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心综合征82例临床分析

2010-02-09王秋里冯黎明

中国药业 2010年5期
关键词:脑心蛛网膜下腔

王秋里,冯黎明

(1.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焦煤公司中央医院神经科二区,河南 焦作 454000; 2.河南省郑州煤业集团医院,河南 郑州 452731)

脑心综合征(cereb-cardinc syndrome,CCS)是急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急性颅脑外伤)所致类似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的一组症状,而随着脑血管疾病的好转,异常的心电图也随之恢复[1]。CCS不包括脑卒中发生之前已有的心脏疾病。我院近几年共收治急性脑卒中患者271例,其中诊断为CCS者82例(30.26%)。为探讨CCS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诊断标准:原无冠心病及相应的心电图改变,在脑卒中发作时伴有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和(或)心律失常症状及相应的心电图改变,且病情和心电图改变随脑卒中症状的改善而逐渐恢复正常。我院收治的82例CCS患者中,男48例,女34例;年龄54~82岁,平均 65.6岁;病程 1~72 h,平均 28 h;脑梗死 10例(12.20%),脑出血 24例(29.27%),蛛网膜下腔出血 48例(58.54%);78例(95.12%)于卒中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病。

1.2 观察及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即常规行心电图检查,异常者分别于入院后3,5,7 d时复查心电图,对有胸闷、心悸、心前区疼痛等症状的患者随时行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患者均于入院后2~48 h内采血检测心肌酶谱。在治疗脑血管病的同时,给予扩张冠状动脉、保护心功能、纠正电解质平衡紊乱等治疗措施,严重心律失常者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

1.3 心电图改变

82例患者中,心电图改变情况为心律失常42例次(51.22%),窦性心动过速11例次(13.41%),窦性心动过缓2例次(2.44%),室性早搏12例次(14.63%),房性早搏14例次(17.07%),阵发性房颤3例次(3.66%);心肌缺血改变54例(65.85%),表现为S-T段压低(≤0.2 mV),T波低平或倒置;类心肌梗死改变 14例(17.07%),表现为S-T段抬高,T波倒置,无Q波;急性心肌梗死改变9例(10.98%),表现为病理性Q波,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

1.4 实验室检查

心肌酶谱异常36例(43.90%),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中有 2项以上异常者 18例(21.95%),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者5例(6.10%)。

1.5 预后

82例患者死亡21例(25.61%),其中死于心功能衰竭10例(47.62%),心律失常8例(38.10%),脑疝3例(14.29%)。

2 分析与讨论

目前关于CCS的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大约62% ~90%的患者有心电图异常[2],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占73.4% ~94.7%,脑出血占 55.7% ~90%,脑梗死占 25.8% ~73%[3-4]。本院 CCS发病率为30.26%,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多见(58.54%),其次为脑出血(29.27%)、脑梗死(12.20%),均较上述文献报道的低。其原因可能与CCS的临床诊断标准不易掌握,各家对CCS患者的入选标准不一有关。

CCS的临床特点可从4个方面来分析。1)发生时间。本组中95.12%的患者在脑卒中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可能与脑卒中后脑水肿高峰期多出现在1周内有关。2)心电图表现。有文献报道脑卒中发生CCS的心电图改变以心肌缺血(53.5%)和心律失常(49.1%)为主[4],本组中也以心肌缺血(65.85%)和心律失常(51.22%)多见,与文献报道相符。3)心肌酶谱。文献[5]报道有9% ~34%的脑卒中患者可出现心肌酶谱升高,可能是自主神经紊乱以及血中儿茶酚胺升高所致,本组中有43.90%的患者出现心肌酶谱升高。4)预后。文献[6]报道CCS死亡率达66.7%,本组患者死亡率为25.61%,较文献报道的低,其死亡原因以心功能衰竭及心律失常为主。这是由于脑卒中的症状掩盖了心脏症状,使之不能被早期发现,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另外,甘露醇的不当使用,输液量过大、过快均可能导致患者心功能衰竭而死亡。

CCS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病变累及丘脑下部和脑干的自主神经调节中枢,从而引起交感神经过度紧张,使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和血中儿茶酚胺量增高;病变引起神经-体液调节功能障碍和肺水肿。此外,额叶眶面皮层病变和岛叶病变均可引起自主神经和心血管功能障碍,同时精神因素及应激反应、全身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卒中时自由基与钙离子的影响也应予考虑[2]。

综上所述,对于脑卒中患者,特别是对于失语和意识障碍的患者,常规行心电图检查,做到积极预防、早期诊断、早期联合充分治疗,是改善预后的有效途径。

[1]曹起龙,罗 毅.心脑、脑心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3,1(1):10-13.

[2]胡维铭,王维治.神经内科主治医生700问[M].第2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556.

[3]曾红科,叶 珩.脑心综合征145例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1999,20(8):614.

[5]王拥军.卒中单元[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75.

[6]郭玉璞,王文志,李允德,等.中国脑血管病诊疗专家论文集[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329.

猜你喜欢

脑心蛛网膜下腔
脑心健康管理师对脑卒中病人实施全程管理的效果观察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搭建平台实施好中医药现代化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脑心清片中6种黄酮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