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越自由与保守之争:奥克肖特政治思想的智识基础分析

2010-02-10肖克

关键词:奥克霍布斯保守主义

肖克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吉林 长春,130117)

奥克肖特,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之一。一直以来,对于奥克肖特究竟是一个自由主义者还是保守主义者,学界存在争议。以思想内容而言,奥克肖特是一个很难归入某类阵营的思想家。奥克肖特以当代保守主义旗手而闻名于世,以反对理性主义为毕生夙愿。他的同胞麦克里兰曾评价他说,奥克肖特本人“以保守主义者自居,选举则投托利党的票,以之为最无可非议的选择”。[1](807)然而,也有许多人不这样认为,将其归入自由主义阵营,认为他“显然也是个自由主义者”。①[2](107)跳出自由与保守的论争,比将一个思想家归类更重要的是研究他思想的内容与意义。对于奥克肖特的政治思想而言,我们的研究起点应该是他的政治哲学。

一、奥克肖特政治思想的哲学起点:对近代主体性路径的偏离

把某种理论或某人的思想划入一种阵营,往往是出于研究需要的一种简化,这种简化的最大副作用就是将复杂的思想简单化,造成人们理解的缺失,甚至误解。对待奥克肖特,我们尤其容易犯这样的错误。这不仅因为奥克肖特思想的广博与深奥,更是由于相对于罗尔斯等政治思想家,奥克肖特思想中纯哲学的成分更多,“纯粹”政治哲学的成分更少。要真正理解奥克肖特的政治思想,我们就不得不深入到奥克肖特思想的深处,从他对近代西方主体哲学的批判入手探源他政治思想的形成。

哲学的要求自然在政治思想上有所反映。启蒙运动的核心追求是人的主体性,而所谓主体性也就是指理性,主体和理性共同构成了近代西方哲学的基础。近代以来,科学的发展给哲学带来了巨大冲击,结果的可靠性与确定性成为近代西方哲学和政治学的共同自觉追求,而能否为知识找到一个确定可靠的基点就成了近代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通过启蒙运动,笛卡尔等人自信的宣称找到了这个基点——“我”(主体)。在主体的核心地位确立之后,还存在一个问题:主体如何去认识客体。这是个认识论的问题,因为“主体”和“客体”的说法本身就意味着主体客体分属两个不同的范畴。关于主体认识客体的方法与路径问题导致了笛卡尔为代表的理性论与休谟、洛克的经验论之间的分野:理性主义的认识论建立在逻辑推论而非经验事实上,也就是说理性而非感性才是最基础的东西,是真理的裁判。经验主义者则认为可靠的知识之获得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一切知识的来源都是感性经验,而感性经验原则上讲是或然的,不能完全相信的。

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这个跨时代的重大区别对政治哲学也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这就是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分野。信奉理性无限可能性的那部分人发展成为自由主义者,而它的对手保守主义者们反对自由主义的理论武器恰恰就是经验论。但无论是理性论还是经验论,他们的共同点而非区别才是最重要的:任何怀疑没有理性都是不可能的,经验只是知识的来源,理性才是真理的裁判;人是理性的动物,必须接受理性的指导,在这些问题上,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立场相同。这样,最后我们会发现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殊途同归:如果把理性主义包括的范围扩大一些的话,无论自由主义还是保守主义都可以划在大写的理性主义的范围之内。奥克肖特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才既反对理性主义,又对经验主义颇有微词,他所孜孜寻找的是对主体性哲学认识路径的超越,尽管超越的最终结果并非很成功很彻底。

二、奥克肖特思想的哲学基础:英国唯心主义观念论与霍布斯的影响

奥克肖特思想理论体系的形成主要受到英国唯心主义观念论以及托马斯·霍布斯的影响。

(一)英国观念论(新黑格尔主义): 经验、模式与哲学

英国观念论(British Idealism),又称新黑格尔主义,以格林、鲍桑葵、布雷德利和柯林伍德等为代表,主张每一个事实都与其他事实相连结而成一个整体,个别事实的意义需要从整体中获得;对任何哲学问题的研究都要探究其起源与历史。观念论坚决反对英国古典经验论、功利主义和原子式的个人主义。奥克肖特哲学上归于英国观念论,认为经验已经包含了某种理解,经验是经验者和被经验者的统一,是一个整体。观念论认为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他们的观点都太片面:经验论认为经验就是对所经验的东西的完全接受,是完全被动的;唯理论尽管强调了主体在经验过程中的主动性,但矫枉过正,将经验简化为因果关系。

英国观念论的许多观点在奥克肖特的思想中都得到了明确的体现。他的第一本著作《经验及其模式》是关于哲学的,这本书也是他后来整个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在该书中,奥克肖特将哲学与经验的模式联系起来。他认为,哲学是批判,是人类理解之所以能够进行的条件,它的任务仅仅是经验一切。哲学是研究“整体经验”的,而科学、历史和实践分别只研究一种经验的模式,②因此这三种经验模式都是不完整的。奥克肖特认为,唯有“整体经验”是具体的、连贯的,其他三种经验都是抽象与不连贯的。[3](81−85)而奥克肖特的精妙思想体系就是围绕哲学与各种经验模式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三种模式彼此之间的关系展开的。简而言之,哲学与三种模式应具备连贯性特征,而三种模式之间应为平衡性关系,在三种模式各自内部也应首重连贯性与平衡性。而政治,只不过是从属于实践模式的一种经验而已。

三种模式认识世界的角度不同。科学模式主要从规律性与一般性的角度理解世界,它的特征是从现象世界中分辨出规律与定理。历史模式通过对现存的材料的分析,理解自古以来的世界,与科学模式不同,它并不强求准确的“重述”历史,而只要求对历史的解释自圆其说。实践模式就是日常生活的模式,涉及到人们的需求、感受与价值判断。

科学模式依赖理性的参与,整体上更趋近于理性主义(自由主义)所理解的模式,精确性和一般性是它的追求。历史模式则以连贯性为最主要特征,实践模式更倾向于平衡性。尽管奥克肖特认为不同的经验模式意味着不同的认识世界与接近世界的方式,彼此之间不能通约,不能相互否定,但它们之间绝对不是没有任何联系。而将历史模式与实践模式(或者更进一步说将历史模式与实践模式中的政治行为)联系起来的就是“传统”。

所谓传统就是一个群体在克服“偶然事件”后所逐渐积累的经验,也就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经验”。传统这个概念对奥克肖特很重要,它将哲学与政治联系起来。和其他保守主义者如埃德蒙·伯克将传统定义为既存社会的社会地位关系与社会结构不同,奥克肖特所指的传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传统)不是固定,亦非完成了的;它没有一个不变的核心部分可使我们据之以了解其全貌;它不具任何主要目的或不变的方向;在它之中并未有任何模型可资仿制、无理念可探究、甚至无规则可遵循。”[4](104)实际上,奥克肖特对传统的重视是主张我们从中寻找智慧,以便能够了解“现在”所蕴含而我们未能发现的本质。

在奥克肖特看来,现在与过去是本质一致的连贯性存在,现在不是在对过去否定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传统就是定义现在的决定性要素。而政治的任务就是“寻求暗示”,寻求“传统”的暗示,寻求现在已经存在的而我们还未能认知的本质。传统意味着连续性,追寻传统不是追寻某种理想,更非追求任何抽象原则,而是追求传统的隐含性及其限度。而追求传统中的连贯性的暗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认识我们自己,传统就是“文明本身”,追求之后要求我们所做的就是作出调整与改变。[4](105)奥克肖特对待传统的这种态度也是他被归为保守主义者的重要原因。

英国唯心观念论奠定了奥克肖特思想的框架。既然哲学与经验模式是不同层面的东西,那么作为政治学中最重要的两个主体——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呢? 这便涉及霍布斯对奥克肖特的影响。

(二)意愿先于理性:霍布斯的影响

1975年,奥克肖特出版了一本名为《霍布斯论公民组织》的书,至今仍是研究霍布斯的重要文献。奥克肖特不仅对霍布斯的哲学与政治思想有独特看法,而且他自己的许多理论建构都有霍布斯影响的痕迹。比如,奥克肖特认为国家成立的原因不是理性选择的结果而是意愿的决定,政府权力之所以能够行使、法律之所以需要被遵守,不是因为上帝或自然法等抽象的形而上因素,而是因为人们对权威的认可与尊重等等,看起来就像是霍布斯思想在当代的回音。

作为最著名的契约论立国的理论支持者之一,霍布斯和其他的社会契约论者(比如洛克和卢梭)不同,他从情感和意愿(will)出发推演出自然法则,认为个体权利以感情作后盾,否认人本质上是社会性和政治性的。霍布斯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够摆脱自然状态成立国家,最重要的动力就是对死亡的恐惧,对舒适的渴望,以及通过自己的劳作获得舒适的希望。正是以这种摆脱恐惧的希望作为前提假设和终极追求,使得人们同意让渡权利组成国家,才引出理性,利用理性给人们立法。因此,在霍布斯看来,理性主要起工具性作用,而最终选择还是由感觉与意愿做出的。

霍布斯对待“理性”有独特的看法,在关于理性的看法上,奥克肖特基本认同霍布斯。与通常看法不同,在《〈利维坦〉导读》一文中,奥克肖特认为霍布斯比其后的自由主义者更“自由”,霍布斯自由主义的来源不是康德和密尔那样的对个体价值的珍视,而是来自于中世纪晚期经院哲学争论中的唯名论(nominalism)。与“真正的”自由主义者不同,霍布斯与奥克肖特虽然也同意“事物的本质在个体”,但他们的意思是无论对人还是对神来说,意志都先于理性。因为理性往往体现为人类的共性,是大家都具有的,而意志与欲望才更多的表现为个性。“理性,而非权威才是摧毁每一个人个体性的东西。”[5](63)奥克肖特认为以规范性为特征的理性过于抽象,在实践中无法保证政治秩序的建立;而经由每个人自由意志所认可的权威之所以能确立的基础在于每一个人都为他自己选择了“政治义务”。因为是由他自己的自由意志所选择的,所以他所同意的权威不但基础稳固,而且必然与追求个人自由的意愿不致冲突。奥克肖特认为:“霍布斯不是专制主义者,恰恰是因为他是一个权力主义者。他对推理的怀疑与他思想中的个体主义一起,将他与他的时代或任何时代的理性主义独裁者区别开来。”[5](67)

通过论述霍布斯的思想,奥克肖特否定了国家是人们理性的产物。既然国家权力的来源不是理性的结果,那么国家权力的行使也就不可能缘于理性的理由了。在《论保守主义》一文中,奥克肖特在否定意义和合法性上定义了政府的权力和职责。[6](417)他认为,法律之所以要遵守不是因为它是“明智”的,或能使人们变得更好,而是因为其权威性。法律无权决定道德上的对与错。霍布斯政治哲学的基础不在于政府来源于人民的同意原则,而是在人们选择的多元化不可消失情况下政府合法性的问题。奥克肖特通过论证政府组成的最小条件来证明这一论点:惟一能使人们服从的是制定者的特质(character),这特质本身就是权威的来源。道德义务并非如基督教所说是上帝的旨意,也非自然法的体现,相反,服从来自于对法律制定者的自愿承认,对权威与传统的认可与尊重。

那么,生活在由意愿而非理性建立起来的国家之中的国民个体应该如何行动呢? 在奥克肖特看来,成功的个体必须是具备“真正的”意愿的个体,他知道自己的需要所在,并努力的去实现它。在《政治教育》中,奥克肖特对政治学“表达”了一种霍布斯式的憎恨,奥克肖特说现代政治已经堕落为一种政党的说服“艺术”,目的是获得和保持权力。[6](43−69)他认识到政治上所谓正确无误且至高无上的“原则”仅仅是为权力服务的,“科学的政治”体现的是伦理偏见。在奥克肖特的理想图谱中,意愿首先是个体的意愿,个体也应是兼具自由之意愿与自觉之道德的个体,这样的个人才能被称为“成功的个人”。但是,奥克肖特研究发现,近代以来,出现一种数目众多的“反个人”,只有个体的形式,而无真正的“意愿”,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意愿什么,他们是个体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失败的产物。个体受到挫折已使其在行动中有巨大的无能为力感,再加上低人一等的自卑感,便形成反个人。反个人的理性只够他认识到自己处于悲惨的地步,而无法给他走出困境的指导,无法摆脱焦虑的困扰。反个人在我们的社会里表现为大众人,大众人组成大众社会。大众人仇视“个体性”及其所指向的生活方式与态度,开始重新拥抱群体与组织,在其中寻找原本消失了的安全感。奥克肖特认为,这正是促成近代极权社会的思想源头与群体基础。

三、奥克肖特思想的政治哲学基础:“保守的自由”与“自由的保守”

奥克肖特既是一个带有保守主义倾向的自由主义者,也是一个具有自由主义意识的保守主义者。一方面,奥克肖特时刻警惕政府对公民个人权利的侵害,主张个人对自己的命运负责,从这方面看,他似乎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另一方面,他又对理性主义持有谨慎保留的态度,唯恐借理性之名来损害现存秩序,这似乎又表明他是一个保守主义者。在他的政治思想中,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一些核心论点都很容易被发现。

要分清奥克肖特究竟是一个自由主义者,还是一个保守主义者,首先我们要清楚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关系。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实质的区别在于两者对理性的不同看法。高举理性大旗的启蒙思想灌输寻求(且认为能寻求到)一种理性而可普遍化的道德规则来规划道德生活、解决道德分歧;秉持启蒙运动本质内核的自由主义者们坚信人类理性的可无限提高性,加于人类本身的限制的可消除性,人类本质的无限向善性,理所当然的认为当前的道德与现实困境不是启蒙筹划造成的,而恰好是由于人们偏离或背叛了启蒙的理想。自由主义乐观的认为理性带来进步,通往确定性,导向完美,带来幸福,理性不仅是科学未来的保证,更是政治未来的保证。与之相对,保守主义认为自由主义对理性的信心过于乐观,人是理性的动物,但这并不能确保人不作出非理性的行为,更不能确保人的行为总是受到其理性的牢固控制,最不能确保的是受理性支配的行为全是善行,因此传统与秩序不能轻易破坏,否则太容易引起“理性的误用”。

(一)自由主义的奥克肖特

自霍布斯和洛克以来,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哲学和政治伦理一直都是西方主导性的政治思潮,其间尽管发生了许多对自由主义主导地位的挑战,但这种挑战与其说是对自由主义的颠覆,毋宁说是对它的补充完善,因为从宏观着眼,这些挑战都发生在自由主义大传统的范围内。按西方自由主义契约论的解释,在逻辑上,人类不是被分配而是以生命的名义天然地拥有地球的一切资源,具有神圣性的无须论证的道德公设。然而,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资源的稀缺、人类欲望的冲突和诸多偶然性使上述资格呈现为不确定,从而使后天的社会性分配成为不可避免,从而需要一种以单方面支配性为特征的中立性能力——公共权威。因此,从公共权力的起源上来看,权力是为权利服务的,国家是为个人服务的。

以上正是西方政治哲学所一直遵循的自由主义的大传统的逻辑,是西方社会作为现代化的先行者在发展过程中确立的一套价值理念和政治原则。按照约翰·格雷的观点,自由主义传统中各种变体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关于人与社会的确定概念具有独特的现代性”。[7](2)具体来讲,格雷把自由主义的特征归纳为四点:它是个人主义的,主张个人对于任何社会集体之要求的道德优先性;它是平等主义的,赋予所有人以同等的道德地位,否认人们之间在道德价值上的差异与法律秩序或政治秩序的相关性;它是普遍主义的,肯定人类种属的道德统一性;它具有自我完善性,因为它认为所有社会制度与政治安排都是可以纠正和改善的。

自由主义的批评者约翰·凯克斯也曾经总结自由主义的特点:相对于多元主义、自由、权利、平等和分配正义等自由主义的基本价值,自主“是自由主义的真正核心,是内部的要塞,所有自由主义的战役都是为了保护这一要塞而打响的”。[8](19)奥克肖特对自主也是极为看重,他对有可能对自主妨害的因素保持警惕,对自主的条件十分珍视。他认为,不自主的“反个人”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放弃了自决权,“他要求的权利,适合他性格的权利,是解除他‘自决’负担的生活在社会保护关系中的权利”。[6](367)另一个“原教旨”的自由主义者诺齐克立论于权利正义的可欲性,其所持的自由至上主义是自由主义在当代的极端形式。诺齐克的整个政治哲学体系都是奉个人权利为理论圭臬,其国家观、正义观都是在个人权利规制下展开的。同样,奥克肖特认为营造“个体性”的生活有两个最基本的要件,就是“自由”与“隐私性”。[4](161)另外,在反对福利国家方面,奥克肖特和诺齐克也联起手来,而根据都是福利国家是对个人权利与正义的危害。

(二)保守主义的奥克肖特

一般来讲,保守主义的核心内涵在于:基督教原罪观念对人类的约束;人类不变的本性;道德律令的客观存在;权威与精英的必要;对私有财产的捍卫。[9]保守主义作为一种明确的政治态度、政治哲学和政治运动,首先形成于欧洲,是在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产生的。保守主义的奠基者是埃德蒙·伯克,虽然伯克本人并没有使用“保守主义”一词。伯克指出,自由与法律秩序、伦理原则、个人尊严之间有着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孤立地强调自由只会导致少数人的特权和自由的毁灭。伯克对历史和传统极端尊重,他认为历史代表了一个人人都可以把握的本质——即经验,而这种长期积淀的经验就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传统,政治权利正是通过时间本身的推移来得到保证的。历史,即我们长期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作某种事情的习惯,本身就是一种理性。

保守主义思想家相对于自由主义思想家,对人性持有一种更少乐观与更加真实的理解,他们不相信人性中邪恶的一面是一种历史的偶然或仅仅是一种环境的产物。任何趋近完美的社会的创立只有在人类本身完美的情况下才可以,但不完美却是人的本质。对人性的不同认识导致了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对制度设计的不同态度。在国家制度的设计实施上,出于对人性的不放心,保守主义者认为国家机器和法律规则作为一种稳定持久的框架,能把人类天性中的恶的不良结果限制到最小,无论这个框架是君主制的、贵族制的、神权政治的、富豪政治的还是宪政的。

在政治实践上,保守主义主张精英统治,对民众参与政治感到惊恐,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它是按照等级而组合起来的,天然领导人的权威应当受到尊重。它尊重个人自由,却反对个人主义和平均主义;相信传统与习俗,认为社会上层应该承担保障下层民众生活的职责;厌恶变化,强调宗教和礼仪对社会融和的重要性。本质上,保守主义的着眼点在于相信人类的生存以紧张状态为特征,政治活动可以使之缓和,但不能使之完全消失。所以,明智的做法是采取一些混和措施来减少这种紧张,而不是以理性的名义去创立宏大的乌托邦。

一直以来,奥克肖特就是以当代保守主义的旗手而闻名,其思想中与保守主义趋同之处也很多。比如他认为政治关系就是共同使用“一组规则”的关系,政治共同体就是共同使用一组道德语言,对于该共同体的运作方式达成最低层面的共识,而不包含任何实质性目的的追求。但是另一方面,他与伯克等保守主义者的区别又很大:比如说他们都重视传统,但伯克重视的是各阶层和阶级现有的地位关系,反对对现存社会结构的改变。而奥克肖特对变化本身并不很拒斥,他所不愿看到的是这种变化是否符合连贯性与平衡性的要求。

奥克肖特政治思想保守气质的更深层意味是他对意识形态的厌恶与批评。“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来,欧洲政治特别是意识形态政治。”[1](807)建构一套反意识形态而自己不坠入意识形态者经常陷入的循环论证陷阱,何其不易。意识形态的循环论证就是说,一种意识形态自称是真理,因为有人相信它,如果有人不相信它,则适足证明它是真理。[1](809)奥克肖特认为理性主义的态度应用于政治会误导我们对政治本质的看法,甚至扭曲生活的意义。而政治既不是某种意识形态指导下之行为,也非纯经验性的活动,因此理性主义关于政治的观念是错误的。

尽管奥克肖特不是一个典型的保守主义政治思想家,但如果非得在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两者之间选择的话,那他更趋近保守主义。奥克肖特不是为了守旧而保守,而是为了“适度”而保守。但更确切的说,保守与自由的两分对研究奥克肖特来说并不是十分适用,这种两分恰恰也是奥克肖特所极力反对的。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奥克肖特政治思想的特征既是自由的保守,也是保守的自由。

四、总结

奥克肖特的思想是关于“现代性”的态度与方向的,是对近现代以来西方哲学观念与价值追求的继续,他的贡献正在于不仅从哲学上,更在政治实践的行为模式上指出了人类行为的方向与方式,指出了理性主义现代性观念的潜在灾难后果以及政治和哲学的不同作用场域及作用,有一种并以这种深切的价值关怀而被后人尊崇。奥克肖特拒绝一切普世化的教条,认为一切研究的核心应该是“人的问题”与“人的存在价值”。为了彰显人的存在价值,奥克肖特将哲学与政治实践的研究领域分离开来。对于政治问题,奥克肖特认为这实际上也是人的价值问题,首先要从政治的目的,政治的作用开始,而人的价值又首先是一种道德的价值。这就是奥克肖特整个思想体系的大的逻辑推演。从这个层面说,奥克肖特的思想是超越性的。

注释:

①将奥克肖特视为自由主义思想家的著作还有:W.H.Greenleaf,Oakeshott’s Philosophical Politics,London: Longman’s,1966;Lee Auspitz,Individuality,Civility,and Theory:The Philosophical Imagination of Michael Oakeshott,Political Theory,1976,issue 4等。

②经验的模式有历史、科学和实践三种,在奥克肖特的体系中近似于人们看待事物的不同角度。奥克肖特后来对自己的理论体系进行过微调,增加了审美模式(诗的模式)作为经验模式之一种。

[1]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M].海口: 海南出版社,2003.

[2]迈克尔·H·莱斯多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1.

[3]Michael JOakeshott.Experience and Its Modes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4]陈思贤.西方政治思想史·现代英国篇[M].长春: 吉林出版集团,2008.

[5]Michael Oakeshott.Hobbes on Civil association[M].Oxford:Clarendon Press,1960.

[6]Michael JOakeshott.Rationalism in politics and other essays[M].Indianapolis: Liberty Fund,1991.

[7]John Gray.Liberalism[M].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6.

[8]约翰·凯克斯.反对自由主义[M].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9]肖克.西方保守主义核心内涵与现代演进析论[J].长江论坛,2009,(1): 54-56.

猜你喜欢

奥克霍布斯保守主义
在高质量发展中迈向十四五的奥克控股集团股份公司
安息吧,奥克冰川
幽灵叙事的反叛:弗农·李《奥克赫斯庄园的奥克》中的皮格玛利翁神话
柏克的法律思想探究——保守主义者的节制与审慎
现象保守主义与塞拉斯两难——显像的规范化解读
传承共创共享文化 实现共和共荣发展
法治对当代中国的价值
契约精神中的共同体与个人
契约精神中的共同体与个人
论施特劳斯视野中的霍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