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地应力场测量竖井马头门稳定性分析与设计优化
2010-01-31纪洪广
纪洪广,邹 静
(北京科技大学 土木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83)
竖井马头门是一项重要的硐室工程,由于断面较大且形状复杂,其设计、施工和支护都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近年来,随着竖井开凿深度的不断加深,修建马头门面临的地应力水平也不断提高,各项工作将面临更多的困难。本文以某煤矿千米竖井马头门工程为背景,在地应力测量的基础上,分析了马头门稳定和地应力的关系及优化的问题。
1 原始地应力场特征
采用水压致裂法在矿区测定了7个钻孔、37个测点的地应力数据,得出地应力场分布[1]存在如下的规律:
①工程区应力场以水平主应力为主导,最大水平主应力与垂直主应力比值平均1.968倍。②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方向与构造活动方向大体一致,平均走向NE 59.775°。③最大水平主应力、最小水平主应力和垂直主应力,均随着深度增加而近似线性增长。开采底层深度达1000m左右,应力水平高达20~30MPa。④近于同一平面内的同一种地应力,不论位置与方向,基本没有大的突变。
马头门附近W-13测孔的地应力测量数据如图1所示。
图1 W-13孔地应力测量数据
煤层位于深度1006.91~1013.55m处,地应力取最接近的一组数据为:σ1h=38.42MPa、σ2h=25.55MPa、σz=22.87MPa。煤层以上为砂岩以及细粒砂岩和泥岩的互层,以下为砂岩和泥岩的互层。由于本文并非针对已有设计方案的马头门,故而将围岩简化为性质均一的岩石,材料参数平均以后取为:容重22.3×103kN/m3,弹性模量33.5GPa,泊桑比0.32,抗压强度34.6MPa,抗拉强度3.08MPa。
2 马头门稳定性分析
2.1 数值计算模型构建
结合资料[2~3]关于马头门的描述后,几何模型布置见图2(图中尺寸单位为m),围岩的形状取为包裹马头门的块体。在每个边界面均施加法向约束,并以地应力和重力为主要荷载。取混凝土衬砌厚度[4-6]为400mm~1000mm,弹模为30GPa、容重为25.0×103kN/m3、泊桑比为0.2。
图2 马头门几何模型
马头门不同开挖方案取向下,初始应力场按式(1)[7]计算确定。σ0、σ分别表示整体坐标 系和计算坐标系下的应力张量,而Q代表从整体坐标系到局部坐标系的变换张量。
(1)
由于马头门位于地下深处,不存在风化问题,钻孔勘探结果表明此处围岩虽存在层理,但大体均匀,且没发现明显的裂隙,因而可视为完整无裂隙的岩体。从而取定该处岩体经验系数为m=3.43、s=0.082,据此可按式(2)与式(3)[8]估计岩体材料参数:
(2)
(3)
2.2 优化计算方法及评价指标选定
马头门模拟通常使用有限元,[9-10],考虑到计算效率,本文选用有限差分,[11]采用三维静力学弹塑性分析方法。通过逐次改变最大水平主应力与马头门巷道走向的夹角α(如图3所示,以压应力为正),批量计算各种情况下马头门的变形与破坏情况,以此考察夹角的变化和马头门稳定的相关性。
图3 夹角取值
由试算结果以及工程经验可知,图4所示截面的变形和破坏较为集中,故此在图4中选取1~39点为监控点,同时仿照工程监测方法[12]选取式(4)所示的马头门稳定评价指标。
(4)
式(4)中UZ表示Z方向的位移,而UY表示Y方向的位移。
3 计算结果及分析
计算结果如图5所示,可得马头门稳定随α角变化规律如下:
井筒大巷和硐室的两壁收敛值均明显随α角的增大而增加。各指标值在0°~20°之间均缓慢增加,在20°~80°之间快速增长,而在80°~90°之间又趋于缓慢。整个过程数值增长近将一倍,可见夹角增加对两帮稳定影响明显。α角对顶底板收敛的影响要相对复杂。顶底板收敛值在连接处的随α角的增大而增加,而在距井筒较远处数值反而减小,说明井筒对附近顶底板位移特征存在影响。出车方向一侧的指标值变化趋势单一且数值较小,而在进车方向一侧变化趋势复杂且数值较大,说明截面收缩方式对顶底板位移特征也存在一定影响。
图4 监控点布置
图5 井筒附近硐室两壁收敛值
硐室范围内各指标值中,顶底板收敛值均小于两帮收敛值,所以可以认为:α角越大,越不利于马头门的整体稳定。
4 结 论
综合上述分析最终可以看到,地应力方向和马头门稳定的分析大体一致:即大巷走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一致时,最有利于马头门抵抗变形和破坏,沿此方向布置马头门轴线最有利于支护工作。此外,还有以下两点结论:
(1) 夹角α要尽可能控制在0~20°的范围,尽量避免处于70~90°之间,如果实在无法避免,应当加强两帮的支护。当夹角位于20~70°时,围岩变形与夹角的关系变得十分敏感,将角度每减少1°都会为支护工作带来显著的影响。
(2) 夹角α对硐室两帮与大巷顶底板稳定的影响相反,在改善整体稳定的同时有必要加强顶。
[1] 兖煤荷泽能化有限公司.万福矿井深部地应力测量研究[R].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05.
[2] 刘刚.井巷工程[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3] 冯光平.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马头门硐室工程施工[J].山东煤炭科技,1999,S1:13-15.
[4] 郑忠友,杜 锋.马头门设计主要因素浅析[J].陕西煤炭,2001,(1):32-34.
[5] 吴翔天,谷栓成.亭南矿马头门稳定性分析[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4,21(4):61-64.
[6] 姜玉松.刘庄矿风井马头门破坏的分析[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8,28(4):19-21.
[7] 匡震邦.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8] 宋健波.岩体经验强度准则及其在地质工程的应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
[9] 杨 清.钱营孜煤矿马头门围岩变形特性与支护优化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0] 黄醒春,庞俊勇.马头门稳定性分析[J].建井技术,1991,(2):48-52.
[11] 刘 波,韩彦辉.FLAC原理、实例与实用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12] 蔡美峰,何满潮,刘东燕.岩石力学与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