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例门诊患者中药咨询情况调查与分析
2010-02-09左志燕
左志燕
(江苏省连云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连云港 222003)
随着临床药学工作的深入开展,药物咨询服务已成为药学专业从供应型服务向技术型服务转变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门诊调剂室作为药学部门直接对外的窗口,理所应当成为药物咨询服务的重要岗位[1]。我中心门诊中药房自2005年开展了中药咨询服务工作,由经验丰富的副主任以上职称的中药师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笔者在此对患者咨询内容进行分析,为合理应用中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我中心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中药门诊咨询记录352例,并逐项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咨询内容分类统计情况为:用法用量132例,占37.50%;煎煮方法 87例,占 24.71%;药物相互作用、服药宜忌 58例,占16.48%;不良反应41例占11.65%;药品名称12例,占3.41%;药品价格10例,占2.84%;药品有效期7例,占1.99%;其他5例,占1.42%。
3 分析与讨论
由统计结果可见,患者咨询药物用法用量的最多主要包括药物是口服还是外用,是空腹服用(峻下逐水药、攻积导滞药、驱虫药)、饭前服用(补虚药),还是饭后服用(消食健胃药或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或睡前服用(安神药),以及服用次数、服用量等。中药外用方法有熏蒸法、洗浸法等。熏蒸法就是药物加水煎汤,利用“蒸气”来熏蒸局部或肌体;洗浸法则用适当药物煎液或浸液来洗浸,即传统的“药浴”方法。如皮肤病的疥疮、湿癣,可用苦参、地肤子、野菊花、豨莶草等药物煎后浸洗患处,从而达到除湿止痒、杀虫解毒的目的。中药内服药物一般疾病多采用每日1剂,每剂分2次服或3次服;病情急重时,可每隔4 h左右服药1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用量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的需要而定,特别是老年人、儿童用药时,更应交待清楚用法用量,避免错用。药师应根据病患者病情及药物性能,指导患者合理服用药物,以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咨询中药煎煮方法的内容主要是煎药器具的选用,煎药前的浸泡,煎煮的次数、温度、时间,特别是先煎、后下、包煎、烊化服、另煎兑入、冲服药如何处理等。一些矿物类、贝壳类、甲壳类、骨类等药材质地坚硬,其有效成分在短时间内很难被煎煮出来,需先煎;而有毒药物如川乌、草乌、雷公藤等,特别是在超常用量时,必须先煎1~2 h;花、叶类以及部分根茎类药因其有效成分容易挥散或破坏而不耐煎煮者,如薄荷、藏红花、大黄、番泻叶等,入药宜后下,煎沸5~10 min即可;有些胶质性中药,如阿胶、鹿角胶、龟胶等或黏性易溶的药物(如饴糖),不宜与其他药共煎,应加在煎好的药液中加热使其烊化,混匀后服用;难溶于水的、不宜入煎的或贵重的药物,如生大黄、三七粉、羚羊角粉、川贝粉、琥珀粉等,通常研成细粉用开水吞服,或冲入汤药中同服。因此,药师应向患者特别交待,并注意煎煮方法的使用。
咨询药物相互作用和服药宜忌的也较多。由于慢性病患者年龄较大,且大多患有多种疾病,以联合用药为主,所以患者用药时有些疑问,更多的是咨询中药与西药能否联用。如四环素类药物都含有酰胺基和多个酚羟基,能与Ca2+,Mg2+,Fe2+,Al3+等金属离子形成溶解度小、不易被吸收的螯合物,使吸收减少,疗效降低[2],故不宜与含钙中药石决明、龙骨、龙齿、牡蛎、瓦愣子、海螵蛸、珍珠等合用,不宜与含镁中药马宝、滑石、琥珀等合用,不宜与含铁中药代赭石、阳起石、桑螵蛸等合用。如一些心脏病或高血压患者,在服用强心药地高辛或降压药地巴唑的同时服用VC银翘片。VC银翘片中的麻黄碱会兴奋心肌β受体,加强心肌收缩力,使强心药的作用增强,毒性增加,致使心律失常及心衰等毒性反应[3],因此含麻黄碱的中药及其中成药不可与强心药及降压药联用[4]。为了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服用中药与中成药、西药需间隔1 h分别服用,不宜用中药汁送服。还有患者咨询饮食禁忌问题。一般来说,在服用中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生冷饮食、发物、烟酒茶。如使用活血通络药和温补药时,应避免食用生冷、辛辣的食物;皮肤过敏者要忌食海鲜类食物并且避免接触过敏源;发热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不应食用刺激、油腻的食物。所以,药师在调剂时应向患者说明注意事项。
随着中药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中药不良反应逐渐增多。如儿童服用人参鹿茸制品引起性早熟、鱼腥草注射液导致过敏等。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首先是用药不当造成,如有些医生随意加大方药的用量,也有患者自行随意加量。有些中药如附子、川乌、细辛等本身就含有有毒成分,不良反应出现较多,过量服用即可中毒。另外,中药不良反应的产生还与药物来源、炮制加工、制剂方法、配伍、给药途径、剂型以及中西药物联用不当等有关。
药师为患者提供中药咨询服务,已成为中药学工作向技术服务型转变的重要起点。通过药物咨询平台,药师可以为患者提供周到、细致、专业的用药指导,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药物,使患者得到及时、合理、经济和安全的药物治疗。
[1]李德爱,郭荣珍.医院药事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
[2]王嘉德,赵 鸿.常见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分析[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8,14(2):119.
[3]苏琼华.严格审查中药处方与临床合理用药[J].中国药房,2007,18(3):229.
[4]梅全喜.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 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