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胚胎的潜龙化石

2010-01-18孙德伟

生物进化 2010年2期
关键词:凌源潜龙水生

孙德伟

带胚胎的潜龙化石

孙德伟

时代:白垩纪早期(距今约1.2亿年前)

产地: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头台乡白台沟村

分类位置:

爬行纲(Class Reptilia)

离龙目(Choristodera)潜龙科(Hyphalosauridae)

潜龙属(Hyphalosaurus)

惊奇之一:潜龙化石旁边有蛋化石

该潜龙化石保存较为完整,其完整的露出了背部,其长长的颈椎、背椎、尾椎非常清楚。但其头骨和后肢骨较零散,尾椎中后部分有一小段缺失。在该骨架化石附近散落着11枚大小和形态差异较大的蛋化石。在这些蛋化石中,最大的蛋呈椭圆形,长轴和短轴分别达到了2.5厘米和1.7厘米,而最小的蛋化石呈亚三角形,最长和最宽处仅1.6厘米和1.2厘米。这些差异可能是蛋化石发育的不同阶段或者是由于后期成化石的过程中受到外力挤压所致。▲

潜龙属爬行动物纲双孔亚纲离龙目,而我们熟知的恐龙属双孔亚纲中的蜥臀目和鸟臀目,因此潜龙虽然名字中有龙,但并不属于恐龙。潜龙与满洲鳄、伊克昭龙一起构成离龙目的三个主要分支。潜龙科最早出现在三叠纪早期或者侏罗纪中期,至新生代始新世或渐新世灭绝,化石常见于白垩纪晚期至始新世。潜龙一般生活在淡水湖泊中,成年体长约一米,潜龙头颅和躯体很小,脖子和尾巴很长,这与海中生活的幻龙类(如著名的贵州龙)在形态、生活和运动方式等方面非常相似。不过潜龙也有其特殊之处,其四足的爪子比较发达,各趾之间没有发现任何蹼的痕迹,且前肢已演成四指,说明它们已适应了陆地生活。此外,根据水生四足脊椎动物上肢骨一般比较短小的规律,潜龙上肢骨比下肢骨长,可推断潜龙不是游泳的高手,它们可能只能在水底爬行。

名字的由来

潜龙最早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克勤、唐治路和汪筱林在1999年命名,但同年北京自然博物馆李建军等根据同一标本的负模命名了凌源中国水生蜥(Sinohydrosaurus lingyuanensis)。2001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史密斯等人撰文提出凌源中国水生蜥是潜龙同物异名,由于潜龙的发表在时间上略早凌源中国水生蜥,且已经被人引用。按照国际命名法规优先律,凌源中国水生蜥应该废止,潜龙是目前该种动物唯一合法名称。目前潜龙属有两个种,分别为义县组凌源潜龙(Hyphalosaurus lingyuanensis)和九佛堂组白台沟潜龙(Hyphalosaurus baitaigouensis)。经专家鉴定本标本为白台沟潜龙。■

最大的一个蛋化石放大图

惊奇之二:蛋化石中有未孵化的小潜龙

当然仅仅是蛋化石和骨架化石在一起,还谈不上是一件十分珍贵的化石。细心观察这些蛋化石,您就会有更惊讶的发现。在最大一颗蛋化石(箭头和本图所示)里面居然还有未完全发育的小潜龙化石。它们卷曲地躺在蛋里面,似乎就要破壳而出。

猜你喜欢

凌源潜龙水生
关东大火坑
IP
女神故里
辽宁凌源两处石羊石虎墓葬的年代及相关问题
“潜龙三号”来闹海
《水生观赏动物学》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
三氯生对4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研究
潜龙师对解读契丹文字辽代国号的学术贡献
潜龙先生八秩寿序
依托科技创新 打造现代水生蔬菜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