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新型教研模式 促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010-01-18李满昌
李满昌
摘要:提高研培工作的有效性,探求新型教研模式,把“主题教研”与“三级研培”活动进行有效整合,有计划开展主题式教研活动。将研训自然结合,调动教师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提高研培活动的实效和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主题教研;三级研培;整合;主题引路;对策;有效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6-0029-02
随着新课程深入实施,传统的教师研培模式逐渐凸显出覆盖面小、形式单一、农村教师参与机会少、优质资源得不到共享等诸多弊端,致使城乡教育差距越拉越大。如何构建一个形式新颖、指向明确、讲究实效、针对性强、充满活力、更多教师广泛参与的研培新模式,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近年来敦化市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思考的主题。敦化市自2007年建立了教师“三级研培网络”的研培模式以来。从试点到全面铺开,一直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在完善中不断创新,初步形成了“科研先导、研培一体、以强带弱、基地辐射、城乡联动”的教师研培格局。为了提高研培工作的有效性,我们把三级研培活动与主题教研进行有效整合,既给三级研培活动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又使主题教研在三级研培活动中充分发挥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
一、积小题为大题,在主题生成中提高教师反思能力
“三级研培网络”的建设与“合作、交流、展示、共享”活动的开展,使城乡教师的专业素养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但是,教研实效性不明显。为此,我们组织教研员下基层调查研究,摸清问题的原因。在调研过程中,基层教师普遍反映教研活动的结果不具备实际指导意义,讨论的话题、活动的结果或者脱离实际教学、或者教师不感兴趣、或者对少数教师有用,对多数教师没有帮助;出课表演化,研讨形式化,缺乏针对性。部分教师处于机械模仿别人教学模式的状态,教师在常规教学中遇到困难和困惑得不到解决。基于这些困惑,探求“优质高效”的新型教研模式,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在高效教研中得到快速提高,成为我们思考的焦点。“主题教研”的推广,使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依据李元昌教授提出的“积小改为大改,以小题换大题;化大题为小题,破小题通大题;一题多解,分进合击”的研究理念。我们从确立“微观主题”人手。把确立课题的决定权放在一线教师手中。因为,一线教师才是开展主题教研的主力军,只有他们确定的主题根植于课堂教学,才能解决实际问题。为了使“主题教研”产生提升教师自我反思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主题教研常态化,教师进修学校制定了《中小学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指导意见》。各校按照《意见》提出“逐层反思法”,发动全体任课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查找问题,聚焦一点,确定微观课题。然后用“外延交集”法进行整合,筛选具有典型性问题,作为学科教研组的课题。再通过学校领导班子整理、归类,通过求“交集”的方式,确立学校层面的教研主题。在教师确立个人课题的基础上,全体教研员挑选学科骨干,组成学科课题组,深入一线“把脉”课堂教学,发现各学科教学中存在的疑难与困惑,召开学科主题生成会,生成各学科的教研主题。同时,各研培基地依据当地学校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生成活动。目前,敦化市共提炼、确定校级课题56个,学科分课题23个,研培基地教研主题8个,为扎实有效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微观课题、校级课题和研培基地教研主题的确立,为建立宏观性教研主题打下了良好基础。教师进修学校成立了“教学会诊”检查调研领导小组,深入基层学校,通过召开教师代表座谈会、问卷调查、教学反思研讨会等形式,对全市农村教师、学校、研培基地三级课题进行了分析与归纳。最后聚焦在中小学教学两大问题上:(1)小学的课堂教学问题集中表现在:看到形式主义的东西过多,淹没了学习的本体,教学中出现了虚、闹、杂、乱的现象,使课堂缺乏实效性,失去了课堂教学本色。针对这种教学现象。我们确定了全市小学总的教研主题为《凸显本色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研究》;(2)初中的课堂教学问题集中表现在:在中考的“指挥棒”下,应试教育在教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教师在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学习能力培养;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重教法研究而忽视学法研究,致使课堂教学偏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针对这种现象,我们确定了初中总的教研主题为《以学定教,教学并重,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就此,师——校——基地——市(县)四级课题建立起来,形成了层层有课题,人人参与研究的氛围。
“四级”教研课题生成的过程就是研究与培训的过程。因为,发现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自我反思的过程,提炼主题的过程就是教学研究的良好开端,全市中小学领导、教研员和教师全员参与各层次的主题生成活动,在对问题进行梳理、归纳、提炼过程中,提高捕捉深层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激发了教研的积极性,提高了三级研培活动的实效性。
二、深化实践研究,在印证预设中提高教师研究水平
课堂是主题研究的主战场和试验场,教学的过程就是课题研究的过程。在教研活动中教师要思考怎样把自己的教学设想变为课堂教学的现实,并通过课堂教学来对预设进行验证。在“三级研培活动”中,研培基地、基层学校及广大教师带着问题去研讨,在研讨中学习,在研讨中实践,在研讨中反思,有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研活动,活动中改变了传统的、单调的教研活动模式,摒弃了形式主义。教师通过“自我确定主题一自备一集体备课一校内教研课一校内交流、总结、评价——研培基地出课——研培基地研讨——形成主题式教学反思或论文”规范的教研流程,来印证课题目标预设,解决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教师在深度参与印证预设过程中,教科研能力与教学水平均得到了提高。
三、聚焦主要矛盾。在调整课题中提升领导素养
教研主题的确定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必须经过确立—研究——实践——调整——再确立——再研究——再实践——再调整的过程,只有如此,才能不断突破“瓶颈”问题,才能解决教学中出现的一个又一个矛盾,才能不断推动教育教学工作沿着科学化的轨道健康发展。在我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城乡中小学校长科学办学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通过“校长论坛”,各校校长对主题教研活动哪些方面达到了预想目标、取得哪些成果,存在哪些问题进行了反思,对某些课题过大、过深或过简、无研究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提出了诸多好的建议,对各研培基地少部分的课题进行了调整或重新确定。“校长论坛”促进了城乡学校领导干部教育教学理论素养的提高,促进了领导干部由“管理型”向“研究型”的转变。
四、凸显研培优势,加速“金字塔”工程实施进程
早在2006年,敦化市就确立了培养坚固的“金字塔”型教师队伍的目标,即:“固塔基”,实现5000名教师全员达标;“壮塔身”,建设1000名骨干教师、400名教学能手、200名学科带头人的中坚力量;“树塔尖”启动名师培养工程。打造50名名师的精锐领军团队”。“三级研培”活动与主题教研整合以后,“金字塔”工程实施速度明显加快。
一是通过主题教研活动。使城乡教师在多元化的研培活动中得到历炼,部分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在州、省、国家级的各类教学大赛中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奖项,仅在2009年上半年我市在州级以上各项教学技能比赛中就有36人获奖。二是“三级研培”与“主题教研”有效整合,形成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科研的良好发展态势。研培协作体的成员校所承担的省、州级“十一五”规划科研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在三级研培活动中得以深化和推进,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各基地成员校教师在各级刊物上发表科研成果性论文600余篇。三是“三级研培网络”与“主题教研”整合,调动了教师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激活了教师内在的研究潜能,提高了教师教研意识、科研能力。特别是农村学校里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教师在活动中得到锻炼,脱颖而出,跻身于名、优、骨干教师行列。到目前为止,敦化市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已达到1211人,学科带头人167人、教学能手135人,市级以上名师34人。
实践证明,三级研培网络与主题教研有效整合,对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设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队伍,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元昌,关于主题教研的设想及实施意见[其他信息不详]
责任编辑:星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