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影响因素探究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2010-02-08安徽省临泉第二中学236400安徽省临泉高塘中心校236410梁玉萍
安徽省临泉第二中学(236400) 韦 勇 安徽省临泉高塘中心校(236410) 梁玉萍
一、活动目标
本节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主要探究水土流失的成因,从而理解水土保持的重要性,为后续学习水土流失的治理进行知识储备。通过对比实验验证影响土壤侵蚀程度的因素,其中重点是植物的覆盖状况,地形坡度的陡缓,降水的强度。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资料介绍,让学生了解,由于水土流失引起的地球表面地形的变化。本课活动有利于学生拓展对黄土高原等地区水土流失的认识,同时让学生把自然界的许多现象联系起来,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
1.通过对比实验探究活动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探究地表植物覆盖状况、降水强度、土壤状况、地形坡度等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2.通过收集资料认识水土流失的危害,讨论水土流失产生的问题及治理措施,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和思辩性思维。
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4.认识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性,树立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爱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物资源、土地资源的情感,处理好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二、教学方法
1.教学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探究为主。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模拟实验探究活动,同时联系已学过的其它学科知识,理解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并积极探索解决办法。
3.分组合作探究,分工合作,相互交流实践成果。
三、设计思路
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学生自主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本次综合性活动课前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图书馆或上网查找有关我国水土流失方面资料,课堂相互交流。将全班分成A、B、C、D四个实践活动小组,把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成四个子课题探究,每组分别探究地表植物覆盖状况、降水强度、土壤状况、地形坡度等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并做好观察记录。课堂各小组在分别整理有关资料后,进行小组实验成果汇报,组间质疑、教师释疑并总结。课后师生共同整理有关资料,撰写地理小论文或完整的实验报告,学生进行小组及个人评价。
四、活动实施方案
第一阶段:知识储备
学生结合初中地理第三册中的《黄河》、第四册中的《跨省区域——以黄土高原为例》及高中必修一中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等有关知识,上图书馆或上网查找有关我国水土流失方面资料(文字或图片)。学生在收集资料时,每人有具体的分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课堂上相互分享交流。
第二阶段:实验准备
由教师根据实验需要,指导学生分组制作简易环保实验器材。如模拟降水可用矿泉水瓶在瓶盖上扎出几个小孔,装进适量清水,洒水代表降水,孔大为大雨,用路边草皮代表植被等。自制实验器材,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第三阶段:实验阶段
1. 实验器材:大小一致的(鞋盒或其它)长方形盒子若干、两个瓶盖上带有小孔的矿泉水瓶、清水、土、草皮、筛网、烧杯3只、量杯等。
2. 实验过程
教师讲解实验流程并提醒学生注意实验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巡视指导学生设计实验,组装实验器材,学生分组观察记录实验情况。
第一小组:探究植被与水土流失之间关系
第一步,先准备三个实验架,这三个实验架上方的盒子呈相同坡度斜坡设计。盒子下方有个V字形切口。
第二步,取来一块浓密的草皮,装在第一个盒子里,再取一块比较稀疏的草皮,装在第二个盒子里,最后取一些没有植被保护的土壤,装在第三个盒子里,压实。
第三步,取来三个矿泉水瓶,壶内装着相同的200ml的清水。
第四步,把矿泉水瓶放在距离浓密的草皮盒上端10厘米的地方,模拟相同降水强度把水全部喷洒到草皮上,再观察并测量从盒子排出流到测量瓶中的水。
第五步,对装着稀疏草皮和土壤的另两个盒子实施同样的操作,并做同样的观察和测量(如下示意图)。
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
填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表附后)
讨论结论:这说明植被能够涵养水源,减小流速,分散流量,固结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就极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第二小组:探究坡度与水土流失之间关系
第一步,先准备两个实验架,这两个实验架上方的盒子分别呈30度(缓坡)和60度斜坡(陡坡)设计。盒子下方有个V字形切口。
第二步,取来相同草皮状况的土壤装在两个盒子里。
第三步,取来三个矿泉水瓶,壶内装着相同的200ml的清水。
第四步,把矿泉水瓶放在距离浓密的草皮盒上端10厘米的地方,模拟相同降水强度把水全部喷洒到草皮上,再观察并测量从盒子排出流到测量瓶中的水。
填写实验报告。
讨论结论:这说明在相同植被、相同降水强度、相同土质下地形坡度越陡越易发生水土流失。
第三小组:探究降水与水土流失之间关系
与前两组相似,保持相同植被、相同地形坡度、相同土质下不同降水强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第三小组讨论可得出结论:在相同植被、相同地形坡度、相同土质下,降水强度越大、降水越集中越易发生水土流失。
第四小组:探究土质与水土流失之间关系
与前几组相似,保持相同植被、相同地形坡度、相同降水强度下不同土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第四小组讨论可得出结论:在相同植被、相同地形坡度、相同降水强度下,土质越疏松越易发生水土流失。
第四阶段:小组实验成果汇报
学生分小组汇报实验探究结果及得出的结论:
第一组:同等条件下,地面植被状况越差,水土流失越严重;
第二组:同等条件下,地形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第三组:同等条件下,降水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水土流失越严重;
第四组:同等条件下,土壤质地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
拓展:针对上述实验,各组提出水土流失解决措施,相互交流、汇总,总结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撰写实验报告和地理小论文。
表1 实验报告
五、预期成果
1.课题承担老师及学生的实验总结和成果汇报材料或小论文。
2.实验过程的有关数据和实验活动的照片、学生体会文章等原始材料。
六、评价设计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分别对学生学习、小组合作等方面作出评价,现设计评价表格如下。
表2 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表
表3 研究过程的表现记录
表4 综合实践活动小组评价表
4.活动中有无战胜困难的经验?口头介绍其过程和体验。5.活动中有无完整的记录和完整的资料?(如文字、摄影、图片、绘画等)6.活动中学到了哪些方法技能?7.活动中综合运用了哪些知识?8.活动中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9.下一次活动时,有什么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