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经济发展视野下的民办高校经营研究

2010-02-09陈新民尹晓敏

关键词:民办高校办学经营

陈新民 尹晓敏

(浙江树人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5)

区域经济发展视野下的民办高校经营研究

陈新民 尹晓敏

(浙江树人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5)

民办高校的经营理念有其客观的确立根由,民办高校较公办高校的先天弱势决定了民办高校更需要有效经营。区域经济发展与民办高校经营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互动关系。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民办高校的科学经营,主要包括办学定位经营、办学特色经营和合作办学经营等三个层面的理性内涵。

民办高等教育;民办高校;区域经济发展;高校经营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发育成熟、民办高等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守护着传统的“象牙塔”。树立理性的经营精神,已成为民办高校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期望相一致、与教育规律相符合、与时代发展相合拍的大势所趋,潮流所向。

一、民办高校经营理念的确立根由

“学会经营”是西方现代高校正日渐推行的一种高等教育管理理念。根据B.R.Clark的观点,欧洲的许多高校在管理上也在向经营方面发展:将企业精神推广至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以便和学校文化融二为一;加强基础学系自给自足的能力,提升其独立性;拓展和校外,特别是工业界的关系。[1]学会经营的核心是在办学中善于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运作,高校的发展要注重市场的作用。学会经营的理念中蕴涵着深刻的产业化内容,要求高校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办学模式,把营销理念引进学校的定位、招生、募款及课程等方面,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完成组织的目标。高等教育规模的膨胀,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由此引起的高等教育的质量危机、财政危机,是西方高校急于学会经营的直接动因。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迈入了大众化阶段。国际经验表明,在从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的过程中,高校尤其是私立(民办)高校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规模急剧扩张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如何开展学校的管理运营,如何维持学校的财政平衡,如何在收入没有实质性增长的情况下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以满足新的需求,是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经营观念和手段”以其在预测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成为众多高校的选择,并在高校的办学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照章行事”的“管理”不同,“经营”意味着高校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发展目标,优化学校的内部运作机制,自主进行管理。在中国高校系统中,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重要承担者的民办高校,面临的规模扩张与资源短缺的矛盾最为尖锐,主要原因在于:其一,在经费来源方面,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获得办学经费的来源相对较少;其二,在竞争外部资源方面,民办高校竞争专项经费、吸引优质师资和生源的能力有限;其三,受自身基础条件和能力的限制,民办高校自身的“产出”能力相对较弱。面对上述先天弱势,民办高校的“有效经营”显得更为必要和迫切,因为它直接关乎民办高校的生存与发展。

应当认识到,民办高校作为顾客支持型的非盈利组织,主要面向市场配置资源,以教育消费者交纳的学费为主要收入来源,这就亟待民办高校学会经营,遵循市场经济原理办学,注重办学的效益尤其是经济效益,对外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对内以合理和优化配置资源为中心,自主办学,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前者涉及学校外部,表现为民办高校的经营活动;后者侧重学校内部,更多地属于民办高校的管理范畴。如果说民办高校在经营上更能体现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的作用,那么,在管理上则主要是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发挥作用。管理是为了实现办学经营目标,办学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最优结合成为民办高校办学的重要指导思想。经营有方和经营不善,影响着甚至决定了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平,这是民办高校在产业化运作中区别于公办高校的最显著特征。

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营活动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尤其受区域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市场、决策、信息、政策、消费者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不同作用便决定了民办高校的经营风格和经营效果。民办高校的经营活动涉及学校内部办学和学校与区域经济、市场发展的关系,学校的经营收支盈余是通过在一定的经营机制保障下获得的。民办高校经营机制实际上就是民办高校遵循市场原理办学、面向区域经济与市场发展配置资源的一种运行机制,也可以说是一种办学模式,它反映着民办高校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与市场动态变迁的能力。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民办高校经营的互动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与民办高校经营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予以阐释:

(一)区域经济发展对民办高校的经营提出了区域性要求

我国是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地理、社会诸方面的原因,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为了加快发展步伐,我国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从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逐步走向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但完成这一转变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这样,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就成为我国经济格局的主要特征。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地方高等教育。各地为了发展区域经济,势必会对本地区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等提出要求。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对民办高等教育更是寄予了厚望,形成多样化、各具特色的民办高校已成必然。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民办高校的主要职责,相应地,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等也正是民办高校专业设置、调整、改革、发展的主要依据。

民办高校的经营,首先必须充分考虑区域性因素,即从当地高等教育的布局和发展状况出发,回应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既能清醒地认识到学校自身在区域高等教育中的位置和优势,又能明确学校发展的方向是否贴近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从而制定出能够发挥民办高校自身办学体制优势的发展战略。区域性因素直接关乎民办高校的专业结构设置和办学特色定位,民办高校在专业设置和办学特色上应当与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着力于适应区域主导性产业的积极发展。其次,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也受到区域性因素的制约。例如,由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后发地区对人才规格的需求不尽一致,因而处于不同区域的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层次定位也不尽相同。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一所学校不可能“全面发展”,即使在同一区域内,民办高校的办学也应有所分工和协调,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区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规格的,这就使得民办高校办学不能云集在某些专业和层次上,应该突出特色,互为补充。[2]

(二)民办高校的经营要适应、服务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民办高校的主要功能是增强区域高等教育的供给能力,推进区域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进程。民办高校的经营应充分发挥办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培养契合区域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适应、服务并推动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1.深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及其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经济发展方向和重点不同,区域产业结构不同,资源供给状况不同,因此,为了防止出现民办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脱节的状况,民办高校应深入第一线,对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全方位调研,理性审视区域的经济改革动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趋势等,明确不同行业、企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见、要求和期望,了解民办高校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表现等等。在清晰地掌握区域经济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把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发展走向,对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培养方案、实习实训措施、学生技能训练以及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进行改革,并在改革过程中积极发挥区域性企事业单位等用人部门的积极作用。

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民办高校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增强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所谓“以就业为导向”,实际上就是以用人市场为导向,以用人市场所需专业人才及对高校毕业生的素质与能力要求为导向。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一定是具有区域特色的市场,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特殊需求构建两大体系,即专业与课程体系、素质与能力体系。另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一定是具有变化性的市场,民办高校可针对现有的区域人才市场需求采取一种微观式操作,即“订单式”培养,以期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民办高校还应有前瞻性的思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动规律与发展趋势,实行超前的宏观规划,有计划地、适量地培养一批“以未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专业人才,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某些类型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潜在需求。

三、民办高校经营的若干思考

区域经济发展视野中的民办高校经营,其实质就是要回答一个问题,即民办高校如何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出发,以提高学校资源效率和效益为根本目的,以学校资源多层次优化配置、整合为基本途径,所实施的学校经营环境分析、学校经营思想确立、学校经营目标确定、学校经营策略选择等。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民办高校的科学经营,主要包括办学定位经营、办学特色经营、合作办学经营等三个层面的理性内涵。

(一)着力抓好办学定位经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正确的定位是高校教育经营的关键,关系学校的长远发展。教育经济学认为,教育既是消费品,也是投资品。面对消费和投资,市场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可见,只有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定位,才能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民办高校只有着力抓好办学定位经营,通过正确定位,选准发展目标,发挥机制优势,确定区域性面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更好地凸显办学特色。民办高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力量,其定位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从民办高校的办学实力来看,目前定位于需求大、多样化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无疑是一种普遍的选择。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事实证明,当一个国家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迅速转型的阶段,都十分重视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其就业人员中的高级研究型人才、高级管理型人才、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和高技能的工人的比例是呈金字塔型的。显然,高等教育培养的专门人才中应用型的应占大多数,从而为层出不穷的新型职业岗位,为迅速扩充和升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因此,许多专家认为,绝大部分民办高校应当选择走技能型高校的发展之路,换句话说,民办高校发展的重点应该主要以培养高级技能人才为主,即创新型“银领”人才。[2]

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核心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民办高校社会认可度的导航器。那么,何谓人才培养定位?简单地说,就是民办高校要培养什么类型、什么规格的人才。从办学类型来看,民办高校就是要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但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如何在社会上去应用,就要充分考虑到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差异性了。由于各区域经济产业的结构性和发展性极不平衡,不同地区或行业的资源状况、产业结构、开发方向和经济基础、生产力水平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不同地区所需要的“人才”岗位结构及能力结构是不同的。可能在一个地方非常紧缺的人才,在另一个地方连正常就业都困难。加之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的生源绝大多数来自其所在的区域地,所以民办高校必须研究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岗位实际能力问题。民办高校在确定其人才培养定位时,必须充分考虑学校所在地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民办高校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应有意识地向某些方向倾斜,把区域性优势或特色作为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为着力抓好办学定位经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民办高校要紧紧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科学运用市场调节机制,合理调整和配置教育资源,加强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积极设置主要面向区域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为区域经济建设输送各类应用型人才。针对民办高校专业建设中通常存在的“大而全、低成本”的发展模式,民办高校必须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学校的目标定位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民办高校的专业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必须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学院的各自特色,有所为有所不为,“错落”布局,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布局。具体地说,民办高校要积极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要重点建设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特色专业;要优先支持在工学结合等方面有优势和较大市场需求的紧缺专业;淘汰市场需求弱或学生就业难的专业。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方向明确、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错落有致的专业架构,更好地适应并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以此提升民办高校的社会地位和区域影响力。

(二)合力抓好办学特色经营,走具有区域背景的特色立校之路

办学特色是在学校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特色往往是不可替代的,至少在某个区域范围内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办学特色是民办高校竞争力和生命力之所在,也是民办高校有效经营的关键之所在。倘若民办高校脱离了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其他不同类型、地区的民办高校甚至是普通本科院校盲目攀比,未能形成“地方特色”、“区域特色”的话,那么这种忽视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将使其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甚至由于不能对接市场需求而导致生存危机,或者使其竞争力大大弱化。因此,民办高校应合力抓好办学特色经营,寻找和创建自身独有的、富有竞争力的办学特色。

民办高校走具有区域背景的特色立校之路,就是将特色化发展作为民办高校发展的基础战略,其内涵就是要有与公办高校不尽相同的新的发展思路和战略选择,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与其他民办高校相比也要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民办高校应以国内外私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潮流为背景,以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动力,以国家和地方教育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为依据,实事求是,因校制宜,找准发展定位,明确提出学校的特色化发展战略,勾勒学校未来的发展蓝图,走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民办高校应从办学指导思想、教育教学理念、校风学风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入手,对学校的目标特色、层次特色、类型特色、功能特色等作出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审视学校是否有一个科学而清晰的特色化发展战略,学校与公办本科院校及兄弟民办院校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如何分析确定的等等。民办高校应牢固树立“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的观念,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总揽全局,突出重点,着眼未来,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与时俱进的理念和改革创新的精神,制定以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背景的、切合学校实际的特色化发展战略,科学阐述学校特色化发展的使命和目标,并付诸切实的行动,以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

(三)倾力抓好合作办学经营,健全区域校地合作机制

传统意义上被视为象牙塔的高等学府,犹如一个自成系统的“小社会”,具有很强的自组织性,这种高等学府自我运行的办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高等教育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需求。民办高校从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到教学计划制定和课程设置,以及到人才培养实施的全过程,都需要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市场定专业,紧扣企业开设课程,针对岗位练技能,倾力抓好校地合作办学经营,健全校地合作机制。具体地说应包括如下方面:

一是以项目研究和成果转移为纽带,搭建开放性、创新型服务平台。民办高校应以科研项目为纽带,集中优质资源,加强科技合作,产出科研成果;民办高校应积极引导教师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科研项目合作、技术难题攻关、共建产学研联合体等,学校应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集聚多学科、高水平的合作团队,提升合作项目平台的创新能力和辐射作用;民办高校应以良好的地方服务环境为基础,联合地方政府对其能够胜任的科技创新计划项目进行研发、攻关,突出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组建以学科团队为核心的项目课题组,联合地方政府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建立面向区域的开放式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民办高校还可以“教授、博士进企业社区”、“企业高工高管进学校”等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密切民办高校学科与地方企业社区的联系,拓展产学研合作途径,寻求产学研合作的突破口。

二是发挥多学科综合与交叉优势,为所在区域提供富有质量的决策咨询服务平台。民办高校要以参与制订区域发展规划、承担区域课题研究、参与区域决策咨询和担任各种区域性社会兼职等为主要方式,以承接横向委托协作课题为纽带,构建区域服务体系,为所在区域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制订宏观战略、解决发展的重难点问题等提供思想和理论支持。

三是积极扩张培训市场。民办高校应当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加强政策导向,充分发挥校内教职工的积极性,结合所在区域对紧缺人才的需求,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合作,创造性地设计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培训项目,培育若干品牌培训项目,构建面向地方的教育培训服务体系。

[1] 戴晓霞.高等教育与市场导向——新世纪的挑战与展望//两岸大学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11.

[2] 徐绪卿.关于民办高校正确定位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5(2):39-40.

On Management of Non-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of HigherLearning from the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District Economy

CHEN Xinmin & YIN Xiaomin

(ZhejiangShuren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 310015,China)

The management idea of non-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has its objective origin. Their inherent weakness determines the more urgent need for those non-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to operate efficiently. There is an internal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and management of non-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 the view of local economy’s development,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non-governmental institutes has three levels of rational implications: the oriented management, the characteristic management and the cooperation management.

non-governmental higher education; non-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running of university

2009-10-20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2009年度规划课题“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创新研究”(09CGJY016YBX)的成果之一

陈新民(1965- ),男,浙江东阳人,研究员,浙江树人大学教务处处长,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院校研究。

G647.8

A

1671-2714(2010)01-0010-05

(责任编辑毛红霞)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办学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民办高校教学论三个基本问题研究的反思
数学建模在民办高校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