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公园研究的系统性回顾与前瞻

2010-01-30刘静艳

旅游科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相关者公园社区

刘静艳 孙 楠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275)

1 引言

19世纪中后期,为保护和认识自然资源以及地质地貌,美国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公园,随后,加拿大、澳洲、欧洲以及非洲一些国家先后效法美国的做法建立了大量的国家公园。目前,世界上已有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近 10000个国家公园①数据来源于百度百科:国家公园。,促进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保护。“西方生物中心主义”成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公园建立的指导原则 (Cochrane,2006),在该原则下,人类需要从国家公园区域中迁出,国家公园内只能进行人类探知自然的活动。

然而,在“西方生物中心主义”指导下的“将自然与人类社会分割”的国家公园建立模式在发展中国家应用时产生了问题并遭到质疑(Barker和 Stockdale,2008)。产生问题和质疑的根源在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背景不同于西方国家。解决国家公园内及周边大量人口的扶贫问题和重视经济收益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课题,这在中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均有体现 (M a等,2009;Cochrane, 2006)。在文化背景方面,东西方对自然的定义是不同的。自 11世纪,中国文学描绘的自然特征就是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即山水田园思想(M a等,2009),而在印度尼西亚,该国在西方的指导原则下建立起国家公园后,自然与人类社会分割的状况便得文化水平不高的当地人加重了对自然环境的迷信和猜疑,因此并不保证这种模式会在当地延续(Cochrane,2006)。

IUCN(2002)也特别指出,西方国家公园这种“孤岛式”的保护发展是对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曲解。同时,世界各国的国家公园都面临着资金缺乏及管理缺失等问题,因此许多国家公园都需要协调自然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Barker和Stockdale,2008)。自上个世纪 80年代开始,旅游投资活动开始扩展到国家公园和保护区(Erdogan和 Tosun,2009),这在缓解经济压力的同时,也带来游憩活动与公园环境不协调、企业经营造成环境破坏等问题。以上国家公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成为最近十多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是一篇期刊文献综述,目的是总结近些年经济管理领域国家公园研究的进展,在数据库选取上,以学术期刊数据库——“Elsevier Science”作为期刊来源,以“nationalpark”作为标题搜索依据,共查到 51篇英文全文文献,时间跨度从 1996年至 2009年。文献来源于以下经济管理类期刊:Tou rism M anagem en t、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 itality M anagem ent、Ecological Econom ics、Journal of Forest Econom ics、Forest Po licy and Econom ics、Journal of Environm entalM anagem ent、Journal forNature Conservation、W orld Developm ent、Land U se Policy。上述期刊均被 SC I或 SSC I收录,其中 Tourism M anagem ent、Journal of Environm entalM anagem ent、Eco logical Econom ics三种期刊各提供文献 17篇、16篇、9篇,共计 42篇,占文献总量的 82%。值得注意的是 Tou rism M anagem ent刊载的17篇文献中有 15篇 (88%)发表于 2002年至 2009年,而全部 51篇文献中,2002年之后(包括 2002年)提供的文献共计 38篇,占文献总量约 75%。

2 国家公园研究的系统性框架

本文基于对上述 51篇文献的研究和梳理,提出了国家公园研究的系统框架图(见图 1)。

图1 国家公园研究的系统性框架

2.1 国家公园客体研究

2.1.1 国家公园价值评估

政策将影响国家公园内各种资源的配置,而各种资源是有价值的,可以货币化衡量,所以在价值观思想指导下,资源配置的成本与收益比较成为分析政策优劣的切入点,主要分为本底资源价值评估和政策选择价值评估。

(1)本底资源价值评估,其目的是揭示某一国家公园的价值存量,将所有资源进行货币表现。这种评估得出的货币值较为直观,更重要的是,该数值可以作为基期数值与未来某一阶段的数值进行比较,衡量国家公园资源的增值或贬值。Hadker等(1997)对孟买Borivli国家公园的居民支付意愿进行调查,孟买居民一年对环境保护的支付量将达到 2.48亿卢比,他认为虽然印度的人均收入不高,但居民有着很强的自然保护意愿。来自英国的调查也显示,多数游客愿意为自然保护支付一定的费用,当然,愿意支付的货币量只是一个预示值而非绝对值 (W hite和Lovett,1999)。

(2)政策选择价值评估。国家公园在开发方式上可以选择农、林、牧、渔、水电、矿产、旅游等多个行业。“直接索取型”的开发方式对环境影响最大,包括修建水电站、矿产开发或森林采伐等,而“依托自然环境型”的开发方式影响较小,例如旅游活动、农业生产等。在开发收益与环境损失的价值衡量中,Kosz(1996)和Beukering等(2003)均反对直接索取型的开发方式,支持依托自然资源型开发方式。他们认为建立水电站或进行森林采伐等不仅不利于环境保护,而且创造的经济收益也不高。

国家公园运营以及资源维护是有成本的,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科学地确定或修正国家公园的消费者剩余,可以指导国家公园的管理,缓解其经济压力。Heyes和 Heyes(1999)与 Lee和 Han(2002)认为每位游客的消费者剩余大大超过了目前公园收费以及维护成本,所以支持提高公园收费来补贴环境保护的费用。

2.1.2 国家公园发展现状评估

国家公园发展现状评估分为整体评估和个体评估。

(1)整体评估是根据多个国家公园的面板数据进行的整体性评价。在运营管理方面,M a等(2009)认为中国国家公园资源使用效率低,应在政策上鼓励开发旅游项目和设立公司,在管理手段上要更加有效和严格。在收入问题上,北美的国家公园有增加游客收费的趋势,由于政府财政支持的不足使得加拿大的国家公园管理能力持续下降,收入来源将依靠有偿为游客提供服务和设备 (Sick le和 Eagles, 1998),而美国则增加了公共用地的娱乐收费。不过收入管理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到游客数量(Schwartz和L in,2006)。

(2)个体评估是对单体国家公园某一方面进行评价,其特点是研究对象唯一,数据来源多为一手资料,研究结论针对性强。Zhong等(2008)运用Butler的景区生命周期理论对中国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发展阶段进行了评估,确定该国家公园正处于生命周期的巩固阶段;公园的管理部门和旅游运营商是促进公园旅游发展阶段不断演进的主要推动者;当地的(甚至区域的)经济发展对旅游的依赖度很高。

2.1.3 环境因素

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化等问题不断升温,国家公园研究也开始关注环境问题。L in(2009)的研究表明,不同国家公园中人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不同的,这主要是受到游览距离和交通方式的影响;自驾游是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出行方式,因此,应当通过交通管制和价格调整引导自驾游客的出行方式转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Sco tt等(2007)的研究揭示出环境变化将对游憩活动产生影响,尤其是极端气候的出现将对国家公园的游览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游客随意地在山地的环境脆弱区域游览会加剧环境破坏的程度,尤其是随着海拔的升高,脆弱区域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敏感性将变得更大。因此,需要公园管理者作出合理规划,保证脆弱区域对旅游活动的影响保持更高的弹性(A rrow sm ith和 Inbakaran,2002)。

2.2 规划研究

规划研究集中在规划模式研究和平衡保护、旅游以及扶贫三者关系研究两个方面。规划模式研究探讨国家公园建立和开发模式的问题,属于事前规划;平衡保护、旅游以及扶贫三者关系属于事后规划和经验总结,探讨国家公园建立之后旅游开发、环境保护和社区扶贫之间的关系。

(1)规划模式研究。由于“自然保护型”国家公园在国家公园总量中占有较大比例,所以建立该类型国家公园要明确其“战略性构成要素”。Cernea和 So ltau (2006)认为“战略性构成要素”包括:减少国家公园内生物隔离、增加公园管理类别的多样性、理解保护的利他性和必要性、提供经济激励和增加与本地人的合作。苏格兰国家公园的案例,为“自然保护型”国家公园的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公园的管理方在尊重公共财产与公民个人权利与兴趣的基础上,通过法案确定了苏格兰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的 4个目标:保护提升自然文化遗产、促进地区自然资源的合理使用、使公众了解并分亨该区域的资源、促进当地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Barker和 Stockdale,2008)。结果证明,此举加快了苏格兰国家公园建设进程,取得了良好效果。

Chapm an(2003)认为公共管理在大区域保护物种多样性方面更有效,大区域的生态系统不能简单地交由企业和社区管理,发展中国家应探寻一种在国际管理经验指导下的保护和开发模式。

以纪念战争为目的的“战场型”国家公园数量不多,但在建立过程中同样要注意规划问题,虽然规划中不用像建立“自然保护型”国家公园那样严格限制游憩活动及服务设施,但需要更多关注公园选址、战争历史以及独特性等问题 (Hanink和Stutts,2002)。

(2)环境保护、旅游开发和社区扶贫关系研究。保护、旅游、扶贫代表的利益相关者是自然环境、游客、商业开发运营商和当地社区,三者之间关系复杂,相互影响、相互制衡 (Papageorgiou和B rotherton,1999)。

保护与旅游。人类的好奇心使得国家公园在经营游憩活动方面有很大潜力(Obua,1997),第四届世界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大会接受并认可旅游作为国家公园的一种使用价值(Papageorgiou和B rotherton,1999)。但是,旅游往往会导致环境退化,不仅会降低旅游开发的潜力,也会预支掉代际消费 (Obua,1997)。在平衡保护和旅游开发关系方面,规划人员在实践中发现,环境价值的使用不能快于开发,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的生态旅游(Obua,1997)。在操作层面上应适当增加通向未开发区域的步道,以减少高游客密度区域的压力,向游客提供环境保护教育和信息服务,增加一些基础设施和安保人员等(Papageorgiou和B rotherton,1999)。

保护与扶贫。在“孤岛式”理念指导下,国家公园的建立往往伴随着社区参与角色的缺失或社区居民的转移。从现有研究来看,社区参与角色的缺失导致希腊某国家公园在建立 24年后产生了矛盾和冲突 (Trakolis,2001)。居民转移将导致他们承担失去土地、失去工作、无家可归、被社会边缘化、食品不安全、患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丧失一些基本权利等一系列风险,而这将导致公园内外森林生态系统的贬值(Cernea和 So ltau,2006),这使得以牺牲社区居民生存权来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国家公园建立策略失去了公信力。所以在规划时,应通过立法手段确定国家公园建立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本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并在决策中引入协商机制(Trako lis,2001)。实际操作中,可仿效南非的做法,通过政府终止这种居民迁移的方式,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保护本地居民的生计(Cernea和 So ltau,2006)。

旅游与扶贫。旅游与扶贫之间是各取所需的关系。本地居民对旅游的态度较为正面,并希望从生态旅游中获益并解决就业 (Obua,1997);游客有了解当地文化的需求;旅游运营商也出现了本地化运作的趋势。目前在国家公园规划中,南非等国的国家公园已通过旅游开发将一部分经济收益流向本地居民(Trakolis,2001)。

2.3 利益相关者研究

由于所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利益相关者对国家公园发展模式的选择以及关注点也不同。例如,国际保护组织往往更关注生物多样性的扩展价值和碳储存价值而不是本地旅游收益;政府环境部门关注于总体的成本和收益;公园管理者只负责管理工作而不关注谁应承担成本或谁从森林保护中获益;本地的社区最关注的则是本地收益问题(A lbers和 Robinson,2007)。同样是公园管理者,“关注风景型”公园管理者侧重环境保护和农业发展,“关注保护型”公园管理者侧重环境保护和植被恢复,如果公园管理者是本地居民,他们则会将更多区域用作农业生产,可能会影响核心保护区域的价值(A lbers和 Robinson,2007)。

所以,众多利益相关者如果不能建立互信与协作的关系,本地居民、游客与公园管理人员对环境保护、旅游开发、社区发展等方面无法形成共识 (Cihar和Stankova,2006)国家公园是不可能合理地进行自然保护和开发的。而建立互信和协作的利益相关者关系需要利益和机会共享、信息互通、避免相互之间恶意利用等(Saxena,2005)。

2.3.1 本地社区

社区参与公园管理是在思想观念上对传统公园管理模式的一种反思,并已经成为政策讨论和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 (Gbadegesin和 A yileka,2000)。从文献情况来看,关于社区参与的研究均涉及社区居民的收入和生计问题。社区参与与公园保护之间是一种双向需求的关系。国家公园内的自然资源对社区居民的生计和社区经济发展非常重要 (Lopez,2003;M bile等,2005;Stræde和 Treue,2006);而在低收入国家中,成功的国家公园管理依赖本地社区的参与 (M bile等,2005)。然而在社区参与公园管理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利益相关者的进入使本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下降并受到威胁 (Lopez,2003;Ferraro,2002);为环境保护而出台的针对本地居民的官方禁令并不能被本地居民理解和接受 (Stræde和 Treue, 2006;Faasen和W atts,2007);无法改变本地居民在经济上对公园自然资源的依赖;官方将本地居民转移或重新安置的做法会破坏本地的传统文化等。

一个有关澳大利亚某国家公园内居民放牧行为的研究值得参考和借鉴。此国家公园内的放牛行为出现于 1852年,在建立国家公园后,放牛使地表植被变得越来越差,因此环保主义者建议停止放牧活动,但一些政治文化原因使得放牧行为继续存在。一些学者认为解决办法的是:若允许继续放牧,则需将放牧权进行特许拍卖;若停止放牧,则需对牧民进行经济补偿(Fraser和 Chisholm,2000)。

所以应尊重社区居民获得收益的权利并提供解决途径。对于社区参与这一新课题需要将人与公园之间关系进行彻底评估 (Stræde和 Treue,2006),促成一个开放沟通的氛围,保证利益相关者的自愿参与,并且通过多数人的意见而不是通过法律和政治手段强制决策(Gbadegesin和A yileka,2000)。

2.3.2 游客

各国政府财政支持的减少使国家公园要更多地依靠旅游收入、销售收益以及外部捐赠,增加“自我造血能力”。所以,游客是国家公园利益相关者中非常重要的一方,游客研究是国家公园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偏好可能在环境资源管理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W hite和Lovett,1999)。

游客研究主要是关注不同文化背景、偏好、统计特征以及外因作用下国家公园内游客行为的不同表现。在价值观方面,东方人较强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使得追求在纯自然中独处的行为往往被看作是精神疾病或与社会背离,西方人比东方人更能理解保护的目的,体现出更高的学习渴望和对自然更为感谢的情绪;在具体行为上,东方人一般在国家公园内停留时间较短,并且多数为有组织的旅游活动,而西方人相对停留时间较长,多数为独自旅行。所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东方国家的国家公园未来发展可能会更趋向休闲化和消遣性,如果能谨慎管理,游客对旅游的需求将不会与环境保护的目标相冲突(Cochrane,2006)。在游客偏好方面,很少有游客能够在游憩娱乐时认识到其行为已经干扰了野生动物 (Sterl等,2008),关注环境的“保护型”游客对影响环境的因素更为敏感,并且对影响环境因素中的人为因素的敏感程度要高于自然因素(Noe等,1997;Floyd等,1997)。在统计特征方面,女性相比男性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阻碍,并且对未知世界探寻的渴望也更强烈;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未知世界探寻的渴望在降低(Galloway和Lopez,1999);对自然环境情况了解得越多、对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感知越强的游客所做的破坏性行为越多(A lessa等,2003)。在外因方面,电子娱乐方式(电视、网络、电影、电子游戏等)的发展使人们的娱乐方式由“感知自然”转变到“视频世界”,这一趋势将减少国家公园的游览人次,预示着未来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并不乐观(Pergam s和 Zaradic,2006)。

2.3.3 经营管理者

旅游经营者和公园管理者也是国家公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Erdogan和 Tosun (2009)对土耳其一国家公园内住宿业经理进行调查后建议:住宿业应提高对环境的敏感性,关注环境保护,并对员工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促进生态完整性的保持。

公园管理者研究主要是通过对游客的测评来发现国家公园整体管理、具体运作以及营销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在国家公园整体管理方面,公园环境质量的下降主要与游客的破坏性行为和公园管理不力有关,公园管理层执行力不足造成的管理缺失可能在未来威胁到公园的生态完整性 (Papageorgiou和 Kassioum is, 2005)。所以公园管理层应以一种理解多元文化、满足多元需求的理念进行管理,通过教育改变游客的态度和认知,通过完善制度消除游客的不满情绪 (Suckall等, 2009),在组织设计上力求管理层的稳定和高效、管理人员的专业化 (Buultjens, 2005),并对游客的满意度和公园游憩项目的重要性进行整体评估,从满意度和重要性排序中找出公园管理需要改进的方面 (Tonge和M oore,2007)。具体运作方面,由于国家公园是一个复杂的旅游目的地系统,影响游客感知旅游质量的系统“节点”非常多,包括园内野营地、解说服务、公园的出入口以及公园安全等等,与此对应,公园管理者应制定野营地管理政策,如限制人数,对野营地进行定期维护(M arion和 Farrell,2002);在适当的地点配置解说系统,将游客的游览经历与解说系统相结合,保证解说的可视性、多样性和独特性(Hw ang等,2005);提高公园出入口的效率,在出入口提供服务设施满足游客需求,并设置更多的停车位以改善公园内的交通状况(Beunen等,2008);关注公园内的安全问题,合理配置公园安保人员(George,2009)。营销管理方面,国家公园内自然文化资源的价值、园内设施的便利性、交通状况以及进入公园的方便程度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拉动因素”(Kim等,2003),所以应根据不同游客群将“拉动因素”表现得更有针对性——例如针对学生游客应开发冒险性或合作性的项目,针对 50岁以上的老年人应修建步道以帮助他们更接近自然,针对低收入人群要激发他们对自然资源的兴趣等等 (Kim等, 2003),此外,还应关注游客感兴趣的以及具有观赏价值的动物,创建具有本国家公园特点的动物清单和观赏路线(Okello等,2008)。

2.3.4 专家学者

专家学者在国家公园建立、规划和管理等方面均有相当的话语权。Lund等(2009)检验了专家在国家公园建立进程中履行的责任关系,目的是确定责任关系是否能够规避与政治有关的问题,以保证决策更加科学,其结论是民主决策加强使国家公园的建立更符合公共产品的特点,避免了公园被利益集团掌控。

3 国家公园研究方法回顾

表1是本文对国家公园研究方法的总结。可以看出,使用问卷调查法的文献使用频率最高,数量为29篇,约占文献的57%,体现出问卷调查法在国家公园的研究中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使用建模法的文献量为10篇,约占文献总量的 25%,在客体研究中体现出较好的适用性。

表1 国家公园研究方法一览

具体来看,价值评估研究中使用 CVM法 (条件价值评估法)及其衍生方法W TP(意愿支付法)进行国家公园价值评估的文献有 4篇。CVM法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直接调查公众对自然环境资源保护或恢复的货币支付意愿,虽然该方法受到一些质疑,但是基于自然资源的特点,CVM法仍是较为有效的价值评估方法。

规划研究较为宏观,研究中考量的因素较多,需要系统性的思考和使用系统性的方法,很适合使用建模法。使用建模法的 10篇文献中规划研究占了 5篇。

利益相关者研究较为微观和具体,非常适合使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此类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的共计 20篇,占主体利益相关者研究文献的 70%左右,使用访谈法的 4篇文献也全部集中于利益相关者研究。

除此之外,其他研究方法如DEA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等在文献中均零星出现,并没有形成集中使用的趋势。

4 未来研究前瞻

国家公园是人类迈向文明社会的产物。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在文化、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国家公园管理过程中不仅存在着普遍性问题,也存在着个性化问题。回顾已有文献发现,现有研究中缺少对发展中国家较为公认的国家公园成功运作模式,政府角色及其行为的持续性,NGO(非政府组织)的角色等研究。未来经济管理领域对国家公园的研究热点应该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成功的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公园模式仍需要学术界更多地关注。从研究进展来看,目前问题主要集中于本地社区参与角色缺失,忽视社区经济发展和社区居民扶贫。因此,未来研究中应加大对本地社区的关注程度,研究切入点可能仍将集中于社区参与模式的探讨及管理政策的变化等方面。

(2)国家公园利益相关者众多,关系复杂,各利益相关者对国家公园整个网络关系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对于国家公园获得的收益,各利益相关方之间在利益分配问题上存在着多方博弈的过程,影响力和话语权更大的一方或几方将决定利益分配机制,而这种分配机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值得学者们在制度层面做更多的探讨。

(3)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森林保护型”的国家公园,对于其他类型,如“荒漠型”、“战场型”、“野生动物保护型”、“历史遗迹保护型”等国家公园的研究并不多见。所以对国家公园进行细分研究,探寻不同类型国家公园的发展模式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差异性表现对丰富国家公园理论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4)在研究方法方面,问卷调查法和建模法是经济管理专业研究国家公园比较常用的方法,其中问卷调查法结合统计分析技术是经济管理专业较为擅长的方法,并且问卷调查法多为经验数据研究,研究结论揭示性较强,但在预测未来发展变化方面却是短板,需要通过建模法构建预测模型推演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变化,这方面的实践值得期待。其次,国家公园作为复杂系统,收益如何分配由多方博弈结果决定,而已有分配机制的达成及运作等问题,都需要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以揭示博弈过程。与此同时,原有方法的突破以及将其他领域的研究方法引入也是丰富现有国家公园研究方法的重要途径。

[1] A lbers J,Robinson E JZ.Spatial-temporalaspectsof cost-benefitanalysis forparkm anagem ent: An examp le from Khao YaiNational Park,Thailand[J].Journalof Forest Econom ics,2007,13 (2-3):129-150.

[2] A lessa L,Bennett SM,K liskey A D.Effectsof know ledge,personalattribution and percep tion of ecosystem health on dep reciative behaviors in the intertidal zone of Pacific R im National Park and Reserve[J].Journalof Environm entalM anagem ent,2003,68(2):207-218.

[3] A rrow sm ith C,Inbakaran R.Estimating environm ental resiliency for the Gramp ians National Park,V ictoria,Australia:a quantitative app roach[J].Tourism M anagem ent,2002,23(3): 295-309.

[4] BarkerA,Stockdale A.Ou t of the w ilderness?A chieving sustainab le developm ent w ithin Scottish nationalparks[J].Journalof Environm entalM anagem ent.2008,88(1):181-193.

[5] Beukering Pieter JH.van,Cesar Herm an S J,Janssen M A.Econom ic valuation of the Leuser National Park on Sum atra,Indonesia[J].Eco logical Econom ics,2003,44(1):43-62.

[6] Beunen R,RegnerusH D,Jaarsm a C F.Gatewaysas am eansof visitorm anagem ent in national parks and p ro tected areas[J].Tourism M anagem ent,2008(29):138-145.

[7] Buultjens J,Ratnayake I,Gnanapala A,et al.Tourism and its imp lications form anagem ent in RuhunaNational Park(Yala),SriLanka[J].Tourism M anagem ent,2005,26(5):733-742.

[8] CerneaM M,So ltau K S.Poverty risks and national parks:Po licy issues in conservation and resettlem ent[J].W orld Developm ent,2006,34(10):1808-1830.

[9] Chapm an D.M anagem ent of national parks in develop ing countries:A p roposal fo r an internationalpark service[J].Eco logical Econom ics,2003,46(1):1-7.

[10] CiharM,Stankova J.A ttitudes of stakeho lders towards the Podyji/Thaya R iver Basin National Park in the Czech Repub lic[J].Journalof Environm en talM anagem en t,2006,81(3):273-285.

[11] Cochrane J.Indonesian national parks understanding leisure user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6,33(4):979-997.

[12] Erdogan N,Tosun C.Environm en tal perfo rm ance of tou rism accommodations in the p ro tected areas:Case of Gorem e H istorical National Park[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 itality M anagem ent,2009,28(3):406-414

[13] Faasen H,W atts S.Local comm unity reaction to the‘no-take’po licy on fishing in the Tsitsikamm aNational Park,South A frica[J].Eco logical Econom ics,2007,64(1):36-46.

[14] Ferraro P J.The local costsof establishing p rotected areas in low-incom e nations:Ranom afana National Park,M adagascar[J].Eco logical Econom ics,2002,43(2-3):261-275.

[15] FloydM F,Jang H,Noe F P.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 ental concern and accep tability of environm ental im pacts among visito rs to two U.S.national park settings[J].Jou rnal of Environm entalM anagem ent,1997,51(4):391-412.

[16] Fraser I,Chisho lm T.Conservation o r cultural heritage?Cattle grazing in the V ictoria A lp ine National Park[J].Eco logical Econom ics,2000,33(1):63-75.

[17] Galloway G,Lopez K.Sensation seeking and attitudes to aspectsof nationalparks:a p relim inary emp irical investigation[J].Tourism M anagem ent,1999,20(6):665-671.

[18] Gbadegesin A,Ayileka O.Avoiding the m istakes of the past:towards a comm unity oriented m anagem en t strategy fo r the p roposed national park in Abuja-N igeria[J].Land U se Po licy, 2000,17(2):89-100.

[19] George R.V isitor percep tions of crime-safety and attitudes towards risk:The case of Tab le M ountain National Park,Cape Town[J].Tourism M anagem ent,2010,31(6):806-815.

[20] HadkerN,Sharm a S,David A,M uraleedharan T R.W illingness-to-pay for Borivli National Park:evidence from a ContingentValuation[J].Eco logical Econom ics,1997,21(2):105-122.

[21] Hanink DM,StuttsM.Spatial dem and for National Battelfield Park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29(3):707-719.

[22] HeyesC L,Heyes A.Recreational benefits from the Dartmoor National Park[J].Journal of Environm entalM anagem ent,1999,55(2):69-80.

[23] Hwang SN,Lee C,Chen H J.The relationship among tourists’invo lvem ent,p lace attachm ent and interp retation satisfaction in Taiw an’s national parks[J].Tourism M anagem ent,2005,26 (2):143-156.

[24] International Union fo r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 re and Natu ral Resources.M anagem en t Guidelines for IUCN Category V Protected A reas Protected Landscapes/Seascapes[Z].IUCN, Gland,2002.

[25] Kim SS,Lee C K,K lenosky D B.The influence of push and pu ll facto rs at Ko rean national parks[J].Tourism M anagem ent,2003,24(2):169-180.

[26] KoszM.Valuing riverside wetlands:the case of the“Donau-Auen”national park[J]. Eco logical Econom ics,1996,16(2):109-127.

[27] Lee C K,Han S Y.Estim ating the use and p reservation values of national parks’tourism resources using a contingent valuationm ethod[J].Tourism M anagem ent,2002,23(5): 531-540.

[28] L in T P.Carbon dioxide em issions from transpo rt in Taiwan’s national parks[J].Tourism M anagem ent,2010,31(2):285-290.

[29] Lopez T TD.Econom ics and stakeho lders of Ream National Park,Cam bodia[J].Eco logical Econom ics,2003,46(2):269-282.

[30] Lund D H,Boon T E,Nathan I.A ccountability of experts in the Danish national park p rocess [J].Forest Po licy and Econom ics,2009,11(5-6):437-445.

[31] M a X L,Ryan C,Bao J G.Chinese national parks:D ifferences,resource use and tourism p roductportfo lios[J].Tourism M anagem ent,2009,30(1):21-30.

[32] M arion JL,Farrell T A.M anagem ent p ractices that concentrate visitor activities:camp ing impactm anagem ent at Isle Royale National Park,USA[J].Journal of Environm ental M anagem ent,2002,66(2):201-212.

[33] M bile P,VabiM,M eboka M,et al.L inking m anagem ent and livelihood in environm ental conservation:case of the Ko rup National Park Cam eroon[J].Jou rnal of Environm en tal M anagem ent,2005,76(1):1-13.

[34] Noe F P,Hamm ittW E,B ixler R D.Park user percep tions of resource and use impacts under varied situations in th ree national parks[J].Jou rnal of Environm entalM anagem ent,1997,49 (3):323-336.

[35] Obua J.The potential,developm ent and eco logical impact of ecotourism in Kibale National Park,Uganda[J].Journalof Environm entalM anagem ent,1997,50(1):27-38.

[36] OkelloM M,M anka SG,D’AmourD E.The relative impo rtance of largem amm al species fo r tourism in Am boseliNational Park,Kenya[J].Tourism M anagem ent,2008,29(4):751-760.

[37] Papageorgiou K,B rotherton I.A m anagem ent p lanning fram ework based on eco logical, percep tual and econom ic carrying capacity:The case study ofV ikos-AoosNational Park,Greece [J].Journalof Environm entalM anagem ent,1999(56):271-284.

[38] Papageorgiou K,Kassioum is K.The national park po licy context in Greece:Park users’perspectivesof issues in park adm inistration[J].Journal forNature Conservation,2005,13(4): 231-246.

[39] Pergam sO RW,Zaradic PA.Is love of nature in the US becom ing love of electronicm edia? 16-year downtrend in national park visits exp lained by watchingmovies,p laying video gam es, internetuse,and oilp rices[J].Journalof Environm entalM anagem ent,2006,80(4):387-393.

[40] Saxena G.Relationships,networks and the learning regions:case evidence from the Peak D istrictNational Park[J].Tourism M anagem ent,2005,26(2):277-289.

[41] Schwartz Z,L in L C.The impact of fees on visitation of national parks[J].Tourism M anagem ent,2006,27(6):1386-1396.

[42] ScottD,JonesB,Konopek J.Imp licationsof clim ate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for nature-based tourism in the Canad ian RockyM oun tains:A case study ofW aterton LakesNational Park[J]. Tourism M anagem ent,2007,28(2):570-579.

[43] Sick le K Van,Eagles P F J.Budgets,p ricing po liciesand user fees in Canadian parks’tourism [J].Tourism M anagem ent,1998,19(3):225-235.

[44] Stræde S,Treue T.Beyond buffer zone p ro tection:A com parative study of park and buffer zone p roducts’importance to villagers living inside Royal Chitwan National Park and to villagers living in its buffer zone[J].Journalof Environm entalM anagem ent,2006,78(3):251-267.

[45] Sterl P,B randenburg C,A rnberger A.V isito rs’awareness and assessm en t of recreational disturbance ofw ild life in the Donau-Auen National Park[J].Journal fo rNature Conservation, 2008,16(3):135-145.

[46] SuckallN,Fraser ED G,Cooper T,et al.V isitor percep tionsof rural landscapes:A case study in the Peak D istrictNational Park,England[J].Jou rnalof Environm entalM anagem en t,2009,90 (2):1195-1203.

[47] Tonge J,M oore SA.Importance-satisfaction analysis form arine-park hinterlands:A W estern Australian case study[J].Tourism M anagem ent,2007,28(3):768-776.

[48] Trako lisD.Localpeop le’s percep tions of p lanning and m anagem ent issues in Prespes Lakes National Park,Greece[J].Journalof Environm entalM anagem ent,2001,61(3):227-241.

[49] W hite PC L,Lovett J C.Pub lic p references and w illingness to-pay for nature conservation in the North Yo rk MoorsNational Park,UK[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M anagem ent,1999,55 (1):1-13.

[50] Zhong L,Deng J,X iang B.Tourism developm ent and the tourism area life-cyc lemodel:A case study of Zhangjiajie National Fo rest Park,China[J].Tou rism M anagem en t,2008,29(5): 841-856.

猜你喜欢

相关者公园社区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社区大作战
在公园里玩
3D打印社区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利益相关者逻辑下相互作用大学共同治理机制研究
XBRL的传播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影响研究
一见如故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