治疗。在用药的前3d,每天给病人查肝功、肾功,发现异常及时纠正或减药。
2 结果
以癫痫发作控制,神志转清为治愈,以癫痫持续发作或持续昏迷为死亡为未愈。56例中,治愈48例(85.7%),其中32例于入院后0.5h~2h内控制发作,9例在12h内控制发作,4例24h内控制发作,2例72h控制发作,1例5d控制发作。3例因癫痫持续状态控制不佳放弃治疗,死亡5例,2例死于肺内感染,1例死于脑疝,1例死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
3 讨论
SE传统的定义为:凡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min以上,或频繁发作连续30min以上,发作间期意识不能恢复者[1]现认为只要持续性癫痫发作超过5min以上就应诊断为癫痫持续状态[2]。基于上述研究,我科采纳了任何发作超过5min或2次及2次以上发作,发作间期意识状态恢复不全为SE诊断标准。
多数SE是由症状性癫痫引起的,因此,在控制发作的同时应寻找病因和诱因。本组症状性癫痫43例,占76.8%,与以往报告的78.3%基本相符[3]。脑血管病18例,占32.1%,说明脑血管病是癫痫的主要病因,颅内感染9例,占16.1%,脑外伤8例,占14.3%,颅内肿瘤术后6例,占10.7%,脑囊虫2例,占3.4%。本文以脑血管病最常见,脑血管病是老年患癫痫最常见的原因。本组18例病人,后遗症期15例,急性期3例,在后遗症期可能是由于卒中导致软组织本身结构改变,以及血供减少,代谢紊乱而引起癫痫,在急性期可能因局部脑组织缺氧,颅内压升高而引起。
本组56例患者因自行停药、换药或减药不当所致26例,占46.4%,发热6例,妊娠3例,精神创伤2例,无明显诱因19例。因此,对癫痫患者强调连续规律服药,避免突然停药或预防感染对预防持续状态有一定的意义。
正确诊断及时治疗,选用长效药物迅速控制癫痫发作是抢救SE的关键。理想的抗癫痫药物应能发挥良好的抗癫痫作用,并且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意识水平的影响很小。在应用长效药物的同时,一定药给病人按时用药,以便维持血药浓度。因此,SE的防治重点在于早期发现、及时控制、治疗原发病,防止并发症,综合救治,提高治愈率。
[1] 吴希如,林庆.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35.
[2] 汪昕,彭伟锋.癫痫持续状态的处理及新进展[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6,15(4):234.
[3] 王献,陈品,赵燕民.癫痫持续状态的抢救与影响预后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