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低调管理者的管理之路:记齐齐哈尔水文局局长董立岩
2010-01-24姜伟华
□ 姜伟华
一个低调管理者的管理之路:记齐齐哈尔水文局局长董立岩
□ 姜伟华
《领导科学》上说,领导者的责任在于对决策的制定。而管理者的任务在于对决策的执行、实施,使群体或组织维持稳定秩序,完成组织的任务和目标。管理者和领导者的职能互相补充,密不可分。在实践中,一个人可以既是管理者,又可以是领导者,如能区别把握,可产生良好的效果。
对于省水文局所属的齐齐哈尔水文局局长董立岩来说,正处在领导者与管理者于一身的位置。他在水文行业工作35年,见证了齐齐哈尔水文局的变化与成长:从一个副科级单位,升格为副处级单位;从年事业费25万元到500万元。如今他们已成为国家人事部和水利部命名的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单位;两次被黑龙江省文明办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职工思想积极进步,技术水平显著提高,水文事业蓬勃发展,工作业绩不断创新。董立岩是见证者更是创建者。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一个个偶然,而偶然又寓于必然之中。
命运转折 改写人生轨迹
1968年董立岩与当时的知识青年一样,走上了上山下乡之路。那时正是文革期间,城里不富裕,下乡就更加艰苦。董立岩被安排在炊事班,每天5点就得起来上山拉烧柴、做饭。虽然生活艰苦,但比起下地劳动的知青他还算是幸运的,他很满足。1973年,大学重新开始招生。但不是通过考试,而是直接从工人、农民和士兵中推荐产生,报名者必须当过3年以上的工人、农民或士兵。所以当时称之为“工农兵大学生”。
董立岩所在的连队有100多人,只有三个名额,一般情况下,被推荐上学的都是担任领导职务或是劳动能手,董立岩当时既不是连长也不是排长,又不在劳动第一线,但他幸运地被高票推荐上学,学校就是当时还在拉林的黑龙江省水利专科学校,学的是陆地水文专业。这一次难得的上学的机会,改写了董立岩的生活轨迹。
人们都知道“知识改变命运”,对于凤毛麟角的工农兵学员来说更是如此。毕业后,他被分到了现在的齐齐哈尔水文局,当时叫嫩江地区水文分站(1985年地市合一时更名为齐齐哈尔水文勘测大队)。能上学,又被分配到事业单位,他与当时的知青已形成了天壤之别,董立岩心里非常知足。他虚心向老同志学习,重要的是他的谦虚,他的低调、他的与人为善给他带来良好的人际关系。1990年,董立岩又经历了人生第二次大的转折。
1990年初,省水利厅党组调整了省水文局领导班子,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整各地区水文机构的领导班子,齐市水文勘测大队也在其中。还是一般干部的董立岩被提拔齐齐哈尔水文勘测大队副队长,主持工作。当时齐齐哈尔水文勘测大队困难重重,但新一届班子紧紧依靠省水文局党委和齐齐哈尔市水利局党委,紧紧依靠广大水文职工,局风逐渐好转,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93年,齐齐哈尔水文局被命名为齐齐哈尔市龙沙区文明单位;1994年被命名为齐齐哈尔市龙沙区文明单位标兵;1995年被命名为齐齐哈尔市龙沙文明单位;1995年以来,取得了国家测绘局乙级测绘资质、水利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乙级资质和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乙级资质。完成了湿地蓄、滞洪水技术研究,获得了松辽委科技进步奖;1996年12月经黑龙江省编委批准,齐齐哈尔水文勘测大队更名为齐齐哈尔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机构也由正科级调整为副处级。1997年被命名为齐齐哈尔市文明单位标兵;2002年被评为全国水利先进集体;2009年被国家防汛办和水利部水文局评为全国先进报汛站。
这些荣誉用几句话就可以表述完了,但可想而之,这其中凝聚了董立岩以及班子成员多少不懈的努力及心血。
董立岩在水文局长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荣誉也收获了20年。如果是在国家机关,不知要换过几个岗位。而水文工作的固定性和重复性决定了人的局限性。1973年的上学,决定了他一生的职业。董立岩认为:水文工作,是规范性很强的工作,是既不能提前,也不能超额。它不像其他工作那样容易出成绩,广大水文人是苦在当代而功在千秋的默默无闻的英雄。农民是以‘年’的长度来计算成果的。水文工作是以“多年”来计算成果的。所以干水文工作,需要耐得住寂寞。只要你耐得住寂寞,个人要求不高,在水文行业工作还是不错的。在他的话语中你能感觉到他是一个满足现状、知足常乐的人。并在知足之中不断得到收获。虽然他把人生的目标放得很低,然而我们从齐齐哈尔水文局所获得的诸多荣誉中,还是看到了他的能力,他的处世哲学和道家的人生智慧。
经受考验 '98抗洪有惊无险
1998年,嫩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齐齐哈尔市地处嫩江中下游,有着30万人口和工业重镇富拉尔基,以及国家经济命脉的大庆油田。因而获取抗洪决策重要依据的重任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齐齐哈尔水文人的肩上。这场洪水对于齐齐哈尔水文工作者来说,是刻骨铭心的。超常规的大洪水使齐齐哈尔水文局所管辖的13个水文站中有9个水文站遭受了有水文记载以来的第一次大洪水。
在家门口的齐齐哈尔水文局院内,水深已达1.7米;碾子山水文站也一片汪洋,设施全部冲毁,为了测流,他们只能退守到公路桥头,支个马架子,一小时一报水情。他们靠吃饼干度日,坚守了17天,没有丢下一个数据。
江桥站测报设施也全部冲毁。江桥水文站是嫩江在黑龙江省的把口站,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上游吉林和哈尔滨抗洪决策的制定。洪水连续猛涨,水面足有9公里宽,参照物都被淹没了。洪水咆哮着从铁路桥泄下,使平齐铁路被冲得扭成了了麻花状。抢测江桥站流量的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而齐齐哈尔水文人克服了重重困难,用水文快艇抢测洪峰,并抢测到江桥段每秒26 400立方米的最大流量。
音河水库的库容又是一大焦点。当时,大坝已出现32处管涌,甘南县城镇居民已经疏散,洪水一旦超过库容极限就会采取炸坝方案。当时炸药已经埋在副坝上,是否炸坝就取决于水文测算的数据。音河水库不论炸坝还是垮坝,都将使近两亿的库容倾泄而下,受到最大威胁的就是齐齐哈尔市,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就在此时,水文站已测出洪水的入库流量已经开始小于泄洪流量,这就是说,大坝可以缓炸或者不炸。省市派驻音河水库的领导对他们所测的数据提出了疑问:数据准确吗?可靠吗?水文人在关键的时刻表现出坚定的和不庸质疑的科学态度,大坝保住了,国家减少了巨大经济损失。
在抗洪中,董立岩既是一个指挥者,又是一个参与者,他一面指挥着他的战友们抢测洪峰,一面与省市领导及水利专家保持联系,及时报告齐齐哈尔地区的洪水情况。因为嫩江的洪水不但影响着当地安危,还影响着哈尔滨市的抗洪决策。洪水从同盟水文站到江桥水文站再到哈尔滨市是10天的时间,他们测流的准确性,还关系到哈尔滨抗洪方案的确定。作为沟通上级与职工的桥梁和纽带,董立岩40天都没回过家。
难忘的40多个日日夜夜,他经历了在茫茫黑夜里寻觅被洪水冲走的冲锋舟;大坝的多处管涌;疏散住平房的居民;与水情科同志夜以继日分析汛情;乘着冲锋舟穿梭在各个水文站……今天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在困境面前董立岩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在危急时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临危而不乱。如果没有好的心里素质,很难做到。在这次抗洪中,他们以低于70年代标准的水文测报设施,战胜了超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做到了在大洪水面前“顶得住、测得到、报得准、报得及时。”水文人以他们特有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以及高超的业务能力,经受住了历史性的考验,夺取了抗洪的全面胜利。他们也因此获得了诸多殊荣:齐齐哈尔水文局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抗洪先进集体;1人被水利部人事部评为抗洪模范;1人被全总评为先进职工;1人被水利部评为模范工人;11人受到齐齐哈尔市政府的表彰。富拉尔基、碾子山水文站晋升为全国文明水文站,还有3个水文站晋升为县、区文明单位标兵。除了上级的表彰,董立岩也召开了本局的表彰大会,并为可爱的职工们大宴三天。对此,只有经历过那场惊心动魄的人,才能体会得到他那时的心情。
为了弘扬伟大的98抗洪精神,董立岩还主持编写了《嫩江98抗洪测报水文人》、《嫩江98洪水调查》、《嫩江98暴雨洪水分析》三部专著,受到上级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
抓住机遇 水文局旧貌换新颜
洪水过后,国家对水文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洪水虽然给水文人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水文大发展的机遇。正是这场史无前例的洪水改变了齐齐哈尔水文局的历史。
齐齐哈尔水文局领导班子,抓住了发展的机遇。他们首先争取到了全国水情示范区第一批试点项目,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水文站,测验环境、测验条件、测验能力都有了巨大改变和提高。水文站和所有报汛站都实现了水位雨量信息自动采集、自动传输自动存储,自动采集雨量站增加到70个,覆盖了齐齐哈尔行政区域内各个角落。传输信道以GSM短信为主,以PSTN信道为辅。接收机可以在10分钟内收齐、处理水情信息后,20分钟内转至国家防总,并通过图形、报表、打印,以短信或邮件的形式提供给各级防汛部门。目前,局域网覆盖各科室,水情信息实现了全自动处理,网络化办公,无纸化服务。各种先进的测报设备齐全:动力测船,测流仪器,大小河猫,GPS定位测距系统,这些先进仪器设备,在最为复杂的环境下,快速地科学准确的收集相关的水文信息。一改过去水情报汛方式,如邮局拍发电报;用超短波电台;语音卡、移动电话等。
水环境分中心监测工作发展较快,监测范围由地表水的“一江八河”12个河段发展到“两江十一河”22个河段,10个县区的67眼地下水监测井;监测项目由20几个发展到40多个;化验室面积由200平方米增加到400平方米,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水利系统唯一一家计量认证单位。承担着齐齐哈尔、大庆、大兴安岭市区的取水许可、农村防病改水、入河排污口水质化验任务,及中部、北部引嫩水环境监测工作。
齐齐哈尔水文局有9个水文站的站房是重建。新建水文站宽敞明亮,设计美观,院子里种了果树,铺上草坪,抬头就见嫩江,让人心旷神怡。自记井平台也都达到更高的标准。全局新建水文工作艇3艘,码头1处,修复工作艇1艘,并且都配置了半自动测流仪器。配备了GPS定位仪1台、全站仪3台、河猫2台、ADV测流仪1台;30-75马力测艇10艘;电动测流缆道1处,水文测验设施由20年一遇提高到了50年一遇设计标准。
在外人看来,上面提到的数字既不算多,设备也没什么特别的,但对于水文人来说,他们面对过80年代前后设备完好率不足30%、电动缆道超期服役、报汛的电台70%属于淘汰系列、电话不足12%、站房大多建于70年代,常年无修的工作状态。再看如今的工作条件和仪器设备,这该是怎样的改变啊!这些先进的仪器设备在为宁安县沙兰镇、伊春市、泰来县暴雨洪水调查时都发挥了作用。在防洪减灾中,水文工作体现了其科学性和不可替代性。
焕然一新的齐齐哈尔水文局迎来了各级领导的光临。2001年后,省长宋法棠、副省长申立国、水利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鄂竞平、敬正书,齐齐哈尔市长杨信、水利厅全体党组成员都先后来到水文局检查“示范区”建设工作;水利部水文局、松辽委水文局等各级领导也先后来指导工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加快了水文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亲情凝聚 用情管理
董立岩是一个不争名夺利,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人,然而越是不计较,越是能够得到。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即将退休的他内心充满了感激之情。他感谢与他相伴过的几任领导,是他们的信任、帮助和支持,使他顺利地走过工作历程;他感谢水文局的全体职工们,是他们的齐心协力、通力合作,使水文局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能长足地发展。内心充满感激的人,常常会传递这种情感。
作为一把手,董立岩自律性较强、生活俭朴。他从不讲排场摆阔气,多年坚持自带中午饭,也不扔掉半瓶水,一瓶水没喝完他会带走,接着喝。他少有威严,更像一个兄长,工作中他较少使用权力,更多的是用情。由于水文工作的性质是人员少,一个站只有一两个人或几个人,而且分散、工作艰苦。所以董立岩采取用情管理,以情感人的工作方法。
'98洪水后,为了鼓励水文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在示范区建设中,董立岩组成水文站长考察团,带他们到外地参观学习。这对水文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有很多同志都是第一次走出齐齐哈尔,走出黑龙江,第一次看到大海,第一次来到北京。当亲眼目睹天安门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他们激动不已,深感祖国的伟大,同时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不仅如此,近年来,董立岩每年都要为职工搞些福利。2010年2月他就要退休了,但他在退休前还照例为职工分最后一次大米,让职工感动的不仅是100斤的大米,而是他心中装着职工的那份情。
省水文局给齐齐哈尔水文局分来两名大学毕业生,其中一名是家在贵州农村的女学生,她家里非常困难,在上学期间,她只回过一次家,为了省钱,身体瘦小的她竟是经过三夜四天坐硬座回去的。考虑到她的实际情况,董立岩把她安排在条件最好的富拉尔基水文站,还给她倒出二楼一间办公室让她住,这样既安全,又节省了房租,工作上还安排一名女职工带她。董立岩还批准女学生春节坐卧铺回家探亲。他的关心,令23岁的女大学毕业生非常感动。领导的关心和同事的帮助让她有一种家的感觉,甚至比家里还好。
齐市水文局局机关的办公地,是与市环保局共用一幢小楼,一家一半,听到此地要动迁的消息,董立岩提前向上级递交了在江边处建新办公楼的申请报告。现在申请已被批准,明年就可以动工了。不过那时他已经退休,不能亲自完成改善职工办工条件的大事了。但他对水文局的未来非常关注,他说:明年建了新楼,再来一个新领导,齐齐哈尔水文局又将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为主要领导的董立岩,在管理中与众不同的是,他常常追求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对水文行业来说,正是一种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念。从这里我们可以找到,为什么董立岩总会遇到生命中偶然的答案了。
作为一名基层的领导者,他深知,权力虽然不大,但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所以不能辜负上级领导的信任,他不能辜负大家的内心期待,要在其位谋其政。既要使职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又要实现水文事业的快速科学发展的目标。
他说,水利的现代化从防汛抓起,防汛的现代化从水文抓起。水文工作的常规化已满足不了水文工作的现代化了。水文工作是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一大业务支柱,随着经济的发展,水文不仅要服务水利,而且还要面向社会。比如生态水文,墒情水文,对地下水的分析等。黑龙江十年九旱,水库的水供不上怎么办?水文应找好自己的位置,扩大研究领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在生态环境建设上,他们提出在扎龙建设生态水文站,根据扎龙的进水、出水情况,分析出今后湿地如何保护。
目前他们正在做着这项利国利民的工作。遗憾的是,董立岩已面临退休。希望他在自己热爱的水文事业上继续发光发热。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