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牧产业规范化发展对策

2010-02-10陕西省汉中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张晓春纪建常

中国畜牧业 2010年5期
关键词:畜产品畜牧业检疫

○陕西省汉中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张晓春 路 阳 纪建常

畜牧业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职能是提供安全的畜产品,满足社会需求。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下,我国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生产方式已由过去的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规模化养殖比重继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畜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不断需求,也暴露出了生产方式落后、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保障体系不健全、抵御风险能力弱、畜产品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因此,在我国畜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发挥政府职能,构建安全高效的产业发展平台,降低动物疫病风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向社会提供安全、优质的畜产品,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主要问题

1.生产规模小,畜禽养殖组织化程度不高。近年来,我国畜禽适度规模养殖虽有一定发展,但总体上农户散养所占比例仍然较大。由于畜牧生产以千家万户小规模饲养为主,组织化程度低,很难做到管理统一、技术统一,生产过程监管难度较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措施难以落实到位,动物疫病风险无法得到有效遏制,严重制约了畜牧业健康、规范发展。

2.重大动物疫病对畜牧业发展的制约越来越大。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及其产品广泛流通,在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下,动物疫情对畜牧业威胁较大,防疫形势严峻。部分养殖户法律意识、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对动物重大疫病的免疫工作不配合,影响免疫密度;或者对不明原因死亡的动物随意丢弃,既不主动向动物卫生监督部门报告,也不按规定进行生物安全处理,甚至对病死动物非法加工、销售,对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成为疫病发生的源头和产品质量事故的隐患;有的养殖户不严格遵守引种报批、出栏报检和消毒制度,造成疫情传入传出。

3.财政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较差。发展畜牧业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安全、优质的畜产品,而畜产品安全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一项公务公益性事业。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畜牧兽医基础服务体系建设的投资力度,但仍然不能满足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财政投入明显不足,导致基层基础设施、设备较差,人员素质较低,队伍极不稳定。尤其是冷链体系、检疫检测、防疫监督、生物安全处理、扑杀补偿、基层队伍建设等关系到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环节的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动物防疫措施贯彻落实的重要因素。

4.落后生产方式的影响。受传统养殖思维影响,大部分养殖户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重视数量和眼前利益,忽视质量和远期规划,轻视养殖环境和动物防疫,生产工艺不合理,技术标准不统一,品种较差,造成动物体质弱、发病率高、抗御疫情能力弱、产业整体水平较低、附加值和效益较低。在遇到动物疫病和市场风险的打压后,生产自救能力差,严重挫伤养殖户的生产信心,给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带来极为不利影响。

二、对策与建议

1.加大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我国畜牧业正处于向产业化、现代化快速推进阶段。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实现由发展的观念向竞争的观念进行转变,要指导养殖产业实现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效益型向安全型转变,要进一步创新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规模养殖和畜禽养殖小区,抓好畜禽良种、饲料供给、动物防疫、养殖环境等基础工作,改变落后的养殖模式。同时,按照市场需求,加快建立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产生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要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快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抓好畜禽品种改良、动物疫病综合防治和集约化饲养等技术的推广利用,提高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和养殖户的整体素质,为畜牧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2.进一步完善畜牧业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1)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近年来,我国在预防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情过程中,暴露出目前的动物防疫体系还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因此,要按照畜牧兽医体制改革的要求,尽快整合现有的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和畜牧兽医技术保障体系,完善动物疫情测报和检疫监督网络;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实行计划免疫和强制免疫,做好畜禽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控工作,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强力推行畜禽标识制度;完善兽医实验室体系,加强动物疫情测报、流行病学研究、风险评估等动物疫情管理等基础工作。争取建成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结论准确、行动迅速、富有成效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

(2) 建立预警和溯源体系,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为了增强畜牧业抗御动物疫病风险能力,各地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动物疫情预警体系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在疫情或质量安全事故发生时,迅速启动预警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采取相应措施,将损失和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3)完善畜牧投入品安全监管体系。各地要加大监督检测设备、设施投入,加强技术培训,进一步完善畜牧投入品监管体系,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禁止使用假冒伪劣兽药和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严格执行动物休药期规定,从源头控制畜产品质量安全。

(4)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畜禽良种繁育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企业为主体,争取政府和社会对品种改良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加强品种改良的基础设施建设,用规范和标准的手段保障品种改良的健康发展,建立符合生产实际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普及和推广畜禽良种,提高良种覆盖率。

三、强化畜牧业安全生产监管

1.认真落实强制免疫制度。为了保护畜牧业生产和人体健康,对危害严重、影响较大的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是有效的保护手段。按照有关法律要求,地方人民政府要按照强制免疫计划,认真做好强制免疫的组织实施工作。兽医部门应当做好宣传教育、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服务工作,明确养殖单位和个人的防疫工作主体地位,提高其防疫意识和操作水平,对防疫的动物建立规范的免疫档案,实施畜禽标识管理和可追溯管理。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大对强制免疫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强制免疫工作科学、规范进行,不留死角。

2.加强种用、乳用动物的监督管理。饲养种用、乳用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证动物符合国家规定的健康标准,接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检测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管理,要认真落实引种检疫审批制度和隔离制度,防止通过引种环节传入疫病。

3.强化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是对动物养殖、屠宰加工等环节的一项行政许可,其目的在于规范动物防疫条件,使其在生产经营前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这对规范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兽医管理部门要加强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要限期整改或者进行关闭。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饲养环节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行为,确保畜牧业安全生产。

4.进一步加强动物检疫工作。

动物检疫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防治动物疾病、保障畜产品安全的重要措施。各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进一步强化动物检疫管理,认真落实目标责任制和个人负责制,严格执行操作技术规范和标准。在产地检疫过程中,要加强报检点建设,认真落实检疫申报制度。对出栏畜禽到场到户到点检疫,基层兽医站要充分发挥防、检疫职能,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疫情防范意识,加强农村动物疫情的监控工作,确保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不出产地。在屠宰检疫过程中,要认真落实屠宰许可制度,严格实行宰前、宰后检疫,对检出的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物安全处理,坚决杜绝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及动物产品出厂,确保畜产品安全生产和供应。

5.强化消毒管理。消毒是有效预防动物疫病传播、蔓延的重要技术手段,是动物饲养、运输、生产、销售等各环节必须采取的防疫措施。认真做好消毒工作,是动物饲养、经营者的法定义务。但长期以来,受落后的饲养方式和观念影响,消毒工作一直不被重视。因此,各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当加强消毒工作管理,督促动物饲养、运输、屠宰、加工、经营等各环节建立健全消毒制度,严格对生产设备、场地、环境、运载工具等进行消毒,同时做好消毒记录。对不按规定消毒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确保消毒措施落到实处。

6.加强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流通环节和市场监控是把好动物疫情防控和畜产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要严格执行动物及动物产品凭检疫证明、运载工具消毒证明运输的有关规定。同时,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不凭检疫证明、畜禽标识运输动物及动物产品,或者运输、销售染疫动物及加工、销售病害动物产品等违法行为,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猜你喜欢

畜产品畜牧业检疫
映像畜牧业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检验检疫学刊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