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病患者的护理
2010-02-10朱俊芳胡婕刘建平
朱俊芳 胡婕 刘建平
(江西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病至2008年12月共完成658例,均成功完成,疗效满意,现对其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58例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9~53岁,其中I期128例,II期421例,III期109例。均无心、肝、肾和脑疾病,313例肺功能正常,余345例均有不同程度肺功能损害,接尘工龄3~20年,平均10年,脱尘时间4~20年,平均11年。
1.2 方法
所有病人均采用分期灌洗,灌洗完一侧肺后,患者静养3~7d后再灌洗对侧肺。手术中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按照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医疗护理常规及操作规程进行灌洗。
2 结果
658例患者共接受全肺灌洗手术1316次,术中和术后12h内体温、脉搏、血压和心电图无明显变化。与灌洗前相比,全部患者经历双侧肺灌洗后1周均有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的症状减轻,有效率100%。其中所有症状消失15.9%,胸痛减轻和消失92.3%,咳嗽、咳痰减轻和消失87.6%,活动后气促减轻和消失97.1%。灌洗后2周肺功能较灌洗前有明显改善。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1)健康教育。由于全肺灌洗在手术室全麻下进行,患者有紧张,恐惧心理,且患者多为矿工及农民,缺乏医疗知识,通过耐心解释,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目的、特点及过程,让患者了解灌洗的全过程,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在稳定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手术。(2)协助做好术前各项检查,仔细询问既往病史,有吸烟习惯者应劝其戒烟,呼吸道感染者治愈后进行。特别是麻醉药物过敏史,请麻醉科医师进行术前评估。(3)训练患者做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以利于灌洗后残余液的排出,预防术后肺不张及其他并发症。(4)创造舒适的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手术当日禁食水,术前半小时肌注东良菪碱0.3mg。
3.2 术中护理
(1)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向其讲明注意事项以取得配合,有义齿者取下义齿,然后让患者平卧手术台,建立好下肢静脉通路。(2)灌洗液加温至37℃,使其与人体生理温度基本相同,以减少对机体的刺激。(3)术中应准确记录灌洗次数、出入量、肺内残留量、引流液的颜色和浑浊程度等,保存好灌洗回收液。(4)严密观察患者,特别是肺部及膀胱充盈情况,在灌洗液进出时仔细听诊对侧肺有无湿啰音,如有应立即停止灌洗,重新调整双腔管位置,确保全肺灌洗的顺利进行,患者膀胱充盈时即予以导尿。(5)术毕拔管前协助麻醉师将口、鼻、喉及气管内的分泌物吸引干净。护送患者回病房,运送途中给予氧气袋输氧,做好交接班工作。
3.3 术后护理
(1)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保持呼吸道畅通,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并给予吸氧,氧浓度4L/min,行心电监测,监测BP、P、R、SPO2变化。重新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补充电解质和利尿治疗,以减轻肺水肿。(2)术后10min内表现为较剧烈的咳嗽,咯大量白色泡沫样痰,一般痰量约100~200mL个别可达300~400mL,主要为肺灌洗后残余液及支气管分泌物刺激所致,术后要经常听诊灌洗肺的呼吸音,以了解肺功能的恢复情况,随时给患者更换体位和叩背,在叩背时重点叩击胸壁下部,延长胸壁下部叩击时间,然后自下而上,自边缘向中央方向叩击。使灌洗残留液排向大气道,吸痰时便于吸出。(3)严密观察患者,嘱6h后进食半流质食物。做好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监测记录,特别注意肺部情况,如有无肺水肿、气胸等,发现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应急措施。(4)由于麻醉剂的作用,气管插管的刺激及肺部灌洗液的残留,术后患者有轻度头昏、肌痛、咽痛、咳嗽、咳痰等症状,一般2~3d即可恢复,必要时予以对症处理。(5)康复指导。通过术前的心理指导,患者能较好的配合治疗与护理,进入康复期。
实践证明,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是治疗尘肺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严格掌握各种灌洗指征,正确的麻醉和通气管理,周密监测及护理支持是保证手术安全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而细致周密的护理措施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尤为重要,是提高手术质量和达到治疗效果的全程保证,全部病例未发现肺部感染、肺不张、自发性气胸液胸等异常情况,治疗有效率达100%,与成功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分不开的。
[1]张映铭,谈光新,秦佩宁,等.全肺灌洗治疗矽(尘)肺远期疗效的初步探讨[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和环保,1997,24(4):24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