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误诊7例分析

2010-02-09任纪民任会忠张林三山东沂源县人民医院256100

中国乡村医药 2010年2期
关键词:查体心包积液

任纪民 任会忠 张林三 (山东沂源县人民医院 256100)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一组内分泌疾病。老年原发性甲减起病隐匿,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进展较慢,以淡漠、嗜睡、精神异常、心血管疾病等表现突出,又缺乏特殊的临床表现,易误诊漏诊。笔者收集1997年8月至2008年12月误诊的资料完整的老年甲减患者7例,进行了整理分析,旨在加深对甲减的认识,提高确诊和治疗率。

1 误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患者男,64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乏力伴气促3个月来我院就诊。曾在院外被诊断为冠心病予以相应的治疗,无效,既往无高血压病史。查体:BP 112/60mmHg,贫血貌,表情淡漠,皮肤粗糙,声音嘶哑,甲状腺无肿大。双肺无异常,心率56次/分,心律不齐,心音低钝。肝脾无肿大,双下肢水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QRS波群低电压,多导联T波低平。胸片示心影增大。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增厚,左心室扩大。血总胆固醇7.31mmol/L,三酰甘油2.45mmol/L。甲状腺功能检查(T3)30.54pmol/L,游离型甲状腺素(FT4)7.16pmol/L,促甲状腺激素(TSH)106mU/L,确诊为甲减。给予甲状腺素20mg/d,渐增至60mg/d。病情逐渐好转,胸闷、疲乏、气促等症状减轻,双下肢水肿消失,甲状腺功能有所恢复,随访观察3个月,上述各项指标基本正常,自觉无明显不适。

分析:甲减患者心肌间质黏液性水肿、纤维化和心肌间质中黏蛋白沉淀,可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下降,加上脂质代谢紊乱,会造成动脉硬化,从而加重心脏病变,心电图呈缺血性改变,易被误诊为冠心病或心肌病、心包炎。本例以阵发性心悸、胸闷、疲乏伴气促为主要表现,与冠心病相似,且老年人处于冠心病好发年龄,易与冠心病相混淆。如果医生对各种心脏病了解不够,思维方法片面,遇到以心脏损害为突出表现的病例,易误诊为冠心病。

2 误诊为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

患者女,60岁。因颜面及全身水肿、头晕、乏力3个月,加重1周来诊。患者因有低蛋白血症及尿蛋白(+)而就诊,曾被多家医院诊断为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治疗后疗效不佳。查体:BP 120/98mmHg,表情淡漠,皮肤苍黄干燥,颜面及胫前凹陷性水肿。甲状腺Ⅱ度肿大,表面有结节。心率57次/分,心律齐,心尖区第一心音低钝,心界略向两侧扩大。血红细胞2.9×1012/L,血红蛋白75g/L。尿蛋白(++)。血胆固醇7.3mmol/L。心电图示:低电压,心动过缓,V1至V5T波低平。进一步检查:T30.9pmol/L,游离甲状腺素3.78pmol/L,TSH 83mU/L,确诊为甲减,予以甲状腺素40mg/d,治疗8周,水肿消退,尿蛋白阴性。

分析:本例出现低蛋白血症,是由于甲减时机体代谢降低,使黏多糖积聚于肝脏,导致肝功能受损。另外,甲减会导致肾基底膜增厚,肾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故出现蛋白尿及水钠潴留,临床上表现为颜面及全身水肿,易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相混淆。接诊医生片面强调和重视某一症状和体征,不加综合分析,很容易误诊。

3 误诊为结核性心包炎

患者女,59岁。因胸闷、气短、乏力1年,超声心动图示中等量心包积液,门诊拟诊为结核性心包炎,抗结核治疗半年无效入院。查体:BP 98/60mmHg,皮肤干燥粗糙,声音嘶哑。心界扩大,心率69次/分,律齐,心音低钝。肝肋下3cm,质中,脾未及,双下肢轻度水肿。超声心动图示中等量心包积液。T30.89pmol/L,游离甲状腺素2.6pmol/L,TSH 90mU/L。确诊为甲减性心包积液。予以甲状腺素口服治疗12周,症状基本消失,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心包积液消失。

分析:甲减患者水钠潴留,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的胶原物质黏蛋白堆积于心包内,渗透压增高,导致心包积液。老年患者免疫力低下,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不明显。接诊医生若思维局限,对老年甲减缺乏认识和经验,很容易误诊。

4 误诊为老年性痴呆

患者男,70岁。因反应迟钝、嗜睡、记忆力下降3年,症状加重3个月,多次在门诊就诊,门诊考虑为老年性痴呆。查体:BP 120/75mmHg,表情呆滞,反应迟钝,皮肤干燥,全身毛发稀少。查T30.32pmol/L,T42.1pmol/L,TSH 45mU/L。诊为甲减,予以甲状腺素等治疗12周,病情明显好转。

分析:甲减时患者代谢率低,脑血流缓慢,脑细胞氧和葡萄糖供应不足而致脑细胞代谢低下,久之可出现退行性改变,中枢神经功能障碍而表现为痴呆。甲减的神经系统症状容易与老年性痴呆相混淆,只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做甲状腺功能检查,可避免误诊。

5 误诊为贫血

患者女,57岁。头晕、心悸、记忆力减退1年伴畏寒乏力,门诊查血红蛋白64.5g/L,拟诊贫血,予以铁剂、叶酸、维生素B12治疗无效来诊住院。查体:BP 90/53mmHg,反应迟钝,面色萎黄水肿,毛发干燥,眼睑水肿。心率60次/分,律齐,无杂音。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水肿。血红蛋白50g/L,网织红细胞0.02,骨髓象示缺铁性贫血。测T30.72pmol/L,T48.46pmol/L,TSH 93mU/L,确诊为甲减。予以甲状腺素等治疗6周,症状消失,血红蛋白恢复正常。

分析:甲减时由于甲状腺激素不足,促使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生成红细胞活力下降,而引起贫血。此外,胃酸缺乏,叶酸、维生素B12代谢障碍,也可引起贫血。老年甲减以贫血为主要表现时,由于合并厌食等症状,容易造成误诊。

6 误诊为癫痫或精神分裂症

患者男,56岁。反复四肢抽搐1年,手脚麻木,按癫痫治疗效果不好。入院后仔细询问病史,有怕冷,食欲减退,面部水肿,毛发稀少,双手腕以下感觉减退。测T30.38pmol/L,T43.12pmol/L,TSH 43mU/L,血钙2.2mmol/L。诊为甲减,予以甲状腺素等治疗2个月,恢复正常。

分析:甲减患者因代谢障碍,可有末梢神经轴索变性和脱髓鞘现象,从而出现感觉障碍和多发性神经炎。而这些症状可出现在甲减症状之前。甲减者还可发生脑细胞水肿和退行性变。

7 误诊为慢性胃炎

患者女,67岁。因食欲缺乏、上腹部不适、畏寒、嗜睡2年,门诊胃镜检查示“慢性萎缩性胃炎”,按胃炎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而收入院。查体:BP 112/83mmHg,表情淡漠,面色苍黄,皮肤粗糙,眼睑水肿。心率54次/分,律齐。腹部未见异常。测T30.71pmol/L,T44.5pmol/L,TSH 65mU/L。确诊为甲减,予以甲状腺素等治疗8周后症状缓解,复查T3、T4、TSH均为正常。

分析:甲减患者胃肠道黏膜较薄,腺体萎缩,胃酸分泌减少,而整个胃肠道壁苍白增厚,缺乏弹性。此外,T4减少可致平滑肌蠕动减弱。

甲减患者确诊后,要坚持治疗并随访,接受长期替代治疗者要注意监测体重、心功能等,防止因甲状腺素过量引起骨质疏松或冠心病恶化等。

猜你喜欢

查体心包积液
滑膜炎的膝关节积液要抽吗
左下肢黏液型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并心包转移1例
膝关节反复肿胀积液怎么办
健康查体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论健康查体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结核性心包炎心包穿刺患者的护理
三焦和心包相互关系的再认识
产水凝析气井积液诊断研究
查体过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