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30例

2010-02-09郑月园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3期
关键词:肠道病毒疱疹口病

郑月园

浙江省余姚市陆埠中心卫生院 余姚 315000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段发病率最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湿疹。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8年3月~2009年6月本院儿科门诊手足口病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1岁16例,~3岁26例,~5岁18例。发病时间<24小时28例,~48小时26例,48~72小时6例。均有发热、口腔黏膜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有斑丘疹、湿疹,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符合卫生部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病情具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清开灵颗粒1.5g(1/2包),1天2次,口服;外用青黛粉吹敷口腔患处,1天3~4次,青黛加蒸馏水溶化后用消毒棉签蘸药液涂手足皮肤患处,1天2~3次。同时用病毒唑5~10mg/kg,水乐维他1支,静脉滴注,1天1次。对照组仅用病毒唑及水乐维他治疗,用法、剂量用治疗组。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3天体温正常,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消失;有效:治疗4天体温正常,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明显好转;无效:治疗5天体温未见下降,口腔、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未见好转。

3.2 结 果 治疗组30例中,显效25例,有效5例,有效率100%。对照组30例中,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4例,有效率8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4 讨论

手足口病是儿科门诊的常见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肠道病毒71型为主)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属中医“时疫”范畴。时疫毒邪经口鼻而入,与体内温热相互搏击,上薰口咽,外透肌肤。治疗宜清热解毒,化湿透邪。清开灵颗粒是由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板蓝根、金银花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的功效。青黛为板蓝根之叶大青叶的提取之物,具有清热凉血,入营化斑,清瘟解毒,泻肝火炽盛,疗口疮咽肿功能,结合西医抗病毒及支持疗法,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手足口病疗效优于单用西医抗病毒治疗。

猜你喜欢

肠道病毒疱疹口病
羊肠道病毒的流行现状及防控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痰热清治疗小儿疱疹性峡炎的疗效分析
清咽散外敷涌泉穴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的应用价值
儿童手足口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10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疗效观察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