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教育目标分类学在物理学业水平评价标准建立中的运用

2010-01-26刘红娟

物理通报 2010年7期
关键词:布卢姆课程标准密度

刘红娟

(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学业水平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业水平全面发展与提高.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物理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新课程怎样建立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8年,解读新的课程标准的文章也处处皆是.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的老师大多以经验为主,因此很多老师教书多年,不知道自己教到何种程度,离课程标准有多大差距.又因为缺乏评价标准,自己的学生达到什么样的发展水平,也是模棱两可.在我国,学生学业水平的高低,常以学习成绩高低为标准去衡量,故学习成绩便成了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关心的焦点.因此,新课程怎样建立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知道,进行教学评价和学业水平评价,首先就要确定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即明确评价哪些内容,然后才可以编制测评工具与实施测量.那么学业水平评价的测量标准是什么,它与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之间有什么关系,它的依据是什么,以及如何分类与制定呢?

本文试图运用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修订的二维框架,建立与课程标准相一致的初中物理学业水平评价的目标分类体系,并分析和探讨它在学业考试设计中的应用,使得初中物理学业考试更加有利于促进初中物理课程的实施与发展.

1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及修订

1.1 布卢姆认知目标的分类

195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布卢姆制定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运动技能目标三大类.其中认知领域内用认知的行为为界定,将教育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与评价的逻辑顺序,同时对每一层次又分为若干亚层 .发表了教育目标分类法后,他有关思维的六个层次的描述在大量的情境中被改造和使用.他的思维过程的分层是根据从最简单的知识回忆,到最复杂的判断某个思想观点的价值观和价值组织起来的.布卢姆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所强调的形成性评价理论对物理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制订、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的改革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并且显示在这种教育目标的指导下,考试目标的编制才是合乎逻辑的.

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在上世纪80~90年代的我国非常盛行.我国教育工作者根据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提出了目标教学法,并在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随着知识分类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对布卢姆目标分类理论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

1.2 修订的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法

2001年,由布卢姆的学生安德森博士和曾与布卢姆合作研制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克拉斯沃尔共同主持的《面向学习、教学和评价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修订》出版, 与布卢姆原来的一个维度分类(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不同,新的分类学采用了“知识”和“认知过程”二维框架.

知识这个维度是“知道什么”,它分为四大类: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

如果说“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代表着“什么”类知识;“程序性知识”则关注“如何”类知识.换言之,前者关注“结果”,后者看重“过程”.

认知过程这个维度与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法一样有六种技能.按照从最简单到最复杂的顺序排列它们是:记忆、领会、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

教育目标分类是对教育目标作出分类.修订的认知目标分类坚持以学习者为取向,基于学习,重视了外部表现和可评价等特点,以此要求对预期的认知结果能作出陈述和评价.一个教育目标的陈述包括了动词和名词.动词一般说明预期的认知过程;名词则一般说明期望学习者所获得或建构的知识.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能够记住事实性或程序性知识,理解概念性和元认知知识,或者分析元认知或事实性知识的过程, 而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能够为学生提供他们所需的成功解决问题的知识和认知过程.

2 二维框架在物理学业考试设计中的应用

以下我们通过初中物理密度知识为例,来进一步说明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的二维框架在学业水平评价中的应用.学生学业考试设计着重体现三维目标的重新建构,从而实现课程标准转化成评价标准.

2.1 课标中的密度知识属力学领域

按照科学内容标准的一级主题与二级主题可以作如下划分(表1).

表1

2.2 运用修订的二维框架对密度知识分类的解释

从知识维度对密度具体分类如下.事实性知识:例如知道密度的单位,知道测密度可以用质量、体积、密度的关系;概念性知识:密度的概念,密度是由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定义的,理解密度是物质的属性;程序性知识: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测量未知物体(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元认知知识:学习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记忆方式和理解方式.

从认知过程维度对密度分类如下:六个维度均有涉及.

知识维度主要协助教师来区分教什么,认知过程维度主要协助教师明确促进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阶段历程,以知识和认知过程为主线形成一个二维分类表,我们教师的任务是如何找出两个维度所限定的24个交叉点,来设定教师如何教授和如何评估.为此,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为依据,仔细推敲课程标准的名词和动词所表达的意义,把动词和六个主要认知过程的类目相联系起来,把名词短语和四类知识相联系起来,只要首先确定其知识类型,再把握相应的认知过程,就能够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和学习过程评价,也就是明确了教师的教授问题和设计学生的评估问题.

现在我们可以将密度的知识目标放入表2中.

表2

2.3 实现课程标准向评价标准转换

教师可以依据上述目标设置学业水平评价的测试题.

如果教学目标仅仅是为了“保持”,那么可以检查“识别”或“回忆”四种类型知识的程度,例如密度的公式,识别密度的单位.如水的密度是____kg/m3;____g/cm3.如果教学目标旨在促进“迁移”,可以具体分类如下.

(1)再认或者说明事实性的知识.学习者能用自己的话语界定关键术语(定义密度),识别一些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冰的密度比水小,铝、铁、铜的密度等等).如人们常说“铁比棉花重”,说明这句话的含义是

A.铁的质量比棉花大

B.棉花的体积比铁大

C.铁的密度比棉花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解释概念性的知识.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如解释同样体积大小的铅球和木球为什么密度不一样?一杯水结成冰后,二者的密度是否还一样,并说明理由.

(3)实施程序性知识.利用密度的定义式,已知三个物理量中的两种,求解第三个量;应用密度知识测量未知液体、固体的密度;会使用量筒测量体积的方法.

(4)区分概念性知识.通过探究活动能理解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同时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例如通过实验,探究几种金属和塑料的弹性、硬度.说明生活中是怎样应用物质的这些属性的.

(5)评判程序性知识.能确定在测量未知液体、固体的密度时哪种方法是最可行的.

如开放性题型:测量一块圆柱形物块的密度,可以采用的实验方法是什么?可供选择的器材有天平、量筒、水、细线、石块、三角板.要求采用的方法简单易行.

(6)评判元认知知识.学习者能选择测量密度,计算密度的一系列计划,判断其是否与现有的理解水平相吻合.这种目标的层次较高,可以放在物质学习结束之后,学生已经学会其他多种计算密度的方法,可以对密度的求解方法进行选择性求解,并且有能力作出合理的判断.这个要求比上面的目标高一个层次,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作出评价和判断.

(7)生成程序性知识.通过探究活动,学会利用密度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量的科学方法.

教师在对学生试卷分析时,可以依据以上目标的达成度,来检验自己的教学.如属于记忆的事实性知识,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反复再认或回忆来达成;解释概念性的知识,可以通过反复举例或分类来达成.

3 二维框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引发的思考

3.1 意义

有利于教师有层次的进行教学实际,修订后的教学目标分类工具使教学工作者能在编制课程、进行教学活动时确定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自己的工作起点,合理地规定教学目标,能够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和学习过程评价,从而发挥其主动性和教育创造精神.

由于评价标准影响决定着教学目标和学业水平,所以布卢姆等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提供的可供观察和测量的分类系统,为教学评价提供了依据,可以指导教师依照标准合理编制水平测试.

依据认知过程维度,评判试卷分析试卷,可以确定自己的学生所处的知识阶段,从而反馈于教学,有助于教师进行分层教学,激励学生达成深层次探究式学习策略的功能.

教师教学设计及评价的转变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以兴趣为主,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物理学,形成基本的科学素养.教师依据二维框架设计课程教学评估,并使其达成一致性,有利于教师明确自己的教学是为什么,可以更多地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学生的感受实施教学,这种转变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同时二维框架的搭建过程也可以视为教师之间的交流平台.教师利用二维框架实施教学时,教师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处在一个交流平台之上,分类表可以帮助教师更透彻地理解他们的目标,能够使用分类表对照目标实施教学,采取最好的评估策略,并努力使三者达到一致性,这一系列工作的完成即包含使用分类表分析自己的工作,也包含使用分类表分析他人的工作来促进自己工作的完善.

3.2 今后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教师进行教学目标分类培训,破除唯经验而上课的做法;转变教学理念,改变关注知识的传授为关注掌握知识的过程及方法.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的二维框架经过教师们学习后,将会为教师提供一个很好的课程设计、教学和评价的目标讨论平台,它将会在当代教育目标分类研究和实践领域中引起更大关注,在我国新课改中发挥更大地积极作用.

1 (美)安德森主编.皮连生译.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简缩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朱行建,基于标准的科学课程学业考试:一种考试目标的分类框架及应用.教育科学与研究,2007,10

3 皮连生, 蔡维静.超越布卢姆——试论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中的学习结果测量与评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0, 18(2)

4 黄莺.知识分类在教学设计中的作用——论对布卢姆教育分类学的修订. 教育评论 ,2008,5

5 盛群力、褚献华.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修订的二维框架. 课程 教材 教法 ,2004.9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猜你喜欢

布卢姆课程标准密度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疫情背景下“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应用
『密度』知识巩固
密度在身边 应用随处见
把握每一分钟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玩转”密度
密度应用知多少
把握每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