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2010-02-09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310053
李 勇 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 310053
陈华德(指导)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穴位注射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将药液等注射到相关腧穴或特定部位,利用针刺和药物的协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是通过多种治疗因素共同作用于机体而产生治疗效果的[1]。近年来穴位注射在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伴发皮肤瘙痒症及糖尿病肾病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作用。现将穴位注射在糖尿病并发症临床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1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李自莹[2]等采用甲钴胺穴位注射与肌肉注射相比较,治疗组 59例采用甲钴胺穴位注射,取双侧足三里、曲池穴,分别交叉注射,单侧用量为 0.25mg,每天 1次,连续 4周;对照组用甲钴胺针 0.5mg,臀部肌肉注射,每日 1次,连续 4周。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肌电图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1.53%,对照组为 67.86%(P<0.05),神经传导速度均改善。苏灏[3]、周君[4]等也证明穴位注射比肌肉注射临床效果要好。赵慧玲[5]等采用治疗组 33例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取穴(均为双侧):①足三里、三阴交、昆仑;②阳陵泉、丰隆、悬钟。每穴 1mL,两组交替使用,隔日 1次,10次为 1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 3天再进行下个疗程,连续治疗 3个疗程。对照组针刺治疗,取穴(均为双侧):足三里、阳陵泉、丰隆、三阴交、昆仑、悬钟。隔日 1次,10次为 1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 3天再进行下个疗程,连续治疗 3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 87.10%,对照组总有效率 62.07%。提示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该病的疗效优于针刺治疗。姚欣[6]采用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合 VitB12注射液也取得显著疗效。黎杰[7]等在血糖控制理想情况下,予高压氧联合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常规治疗肌注 VitB1、VitB12作疗效对照观察。治疗组患者按时进入氧仓,1天 1次,每次 1小时,14次为 1个疗程,同时取足三里穴位注射弥可保每穴 0.25mg,左右交替,1天 1次,21次为 1个疗程。对照组每天肌注 VitB10.1g和 VitB120.5mg,21天为 1个疗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01)。
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宋艳敏[8]等采用治疗组 50例 50眼进行眼周攒竹穴、太阳穴注射葛根素,对照组 50例 50眼进行穴位交替注射维生素 B12和胞二磷胆碱。结果显示治疗组在中心视力改善、视网膜光敏感度改善、视网膜出血、渗出吸收程度、视网膜无灌注区缩小、黄斑水肿消失方面疗效比较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糖尿病并发皮肤瘙痒症
卢志刚[9]用穴位注射配合中药外洗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皮肤瘙痒症,合理饮食及运动、胰岛素治疗下控制血糖。①穴位注射:分别取单侧曲池、血海、三阴交、足三里,抽取 VitB1100mg(2mL)、VitB120.5 mg(2mL)混合液,行穴位注射,每穴 1mL,每晨 1次,两侧穴位交替注射,7天为 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 3天。②中药外洗:苦参、黄柏、地肤子各 30g,蛇床子15g,浮萍、白鲜皮各 30g。将上药装纱布袋,加水3000mL,煎煮 30min后,取出药包,药液倒入浴盆。待水温 40℃左右时,用药液洗皮肤瘙痒处或将患肢浸泡于药液中沐浴 15~20min。每晚 1剂,每天 1次,7天为 1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 2个疗程后,32例中痊愈 7例(21.9%),显效 13例(40.6%),有效 10例(31.3%),无效 2例 (6.2%),总有效率93.8%。
4 糖尿病胃轻瘫
张新成[10]等将所有患者均采用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方法选用背俞穴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按辨证论治选穴:单侧脾、胃、胰俞穴。随证配伍:肝胃不和加肝俞,脾胃虚寒加肾俞,痰浊中阻加丰隆,脾胃气虚者加足三里,胃中积热加上巨虚,胃阴不足加太溪,平补平泻法。每穴 1mL,每次选 3~4穴,隔天 1次,15次 1个疗程,间隔 3天后进行下个疗程。双侧两组穴交替使用。以 2个疗程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总有效率 80%。高鹤,马卫琴[11]采用弥可保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在合理饮食、继续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采用弥可保针每次 500μg/ml足三里注射,取准穴位慢进针,逐渐加强刺激,一直到有酸、胀、麻的感觉,并向足背部放射时再缓慢注射药物,然后迅速退针,用药棉压迫针眼片刻。双侧交替进行,1周 3次,2周为 1个疗程。应用 1个疗程已显效者不予第 2个疗程治疗,并于 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显示 35例中,显效 19例,有效 10例,无效 6例,总有效率 82.9%。蔡艳丽[12]等采用胃复安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注射,结果显示总有效率 100%。
5 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
杨玉华[13]等采用弥可保、VitB1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对照组 30例用重组人胰岛素,每日 4次强化治疗,控制血糖;严格控制血压、血脂;鼓励患者定时排尿,每 3小时主动排尿 1次;严重尿潴留者留置导尿 1周,导尿期间每 3小时排空膀胱 1次;合并尿路感染者加用抗生素。弥可保500μg、VitB1100mg肌肉注射,1天 1次。治疗组 34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弥可保 500μg、维生素 B1100mg肾俞穴穴位注射,1天 1次,15天为 1个疗程,连用 2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5.2%,对照组总有效率 6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韩英[14]采用一侧三阴交穴和对侧足三里穴穴位注射 VitB150mg,弥可保500μg,结果显示治愈 28例,其中 14例排尿后 B超检查见不到膀胱暗区,说明残余尿量极少,已恢复正常。32例伴溢出性尿失禁患者中,尿失禁症状消失18例,其余 14例有不同程度减轻。
6 糖尿病肾病
杨兴顺[15]等将 5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原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穴位注射合灌肠治疗组、爱西特治疗对照组,两组疗程均为 20天。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 24小时尿蛋白、尿素氮、肌酐、血脂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两组血压、血糖无明显变化(P>0.05)。
7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
康志荣[16]等将 63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静脉注射前列地尔联合山莨菪硷穴位注射组,治疗前后采用无创超声检测技术,检测患者下肢足背血流、ABI指数,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变化。结果显示治疗组间歇性跛行有效率 80%;对照组有效率 37.5%,治疗组与对照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麻木、疼痛和冷沉重,治疗组有效率为 85.7%,对照组有效率为 6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足背血流量治疗后增加明显,与治疗前相比 P<0.05,ABI指数亦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足背血流及 ABI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穴位注射可以有效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充分发挥了穴性与药性相结合的特点,且操作方便,无毒副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穴位注射手法的规范化、药物的选择、穴位的有效配伍、临床研究的规范化等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1] 卢佳娜.穴位注射疗法临床应用综述[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345.
[2] 李自莹,何粉仙,肖宏,等.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J].青岛医药卫生,2009,41(1):36.
[3] 苏灏.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5):3018.
[4] 周君,李先果,梁云武.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45例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3):39.
[5] 赵慧玲,关红雨,李新艳,等.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33例[J].世界中医药,2009,4(4):220.
[6] 姚欣,黄秋贤,马香华,等.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40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8,15(6):415.
[7] 黎杰,李若冰.高压氧联合穴位注射弥可保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 学,2007,13(1):27.
[8] 宋艳敏,吕沛霖,仝警安,等.葛根素眼周穴位注射治疗 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50例[J].陕西中医,2006,27(4):472.
[9] 卢志刚.穴位注射配合中药外洗治疗 2型糖尿病并发皮肤瘙痒症 32例[J].中国针灸,2008,28(9):672.
[10]张新成,张学莲.背俞穴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胃轻瘫45例[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30(3):48.
[11]高鹤,马卫琴.弥可保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胃轻瘫[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8):517.
[12]蔡艳丽,冯学祯,徐有伟,等.足三里穴位注射及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 36例[J].陕西中医,2009,30(6):720.
[13]杨玉华,罗宝龙.弥可保、维生素 B1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34例[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7,35(8):57.
[14]韩英.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 60例[J].河南中医,2006,26(3):62.
[15]杨兴顺,张颢.穴位注射合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7(2):73.
[16]康志荣,黄建伟,郭宁,等.前列地尔联合山莨菪硷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疗效观察[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5,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