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六届亚太地区母胎医学会议纪要

2010-02-09杨翔郭丽丽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10年4期
关键词:母胎妇产科筛查

杨翔 郭丽丽

(1.同济大学医学院,上海 200092;2.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上海 200040)

第六届亚太地区母胎医学会议(6thAsia Pacific Congress in Maternal Fetal Medicine,APCMFM )于2010年10月29~31日在上海光大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并获得圆满成功。本次大会由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与香港中文大学、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中华胎儿医学基金会、上海医学会围产学会联合举办,段涛教授和刘子建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有来自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0位妇产科、新生儿科及超声科等专业人士参加了大会,其中来自海外的代表多达200多位。由34位国际顶尖学者及专家组成的讲师团为大会带来了共57场的专题发言,内容丰富,涵盖母胎医学、围产医学及分子遗传学的各个领域。其中有当今母胎医学领域的著名权威学者Ultrasound in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妇产超声杂志》主编,法国Versailles大学妇产科主任Yves Ville教授;美国Kansas医学院分子生理学教授,妇产科主任Carl Weiner教授;意大利Perugia大学妇产科主任Gian Carlo Di Renzo教授;澳大利亚皇家SDC布里斯班妇女医院(Royal Brisbane Women's Hospital)妇产科高危产科主管;悉尼大学妇产科学系Jonathan HYETT教授;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Adelaide)妇产科学系Gus DEKKER教授;加拿大渥太华大学(University of Ottawa)妇产科及流行病学Mark WALKER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母胎医学部Greg Ryan教授;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胎儿医学系的Steve Robson教授;英国布里斯托Southmead Hospital妇产科顾问Tim Draycott医生;美国 William Beaumont医院妇产科的 Wesley Lee教授等作专题报告。

大会最先讨论了各国、各地区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筛查和产前诊断方面积累的经验,以实现产前筛查的最佳策略。来自澳大利亚的围产医学专家J Hyett教授首先介绍了澳大利亚在早孕期唐氏筛查(FirstTrimester Maternal Serum Screening for Down’s Syndrome)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并介绍了早孕期采用血生化指标筛查唐氏高危的办法;来自日本的R Pooh教授和来自台湾地区的萧庆华教授分别介绍了自己在早孕唐氏筛查方面的工作经验;英国的D Wright教授强调要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与专业培训来提高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水平;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的陈敏医师讨论了超声影像中胎儿额上颌角(fetal frontomaxillary facial angle,FMF angle)在唐氏筛查中的作用,他认为FMF角对唐氏筛查虽有所帮助,但并不能显著提高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来自中国云南的朱宝生教授介绍了云南省在中孕期母血清筛查唐氏综合征(Second Trimester Maternal Serum Screening for Down’s Syndrome)方面所做的工作。

在非侵入性产前诊断技术方面,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Dennis Lo教授介绍了采用最新的无创性产前诊断技术对母体血浆中的胎儿DNA进行产前诊断的研究进展;美国的J Maron医生采用计算医学的最新技术成功地鉴别出进入母体血循环的胎儿蛋白,并从转录和翻译水平阐述了采用新生儿唾液实时监测早产儿发育及了解疾病进展的方法;美国的C Wright教授则从伦理学角度论述了与飞速发展的产前诊断技术相关的医学伦理学问题,包括如何规范使用这些技术、是否应将所有信息告知患者及家属等等。

关于分子遗传学诊断方面,瑞典TH Bui教授首先介绍了欧洲在芯片产前诊断方面取得的进展;香港R Choy随后回顾了产前基因诊断技术从传统核型分析、快速核型分析、芯片分析技术、最后到大样本量筛查技术的发展历程;香港梁德扬教授介绍了基于微阵列的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CGH)用于产前诊断的价值和意义,他认为这是一种革命性的技术平台,增进了人类对基因组DNA结构变异在遗传疾病中意义的理解。aCGH与以往传统的技术相比(如染色体区带染色分析,FISH等),aCGH具有更佳的分辨率和灵敏度,能够帮助研究者在全基因组水平上精确检测与疾病相关的染色体拷贝数变化。因此梁教授认为对颈项透明层厚度 (Nuchal Translucency,NT)异常的胎儿有必要进一步进行aCGH检测,以明确其基因结构。日本R Pooh教授则对8例超声筛查出结构异常的胎儿分别进行了aCGH检测,结果发现8例胎儿基因均存在易位、微缺失等异常,因此她建议对超声筛查结果异常的胎儿进行aCGH检测。

在产科影像超声学方面,美国W Lee教授先后介绍了国际妇产科超声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ltrasound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ISUOG)关于胎儿心脏筛查的指南和利用三维和四维技术对胎儿心脏结构进行重建以服务于临床诊断的技术;法国Y Ville教授侧重介绍了对胎儿心脏功能的评估方法及策略,以及产程中超声监测胎儿的临床价值;深圳市人民医院熊奕医生介绍了时空关 联 成 像 (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STIC)和实时三维成像这两种超声诊断技术在诊断胎儿复杂心脏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最后,来自日本、澳大利亚、美国、法国、中国及加拿大等国家的多位专家分别就后颅窝异常、脊柱裂、腹裂畸形、横膈疝、脐膨出及下泌尿道梗阻等产前超声所检测出的胎儿结构畸形与胎儿预后的关系作了详尽而精辟的陈述。

胎儿医学是本次大会讨论的重点之一,内容涉及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筛查、非侵入性产前诊断技术、分子遗传学诊断、产科影像超声及多胎妊娠等五大领域。在这个环节中,各国专家就多胎妊娠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加拿大G Ryan教授介绍了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最新诊断及治疗策略,重点分析和总结了目前各种治疗方法对胎儿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及其风险评估;山东大学潘敏教授介绍了孕中期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onochorionic diamniotic,MCDA)胎儿中,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异常如脐动脉舒张期血流缺失 (Absent end-diastolic flow,AEDF)或 逆 转 (reversal of end-diastolic flow,REDF)对于胎儿预后的影响;随后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的孙路明医生介绍了双胎妊娠中,其中一个结构异常的胎儿对另外一个结构正常的胎儿妊娠结局的影响;最后,刘子建教授及V Ville教授分别和大家交流了多胎妊娠中胎儿不同一性发育的超声诊断标准及选择性生长受限(Selective 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S-IUGR)等问题。

围产医学方面的讨论分为早产、难产及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三部分。在早产环节,GC Di Renzo教授首先介绍了欧洲对于早产和胎膜早破的诊断预防指南;美国C Weiner教授介绍了早产的非侵入性预测方法;最后加拿大M Walker医生交流了使用黄体酮预防早产的经验。在难产环节,香港梁德扬教授做了肩难产与胎儿预后的相关性分析;加拿大M Wlaker医生介绍了预测肩难产风险的方法与策略;香港T Lao教授讨论了如何筛选肩难产高危孕妇进行剖宫产以改善胎儿预后;英国T Draycott医生则强调了模拟训练对提高产科医生应对肩难产的临床能力非常必要。在PPH环节,T Draycott介绍了训练产科医生处理PPH的临床能力的最新进展;香港中文大学的团队介绍了治疗PPH的新方法,如宫内球囊与B-Lynch缝合、止血剂Floseal、子宫动脉栓塞、凝血因子VII及米索前列醇的应用等。此外,澳大利亚G Dekker教授讨论了脑瘫发生的基因学基础,英国S Robson教授还介绍了使用硫酸镁保护神经组织预防脑瘫的经验;香港D Leung医生则讨论了超声筛查脐带绕颈的必要性;辽宁省妇幼保健院刘彩霞医生在大会交流了子宫外产时治疗(ex utero intrapartum treatment,EXIT)在该院的实践经验。

高危妊娠方面主要讨论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肥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孕期血栓形成的风险评估等内容。S Robson医生讨论了目前妊娠期疾病治疗策略中一些尚存争议的问题;日本K Koga认为妊高症的发病机制与胎盘螺旋动脉重塑不完善、螺旋动脉形成缺陷有密切关系,而胎盘及母体血循环中sFlt-1表达异常与胎盘血管形成缺陷有关。泰国T Wataganara医生则就如何在临床应用母血中sFlt-1Endoglin和PlGF等血清学标志物预测和评估妊高症的风险作了发言;加拿大M Walker医生认为阿司匹林与叶酸是目前较为肯定的预防妊高症的策略,其他方法 如Vitamin A、Vitamin E、巧克力等尚缺乏大样本临床试验等循证医学证据。加拿大G Dekker教授通过远程视频讲座方式介绍了父源性因素在产前子痫中的作用。

本次大会全程采用英语(中文同传),展示了高水平、国际化的学术会议的风采。大会由当今世界母胎医学的领军人物介绍了世界母胎医学的前沿进展,内容丰富多彩,讨论踊跃热烈。同时92份优秀论文摘要在现场POSTER区张贴展示,作者与同行专家有机会进行面对面的学术交流。通过这种国际学术会议的形式,实现了本土专家与国际权威的互动对话,使国内的临床医生能够尽快地把握最前沿的专业技术,尽早地缩小与国际间的差距。因此大会受到了国内外参会者的一致好评,与会代表都感到受益匪浅。大会成功地在上海召开对提高和推动我国母胎医学的诊疗技术与水平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母胎妇产科筛查
母胎依恋与围产期抑郁关系的研究进展
点赞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贵刊·母胎单身
热词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Rh阴性孕妇的妊娠期母胎管理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