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婢加术汤加味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分析①
2010-02-10王晓杰
王晓杰
(山西省太原中西医结合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13)
1 临床资料
56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年龄在5~14岁38例,14~20岁12例,20~30岁6例;男38例,女18例;56例患者在发病前均患有感冒病史,在感冒后约5~14d则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性浮肿、尿量偏少、恶寒、怕冷、全身酸困及疼痛不适等症状,其中病程最长1月余,最短5d。在院外都给予抗炎、抗病毒等对症支持治疗,但效果都不理想或无效,入院后给予完善相关检查示:尿检:蛋白(+~+++),红细胞(+~++),白细胞(+~++)颗粒管型(+),肝功能检查基本正常,血常规检查示正常,肾功能检查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或氮质血症,经检查后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并收住内儿科住院治疗。
2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以疏风清热,宣肺行水,健脾化湿。方药采用婢加术汤加味治疗,其方药组成:麻黄10g、徐长卿15g、玉米须(鲜品)35g、生石膏20g、生姜15g、大枣15g、炙甘草6g、白术15g。方中麻黄宣散肺气、发汗解表;徐长卿解毒消肿、温经通络、祛风除湿止痛;玉米须利尿消肿、清热止血;生石膏解肌清热;白术、生姜、健脾化湿;大枣益气健脾;甘草调和诸药。若风寒偏盛者去石膏,加桂枝、苏叶、防风,以助麻黄辛温解表之力。若咳喘较甚者加前胡、杏仁,降气止咳平喘。若见汗出恶风,卫阳已虚者,加黄芪、附子,以益气助阳。咽喉肿痛,加连翘、板兰根、桔梗,以清咽散结解毒。若热重尿少,可加鲜茅根、益母草,以清热利尿、止血。每日1剂,小儿剂量酌减。治疗7d为1个疗程,至少治疗2~3个疗程。
3 预防
起病1~2周内应卧床休息,尽量避免激烈运动,浮肿明显者应绝对卧床休息,膳食中应限盐及蛋白质,以清淡饮食为宜,3个月内应避免重体力活动。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按照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水肿全部消退,其它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完全恢复正常;好转:水肿及其它症状减轻,实验室检查有所改善;未愈:水肿及其它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无改变。
4.2 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38例,占67.86%;好转14例,占25%;无效4例,占7.14%;总有效率92.86%。
5 讨论
本病以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脉浮,苔簿白等症为特点。属中医“水肿”中阳水范畴,在《金匮要略·水气病》中称“风水”、“皮水”。病因多为外感风寒暑湿,或疮毒内侵,劳倦损伤肺脾等所致。病机关键为肺脾肾失调,脾肾虚弱,水液泛溢肌肤;病位在肾,与肺、脾、膀胱、三焦等密切相关。早期多为实证,病程迁延日久,则多成虚实夹杂证。正如《景岳全书·肿胀》篇指出“凡水肿等症,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病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亡行。”在辨证施治中必须以阴阳为纲,须注意辨别阴阳、寒热、虚实之间的错杂与转化。本方分析:麻黄宣散肺气、发汗解表;徐长卿解毒消肿、温经通络、祛风除湿止痛;玉米须利尿消肿、清热止血;生石膏解肌清热;白术、生姜、健脾化湿;大枣益气健脾;甘草调和诸药;纵观全方,以辛温解表、祛风除湿、健脾和胃、温肾利湿等药物组成,共起疏风清热解表,宣肺行水,健脾化湿的功效。笔者通过临床治疗观察,积极运用本方治疗因外感风寒暑湿,或疮毒内侵袭机体,而至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有较好的效果。
4例治疗无效患者均为病程超过月余的患者,详细追问病史及诊治过程,均在外院用过激素治疗,后来经肾活检确诊为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一病,病程缠绵,病情复杂,治疗较为棘手。多属中医“水肿”、“虚劳”等病症范畴,其病机以脾肾阳虚为本,湿热、瘀血为标,为本虚标实之虚实夹杂症,治疗上需标本兼顾,扶正祛邪。其治法西医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中医则以益气健脾、温阳利水、清热解毒。方药用防己茯苓汤和真武汤加味。方中附子、干姜温补脾肾。黄芪、甘草益气健中,茯苓、泽泻健脾渗湿,桃仁、红花、川芎、益母草活血化瘀,大黄泻热毒、荡积滞,诸药合用具备温补脾肾,利湿化瘀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黄芪有利尿降压,扩张血管,改善肾血流量,消除尿蛋白,调节免疫平衡的作用。大黄的有效成分为大黄鞣酸,可减少尿素的生成,降低高氮质血症。附子能使衰竭的机体功能激活,增加肾血流量,桃仁、红花、川芎、益母草能降低血胆固醇,降低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粘稠度和高凝状态,增加肾血流量,改善微循环。目前激素及细胞毒性药物为公认的治疗本病的有效药物,但长期大剂量使用可产生许多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多年来,笔者采用配合中药治疗,可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所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治疗本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1]范永升,张再良,李敬孝,等.金匮要略[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1.
[2]张伯臾,董建华,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