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小包装的利弊分析
2010-02-09王霞玲童树洪
王霞玲,童树洪
(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中药房,浙江 桐乡 314500)
目前,中药汤剂剂量不准确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曾对一些处方剂量进行差量称量,发现每剂药的质量因各味药分量不均匀而产生的差额一般在10~30 g之间,最多可达50 g,平均相对误差超过了±10%(一般规定正负误差不超过5%)。分量不均的药,定会影响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古人有“中医不传之秘在用量上”之说。因此,中药量的概念与配伍的概念同等重要,该文就中药饮片小包装的利与弊作如下介绍。
1 分量不均的原因
1.1 配方人员相对不足
天然药物中药的应用的重视和扩大,患者数量的增加和长时间的排队等待,造成中药房工作量加大,难以按等量递减法称量准确配方,由此影响了中药方剂的应用效果。
1.2 饮片不规范
饮片大小厚薄不均匀,加上沙石尘土杂质多,抓药掉落药材时有发生。校对时如发现配错,很难从一大堆药物中全部检出,只能重新调配,造成很大浪费。否则部分检出,剩余部分残留,也会影响疗效。
1.3 处方剂数过多
传统中药处方一般3~5剂,而现在一般是7剂,多则可达30剂,这给分量均匀带来很大难度。传统处方一般每剂剂量3~9 g,而现在处方常用剂量一般都在10 g以上,质地疏松的用量更大,如玉米须、广金钱草、茵陈、夏枯草等,用量一般都在30 g以上,这也给分量均匀造成一定的难度。
2 小包装的优势
2.1 提高了配方给药的准确性
要解决分量不均匀问题,根本途径在于改革中药饮片,采用小包装饮片[1]。其单剂量包装的中药饮片外包装应标明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地、商标等信息。单剂量分包后,除少数较特殊的药物外,无需用戥秤调配,操作中可省去以往的用手抓配、用戥秤称量分剂量和包扎等环节,在校对中如发现错误也易弥补,这使配方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加快了速度,提高了效率,缩短了患者的候药时间,并可减少或避免错漏,工作室的洁净度和忙乱状况也可较大改观。
2.2 方便贮存保管和运输,且提高并保证了质量[2]
中药饮片经单剂量密封包装后,可防鼠、防虫、防潮,不易氧化变质,由于包装外有批号,可方便饮片先进先出,防止库存时间过长而变质。且小包装后粉尘少、干净、卫生,使饮片仓库工作环境也有了较大的改善。同时,因包装规范,也利于运输和质量监督管理。单剂量分包仅是包装和调配作业方式的改变,并不影响某些临床医生的特殊用药要求。笔者认为,单剂量成包,可参照药典、教科书的规定,以及根据临床用药剂量的一般规律,按 3,5,6,10,15,30 g等多种规格进行分包。
2.3 便于加强患者对调剂的监督
因小包装已注明了药名与规格,让患者一目了然,可方便患者配药后核对处方与药物,并发挥患者对医院配药质量的监督作用。
3 中药饮片小包装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药费增加
采用实施饮片小包装,成本增加,导致患者药费增加。小包装的包装按每味药加0.02元,每帖药15味计算,10帖药就增加了3元多,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3.2 处方剂量规格受限
医生的用药习惯不同,患者的病种也多,按照中医的辨证施治,用药还得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婴幼儿与孕妇的区别等,目前小包装中药饮片的规格只有几种,开方时受到限制。因此还需不断完善和补充饮片包装规格和数量,这既能适应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需要,又能克服用药中的某些随意性,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3.3 环境受到污染[3]
中药饮片小包装的包装物料使用了大量聚乙烯塑料,这种物料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若能在包装材料上做些改进,如用袋泡茶样的包装替代,则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3.4 占用空间大
如一个能放2 500 g党参的抽屉,小包装只能放1 000 g,这致使药房面积与药柜抽屉不够用,平均要增加1倍多,不同定量规格挤满药斗,如 3,5,6,10,15,30 g 等多种规格进行分包,时有错放规格与错放药的现象,此外,煎药人员要剪除大量小包装也增加了相应的工作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药饮片小包装利大于弊,其有利于促进中药饮片生产的规范化,保证中药的治疗效果,可进一步促进和推广应用。
[1]郭学东,张艳霞.中药饮片发展及新型饮片的研究[J].首都医药,2000(10):45.
[2]李毅民.应用中药饮片定量小包装的体会[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10):88.
[3]任玉珍.中药饮片生产现状及发展方向[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4(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