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醋酸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58例临床分析
2010-02-09李学玲朱旭霞河南职工医学院451191
李学玲 吕 昀 朱旭霞 (河南职工医学院 451191)
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量大,不易止血,病死率高。因此,止血对挽救生命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用国产醋酸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取得较好的止血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入院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8例,入院前24小时内均有呕血和(或)黑粪,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B超和胃镜检查,确诊为肝硬化并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男40例,女18例,年龄28~67岁;肝炎后肝硬化44例(75.9%),酒精性肝硬化12例(20.7%),其他2例(3.4%)。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18例(31.0%),B级30例(51.7%),C级10例(17.2%)。
1.2 病例分组 入院后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采用奥曲肽治疗者28例设为A组,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者30例设为B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出血情况、入院前平均出血次数、出血原因、肝功能分级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大体相似。
1.3 治疗方法 A组:用醋酸奥曲肽(成都天台山制药厂)100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ml缓慢静注(不少于5min),后以25μg/h速度持续静脉滴注48~72h。B组:用垂体后叶素0.4μg/min持续静脉滴注,若有效,于12h后减至0.2μg/min,维持48h再减至0.1μg/min维持48h停止。为对抗垂体后叶素的不良作用,同时使用硝酸甘油。所有患者均禁食、禁水24~48h,出血不止时增加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1.4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呕血量、黑粪量、输血量、止血时间、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查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
1.5 评价标准 ①止血判断标准:呕血或便血停止,血压和脉搏正常且稳定,血红蛋白稳定且无进行性下降;胃镜检查证实出血停止。符合上述任意一条即为出血停止。②疗效判断标准:有效,治疗12~24h后出血停止,停药后72h未再发生出血,心率、血压正常;无效,治疗72h仍有出血或止血后再出血。
1.6 治疗结果 ①有效率:A组止血有效率为89.3%(25/28),B组为63.3%(19/30),两组止血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4,P<0.05)。②止血时间:A组平均止血时间(15.3±5.8)h,B组平均止血时间(40.7±12.1)h,两组平均止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76,P<0.01)。③再出血率:A组再出血率为7.1%(2/28),B组为33.3%(10/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7,P<0.05)。上述结果显示,A组止血有效率、止血时间、再出血发生率均明显好于B组。
1.7 不良反应 A组有3例(10.7%)在首次负荷剂量时出现胸闷、心悸、恶心,减慢注射速度后症状自行缓解,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B组有7例(23.3%)出现胸闷、心悸;3例(10.0%)腹痛,2例(6.7%)心绞痛,1例(3.3%)出现血压明显升高,给予硝酸甘油含化或静脉滴注后症状缓解。
2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出血后难以止血或一次住院期间可以发生多次出血情况[1],出血导致肝性脑病则病死率更高。研究表明,早期有效控制出血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2]。目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三腔管压迫治疗、外科手术等,其中药物治疗是主要治疗措施。垂体后叶素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传统药物。垂体后叶素持续静脉滴注可直接收缩内脏血管床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使内脏血流量减少,从而降低门脉压力及曲张静脉压力,其止血疗效较肯定,垂体后叶素的止血率为50%~70%,但出血复发率高,亦可以引起门静脉系统内血栓形成[3]。上世纪中后期,国内外有学者开始加用扩血管药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以增加疗效,减少其不良反应,但其结果并不满意。奥曲肽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八肽生长抑素类似物,具有天然内源性生长抑素类似的作用,半衰期为90~120min,能选择性减少门静脉及其侧支的血流量和压力,使门脉压降低而不引起血压的变化;还能抑制胃泌素、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抑制胰、胆、肠、消化酶的分泌,直接针对病因起止血作用。同时,奥曲肽能增加食管下括约肌张力,减少胃食管反流,防止血凝块腐蚀而发生再出血,食管下括约肌收缩增加局部静脉丛外压力和收缩静脉丛而达止血目的[4],其止血率可达60%~90%[5],且不良反应少。本研究结果显示,国产奥曲肽组止血率、止血效果均优于垂体后叶素组,且市场价格低于进口同类药品。
[1]叶任高.内科学[M].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40-448.
[2]杨冬华.消化系统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25.
[3]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42.
[4]张达荣,肖树东.奥曲肽和垂体加压素对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影响[J].中华消化杂志,1995,15(2):85-87.
[5]谢渭芬,曾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4,24(3):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