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震灾为什么如此?惨 重
2010-02-02谭先锋
谭先锋
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海地发生了7.3级地震,强烈的地震波把这块大地撕开了道道裂痕,刻下了一组无情的创伤:
23万人在地震中死亡;
300万人在地震中受灾;
200万人地震中失去家园;
100多万灾民露宿街头。
……
这组创伤对于一个人口不足900万、GDP不过数十亿美元的穷国而言,无异于致命的一击,无异于一场灭顶之灾!
惨烈的灾难震惊了世界,全球各大媒体聚焦海地,纷纷用下面的词汇来报道太子港的灾情:
几成废墟/ 伤亡惨重/ 政府瘫痪/一片混乱/ 救援不力/ 饥民哄抢。
有媒体还用“人间地狱”的词汇来形容这场灾难,也有媒体用“废墟下的死者尸体尚未掩埋,幸存者却又在哄抢中丧生”的语句来描述震后的乱象。由此可见,震后太子港灾情惨烈程度和局面混乱的程度该是何等的严重!如若不是国际社会及时地大举援助,原本就是多灾多难的海地,必然会再一次掉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那么,一次7.3级的地震为什么会给海地带来如此惨重的灾难呢?
一、动荡贫穷是重灾根源
海地之痛,既是天灾又是人祸,这几乎是不争的事实。海地面积约2. 78万平方公里,人口892万,首都太子港,人口约200万。海地于1804年1月1日正式独立,但自独立以来,国家管理不善,不是暴政,就是暴乱,其间共经历了32次政变,更换了90多位总统,经历了两次大屠杀和数不清的飓风的袭击。因此,长期的动乱使得海地成为世界上最贫穷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有75%的国民生活在赤贫状态下,大多数居民每天的生活费不足2美元;粮食不能自给,56%的人营养不良;居民不仅住所简陋,还有51%的人经常找不到栖身之所;科教水平低下,成人文盲率高达50%以上;有着世界上最高的营养不良和婴儿死亡率;工业基础非常薄弱,经济上严重依赖外援,贫困程度举世罕见。一个长期处于无政府状态,没有安定的社会秩序,人民连栖身和吃饭都困难的国家,怎么有可能去建造具有抗震能力的城市和建立强有力的社会组织体系呢?所以,一旦强震袭来,势必土崩瓦解。
二、“豆腐渣”建筑是罪魁祸首
同其它的物资一样,海地的建筑材料十分缺乏,钢材水泥基本上靠进口。对于大多数穷人而言,他们没钱建房,只得用空心砖、铁皮、稻草等材料垒建房屋,不仅简陋,而且密度很大,就象罐子一样密密匝匝地垒在一起,遍布在城市的周围和市内某些区域。这样的民宅即使遇到5级多的地震也会变成一片废墟。在太子港中心区,则密集地分布着低层的砌体楼房,有人说这是中产阶层的居住区,不过据墨西哥媒体评价,所谓海地太子港中产阶层,其经济状况及他们的居所,与墨西哥的贫民窟相差无几。这些居民为了降低成本,在建筑这些砌体楼房时,除尽可能地少用或不用钢筋外,还大量地向水泥中掺入沙子,致使沙浆的强度形同泥浆。他们也同样玩起了“偷工减料”的游戏,使这些楼房连6级左右地震都经受不起,更别谈7.3级地震了。即便是那些办公楼、校舍、医院、旅馆、商场等公用建筑,也由于偷工减料、粗制滥造而成为更为可怕的“豆腐渣工程”。这些大量低质、脆弱的民用和公共建筑,在震中大都呈粉碎性坍塌,成为造成太子港灾民大量死亡的罪魁祸首。不仅如此,就连太子港引以为傲的大教堂、总统府、政府机关楼以及联合国驻海维和总部大楼等建筑,在地震中也未能幸免,有的甚至也呈粉碎性坍塌,联合国驻海维和总部大楼就是典型的例证。据震后统计,太子港有3/4的建筑物被损毁,而基础设施则几乎全部被摧毁。可见太子港建(构)筑物的质量和抗震性能是何等的糟糕!7.3的地震正是通过这些倒塌的建筑才酿成这场大悲剧的。
三、政府瘫痪错失良机
海地地震不仅成了西半球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灾害,也是全球近几十年来震后社会最为混乱的一次震例。出现这样的局面,完全可以归结为海地政府组织的震前的松散和震后的瘫痪。
本次7.3级地震,是1770年以来在海地发生的最强烈地震,尽管这一地区(多米尼加)在1946年发生过8.1级的大地震,引发的海啸使海地有1700多名民众遇难,但这一历史毕竟过去60多年了,再加国家动乱,民不聊生,海地人早把地震的痛苦和潜在危险忘在脑后,自身不保的政府更想不到去制定什么地震对策和预案了。当7.3级大震袭来时,没有任何应急机制和对策的海地政府,此时只能是一筹莫展了。总统普雷瓦尔从废墟中匆忙逃出后,面对太子港城毁人亡、哀号遍野的惨状,却毫无办法,爱莫能助。他的阁僚死的死、伤的伤,有的找不着,能召集一起的廖廖无几。海地无军队,只有警察,可他们也同样死的死、伤的伤,活着的在家救亲人,“全国的警察就好像被蒸发了一样”。这时的总统,要人无人,要物没物,他唯一的选择就是求救于国际社会了。这就使太子港出现一个国内无人管,国际暂时管不着的“真空时段”,而这恰恰就是灾后救人抢险最宝贵的时段。可就在这个最紧要的时段里,被压受困者却得不到营救,受伤者得不到救治,结果错失了良机,加大了死亡。一些处于极度悲伤、饥渴状态的灾民,由于得不到及时的救助和安抚,渐渐地失去了耐心,加之越狱囚犯的疯狂,一时间太子港哄抢四起,暴民横行,社会治安迅速恶化,有的灾民还手持大刀抢劫商店和超市,甚至当国际救援食品刚一运到就一抢而空,根本无视维和警察的存在。结果导致了太子港伤亡不断扩大,灾情不断加重,抢劫不断漫延。当民怨沸腾、局面失控的严重时刻,联合国不得不决定速调在海地其它地方的5000名维和军人和警察迅速赶往这里,以应付太子港紧张局势。美国也急调2万名士兵赶赴太子港维持治安……。“而这时海地总统的作用却只限于接待各国来访的官员”,他势单力簿,束手无策,除了不断地呼吁国际救援外,别的顶不上多大的用了。
四、协调无力降低效果
海地地震后,有媒体宣称:“海地的总统无家可归,部长们都玩失踪,全世界在一个几乎没有政府的国家进行救援和重建”。此话虽然有一点言过其实,但也十分形象。的确,在这次地震中,国际社会充当了海地紧急救援大戏的主角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由于本国政府的瘫痪和无力,由于众多的国际援助短时内大量的涌入,由于联合国在海地的一些临时协调机构对海地的灾情不够熟悉,所以这个“主角”扮演得很不轻松,多少有些力不从心。
据统计,震后几天内全世界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近万个国际和社会组织的救援人员或物资蜂拥而来,各国派往海地的救灾队就有有80多支,各国运来的粮食、食品、淡水、药品、帐蓬等救灾物资更是源源不断流向太子港。
而此时的太子港,港口、机场、道路和通讯被破坏,电力、劳力、运输工具和仓库都十分缺乏,灾情和灾民的分布情况都不十分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一些匆忙上阵的国际组织,如何把这些救灾资源(救援队伍和物资)接受下来,又安全地运送和分配到各个的救灾点去都是一大难题和挑战,尤其是如何把大量的救灾物资和食品快速安全地送到灾民手中更是难题。所以在救援初期,有的国际救援队就自己寻找营救点开展工作,有的国家募集来的物资由于交给谁来分配都不知道,也只好自己作主分发,就连各国的善款往哪里捐都不清楚,因为海地连一个账户都没有,联合国不得不帮助建立国际账户。这就注定会打乱战,灾区的混乱在所难免。其结果是灾民得不到有效安置、哄抢得不到及时制止,灾情得不到有效控制,许多灾民不得不带着失望的情绪逃向外地,离开这个让他们伤心和绝望的地方……。
应该说,联合国在海地震后协调各国救灾方面是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的,取得的成效也是巨大的。如将太子港划分为25个任务区,供各救援队对全城进行全面搜救;开辟出15个场地,用来向灾民分发救济物资;短期内向太子港提供了数十万人的食物;调集维和部队和美军维护治安,给许多救援队分配工作等。但所有这一切的努力与灾区急切和巨大的救援和治安需求相比,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是救援初期情况不明、有的国家更是自行其是的情况下表现尤为明显。
因此,海地震后救援协调工作受到了灾民与舆论界的诟病:
“灾后救援管理混乱,而海地人的生命就在这场混乱中毫无必要的死去”;
“救援工作的协调统一目前根本不存在或者没有发挥作用”;
“由美国空军控制的海地太子港机场也一团乱……海地总统勒内·普雷瓦尔16日呼吁国际社会应就救援工作进行更好的协调”;
“在机场以外,援助和救援工作人员提出抗议,认为当太子港的抢劫案件和不法活动突然增多时,似乎无人对此负责”;
“各国在救援行动上缺乏有效协调和配合,对救助物资的优先处理权出现争议,导致救援行动缓慢,大多数海地人仍然无法获得外界救援,变得越来越绝望”……。
当然,在巨大灾难出现以后,出现暂时的混乱在所难免,问题是海地震后混乱不仅过于严重,而且持续时间太长,才受到舆论的诟病的。由于海地的特殊国情,人们对出现这样情况也只是埋怨几句而已,并无追究之意,因为谁也不知道应该追究谁。但不论怎样,海地救援初期协调不力、局面混乱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作为一个严重的教训却是值得研究和记取的。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勾画出海地震灾因果关系路线图(见下图)。从这幅路线图中,我们就不难得出海地震灾为什么如此严重的结论,从中获得教训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