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10-01-24衣永尚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2期
关键词:丹红丹参动力学

衣永尚 王 帅 徐 磊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衣永尚 王 帅 徐 磊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后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将8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常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脑保护剂等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4d分别检测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各检测指标较对照组均有较为显著改变。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特征,对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脑梗死;脑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丹红注射液

本研究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组)和对照组(未使用丹红注射液),通过治疗前后,对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的检测比较,得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情况

发病后具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即时脑CT排除脑出血,24h后脑CT证实有新发梗死灶,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并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每组40例。治疗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45~76岁,平均(55±6.5)岁,梗死部位:基底节区26例,小脑5例,脑叶7例,脑干2例;伴高血压病36例,糖尿病18例,其中偏瘫32例,神智模糊9例,语言障碍16例;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44~78岁,平均(57±7.5)岁,梗死部位:基底节区24例,小脑6例,脑叶8例,脑干2例;伴高血压34例,伴糖尿病18例,其中偏瘫30例,神智模糊11例,语言障碍1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梗死部位及大小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均排除入院前有明显的失水和大量使用脱水药物等明显影响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因素。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以肠溶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保护脑细胞等常规治疗,同时根据病情控制血压,血糖高者给以降血糖药物,有脑水肿者用甘露醇脱水。治疗组另给予丹红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d。

1.3 检测指标

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4d分别取清晨空腹静脉血4mL,利用塞科希德SA-6000全自动血液流变测定仪作血液流变学检查,并于治疗前后均做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观察指标为平均血流速度(Vm),使用仪器为深圳先科公司AC-2000C型经颅多普勒诊断系统,由专人操作。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治疗前后用配对比较μ检验。

2 结 果

见表1、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s)

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P<0.05

治疗组 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全血黏度(mpa.s)切变率200/s 7.36±0.72 3.68±0.16 7.45±0.87 4.65±0.53切变率30/s 8.56±0.88 6.11±0.79 8.21±0.48 7.56±1.12切变率 5/s 11.03±1.52 8.95±0.62 10.92±0.96 9.54±0.78血浆黏度(mpa.s)3.48±0.46 1.86±0.35 3.50±0.38 3.25±0.59红细胞聚集指数 11.68±0.85 9.31±0.78 11.27±0.7110.93±0.65红细胞变形指数 1.47±0.36 1.20±0.25 1.44±0.34 1.38±0.29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s)Vm/(m.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s)Vm/(m.s)

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P<0.05

治疗组 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MCA 左 44.3±10.3 57.6±11.2 45.6±9.8 48.2±10.7右 46.1±12.1 58.4±12.1 46.6±10.7 49.4±11.4 ACA 左 34.3±8.7 37.1±9.2 35.1±12.7 37.7±12.4右 33.6±8.9 39.2±8.5 34.5±8.5 36.2±9.6 PCA 左 24.6±8.4 29.8±9.2 23.9±7.8 26.8±7.7右 26.3±9.8 29.7±9.1 25.8±8.4 27.2±8.9 VA 左 28.7±10.2 33.2±5.6 29.0±11.2 31.2±11.6右 29.2±9.4 33.9±5.8 29.2±10.3 31.4±12.7 BA 31.5±13.1 39.8±11.4 32.4±13.2 35.3±12.0

如表1所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血高、中、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及变形指数也升高,经过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有下降,其中丹红组下降较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如表2所示,两组治疗后各血管平均血流速度增加,其中丹红组增加明显,差别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

两组治疗前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无显著性差异。

3 讨 论

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它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急性缺血、缺氧,以致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依据发病原因、机制可分为不同类型,但在病理特点上有一些共性,如病理分期大都可以分为超早期、急性期、组织坏死期、软化期等,及脑梗死中心区和周围缺血半暗带的形成,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自由基过度产生及其瀑布效应、神经细胞内钙超载、及兴奋性氨基酸的细胞毒性作用等导致的再灌注损伤,这些是临床上治疗脑梗死的基础和依据。如何尽快恢复、改善处于缺血、缺氧中的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减少毒性代谢产物对神经元的损害,是脑梗死治疗的核心与关键。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是我们的基本手段,而经验证明,祖国的中医、中药治疗脑梗死也是非常有力的武器。

丹红注射液由丹参、红花提取而成,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之功效。两种中药主要成分包括丹参酮、丹参酚酸、红花黄色素等。对于中药丹参和红花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的作用机制已有较多的研究,对这两种药物的主要成分及作用机制有以下几点认识:①丹参酚酸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以显著降低血浆的TXB2水平[1];②丹参酚酸和丹参酮有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抗氧化损伤等作用[2];③红花能具有降低血液黏滞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有效地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激活和释放TXA2,激活血管内皮细胞释放PGI2,纠正外周循环中TXA2/PGI2平衡失调,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积极的防治作用[3,4];④红花黄色素可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PAF)介导的血小板活化作用[5]。从而起到修复和防治各种迟发性神经元损伤的作用,延缓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发展,改善预后;具有血管调节作用,扩血管,降血压,激活和恢复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微循环,增进脑血流量,改善大脑缺氧,同时也可提高脑组织耐缺氧能力,对脑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有研究表明[6],脑循环动力指标能较好地反映脑血管病血流的运动变化及血管损害状态,而TCD正是这样一种灵敏、有效的检查方法。它简便、快速、无创,并能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客观依据。另外,血液流变学是决定血液微循环的重要因素,脑梗死患者多数有血黏滞度的异常。血液流变学异常以高黏滞血症为主[7],红细胞的聚集性、刚性增加,变形能力下降,红细胞互相间易于形成团或呈缗钱状重叠,使得血液流动性下降,特别在微循环部位,红细胞通过毛细血管的能力下降,通过速度减慢,表现为微循环血液淤滞,血液黏稠性升高表现为血浆及全血黏度升高,以血浆中各种蛋白(如纤维蛋白、球蛋白)升高以及血糖、血脂等成分升高为主要原因,同样也导致血液在微循环中的流动性减慢[8]。由此可看出,降黏治疗同样为治疗脑梗死的重要方面。本研究结果表明,丹红注射液可降低血液纤维蛋白原水平,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聚集性,进而降低血液黏稠度,并增加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等颅内血管的血液流量,进一步验证了其对脑梗死治疗的疗效基础。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表明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的

[1]杨佳,张毅,秦彩玲等.丹参、三七的有效部位对正常大鼠血小板粘聚性及TXA2、PGI2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4,10(5):21.

[2]陈向荣,陆京伯,石汉平.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1):44.

[3]廖晖,石燕红.红花注射液对心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9):15-16.

[4]王淑君,王万铁,熊建华等.红花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血浆TXA2/PGI2水平的影响[J].中国现化应用药学杂志,2003,20(2):100.

[5]陈文梅,金鸣,吴伟等.红花黄色素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介导的血小板活化作用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0,35(11):741.

[6]Kaps M,Teschendorf U,Domdorf W.Hemodynamic stud in early studies[J].J Neurol,1992,239(2):138.

[7]史炜槟,符诗聪,杜宁等.丹参有效部位对骨折愈合过程中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4): 269-271.

[8]杨佳,张毅,秦彩玲等.丹参、三七的有效部位对正常大鼠血小板粘聚性及TXA2、PGI2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4,10(5): 21.

Changes of Hemorheology and Hemodynamics in the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After Danhong Injection Therapy

YI Yong-Shang, WANG Shuai, XU Lei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Yantai Harbour Hospital, Yantai 264002, 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affection of hemodynamics and hemorheology in the patients after danhong injection therapy.Methods8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ti-thrombocyte drugs treatment only in 40 cases) and danhong injection therapy group (danhong injection plus other drugs treatment in 40 cases), the cerebral hemodynamics and hemorheology were detected before treatment and 14 days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ResultsThe hemodynamics and hemorheology indexes(in danhong injection therapy group) were improved more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Danhong injection can improve the cerebral hemodynamics and hemorheology indexes of the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and it may be used to boost up the effect in the therapy of cerebral infarction.

Danhong injection; Cerebral infarction; Hemorheology; Hemodynamics

R743.3

B

1671-8194(2010)32-0027-03

烟台海港医院神经内科(264002)

猜你喜欢

丹红丹参动力学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42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基于随机-动力学模型的非均匀推移质扩散
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52例
TNAE的合成和热分解动力学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