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布合剂2 m L臂丛阻滞致严重毒性反应1例

2010-02-09赵沛钰丁彦玲郑天放

中国药业 2010年5期
关键词:布比麻醉药臂丛

赵沛钰,丁彦玲,郑天放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麻醉科,河北 保定 071000)

患者,男,32岁,65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ASA)!级,拟于臂丛阻滞下行左桡骨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既往无手术麻醉史,无药物过敏史。术前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 g、东莨菪碱0.3 mg,入室监测,开放静脉通路。配制局部麻醉药利布合剂(2%利多卡因10 mL+布比卡因10 mL)20 mL。取左臂丛肌间沟入路用7号注射针头穿刺,回抽试验阴性,缓慢注射利布合剂2 mL后,发现患者神情淡漠,注射器有回血,立即拔出注射器,随后患者出现全身剧烈强直性抽搐,牙关紧闭,立即托起患者下颌,予面罩加压给氧,并依次静脉给予咪达唑仑10 mg、丙泊酚100 mg和200 mg、地塞米松10 mg,抽搐症状持续3~4 min后缓解,此后患者时有躁动、肌张力高,又间断静脉注射丙泊酚后,以微量泵20~30 mL/h维持,血压160/100 mm Hg,血氧饱和度自最低的82%回升至100%,心率140次/min,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偶见室性早搏,血气分析示pH=7.12、二氧化碳分压65.9 mm Hg、碳酸氢根(HCO3-)21.0 mmol/L、剩余碱(BE)-8 mmol/L,继续予肌松剂、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并加快输液,纠酸、利尿,予甘露醇及甲强龙静脉滴注。维持约3 h后患者清醒、合作,拔气管导管,生命征稳定,血压120/80 mm Hg,心率85次/min,脉搏20次/min,血氧饱和度100%。查血气指标正常,心电图正常,观察至病情稳定,护送回病房。2 d后患者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行手术治疗,麻醉及术中平稳。术后随访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没有遗留任何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讨论:利多卡因及布比卡因系临床麻醉最常用的药物,二者合用可以达到起效快、时效长的目的。该患者在臂丛阻滞中注射2 mL利布合剂,立即出现意识丧失、惊厥等症状,属于即刻的毒性反应。个体对局部麻醉药的耐受性有很大差别,当应用小剂量局部麻醉药后数秒钟即发生反应,多由于注入血管所致。本例患者即怀疑是药物误注入椎动脉或颈动脉而直接入脑,浓度超过中枢惊厥阈值,导致迅速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症状,继之出现心脏毒性表现。布比卡因对心脏的毒性在常用局部麻醉药中最大,当血药浓度超过1.2~5.0 g/L时即可出现毒性反应,产生不可逆心血管毒性,一旦发生心搏骤停,则复苏困难。对该患者的抢救迅速有效,体会如下:1)术前及麻醉前可预防性应用苯二氮类药(如咪达唑仑);2)区域阻滞前应准备好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同时建立上肢静脉通道,保证必要时抢救药物能及时迅速发挥作用;3)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的心血管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剂量比显著大于布比卡因[1],可用罗哌卡因或左旋布比卡因代替布比卡因;4)麻醉操作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注药前应进行回抽试验,同时应固定好穿刺针防止其移位;5)在整个麻醉及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警惕药物毒性反应前驱症状(头晕、耳鸣),一旦发现患者有惊厥、突然入睡、肌肉抽动等,应立即停药,维持呼吸和循环,并在最短时间里进入抢救程序;6)抽搐、惊厥的主要治疗措施包括吸氧、中止惊厥和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必要时行气管插管;7)全身麻醉药一般都具有抗惊厥作用,异丙酚和七氟醚能拮抗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诱发的惊厥[2],而且异丙酚中所含大豆脂肪乳剂具有减少布比卡因心脏毒性的作用。

[1]徐世元.局麻药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与临床防治展望[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2,23(4):196.

[2]Whittington RA,Virag L,Vulliemoz Y,et al.Dexmedetomidine increases the cocaine seizure threshold in rats[J].Anesthesiology,2002,97(3):693-700.

猜你喜欢

布比麻醉药臂丛
三级库药品管理模式在麻醉药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布比卡因神经毒性研究现状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3.5%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的研究进展
布托啡诺在臂丛麻醉患者中的镇痛效果
咪达唑仑抗焦虑治疗对择期腰椎手术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规范康复疗法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肌肉肌腱转位术用于晚期臂丛神经损伤功能重建
地佐辛复合局麻药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25G腰穿针超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