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淳安县农村劳动力现状及培训转移对策

2010-01-19王建欣陈品南邵吉明郑智忠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1期
关键词:劳动力技能农民

王建欣,陈品南,邵吉明,郑智忠

(1.浙江省淳安县农业局,浙江淳安 311700;2.杭州市农业局,浙江杭州 310002;3.淳安县人民政府,浙江淳安 311700)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当前关注的焦点,而农民问题又是 “三农”问题的关键和核心,解决农民问题的中心任务是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1],其实现途径是依靠工业化促进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依托城镇化促进农民向城镇集聚,通过工业化、城镇化 “双轮驱动”,促使农民跳出“三农” 兴 “三农”, “提高农民,转移农民”,从而 “减少农民”、“富裕农民”。为进一步摸清农村劳动力状况,采取针对措施,推进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培训和转移工作,我们组织力量对淳安县的农村劳动力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了概况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初步的意见和建议。

1 现状

据调查统计,淳安全县有 30个乡镇 898个行政村107 465户农户,劳动年龄段内 (女 16~50周岁、男 16~60周岁)的农村劳动力有232 322人,占全县农业总人口386 597人的 60.09%。

1.1 农村劳动力性别、年龄结构

在232 322人的农村劳动力中,男性136 882人,占 58.92%;女性95 440人,占 41.08%;在年龄结构中,35~49周岁的有 114 269人,占49.18%,是中坚力量。

1.2 文化结构

全县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结构,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194 079人,占 83.53%;高中及中专程度的有 36 354人,占 15.653%;大专及以上只有1 889人,仅占 0.82%,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总体偏低,这直接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科技化的进程,加大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

1.3 就业状况

淳安县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况见表 1。

表1 农村劳动力从事行业 (产业)情况

表 1显示,就业人数有 215 037人,占92.56%,而暂未就业仅占 7.44%,比重较小,说明农村劳动力绝大多数都有一份工作。从三大产业的结构分布中可以看出淳安县仍是农业大县,从事农业生产的有92 662人,占 43.09%;第三产业44 215人,占 20.56%,说明农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人数占有相当大比例,这可能与淳安的旅游业比较发达有关;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例不高,这与国家 20世纪 50年代在淳安县建造了新安江水库 (千岛湖),导致工业欠发达有关。而其它就业人数为42 189人,他们中大部分是亦工亦农亦商人员,农忙时脱鞋下田种粮,农闲时洗脚上岸打工,是灵活就业人员,在三大产业中,游离不定,可视为混合型产业就业。

1.4 技能及培训意向情况

表 2显示,全县农村劳动力无技能 (指没有获得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人员的有 221 170人,占 95.2%,而获得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仅 11 152人,占 4.8%。表 3显示,无培训意向的有 226 306人,占 97.41%,这说明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固守 “面朝黄土背朝天”、 “朝出劳作日落而息”的传统意识,不愿谋求一技之长,这是今后大力增强农民培训意识,提高技能水平的主攻方向。

表2 农村劳动力技能等级情况

1.5 收入状况

表 4可见,农民人均年收入在2 520~7 440元之间居多,达 49.04%;年收入在1 560元以下和无收入者分别占 4.15%和 8.28%,他们的生活水准处于贫困线以下,是农村的困难群体;而高收入者(22 235元以上)只有4 574人,仅占 1.97%,这部分人是身怀一技之长,或承包荒山、或经商办企业、或外出务工的人群,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典范。

表3 农村劳动力培训意向情况

表4 农村劳动力年收入状况

2 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下,经过有关部门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有了各自的工作岗位,过上了基本稳定、温饱或富裕的生活。但从调查反映的情况看,还存在以下问题。

2.1 农村劳动力多,就业稳定性差

从调查结果看,农村劳动力年龄段人数为232 322人,占全县 45万人口的 51.63%,说明农村劳动力队伍是庞大的。虽然未就业人数比例不是很高,仅占 7.44%。但从已就业人员看,一是有一部分就业人员的年收入低于农村低保水平(2006年的农村低保水平为 156元·月 -1,则全年为 1 872元);二是部分就业人员的岗位稳定性差,经常更换单位和行业;三是部分就业人员半年务农半年务工,流动性大,工作性质差异大,技能提高难。虽然通过劳动部门组织各种招工 (招聘)会,工会送岗位上门,残联组织残疾人异地就业等措施,加大就业力度,但由于求职者年龄、文化技能及工资待遇等原因, “高不成,低不就”者多,造成了农村劳动力普遍找工作难的现象,大量农村劳动力只能凑合就业。

2.2 文化程度低,无技能劳动力居多

在农村劳动力年龄段人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 83.54%,无技能的占 95.20%,在就业过程中,既有农村劳动力难以适应技术岗位,造成就业难,同时又有企业面临招工难,从而开工不足,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却又因无法确定未来就业趋向和劳动岗位,自身技能培训意识不强,不愿意或无意参加技能培训。据调查统计结果,在 232 322人农村劳动力中,无培训意向的有226 303人,占 97.41%。

2.3 农民培训与需求存在距离,培训实效性不强

农民素质培训工作与劳动力转移需求尚有一定距离。一是培训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存在浪费现象。目前全县负责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部门很多,有农林、劳动、工青妇、科协等,但缺乏有效的整合、沟通和交流,造成人力和财力的浪费。二是培训基地和培训机构条件简陋,培训质量不高。全县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基本依托乡镇成人学校,相当一部分乡镇成人学校设施简陋,师资短缺,缺乏教学管理经验,无力承担高质量的专业技能培训,群众很难通过培训而熟练掌握一门专业操作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三是市场意识淡薄,针对性不强。大部分乡镇农民素质培训项目相似,没有特色,一直未能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力培训项目和品牌。四是培训缺乏与企业、市场的沟通。 “订单式 ”、 “菜单式”、 “委托式 ” 培训项目少,培训项目与市场需求、岗位要求不能实现有效对接,因而市场竞争力不强,培训转移率不高。这些都导致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意愿不强、积极性不高。

3 培训转移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复杂工程,政府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有关部门要有所作为,坚持就地转移与异地输出并重,多渠道开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之路。

3.1 强化宣传引导,切实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

没有外出务工的农民存在 3种想法。一是不愿出去。有些农民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温饱即安,存在着恋家守土的小农思想。二是不敢出去。担心上当受骗,害怕被人欺负,存在畏惧心理。三是不会出去。因为本身素质不高,不愿参加培训,又无技术特长,加之期望值高,苦、脏、累活不愿干,往往是无 “工”而返或做不了几天就回家。因此,必须引导农民转变就业观念,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方式,教育和引导农民破除 “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的旧观念,认识到向城镇转移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克服“怕吃苦,不敢闯、不敢干”的畏难情绪和小农思想的束缚,激发广大农民主动学技术,勇敢走出家门去创造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外出务工、创业致富的先进典型和 “跳出农门天地宽”鲜活事例,旗帜鲜明地营造 “外出务工光荣,进城就业自豪”的浓厚社会氛围,形成人人踊跃外出务工、家家增收致富的良好局面。从而使农民增强 “走出去”的能力和勇气,自愿、积极地参加培训,为外出务工迈出可贵的 “第一步”。

3.2 完善就业政策,促进城乡平等就业

完善城乡统筹就业政策,取消对就业方式的制度性限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平等就业制度,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规范就业行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3.2.1 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工作合力

根据 “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共同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原则,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纳入政府的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建立县级统筹就业工作班子,推动城乡统筹就业工作。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建立解决拖欠工资、工伤意外等问题的长效机制,规范、完善平等的城乡就业竞争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有组织、有秩序地转移。

3.2.2 注重政策引导,建立激励机制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将进城务工经商人员纳入失业、养老、医疗、生育及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的范畴,彻底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进一步完善城乡劳动者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的政策扶持机制,对被征地农民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提供补助,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性。建立劳务中介机构或输出劳动力奖励机制,对县内外劳务中介机构或企业吸纳 (招用)本地的农村劳动力或委托培训的农村劳动力签订一年期以上劳动合同的,根据招工人数给予必要的奖励。

3.2.3 着力夯实劳动力转移平台,提高转移率

按照 “人员、场地、经费、网络、工作”五到位的要求,大力抓好乡镇劳动保障机构建设,在中心乡镇建立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就业信息资源共享,使农民在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方面享有统一的就业服务,人口较多的行政村也可成立劳动保障室,配备人员,明确职责,并接受乡镇劳动保障站的业务培训和指导。

3.3 强化技能培训,提高转移能力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其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的重要因素,素质与转移的速度和层次成正比关系。随着经济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劳动力市场的新态势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3.3.1 整合资源,完善运作机制

要坚持社会化和市场化相结合的原则,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资助、学校减免、农民分担”的投入机制,逐步形成 “政府购买培训、学校组织培训、农民选择培训、企业参与培训”的社会化培训机制。明确建设以县技工学校为龙头基地,区域性中心培训基地为支撑的培训网络。县技工学校在完成现有任务的基础上,要有针对性地增加农村劳动力培训内容,通过完善培训设施,充实师资力量,调动社会资源,把县技工学校建设成一个集建筑施工、纺织服装、服务礼仪、缫丝、食品加工、计算机、经商实务、烹饪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实训基地。要加大区域性中心基地建设的投入,立足实际,以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来料加工培训为重点,着力推进就地就业和半农半工就业。

3.3.2 注重实际,增强培训针对性

农民素质培训工作要实现由 “我们要农民培训什么”到 “农民、企业要我们培训什么”的转变,按照 “农民欢迎、适用易学、市场需要”的原则,围绕就业市场的需要选择培训内容,围绕企业用工的需求实行 “订单培训”,围绕农民意愿实施定向培训,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项目。在培训内容上突出为主导产业 (如旅游业、企业和农村茶、桑、竹、果业)、来料加工业为企业创业人才、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技能培训,择业介绍等服务。在继续加强农民适用技术培训,不断壮大农业主导产业的同时,根据实际,更加突出建筑施工、纺织服装、服务礼仪、缫丝、食品加工、计算机、经商实务、烹饪等项目培训,增强农民就业竞争力,提高培训转移率。

3.3.3 立足特色,打造品牌

就业市场竞争是品牌及能力的竞争。因此,要有针对性地深化地方特色的劳动力培训。在抓培训数量、抓培训普及率的同时,把培训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培训的特色和质量上,打造劳动力品牌,做大做强劳务经济。根据全县产业发展的要求,积极开展建筑施工、农副产品加工、服务业、导游等行业知识培训,积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 “千岛湖”品牌,以品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广大农民在品牌的包装下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3.3.4 强化服务,不断增强转移的有效性

要坚持本地服务与异地服务相结合,软件服务与硬件服务相结合,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精心架设培训与转移的 “连心桥”,着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健康发展。一是建立转移协调服务机构,加大信息服务。建立农村劳动力输出协调服务机构,负责对农村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性别、文化结构、技术特长和求职意向进行分类、登记,同时广泛收集用工信息,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和网上劳动力市场,搭建农民转移就业平台,积极做好用工信息服务和就业跟踪服务,不断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信息化水平,保障富余劳动力输出的及时性、有序性、长期性。二是建立区域劳务协作关系,拓展劳务输出渠道。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与县外劳动中介机构或企业联系,在务工人员较为集中城市中设立的临时党支部、团支部等组织设立劳动力转移工作站,及时掌握外地用工需求,主动联系用工企业,广泛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和委托培训,进一步提高培训转移率。要充分发挥已转移劳动力的作用,激发其推介的积极性,采取 “亲缘”、“族缘”、“村缘”、“乡缘”推介等多种推介方式,尽可能获取用工信息和工作岗位,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三是建立就业援助体系,加强维权服务。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多属于自发性的转移,政府在其中很少给予政策支持,因此也导致外出务工人员的权益有时得不到维护,拖欠工资等损害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为此要加强就业援助体系建设,建立以县总工会、县劳动就业服务处为主体,外地劳务输出工作站为骨干的农民就业援助机构,提供法律援助,积极构建社会化的依法维权体系,完善外出务工人员联合维权机制建设,切实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利益。同时建立健全 “留守”人员的援助服务体系,使转移出去的人放心,留守在家的人安心。

[1] 应霞,朱奇彪,章伟江.农民科技培训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作用 [J].浙江农业科学,2006(5):596-599.

猜你喜欢

劳动力技能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饸饹面“贷”富农民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