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视界的开发与“点”的深入——谈“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

2010-02-09范家进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当代文学文学

范家进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杭州 310018)

精神视界的开发与“点”的深入
——谈“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

范家进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杭州 310018)

本文探讨大学中文专业基础课“中国当代文学”教学中的精神追求与方法特征。文章强调挖掘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程所蕴涵着的丰富精神内涵、突出它与源远流长的世界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之间的深度关联,并阐述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和情感体验在文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反对平面化单一性的知识介绍。

中国当代文学;文学教学;精神成长;问题意识;情感体验

“贴近”与“超越”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基本精神品格①参见拙文《贴近与超越——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精神品格》,《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 6期。,如何进一步贴近中国现实同时又超越这份现实抵达灵魂的深处,或者如何完成评论家所说的“从俗世中来,到灵魂里去”[1],成了当代文学研究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前提条件之一。而“中国当代文学”是当今大学中文系的基础课,其教学工作贯穿着从本科生到硕士生直到博士生的各个层次。基于对它精神品格的这种理解,我们在教学中又该如何捕捉其基本精神质地,努力使这门学科在学生的知识与精神成长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呢?这里不妨先从本科教学层面做些初步的探讨。

应该看到,在大学校园环境内部,如今再也不象进入新时期恢复高考之初时那样一流的学生大多纷纷选择文史哲等人文专业,而是正相反,经济类、财经类及其他各式实用类的专业成了大学生填写高考志愿的首选。我国高等教育大扩招以后,大学生们还面临着专业课不断压缩、政治外语计算机等公共课不断扩张的宏观背景,“大众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追求目标,“精英化”则成为不合时宜的标准或被宣布为仅属极少数“一流大学”的部分办学理念 (之所以说是部分理念,是因为哪怕是被确立为“研究型大学”的高校,其数字庞大的本科生群体也难以实现精英化教育目标)。但事实上,尽管“高等教育大众化”作为口号并作为一种实践在我国施行了10来年,但这种“大众化”的内涵与外延究竟何所指,对大众化教育背景中的大学教师与学生究竟有何种知识、精神及素质要求,实行了大众化教育的高等院校在一个国家的知识与精神生产中有怎样的定位、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其一系列的教学与管理体制应该作出怎样的适应性调整……,这些其实都不能说已经有了充分的理论探讨并达成了相当范围内的共识。说简单点,我国的高等教育大扩招或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在未曾经过充分的理论论证、高等院校内部也缺乏充分准备的前提下仓促实行的,实行过程中所暴露的一系列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关注和提醒。在这些提醒和呼吁当中,不要放弃大学的精神追求和精神目标、不要紧随时代的变迁丧失定力载沉载浮,就成为一种相当清晰有力的声音。

那么,从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具体地说从一门基础课的教学的微观角度着眼,“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又该如何寻找自己的精神定位、如何追求自己的精神品格呢?

首先,需要鼓励与强化学生的这份文学爱好。处在如今这个享乐至上、物欲沸腾的转型时代,对于那些选择“汉语言文学”作为专业的学生我们首先应该表示足够的尊敬。尽管背后的原因各种各样,但确实也有纯粹是出于对文学的喜欢和爱好而选择了这一专业的。因此,鼓励与强化学生的这份文学爱好,让学生充分感受这个专业的魅力与价值,无疑是文学教育的首要着力之点。也就是说,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首先都要带着敬意来学习和研究当代文学。没有文学,这个世界固然还会存在,但没有文学艺术这种延续数千年的精神创造活动,或是无论社会上层还是下层都普遍缺乏对美的感受、追求和创造,那么,这个世界的存在样态将根本无法想象。这种古老的感受与表达人生及世界的方式在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时代确实显得有点“落伍”与边缘,但越是古老的文化与记忆活动,说明它在人类社会中扎下的根越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等诸多关系,总是需要文史哲这类古老的精神活动来加以认知、界定和调节。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一件人类创造物或一种社会现象的存在,是能长存、久远以至永恒还是只能瞬间时髦、甚嚣尘上但转眼便灰飞烟灭,本来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评价标准。正是从这样的角度衡量,文学才成为一个与人类历史一样古老的、值得人们充分信赖的、并且不时带来彼岸世界福音的神圣精神王国。而具体到中国当代文学来说,一方面固然应该承认它60年的曲折历史中还很难说有什么真正堪称辉煌壮丽的伟大景观,但同时又必须看到,它毕竟以审美的方式对当代中国的人生、社会、历史、文化等等等作出了自己的特有记录与回应,在一些历史发展的转折关头,毕竟也还是有一些作家为自己的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做出过积极的争取或斗争,对错误的倾向和风气进行过这样那样的抗议或抵制,由此为当代中国的整体精神世界留下了值得倍加珍惜的尊严和荣誉。诸如在一次次政治运动中被打入另册但又不放弃精神抗争的某些“潜在写作”、50年代中期一些作家在“干预生活”旗帜下所做的思考和具体创作实践、在动乱岁月不甘沉沦用心探索并在新时期浮出水面酿成轩然大波的“朦胧诗潮”……等等,都在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历程中刻下了较深的印痕。而正在进行中的90年以来及新世纪初的文学,固然因为离我们太近而不易测定其总体精神质量与深度,但内中所显示的某些精神轨迹和一些作家在勘探人心和人性过程中所达到的深度,无疑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并且有理由对它们寄予较大的期望。——通过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通过作家所创造的文学世界的解剖和对作家心路历程的亲近和了解,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美的世界的感应能力,感受当代作家对当代中国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忠实记录,体验文学创造世界特有的精神温暖与内心激情,从而为青年学生提供一种具有幽深久远历史传统和深厚人文底蕴的精神参照资源,给青年学生的精神成长提供一种有力的扶持。

其次,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带着世界眼光来学习中国当代文学。因为从某种角度看,当代文学还有力地塑造着读者的文学观,并制约着读者观察与阅读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立场和视角。就当今中国的一般知识受众 (当然包括大学生)而言,中国当代文学是他们最容易接触到的、最少文字障碍的、因而也往往是接触和阅读最多的文学作品样式,它随处可见无处不在 (如果把许多根据当代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都归入其中,那就更是如此),这样一来,当代文学就具有规约与形成一般读者“文学观”的潜在功能,隐隐指示着读者什么是诗意、什么是美、什么是通行的文学表达规范、甚至什么是“好人”或“坏人”,耳濡目染,时间一久,无疑会影响和制约读者 (观众)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感受与认知方式。更重要的是,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又离不开对源远流长的我国古代文学和世界各国文学的学习与借鉴,而复杂庞大的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资源中哪些受重视受倡导、哪些又受遮蔽受压抑,具体作家作品中受阐释张扬的或受批评压制的又是哪些因素哪些方面,这些都极大地影响着当代中国作家如何对待人生与艺术的基本立场与方法,并由此决定着当代中国文学的总体格局、气象与图景。正如当代文学的资深研究者所指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是历史地、阶段性地形成的[2]。事实上,那些有成就有出息的当代作家们也无一不是在古代文学资源和外国文学资源中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学习与借鉴,只是在本土化与当代转化过程中各自的功力与成就有着高低上下而已。这样看来,阅读、学习与研究当代文学又远远不限于以当代文学为界,而是通向一个更为广阔无垠的文学世界、通向博大精深无边无际的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资源。打个不是十分恰当的比方,如果说当代文学是我们沿海的大陆架,那古代文学与世界文学就是烟波浩淼的深海区域,两者之间很难说有明确的分界线,它们都是光芒四射魅力无穷的文学海洋的必要组成部分。同时还必须看到,如果有了一定的当代文学知识积累、或是结合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长短得失去学习与了解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那就显然比只是对它们的泛泛阅读与浏览更有针对性、更能领悟古代文学或外国文学的深层魅力,也就是说可以让我们的学习者研究者更快地在文学的世界里登堂入室,更深地体验中西文学与人类文明发展之间的深层关联。因此,学习与研究当代文学不能过于就事论事,而是既要深入当代文学,同时又要跳出当代文学的狭窄视野,注意观察和分析当代作家与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重视考察作家的思想与艺术发展的借鉴对象和相应的选择取舍,从而将中国当代文学放置于一个更广阔的时空视野上。借用前面的比喻,就是要避免误将一片最靠近大陆的海湾错看成为整个海洋大海。而通过对近海风光的分析阐释与指点,引导学习者从近海出发不断走向更深更远的浩瀚海洋,则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中应该自觉追求的美好目标。

另外,需要激发学习者的问题意识,焕发学生的内在学习热情。作为一个当代中国人,固然首先应该对无比辉煌的建设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但从更高更理想的追求目标出发,又应该同时具有清醒的问题意识,因为如果放弃了对理想的追求,“人文学科”的存在就将立刻出现失重的状态。而在中文专业的各项基础课程中,“中国当代文学”可以说简直是一门“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学科”,它的教学过程显然更需要激发学生潜在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正视内在的生命困惑与外在的社会困惑,从而在作品的研读与学习者的精神成长之间建立起活泼的动态关联。换言之,也就是如何利用新鲜活泼的文本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作品是一个敞开的意义体系,它的意义只对有内在需要的人开放。倘若学习者无所用心、浑浑噩噩、闭目塞听,即使再好的文学作品对于他/她也是没有意义的。学习当代文学就更是如此,只有敢于正视自己内心成长中的种种问题,同时对于当代中国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有着真正深切的关注,当代文学作品及与之相关的种种材料才可能在他 /她面前“活”起来、“动”起来,才不至于被看成一个僵硬封闭的、冷冰冰的东西。有个当代著名学者说得好,“有了真问题才有真学问”[3]。事实上对学生来说,也是有了真问题才能真正焕发求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在对知识、学问、真理的钻研与感悟中体验到求知的真正乐趣。在当今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总体氛围之下,这方面的有意识关注和强调尤其重要。处在成长过程中的青年学生很容易为时尚所左右,浅层次的娱乐文化、大众文化、消遣文化以其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巨大信息量 (包括影视、网络、手机、游戏等等)对着青年学生狂轰滥炸,而且完全不需要接受者有任何知识与精神上的准备,只要顺手拈来就可以“乐而忘返”、沉溺其中。如何引导当今的大学生认清高雅文化与消费文化、严肃文化与游戏文化之间的界限,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的严峻问题,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深切关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显然不能以整整一代人精神素质的降低与下坠为代价。受整个大环境的影响,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在这方面所能做的或许比较有限,但通过解剖当代文学作品中的理性精神,切实分析它们对更深层次的生命问题、更久远的当代中国历史问题、涉及到更广大人群的社会问题等等的严肃关注与生动表达,阐发当代作家在各个具体历史环节中可贵的精神抗争与人格坚守,阐释优秀作家对高尚美学境界的顽强追求和创造,本身就是严肃文化和高雅文化的大力弘扬。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投入对更深更远更广大的人生与社会问题的关注,努力追求个体生命的拓展与升华,也正是中国当代文学教学中的题中应有之义。只要学生感到当代文学“有用”,也就是能有助于他们对身内身外的种种生命困惑的解答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会大大增强。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妥善处理好“引导体验”和知识介绍之间的关系。作为一门基础课,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当然需要介绍相对比较“全面而客观”的知识,提供这半个多世纪以来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文学景观。但如何处理好“面”上的知识介绍与引导学生对具体文学作品“点”上有所深入有所领悟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切不可掉以轻心。对当今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文学作品的阅读量都无法高估。如果不是通过教师选择文学史上一些突出的“点”进行细读和讲解、并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作品展开切实的体验、品味和领悟,那就很容易使这门课沦为面面俱到的、但同时又都停留于一个浅层平面上的“说明书”式的知识介绍,那样以来学生心目中只能留下一些干巴巴的作家作品的名字,完全无法体现文学阅读和文学教育的乐趣和个中三味。其实就前面提及的三个方面而言,要努力实现它们,也都需要教师更深入地阅读原著,选择不同时代和不同类型的精品,引导和督促学生切切实实地加以阅读,并且尝试从中获得真正的感情体验与心灵感应,而不是走马观花式地浏览、无所用心点到为止地“知道”那么一点。为此讲课中有意识地适当减少平面化的知识介绍部分,尽可能多地带动学生一起投入对真正佳作的体验,建立更多的感情共鸣,这是落实文学教育的关键步骤。因为体验、感应、置身其中、感同身受,才是进入文学世界的最佳方式。而只要学生从作品中获得过真正的体验和感应,体悟过文学作品欣赏过程中那种真正的“共鸣”的快乐,那么很自然地会吸引他/她进而去寻找更多的同类作品来阅读,从而在有所深入的“点”上不断扩大不断补充,进而举一反三,尝试去更多的点上去获得深度的生命体验,从中享受真正的求知快乐、感受文学作品的真正精神魅力。因此,“点”上的深入和体验,远比一般性的泛泛介绍要更加符合文学作品和文学教育的内在特性,更容易发挥文学作品“潜移默化”的特长。

当然,“中国当代文学”作为一门学科从上世纪50年代末初具规模,到如今经历了约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课堂教学,获得的成就与值得探讨的问题都很多很多,只要它作为一门中文系基础课存在着,它的种种问题就只能以“悬而未决”的方式呈现在学习者和研究者面前,而且难以给它下“最后的结论”,这大概也可以看成是当代文学的魅力和挑战性之所在。以上所述,也仅仅是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并从事这一学科的研究与教学的工作者目前所获得的思考和感想,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不断改进、补充与提升。

[1]谢有顺.从俗世中来,到灵魂里去[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1.

[2]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M].北京:三联书店,2002:233.[3]秦晖.问题与主义 [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134.

Development of Mental Horizon and Deep Probe into“Points”—On“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Teaching

FAN Jia-jin
(School of Humanities,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spiritual pursuit of spirit and method characteristics in teaching“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one of basic courses for specialty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The paper also emphasizes exploitation of rich spiritual connotation contain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highlights the deep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ong standing world literature and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problem awareness”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in the process of literature teaching,and opposes introduction of planar and monotonous knowledge.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literature teaching spiritual growth;problem awareness;emotion experience

G424.1

A

1009-1505(2010)05-0090-04

2010-06-01

范家进,男,浙江开化人,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及乡土中国问题的研究。(责任编辑 彭何芬)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当代文学文学
广东当代文学评论家
FOUND IN TRANSLATION
我们需要文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简介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建构的海外因素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基于新媒体分析的古代文学传播途径分析
文学自觉与当代文学发展趋势——从昭通作家群说开去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