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观察

2010-02-10杨华

中外医疗 2010年36期
关键词:列酮吡格空腹

杨华

(江苏省东海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江苏东海 222300)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2型糖尿病患者不需要依靠胰岛素,可以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又称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2型糖尿病治疗的短期目标是控制血糖,长期目标是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其基础治疗方案主要由运动和饮食构成,但是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往往也非常关键。

2007年,我国大陆地区(不包括港、澳、台)已经成为仅次于印度(4085万人)的糖尿病第二大国,患者3981万人,患病率4.3%;预计2025年达到5927万人,患病率达5.6%。

为观察吡格列酮对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临床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通过对照安慰剂、随机的方法,用吡格列酮这一最新应用于临床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所选病例都是我院2型糖尿病的门诊病人,共计30例,男患者12例,女患者18例,年龄范围41~72岁,平均年龄52.3岁。患者入组前没有任何明确的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以及肾肝等疾病。患者病程范围1~10年,平均5.2年,空腹血糖水平8.5~711.5mmol/L。2组间各种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具有可比性(P>0.05),比如既往糖尿病治疗情况、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病程。全组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且未采用胰岛素治疗,只是接受了磺脲类和双胍类药物治疗。

1.2 临床方法

噻唑烷二酮类抗糖尿病药物,属胰岛素增敏剂,作用机制与胰岛素的存在有关,可减少外周组织和肝脏的胰岛素抵抗,增加依赖胰岛素的葡萄糖的处理,并减少肝糖的输出。与磺酰脲类不同,本品不是一个胰岛素促分泌药。其作用机制是高选择性的激动过氧化物酶小体生长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1],PPAR-γ的活化可调节许多控制葡萄糖及脂类代谢的胰岛素相关基因的转录。为观察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的降糖、调脂疗效。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治疗组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28mg,予每日早餐前30min口服;对照组继用原治疗方案,同时加服外观与吡格列酮相同的安慰剂,均连服10周。测定治疗前后2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3 疗效判断

空腹血糖降至7.1mmol/L以下或下降30%为显效;降至8.2mmol/L以下或下降10%~29%为有效;无变化或下降10%以下为无效。餐后2h血糖降至8.3mmol/L以下或下降30%为显效;降至10.0mmol/L以下或下降10%~29%为有效;无变化或下降10%以下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2 观察结果

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空腹C肽、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较服药前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服用吡格列酮10周后,餐后2h血糖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3.33%(16/30)和93.33%(28/30)。空腹血糖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0.00.%(15/30)和86.67%(26/30)。

3 结语

目前认为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结合和活化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而起作用。γ是一种在糖脂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核受体,主要存在于脂肪细胞中,在肝脏与骨骼肌中亦有表达,吡格列酮与γ结合后,激活γ,从而使一系列与糖脂代谢有关的基因转录增加,促进血甘油三脂分解,脂肪组织甘油三酯合成,并刺激脂肪细胞的分化,减少脂肪细胞中游离脂肪酸(FFA)的释放。在骨骼肌细胞中γ还可直接上调葡萄糖转运子4的基因表达,最终使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增加。该药还可增加脂肪细胞解偶联蛋白1(UCP1)基因的表达,促进能量消耗。结果导致循环中血糖、胰岛素、C肽、HbAIC水平降低,同时血FFA、TG、TCh、LDL-Ch亦降低,而HDL-Ch有所上升。临床研究表明,吡格列酮可改善胰岛素抵抗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提高胰岛素对细胞的反应性,并改善体内葡萄糖平衡障碍。作用至少可持续1年,在临床对照试验中,吡格列酮与磺酰脲、二甲双胍或胰岛素合用,能提高疗效。

吡格列酮的临床试验还选择了脂类异常患者,患者经吡格列酮治疗,可降低三酰甘油水平,增加HDL-C,但LDL及TC则无一致性的改变。总之,吡格列酮在治疗2型糖尿病,尤其是对于具有胰岛素抵抗及合并脂代谢紊乱的患者,不失为一种理想药物。

[1]李光伟.胰岛素抵抗和B细胞功能不良在2型糖尿病发病上的作用[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2,18(3)∶250.

[2]朱禧星.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与胰岛素增敏剂[J].中华内分泌杂志,2000,16(5)∶333.

[3]O akes ND,Kennedy CJ,Jenk ins AB,et al.A new ant idiabet ic agent,BRL 49653,reduces lip id availability and imp roves insulin act ion and gluco regulat ion in the rat[J].D iabetes,1994,43:1203.

[4]左存林,王长江,杨明功,等.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广东药理学学报,2002,18(4)∶331.

[5] Khan MA,St Peter JV,N eafus KL ,et al.A P ro spect ive, random ized comparison of the metabo lic effects of p ioglitazone vs ro siglitazone in pat ientsw ithtype 2 diabetes w ho w ere rreviously t reated w ith t roglitazone[J].D iabetes,2001,50(Supp l):219.

[6]富琳岩,王丽敏,范希超.盐酸吡格列酮与苯那普利联合应用对7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影响[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3,11(1)∶35.

[7]M urase K,O daka H,Suzuk iM,et al.P ioglitazone t ime -dependent ly reduces tumour necro sis facto r -alpha level in muscle and imp roves metabo lic abno rmalit ies in w istar fat ty rats[J].D iabeto logia,1998,41(3):257.

[8]王长江,叶山东,王德全,等.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2,18(3):167.

猜你喜欢

列酮吡格空腹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喝水
吡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 CRP、IL-6、TNF-α水平的影响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和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吡格列酮对肥胖小鼠血清抵抗素的影响及其对肾脏的作用
吡格列酮对肥胖小鼠肾脏中TNF-α表达的影响
有些食物别在空腹时吃
罗格列酮辅治2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吡格列酮联合克罗米芬在有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美国警告吡格列酮引起的膀胱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