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观念和求职意向调查分析
——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

2010-01-25彭晓华刘志伟周探科张汉婷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大学生学生

彭晓华,刘志伟,周探科,张汉婷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娄底 417001)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为深入了解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观念和求职意向,为学校进一步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决策参考,特开展大学生就业观念和求职意向调查活动。我们于 2010年 3月,向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2007级本科和 2008级专科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 600份,共回收有效数据问卷 512份。

一 大学生就业观念分析

(一)就业观念 1:对就业前景态度

调查显示:对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的学生占 21%,而对就业前景比较焦虑和悲观的分别占 18%和 6%。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而言,既增加了就业难度,又增加了就业心理负担。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往往出现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存在心理失衡的现象。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十分迫切。

表1 对自己就业前景所持态度

(二)就业观念 2:对就业强调的是“自我”而非“社会”的需要

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学生在择业时把“发展机会”、“薪酬待遇”作为重点考虑对象,两项占的比例分别为 37%和 27%,即把薪金与个人能力的发展作为重点考虑因素。“社会地位”、“工作地点”、“专业对口”等因素在大学生择业时的影响分别只占 4%、9%和 6%。而在择业时考虑为社会做贡献的大学生只占 6%。调查表明,大学生的择业更倾向于务实性和功利性,更多追求发展前景和物质待遇,对“薪酬福利待遇”、“企业发展战略、前景”和“职业发展空间”最为看重,但是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学生在进行人生选择时较多考虑个人因素,对社会需要考虑较少,即在追求自我价值实现时折射出主要强调的是“自我”而非“社会”需要的特点。

表2 在择业时最先考虑的因素

(三)就业观念 3:对自身综合能力评价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自身综合能力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明白自身的优势与劣势。6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适应能力”是自身综合素质中最为突出的,而 53%和 50%的大学生分别对自身的“团队协作能力”“自学能力”最有信心。在学生认为自己最缺乏的能力素养中,“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被纳入了前三项选择。这与高校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不成熟和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是分不开的。大学生管理能力、创新

表3 自己的能力强项

二 大学生就业意向分析

(一)就业取向 1:就业地区首选中小城市

调查结果显示:30%的大学生择业过程中首选地区为中小城市。在大城市生活持续增长的各种压力使一部分大学生开始理性地反思这种“唯大城市是从”的就业观念,并且反其道而行之——回流中小城市。由早先的大城市情结到如今务实地转战中小城市,大学生择业取向的转变类似于“逆城市化”理论。大学生就业回流现象要从多方面考虑。首先是生活成本,其次是就业压力。另外,近年来国家为了鼓励大学生到基层、中小城市就业,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与优惠政策,使得大学生到中小城市发展有更多凸显个人价值的空间。

超过四分之一的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首选地区仍然为大城市或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多,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表4 在择业过程中的首选地区

(二)就业取向 2:就业起始薪预期过高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就业起始薪预期超过 2000的达到 61%,而超过 3000的达到 34%,但据北京和上海有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 1600~1700元 /月,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对就业形式和现状缺乏清醒的认识。

表5 就业起始薪预期

(三)就业取向 3:就业方向过于集中

调查结果显示:约三分之一的的大学生首选的就业方向为政府机关公务员,表明在中国国际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政府职能与办事方式将逐步与世界接轨,公务员培训与进修机会增多的条件下,许多大学生把政府工作视为实现个人抱负、提升人生价值的舞台。而且公务员的流动率在1.25%左右,而企业人才流动率达到 10%。其次其良好的福利待遇,稳定的加薪频率等都成为公务员这一职业的诱人因素;而学校及科研院所的比例也达到 25%;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或股份制企业分别只占 8%、6%和 9%,比例较以往有所降低。而参加基层服务项目和自主创业的比例只有 5%和 2%。这也显示出毕业生的自我定位不够客观,就业目标过于集中,就业观念比较狭隘。

表6 首选的就业方向

(四)就业取向 4:就业第二取向趋于务实化

调查显示:35%的大学生在面对毕业却没有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的困境时,会降低就业期望值,适应社会就业形势;五分之一的学生则希望继续深造,以期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困境时选择继续深造无疑有利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但令人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大学生村官或“三支一扶”等就业项目也为学生就业创造了另一片天地,13%的学生希望通过参加基层就业项目实现就业。14%的学生希望通过参加短期的职业之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后再尝试就业。

表7 快毕业时暂未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时的首选

三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分析与建议

面对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作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要在全面把握大学生就业基本形势,大学生就业基本取向和大学生培养的现实状况基础上,提出并实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思路和措施,切实予以推进,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努力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一)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要从根本上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高校首先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市场的实际需求来调整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课程结构、培养模式。高校应做好人才需求调研,充分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按市场的需求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讲授理论知识之余,积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就受访学生而言,19%的学生认为求职中困扰的事情是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在择业时对就业影响最大的因素中专业知识占 11%、学科优势占 6%。因此,我们要注重调整课程结构体系,优化课程设置,打破学院、专业、学科间的隔阂,推进相近学科专业的课程互选,推进理工科和人文学科课程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建立学科综合的课程体系,实现社会、专业和学生之间的协调与融合。

(二)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力,转变就业观念

社会的转型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重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就受访大学生而言,择业时最先考虑的因素为薪酬待遇的占 27%,而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和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分别只占 12%和 6%。因此,我们既要鼓励个人奋斗和个人价值的满足,同时还要强调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其次,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特别要注意降低就业期望值。要将过高的社会要求与过高的自我评价统一起来,将客观的社会需要与主观的个体需要有机结合。就受访大学生而言,26%的同学首选就业地区为人才较为饱和的大城市或东南部发达地区,而对于人才较为稀缺的西部和基层单位只有 6%和 14%。就业观念的地域化倾向明显。学生对就业起始薪预期超过 2 000的达到 61%,而超过 3 000的达到 34%,但据北京和上海有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 1 600~1 700元 /月,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对就业形式和现状缺乏清醒的认识。而首选的就业方向中,选政府机关公务员的占 29%,而首选民营或股份制企业的不到十分之一,参加基层服务项目和自主创业的分别只有 5%和 2% 。因此,我们要注意帮助毕业生正确分析和判断整体的就业形势、现状以及个人的优势与不足,努力改变其就业观念的地域化、部门化现状,树立志在四方的抱负,到中小城镇、农村,到基层寻找发展的空间,调整就业心态。

第三,要让学生树立起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为将来打造全新的自我。这是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广泛开展立志教育,不断拓展就业渠道和形式

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和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新形势下,高校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出国深造,努力考研、读博,做高层次创新人才。

在“你最希望的毕业去向”的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直接就业,18%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而自主创业和出国分别只占 9%和 6%,选择自主创业和出国的比例明显较低。高校在面对就业时,要指导学生努力打牢专业知识基础,具备过硬的能力,努力实现高质量就业。还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个性特点,再立大志,做大事的过程中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同时,近年来,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缓解就业压力的新形势下,国家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大力倡导和支持大学生创业。因此,高校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出国深造,努力考研、读博,做高层次创新人才。变就业为创业,变就业为考研,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将成为开拓就业空间的一条重要途径。

(四)加强全程性和个性化就业指导,注重全方位沟通交流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要从单一的就业信息发布和举办就业政策讲座等转变为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

对“在校期间你对个人的职业生涯有无规划”的调查显示:很认真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只占 16%,有一些简单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占 56%,而不知怎样规划的占16%。所以,加强全程性和个性化就业指导十分迫切。而在求职之初,你最希望得到学校哪些方面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的调查中,职业生涯规划和职后发展指导占 25%,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解读占 14%,个性化的就业心理辅导占 12%,简历制作,求职礼仪和面试技巧占 8%。所以,加强全程性和个性化就业指导十分迫切。

第一,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和针对性指导。在不同阶段要各有侧重。低年级学生应侧重职业认知与规划的培养,了解专业和职业之间的关系;中高年纪则更多地引导学生培养动手能力,根据自身特点明确职业方向,确定职业目标,并有重点、有计划地发展个人专长以及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做好职前的最后准备;对于毕业年级的学生,则要中肯地帮助他们进行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的认识与分析,掌握基本的求职应聘的职能与技巧,进行必要的就业心理准备和调试。

第二,在“你希望通过怎样的途径获得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调查中,23%的大学生希望通过校内开设课程获得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0%的大学生希望通过校外专业培训,而 9%的大学生希望通过讲座、比赛。所以高校要引导大学生变就业为创业,变就业为考研,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开拓就业空间,就要通过成功人士的现身说法和用人单位来进行现场教育的方式,引导大家明确方向,珍惜时光,刻苦学习。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经常性地举办各种类型的专题讲座,邀请成功人士讲述他们的艰苦创业史,邀请心理学家分析如何在择业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邀请企业家讲解企业是如何选拔人才的,举办就业论坛和进行就业个案分析等。

第三,在“你希望通过怎样的途径获得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调查中,30%的大学生希望通过创业实践,28%的大学生希望通过兼职,学习获得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所以,要为学生创造和提供项目研发、企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提前先熟悉企业,再了解社会,提前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和基本要求,从而帮助学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的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在学生和企业之间双向选择的今天,学校要加强与用人单位之间关于人才需求的数量、结构、能力要求等方面的沟通和联系,促进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之间的对接。

第四,开设多层次的就业指导课。在对“自身就业前景的态度”的调查显示:对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的学生占21%,而对就业前景比较焦虑和悲观的分别占 18%和 6%。而作为在校大学生,43%的学生认为目前最大的压力是就业,14%认为目前最大的压力是经济,还有 8%认为是学业。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而言,既增加了就业难度,也增加了就业心理负担。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往往出现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存在心理失衡的现象。因此,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还应该注重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塑造。也就是说,在全程就业指导中适当地开展学生择业心理健康教育,把就业指导课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加入职业教育的内容,在职业教育中又融入保持心理健康的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大学生学生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之歌
学生写话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