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继发性颅内血肿的原因分析
2010-02-10胡丙宇李荣辉贺玉宝
胡丙宇 李荣辉 贺玉宝
(吉林油田总医院神经外科 吉林松原 138000)
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应在非手术治疗未能奏效而出血尚未引起原发的或继发的致命性损害时才有价值。手术的目的主要是清除血肿,降低增高的颅内压,解除脑疝的发生和发展,改善脑血循环,使受压的脑组织及早恢复。我院自1999年10月至2009年10月共出现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继发性颅内血肿22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12例,女10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49.2岁。
1.2 临床表现
浅昏迷14例,中度昏迷8例,所有病人均有偏瘫,已发生天幕疝的6例。
1.3 头颅CT检查
均为基底节区出血,血肿量40~80mL,平均50mL,中线有移位的17例。
1.4 治疗
18例采取开颞瓣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4例采取开额颞瓣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
2 结果
2.1 发现继发性颅内血肿的时间
有6例是术后8h内发现减压窗张力高,复查头颅CT发现有继发性颅内血肿。有2例是术后短时间内出现一侧瞳孔散大,复查头颅CT见大量继发性颅内血肿。
2.2 再出血的部位及血肿量
有2例为硬膜外血肿,其余均为原血肿部位的脑内血肿。继发性颅内血肿量20~60mL。
2.3 再次手术10例,保守治疗8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的4例回家后均死亡,在院18例中,恢复较好的6例,恢复较差的4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5例。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与血压升高程度有关,男性发病率稍高,多见于50~60岁的病人,但在年轻的高血压病人也可发病。出血的动脉大多为豆纹动脉,故有人将其称为脑出血动脉。对于达到手术适应证的病人,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是必要的,但往往会出现继发性颅内血肿,其原因有几种可能:(1)在切开头皮时没有保留颞浅动脉,而是将其断掉,仅用电凝止血,没用线缝扎,故导致出现硬膜外血肿;(2)术者片面的追求手术速度,而忽略了手术质量,术中止血不彻底,出血的动脉没有电凝完全,忙于用明胶海绵或止血纱布止血,导致再次出血;(3)术中血压控制太低,未等血压回升,盲目的认为不再出血,就急于关颅;(4)术后血压太高,未能有效及时控制血压,导致刚被电凝的血管或者是刚被压迫止血的血管再次出血;(5)术后病人躁动,未能有效的镇静,导致血压升高,致使再次出血。
总之,无论哪种原因导致的再次出血,都会影响到病人的预后,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家属对此有可能不理解,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因此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病人,术者不但要有精湛的技术,还要有细心。这样才能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减少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更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
[1]薛庆澄.王忠诚.史玉泉.神经外科学[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0:344~350.
[2]段国升,朱诚.手术学.神经外科卷[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30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