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胶海绵充填法治疗拔牙后干槽症效果观察
2010-02-09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132012
王 强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132012)
干槽症是临床拔牙术后常见并发症,多见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笔者观察了冠周用3%过氧化氢(双氧水)冲洗联合用0.5%聚维酮碘(碘附),即刻拔牙后牙槽窝内植入明胶海绵预防干槽症的发生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与分组 收集我院口腔科2006年5月至2008年9月拔除下颌阻生智齿225例,男142例,女83例;年龄20~45岁。拔牙后分为2组:治疗组(冠周冲洗上药后拔牙并填入明胶海绵组)118例,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及填塞物)107例。
1.2 方法 龈盲袋用双氧水2ml冲洗后再用0.9%氯化钠注射液(生理盐水)5ml交替冲洗,用牙科探针蘸取少量碘酚龈盲袋上药后注射麻醉药,常规应用劈开法翻瓣去骨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在拔牙创口内放置碘附明胶海绵。将明胶海绵剪成0.5cm×1.0cm小块,用时以0.5%碘附浸透或不用碘附浸透植入牙槽窝上,咬棉球30分钟后吐出。对照组不上药,拔牙创口内不放置任何充填物,牙槽窝复位后,咬绵球30分钟后吐出。
1.3 复诊 术后7~15天复诊,观察拔牙创口愈合情况。干槽症的诊断标准:拔牙后2~3天,创口出现剧烈疼痛,呈持续性并向耳颞部、下颌区或头颈部放射。拔牙创窝内空虚或有腐败性血凝块,味臭,有时开口受限。
2 结果
治疗组1例(0.9%)发生干槽症,对照组6例(5.7%)发生干槽症,治疗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随诊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其他不适。
3 讨论
干槽症的确切病因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感染和创伤是两大重要因素。目前多认为是一种由混合菌引起的骨创感染,其中厌氧菌起重要作用,产生黑素类杆菌等厌氧菌与口臭、疼痛、组织腐败坏死等临床表现有关。拔牙后病原体易进入拔牙创口,引起感染,创伤越大越易并发感染。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是[1]:创伤挤压牙槽窝骨壁,使受压处血管血栓形成导致牙槽内凝血块形成障碍,使骨组织发生继发感染,创伤产生的组胺影响伤口愈合,创伤骨组织使组织活化剂释放,导致凝血块发生纤维蛋白溶解等。
对于干槽症的预防,除了掌握拔牙适应证、减少拔牙创伤、尽可能关闭或缩小拔牙创口、严格无菌操作外,医生拔牙的技巧、速度也重要。目前主要的预防方法是在拔牙创口内留置抗菌药物[2],国内应用碘附明胶海绵、甲硝唑、替硝唑,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近年来,国外研究比较多的填充材料有四环素、金霉素、甲硝唑等,也使干槽症的发病率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在拔牙创口内留置抗菌药物虽然能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但也会抑制或杀灭口腔内的正常菌,影响拔牙创口的愈合,通常不推荐作为常规预防措施。有研究认为,智齿拔出术前和拔出术后常规使用甲硝唑与不服用任何药物的患者之间干槽症的发生率接近。
本组采用术前冠周盲袋用双氧水冲洗、上碘附的目的是在术前减少龈盲袋内的细菌[3]。下颌阻生智齿拔出后,牙槽窝内植入碘附明胶海绵能有效的杀灭拔牙创口中的病原体,同时起到止血、保护伤口作用,可有效预防干槽症的发生。可吸收性明胶海绵植入牙槽窝后能促进血凝,保证血凝块形成并覆盖牙槽窝,使牙槽窝与外界隔绝,避免食物残渣、细菌等进入牙槽窝。由于明胶海绵易被吸收无不良反应,故术后不必取出。碘附在水溶液中解聚释放游离碘,游离碘是主要杀菌成分,可通过多种途径与病原体发生反应,0.5%碘附以可吸收性明胶海绵为载体植入牙槽窝后,血凝块形成,包裹明胶海绵,解聚释放出的游离碘能有效杀灭拔牙创口中的病原体,从而预防干槽症的发生。
综上,笔者认为本法具有经济、操作简便、安全、疗效确切、患者容易接受的特点。拔牙后干槽症是否还有其他不知因素,其对拔牙创口愈合的影响,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1] 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3-84.
[2] 柏干荣,胡友梅.替硝唑的原理与临床应用进展 [J].中国药房,1998,9(1):42-43.
[3] 骆东邻.氧化锌丁香油灭滴灵、碘仿糊剂治疗干槽症的疗效分析[J].口腔医学纵横,1998,14(2):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