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硬膜下血肿45例治疗体会

2010-02-09董俊兴王立侠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22期
关键词:硬膜蛛网膜包膜

董俊兴 王立侠 梁 燕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郑州 450006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颅脑损伤的继发疾病之一,占颅内血肿病例的10%。我们于2002-01~2010-05共收治CSDH 45例,均采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术,取得满意效果。治疗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 20~85岁,平均 56.5岁。有明确外伤史 34例,占76%,所有病例均经CT扫描确诊。

1.2 临床表现 头痛、头晕26例,恶心、呕吐 13例,偏深感觉障碍5例,不同程度偏瘫9例,嗜睡 11例,浅昏迷5例,记忆力减退2例。单侧血肿40例,其中额颞17例,额顶12例,颞枕2例,额颞顶枕5例,颞顶枕4例,血肿量50~160 mL。双侧血肿5例,均为顶颞者3例,左侧为额顶颞而右侧为额颞者2例,血肿量90~180 mL。CT扫描呈低密度影者37例,混杂密度影8例,均有不同程度中线结构移位和同侧侧脑室受压。

1.3 治疗方法 (1)穿刺点选择:以CT扫描基线确定血肿最大层面,血肿中心与颅表最近点向枕部移动1~2 cm处为穿刺点,龙胆紫标记。(2)手术过程:常规消毒,铺无菌巾,2%利多卡因局麻穿刺点后选择长度为2.5 cm的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固定医用电钻,动力驱动下经头皮、颅骨、硬脑膜入血肿腔,松开端螺丝,推出针芯,置入针形粉碎器,侧孔接引流管,用20 mL注射器抽生理盐水连接于针形粉碎器,待引流管引流出暗红色血液超过60 mL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血肿直至流出液呈淡红色或较清亮后,移出针形粉碎器,夹闭引流管,封帽,结束手术,复查CT后入病房定时冲洗引流,2~3次/d。

2 结果

所有头痛、头晕病例者症状均于术后即减轻、24 h后缓解,11例嗜睡,5例浅昏迷病人均于术后4 h清醒,偏瘫9例于术后1 h肌力改善,3 d内全部恢复正常。1例左额颞顶枕硬膜下血肿病人术后3 d血肿完全清除,第5天出院,出院3 d即在田间干农活(担重物)时突发头痛,复查CT再出血,再次入院手术1周后血肿清除恢复出院。本组术后第2天出现1例蛛网膜脑脊液漏,抬高引流管持续引流2 d至引流液清亮后拔针,1周后复查CT血肿清除,无硬膜下积液。本组病人穿刺冲洗引流1~7 d,平均3 d;术后 3~7 d复查头颅CT有中线结构移位和同侧侧脑室受压情况的全部消失,血肿全部清除,平均住院8 d,治愈率100%。

3 讨论

3.1 发病机制 CSDH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约占颅内血肿的10%,临床症状多轻微且无特异性,特别是老年患者,如无明确外伤史者,极易漏诊和误诊。本组45例病人在病史采集中发现8例有误诊情况,因头痛、头晕误诊为紧张性头痛3例,误诊为基底动脉性偏头痛1例;因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误诊为脑动脉硬化症2例。因肢体轻偏瘫误诊为腔隙性脑梗死2例。8例误诊患者中5例年龄65~85岁,提示老年患者误诊率高。

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病机制大多倾向于血肿外膜缓慢出血学说[1],即血肿包膜与硬脑膜粘连部分含有丰富的窦状毛细血管,血管内皮细胞过度产生和分泌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因子,使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溶解纤维蛋白,导致血管壁易出血。血肿腔不断有新鲜血液释放出更多的纤溶酶原,造成局部高纤溶状态,形成恶性循环,使血肿腔不断扩大,临床症状不断加重,晚期出现局灶体征和高颅内压症状。

3.2 治疗 慢性硬膜下血肿确诊后有症状的患者均应手术治疗[2],目前治疗方法有锥颅引流术、开颅血肿包膜剥除术、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术等。锥颅引流术易出现引流不彻底,血肿复发,治疗时间较长,易出现感染等;开颅血肿包膜剥除术需全麻,创伤大、费用高;而微创穿刺血肿冲洗引流术克服了上两种方法中的不足,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创伤小、并发症少、疗程短、费用低等优点,是目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3.3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3.3.1 脑脊液漏:本组出现1例,抬高引流管持续引流至引流液清亮后拔针,1周后复查CT血肿清除,硬膜下无积液。脑脊液漏常见原因:①粉碎针置入时损伤蛛网膜;②冲洗时水压冲破蛛网膜,使蛛网膜下腔之脑脊液与血肿相通。本组1例脑脊液漏患者系第一种原因所致。预防措施:①血肿减少后应根据术后CT显示穿刺针入颅骨内深度,适量退针,防止置入针形粉碎器时刺破复位的蛛网膜;②冲洗动作宜轻柔。

3.3.2 硬膜外血肿:文献报道发生率0.83%~2.5%,原因有:①首次引流或抽吸过快造成颅内压骤降,硬膜下陷分离出血;②血肿清除后颅内压下降,硬膜与颅骨内分离,造成硬膜与颅骨之间小血管破裂出血。本组无1例发生,提示避免颅内压骤降是预防硬膜外血肿的重要措施。

3.3.3 血肿复发:本组出现1例,原因是出院3 d后未遵医嘱持续干重体力活动中,突发头痛,复查CT血肿再发,再次入院手术后1周后恢复出院,随诊6个月病情稳定。文献报道血肿复发率1.85%~4.17%。血肿复发常见原因[3]:①血肿膜钙化,脑组织不易扩张;②脑萎缩;③血肿腔内凝血块局部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未彻底冲洗干净,致血肿内膜慢性渗出,出血致血肿复发;④冲洗压力过大造成包膜出血;⑤包膜内微血管渗出。本组1例患者血肿复发,其原因可能是术后重体力劳动中血压明显升高致血管再出血。手术血肿冲洗动作缓慢、冲洗彻底、避免过分用力是防止血肿复发的重要措施。

[1]江基尧,朱成.现代颅脑损伤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9:267-270.

[2]段国开,朱成.手术学全集:神经外科卷[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2;5.

[3]骆安林,黎圣真.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防治[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1):50.

猜你喜欢

硬膜蛛网膜包膜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肥料包膜材料使用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研究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魔芋葡甘聚糖-乙基纤维素包膜尿素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蒙医结合微创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0例分析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