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经济变革下的青年价值取向及其演变
2010-01-15龚雄亭谭辉旭
陈 鑫, 龚雄亭, 谭辉旭
(西华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要全面考察转型时期青年价值取向嬗变的问题,首先需要对改革开放以来相关的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导理念经历了两次重大变迁。第一次是由阶级斗争为纲转为经济建设为中心,它是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时代标志的;另一次则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它是以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14大召开为契机的。社会变革深刻地影响着青年一代的价值取向。其中,经济因素对当代青年价值取向的影响最为深刻。本文着力分析在转型期经济发生变化的情形下青年人价值取向的变化情况。
一
1978年到1991年是中国青年价值取向跌宕起伏的时期。在这期间,改革有高歌猛进的时候,也有低潮遇阻的关头,表现出了新生事物发展初期的不稳定性,经济改革更是起起伏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新的工作方针。这次会议决定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点,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这使得中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经济上的基本特点是经济理论与指导思想的转轨,经济形态与经济体制的转轨。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简称“新八字方针”)。[1](P502-508)方针是在认真、客观地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后确立起来的,标志着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开始发生转折。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尽管在“新八字方针”的指导下,政府对国民经济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包括改善工农业的比例关系,调整工业内部的比例关系,改善国民收入中消费与积累的关系等。由于国民经济中长期形成的比例失调情况太严重,短时期内难以根本改变;而且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长期形成的“左”的错误一时之间也难以纠正,所以对调整的认识和执行存在不统一的情况。到1984年为止,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尚未遍及整个国民经济,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病也没有根本克服。经济上表现出的希望与阻力,在当时青年人的思想上也得到了一定的反映。中央把工作重心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上来,打破了十年文化大革命中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饱受磨难的中国青年犹如春风吹暖,甘泉浸润一般激活了沉寂多时的心田,开始由压抑走向渴望。伴随着改革开放序幕的拉开,社会对知识、人才的渴求日益明显。青年数学家陈景润成了青年崇拜的人物。《人民教育》发表的王通讯、雷桢孝合写的长篇文章《祝你成功》在年轻人中引发了不小的思想震动。当时的青年中掀起了一股“读书热”、“成才热”、“科学热”[2]。整个社会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于是乎,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学习充实自身以服务于祖国的价值观念成为了青年人思想的主流。与此同时,由于改革的浪潮把青年人从以往禁锢的思想围城中解放出来,面对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一系列深刻的反思开始涌动在青年之中。从对知识的反思,对爱情的反思到对婚姻家庭的反思,这场文革结束后中国青年思想上的激烈碰撞,最后升华到对人生价值观的反思。[3]
青年人价值取向出现的变化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关系密切。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决策体系基本在中央为,经济调节体系更以指令性计划为主,国民收入分配体系具有浓厚的供给制和平均主义色彩。经济上一系列重集体轻个人的政策影响了当时社会舆论普遍片面强调社会集体的利益、忽视个人利益,在大众思想上形成了重集体轻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念。80年代初期,从中央到地方对极左思潮在政治、思想等方面已作了较全面的清算,但对社会与个人的问题,还未来得及从理论上澄清。在经济上,中央已注意到个人与集体关系的不平衡,1979年到1980年间做出了初步的调整:改善国民收入中消费与积累的关系,偿还人民生活方面的欠债。随后,继续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注意贯彻按劳分配原则;鼓励国家计划指导下的竞争等等。这些政策的核心就是要力图把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更好的结合起来。但初步的调整还不足以平衡二者之间失衡的状况。而社会与个人的问题又与青年人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在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不久就引发了关于人生价值观的大讨论。1980年5月,《中国青年》刊登的潘晓的来信“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成为这场讨论触发点。信中提出的什么是人生目的,人的本质是不是自私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人生信条对不对等问题立即引起了广大青年的注意,最后扩大到社会各界乃至中央对其的关注。时任党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乔木同志对潘晓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观点作了这样的评价:“一个人主观上为自己,客观上为别人,在法律上、经济上是允许的……但是,它还没有提到一定的道德水平上。”[4](P126)在这里,他不仅肯定了“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观点具有的合理性,而且还提出道德分层的说法,在当时是很超前的。经过讨论,大多数青年对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有了较正确的理性认识,意识到国家、集体的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前提,追求个人正当的利益也是一种权利,应努力做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统一。也有部分青年抱有比较极端的想法。这说明改革开放初期新的社会经济秩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时出现的短时混乱在青年人的思想上,特别是价值观念上有着深刻的影响。
1984年到1991年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确立阶段。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以城市为重点全面开展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并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作为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指导理论和目标模式。[5](P416-425)中国社会转型实质性启动,农村改革向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随着国营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个体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私营合资企业的出现,中国的改革进程突破了可借鉴的模式。在这期间,中国共产党对已经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作了系统的阐述,进一步奠定了解放思想和认识国情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对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和改革的目标模式予以完善,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制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这使得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进一步推进。80年代中期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青年对改革抱有很高的热情与期待,参与意识高涨,积极投身改革之中,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参与改革、立志成才、自我奋斗是当时青年人中最响亮的口号。这也反映了青年人在对待个人与国家关系的问题上将个人奋斗与报效祖国统一到了一起。但是由于当时社会经济改革的势头强劲,加上一些报刊杂志对成才标准和成才方法的宣传带有片面性,造成了一些年轻人成才观念上的偏差和自我估计过高的倾向。在盲目追求成才价值目标的情势下,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也开始滋长。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变得更为开放,伴随着经济上私营和合资企业的出现,国外的多元文化涌进国内对青年人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而新旧经济体制在交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摩擦。80年代后期又出现了经济过热的情况。过热的经济必然会导致消费和投资膨胀,进而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势必会影响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更会直接影响到群众对改革开放的评价。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普遍认为物价稳定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种体现。所以80年代中后期的物价波动在民众中引起了不小的恐慌。再加上深化改革遇到阻力,社会转型期困难重重,各种矛盾日益激化,在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念和多元价值取向的诱发下,思想上并不成熟的青年人忧患意识加重,躁动不安,最终引发了89风波。这为80年代青年人中的政治热划上了一个并不完美的句号。
二
1992年以后,中国青年的价值取向如同中国的经济情势一样在起伏中渐趋稳定。89风波平息以后,80年代青年人积极进取的精神暂时性地转为逃避现实的消极情绪。而当代青年价值取向的每一次转型必然紧随于先行的社会体制改革或重大政策的出台之后。1992年,中国的社会形势又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社会转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谈话。其中包括:“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要害是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6](P370-375)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为人们长期禁锢的思想和遇到阻力的改革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也为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理论上思想上作了充分的准备。1992年10月12日,党的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根据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理论,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上半年,在十四大精神的鼓舞下,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热情再次高涨。改革开放借着这股春风继续深入发展。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较之以前,力度加大。与此同时,社会转型速度加快,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项工作和对外开放不断取得新进展,市场机制的作用进一步扩大。整个经济保持了蓬勃发展的势头,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这时的青年对社会的关注和参与的热情有所回升,但仍局限于经济的层面,对政治等其他方面还未有太多的参与。这一时期,下海经商和第二职业成为了青年人口中的热门词汇。在有了80年代参与改革的经验之后,进入90年代的中国青年逐渐抛弃了以前的浮躁、冲动,以理智、积极的态度对待改革所带来的种种冲击。1992年之后,青年人价值取向变化明显:由80年代对社会事务的激情参与、对社会问题的一味批评转变为务实的参与、相对的宽容。[7](P2-18)从90年代中后期至今,青年人的心态较之以前变得更加理智,更能接受由于改革所带来的种种变化,对改革的期望也变得更现实。随着改革开放总体态势的平稳发展,社会为青年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使得他们对国家的前途和个人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尽管之前受多元价值观的影响,青年人的价值取向具有很多不确定性,但许多传统的价值观念 (“信义”观、“义利”观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转播的传统价值在青年人中又重新确立起来了。90年代在青年人中悄然兴起的“寻找毛泽东”、“鲁迅热”[8]等就是青年人自我反省和对过去追忆的体现。随着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社会价值观在中国青年身上的不断融合,他们价值取向上的不确定性也将逐渐消减。
三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与青年价值取向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当经济发展良好、社会关系融洽时,社会主导价值对青年人的价值取向更为包容,年轻人的价值取向与主导价值也较为契合,表现出积极的一面;当经济形势紧缩滞涨的时候,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青年的价值取向就偏离主导价值,表现得或消极或激愤。二者的起伏趋势有着颇高的相似性。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青年的价值取向总体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2008年11月至2009年4月,我们对223名大学二年级学生,265名应届大学毕业生以及110名已经工作的青年进行了关于“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的问卷调查。共发出598份问卷,收回565份有效问卷。下面是这次调查的结果:
表1 关于“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的调查
从问卷调查所显示的结果来看,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新世纪中国青年的价值取向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对“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持肯定和较为肯定态度的青年学生占到总数的77%,持否定态度的只占16%。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还有7%学生的回答模糊不清,这说明现在社会上纷繁复杂的各种因素对年轻人的影响较大,造成了其价值取向上的不确定。
面对转型时期青年人在价值观念上出现的问题,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加以正确的引导。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青年人的价值取向。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种价值观念并存并且相互冲撞,影响年轻人的价值取向。一个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是主导社会理想、信念和风尚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青年人确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理想信念,树立牢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保持昂扬的民族、时代精神以及建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培养年轻人的爱国情怀和创新能力,引导他们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倡导青年人从身边的具体事情做起,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文明行为,以及健康、正确、科学的价值取向。其次,优化社会环境,为青年人的价值观教育提供良好的氛围。社会风气、社会环境对青年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我们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优化社会环境,才能消除腐化、消极、堕落这些不良社会风气对青年人的影响。最后,还要注意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青年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让青年广泛地参与社会生产和其他社会活动,一方面,可以使青年在与社会的接触中不断增加对社会的了解,从而认识自我,找到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逐步实现社会化;另一方面,又可以学到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准则,增强劳动观念,掌握劳动技能,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吃苦精神和节俭意识,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此基础上促进青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9]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情况的变化影响着青年人价值取向的变化。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体制模式转为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带动了社会的转型。经济生活决定人们的价值观念,人们的价值观念随经济的变化而变化,走在时代前列的青年人更突出的反映了这一点。计划经济的特点之一就是集中、统一,反映到当时青年人的身上也是如此;而市场经济时代,要求的是开放、灵活,当代青年人张扬个性、渴望自由的特点正好符合了这一时期经济的特点。不同历史时期对青年人价值取向的期望、评价各有不同,这也反映了各个时期经济环境对青年人的要求。对于当代中国青年价值取向的评价应是根据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情况来进行衡量。有利于青年人自身发展和国家、社会需要的就应鼓励,不能拿一成不变的价值评价标准来评论随社会经济情况变化着的青年人的价值取向。
[1]苏星.新中国经济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2]龚长宇.酷文化·青年价值观·社会转型[J].青年研究,2002,(2):30-35.
[3]廖小平,张长明.价值观代际变迁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来看[J].西北大学学报,2007,(5):10-15.
[4]彭波.潘晓讨论——一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初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5]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杨雄等.社会转型与青年发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8]徐贵权.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2-17.
[9]谢松明.道德模范中“大学生群体”的伦理透视[J].怀化学院学报,2008,(8):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