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护理
2010-02-10张雪莹侯晓燕任增玺
张雪莹 侯晓燕 任增玺
河南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平顶山 467000
本科于2006-06~2009-09成功为60例患有颈动脉狭窄的病人实施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成形术,手术顺利,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 52~72岁,平均62.9岁,其中右侧16例,左侧14例,狭窄程度均在70%以上。有典型的发作病史19例,有高血压史23例,有糖尿史16例。
1.2 方法 全组均通过颈部超声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螺旋CT血管造影(CTA)准确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程度和附壁斑块的情况。在全身麻醉+颈丛麻醉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1.3 结果 全组病人手术经过顺利,手术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12个月,临床症状消失8例,有明显改善17例,症状无变化5例,有效率83%。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术前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认真倾听患者的陈述,了解其心理状态,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手术的必要性,介绍本科先进的技术水平和仪器设备,增强患者信心,有利于手术进行。
2.1.2 完善术前检查:术前行肝功、肾功、血、尿、便常规、血脂、凝血四项、心电图、心脏彩超、肺功能测定、三餐前血糖、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全脑血管造影及CT检查等。
2.1.3 调整好患者的血压、血糖等指标:控制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已行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者,继续用药,未治疗者,最晚应在术前1 d开始口服阿司匹林。
2.1.4 颈总动脉压迫试验:为使患者术后达到健侧颈动脉可供双侧脑血流,预防术后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前3~4 d应进行颈总动脉压迫试验。方法为用拇指在健侧环状软骨平面、胸锁乳突肌前缘,朝第6颈椎横突方向,向后内压迫颈总动脉,以颞浅动脉和面动脉搏动消失为有效标准[1]。
2.2 术后监测及护理
2.2.1 生命体征监测:病人术后应进入ICU监护1~3 d。注意观察病人的神志、瞳孔、语言及肢体活动情况,以便早期发现术后脑梗死、脑出血等并发症。术后24~48 h是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好发时间,患者血压常有波动。血压过高易引起高灌注综合征,如脑出血;血压偏低可造成灌注过低导致脑缺血。
2.2.2 抗凝护理:颈动脉内膜狭窄患者血液黏稠度高,术后常规应用抗血栓形成药物,如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微循环,口服阿司匹林等。用药期间观察病人针眼处、牙龈、伤口等部位有无出血倾向,监测病人凝血时间。
2.2.3 术区血肿观察及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患者颈部手术切口,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引流液的颜色及量。用1~2kg沙袋加压术区24 h,必要时局部一冰袋冷敷。瞩患者勿用力咳嗽、打喷嚏,保持情绪稳定,以免增加颈部压力引起出血。注意观察切口局部有无肿胀或原有肿胀是否增大,及时报告医生。
2.2.4 负压引流管的护理: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定时挤压引流管。维持负压吸引,如在短时间内引流出大量血性液体,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注意观察切口局部有无张力性血肿,以免压迫血管引起窒息。术后24 h拔除引流管。
2.2.5 体位及活动指导:术后全麻未清醒时应去枕平卧,头偏向健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醒后给与半卧位,有利于伤口引流及减轻颅内高灌注。术后防止头颈过度活动引起血管扭曲、牵拉及吻合口出血。鼓励病人早期活动,以预防肺部感染及下肢血栓形成。术后1~2 d根据病人情况协助床上活动。
2.2.6 预防感染:卧床期间协助病人翻身、扣背,指导病人咳嗽、咳痰,痰液黏稠者行超声雾化吸入,2~3次/d,保持呼吸道通畅[2]。
3 健康指导
3.1 用药指导 出院后需较长一段时期服用小剂量的抗凝药,详细交代所服药物的名称、剂量及注意事项,以及服药的目的、重要性,切忌间断不规律的用药、自行调整用药或停药。用药时间每月复查凝血四项1次。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患者应有重点、有计划做好健康教育,瞩按时规律服药。
3.2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摄入低脂、低盐、清淡饮食。提供饮食健康教育资料,使患者饮食更合理化。
3.3 功能锻炼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肢体、语言等康复训练,由易到难,循序渐进,10~20min/次。练习颈部运动,防止瘢痕挛缩。
3.4 出院指导 瞩患者术后1个月、1 a、3 a各复查彩色多普勒一次,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对症治疗。定期回访,进行健康教育。要求患者戒烟戒酒,多进行有氧运动。
总之,对施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测和护理,对确保手术疗效、预防术后并发症及促进康复起着重要作用,对提高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1]段志泉,张强.实用血管外科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47-239.
[2]闫雅凤,康晟,刘宗琼.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剥脱术的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