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忻城土司歌圩文化与旅游开发

2010-01-15向延斌

怀化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对歌刘三姐范式

向延斌

(广西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广西柳州545004)

“自古以来,壮族素以善唱山歌而闻名于世,壮族聚居的广西被誉为‘歌的海洋’、‘山歌的故乡’,而充分和集中体现壮族人民能歌善唱这一特点的便是遍布壮乡的歌圩。”[1]有关壮族歌圩的源流,史书皆有所记载。“南朝梁时,吴运编纂的《安城 (今宾阳县)志》云:‘乡落唱和成风。’宋代的《太平寰宇记》,叙及了昭州 (今广西平乐、昭平县一带)僮 (壮)人‘男女盛服,椎髻徙跣,聚会而歌’的风俗。到了唐代,歌仙刘三姐的产生成为了歌圩形成的标志。南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一书中具体记载了壮族婚嫁时,人们‘迭相歌和’盛况。明嘉靖《南宁府志》‘风俗’条云:‘男女答歌’为‘远近村落及新附之州’的普遍现象。清代李调元在《南粤笔记》卷一‘粤俗好歌’中讲到‘东、西粤皆尚歌,而西粤土司中尤盛’,同时,‘凡有吉庆,必唱歌以为乐’。近人刘锡蕃在《岭表记蛮》一书中讲到:‘壮乡无论男女,皆认歌唱为其人生观之主要问题。’”[1]歌圩深深植根于壮族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历代皇朝时期虽备受歧视、累遭严禁,但总是禁而不绝,显示了歌圩强大的生命力。忻城受到《刘三姐》山歌的影响。其各族人民更喜好山歌,以歌表意,以歌传情,利用自己生产、生活、社交等诸方面的感受,在继承传统民歌传唱的基础上,运用赋、比、兴各种手法,创作了大量富于哲理、形象鲜活、艺术性强的新民歌,反映了忻城人民传承歌圩文化的精神风貌。

一、忻城土司歌圩文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歌圩文化开发的成功点透析

1.搜集整理出版《忻城民歌选》

忻城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邻比,“莫老爷”的故乡。自唐朝以来,忻城人民就以民歌的形式歌唱劳动和爱情,鞭挞丑恶,崇尚礼义,追求自由。忻城民歌浸透了全县各族劳动人民的酸甜苦辣,记载着他们生活、抗争的经历。这些民歌,是忻城珍贵的民间文学,一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解放后,忻城各族人民根据自己的生产、生活又创作出歌唱党的恩情,歌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讴歌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等许多内容丰富的民歌。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等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忻城县委政府认真贯彻执行这一方针,经过几年的收集、整理、编辑,终于在2009年完成了编撰出版《忻城民歌选》。《忻城民歌选》的出版,为挖掘整理忻城的民间文化,为研究、实践与开发歌圩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注重培养歌王彰显民歌的魅力

忻城县城是全县的经济、文化中心,这里舞台宽阔,人们生活多姿多彩,山歌氛围十分浓厚。白天,在翠绿的对门岭森林公园;夜晚,在清澈的西隆河畔、和平桥头,处处歌手如林,歌声如潮。每逢三月三、春节、三节一会等重大节日,县文化部门还组织山歌比赛,选拔新的歌王。从小就热爱唱民歌的覃彩莲在这种氛围里找到了新的搭档石祝亚,两人以清亮的歌声、高超的技艺征服了一批批的对手。2007年,来宾市举行规模宏大的桂中歌王比赛,全区各地歌王争相赴赛,覃彩莲和石祝亚代表忻城山歌队和他们进行了激烈的角逐;经过激烈的较量,俩姐妹顺势而上,力挫群雄,如愿以偿地摘取了“广西歌王”的桂冠。获得歌王桂冠以后,覃彩莲想尽了各种方法来吸引年轻人唱山歌。逢年过节,她还应邀到宜州、柳州、合山、上林等地演唱。她以满腔的热情、激情,用歌的形式把这座边隅小城带入一种既古老又年轻歌的圣地。

(二)歌圩文化开发的缺失点透析

1.搜集整理民歌缺失艺术聚合的指导思想

从清代忻城壮乡的莫震、李维序分别留下的《忻城竹枝词》二首和《周安竹枝词》七首看,竹枝与民歌是何等的接近!他们俩人的《竹枝词》,所描写的都是我们壮家的风俗节庆、习惯传统。今天读来,仍然感到民歌的“真情”,是“民间性情之响”。这是文学艺术相互融合吸收所产生的审美效应的典型范例。在这些成功范例中,我们是否也应该思考一下我们在整合壮族“欢”歌的同时,既要保持“欢”歌这一民族独特的艺术体例与艺术特点,同时也应该将桂柳话民歌、广西情歌等民歌体例与艺术特点融合起来思考。在碰撞聚合中,让相近的艺术原子生发相互吸纳的磁力场,使其各体在这个磁力场经过排斥——吸纳——融合的反复磨合中,创造出新的、应运而生的艺术生长体。这应该是一个历史的、艺术内在的渐变过程,但作为艺术之路上艰难跋涉的探究者,是否也应该心存念想,是否也应该将自己的这些念想有效地付诸实践的摸索、探究之中去。

2.歌圩文化的实践运作缺失旅游整体策划的意识

怎样进一步开发歌圩文化,怎样将歌圩文化与忻城的旅游研发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忻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应该是我们当前应该侧重思考的问题。可就目前歌圩文化的运作过程看,成效是有目共睹的,可似乎在实践运作中也多少缺失旅游整体策划的意识。因了缺失这种整体策划的意识,就很容易出现研发团队的有效整合,研发的目标茫然无序,研发的时间时断时续等不利于研发的因素出现。这些不利因素的出现,对当前利用忻城土司歌圩文化的研发来促进忻城旅游事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利用忻城土司歌圩文化促进旅游发展的策略

(一)民歌整理开发策划

1.组建民歌整理开发创作的团队

对于忻城民歌的整理开发,忻城的创作班子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与整理,已经实现了《忻城民歌集》正式出版的目标,其显著的成绩不言而喻。这里主要是说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怎样依据忻城土司的歌圩文化与旅游开发这个目标,在彰显忻城民歌的特点上,在结合旅游开发的实践运用上,在紧扣歌圩文化的具体特点上有所选择地、更加灵活地进行再整合、再创作。围绕这个再创作的宗旨,我们同样需要一个深谙民歌演唱创作的写作班子。按照旅游歌圩文化的实际要求,分门边类,有步骤,有计划,目标指向明确地开展旅游歌圩文化的研发。

2.灵活吸收各个民族民歌的精华

本次民歌的再整理,再创作,再融合,我们必须奉行“变研为用”的原则。在整个整理、创作、融合过程中,我们既要明确保持忻城原有民歌的“味”以外,还应该灵活地吸纳周边县市、吸收整个广西乃至全国各个民族民歌的精华,要想办法把这些精华融入我们的具体创作的每一个环节。因为“文化同时又具有强烈的渗透、整合的功能,某一具体的文化正因为它有自我封闭、自我保护的特征,所以在与其他具体的文化面对面时,这种特征 (功能)会马上转化成参与、化合、影响的力量。”[2](P26)可见,一个民族的文化既要注意自我保护,来彰显其民族文化特点和魅力,更要注重在整理创作过程中坚持“转化成参与、化合、影响的力量”,使其文化再生成一种新的生命的活力。故我们在整理创作忻城歌圩民歌时,是否也应该灵活地将壮族的“欢”歌的五言、多言句式转化为七言为主的句式结构。再比如,桂柳话山歌能较为灵活地沿用诗三百的赋、比、兴创作方法,当然在忻城壮族的“欢”歌里,也渗透着赋、比、兴的创作方法。我们在这里无意评价其孰优孰劣,而是意在提示再创作者要博览“群”歌,要把各个民族民歌的一些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艺术精华吸收过来,甚至应该将现在流行的自由诗歌创作的移情、通感、再现等技巧灵活地运用于民歌的再创作之中。可见,要创制出能吸引来忻城旅游观光的游客并适合于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趣味的新民歌,我们的再创作者必须在保持忻城民歌的“味”的基础上,加大与各民族民歌的转化、参与、融合,使忻城的新民歌焕发出新的生命。

3.创制出适合于歌圩对唱的民歌

我记得曾到过宜州下枧河游玩,印象最深的是我们一大帮游客站在游船上,怂恿着身着“莫老爷”、“陶先生”、“罗先生”、“李先生”服饰的几个歌手,与站在寨口码头上的“刘三姐”众姐妹对歌。试想我们这些游客,有哪个能一句不拉地把刘三姐与莫老爷及陶、罗、李三位先生对歌的歌词背下来,可以说肯定没有。这一点,该旅行社想得挺周到的,领唱的几位“歌手”,每人发给一本刘三姐歌本 (简编)。这样赛歌才能盎然生动地进行下去。此种做法,许多旅行社都有所效仿。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类的最高层次需要。要使旅游者在扮演不同角色的对歌过程中,实现自己对歌的最大潜能,获得最大的身心愉悦和审美感知,作为导引者,必须明晰这整个互动过程的链条结构,必须环环相扣。如果旅游者在某一个环节尚缺失知识或技巧,这都要导引者悄无声息地填补弥合它,这样才能使“链条”朝向预期的目标方向运行。具体到忻城歌圩对歌的内容与形式的研究上,我认为应该紧扣忻城民歌的亮点,并适当吸收各民族民歌的精华部分,整理创制出适合于忻城歌圩对歌新的范式样本。比如下面的分类也应是一种借鉴形式。

(1)即景对唱类范式

如适逢月亮出时,即可抓住月亮的形与眼前之景即景对歌。

(2)生活对唱类范式

如欣逢故友,共同畅谈幸福快乐生活,抓住一些生活细节互叙心曲。

(3)知识对唱类范式

如生活知识的对唱,依托自己丰富的自然知识,增加生活的情趣。

(4)情感对唱类范式

如遇情人,或一见钟情,两情相悦,抓住此情此景此物互诉心曲。

(5)时代对唱类范式

欣逢盛世,结合当前时政,互相倾颂对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的感激之情。

“来自现实市场的种种迹象也都表明,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不仅愿意选择那些更‘独特’、更‘奇异’、更‘新颖’的旅游景点,而且他们特别看好那些具有综合性特征的旅游地和旅游项目,从而需要在以此确定的旅游过程中获得知识性、娱乐性、体验性、享受性等为一体的多重满足。”[3](P41)从这些论述可看出,创造性地将土司文化背景下的歌圩文化置于旅游的一些环节之上,让游客能够在亲自参与旅游的全过程,从而加深对壮族歌圩文化的体会与感悟,并能够在对歌的氛围中获得快乐与愉悦,这应该是时下旅游开发的宗旨。为了能使旅游者能在整个旅游过程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对歌的活动之中,我们应该根据旅游地点、时令、情境等的不同状况,整理、创制出一组组的对唱民歌,这样随着时空的转换,旅游者也能随心所欲地参与对歌了。上面这些分类,只能是分类的一个方面的粗线条构架,真正要完善这个创编的系统工程,还需在宏观上与微观上下工夫。

(二)民歌实践运用开发策划

1.借用刘三姐对歌艺术设计对歌范式

刘三姐文化自从20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一直是歌圩文化的主要代表。她以其艺术表现力享誉海内外。可见,利用刘三姐对歌的艺术范式来开发促进忻城旅游业的发展,应该是我们的首选。时下,这项工作,我们的开发者已经做了,但方式方法或者说开发的综合性设计仍不能尽如人意。笔者认为,在这个项目的开发上,我们既要尊重长期以来人们对历史形成的审美定势,也要依据时下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在趣味、参与、互动等方面给游客更多的机会。比如依据旅游线路,设计几个让游客与刘三姐对歌的场景。所谓设计,就要在歌词、道具、服饰、动作、场景等方面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另外还可将时下旅游时兴的一些互动项目融入其中,比如让游客与刘三姐跳竹竿舞、照相、共进午餐,也可让游客扮演小牛在榕树下互诉心曲。这一系列的设计理念,并没有很大的难度,只要设计者有心、乐于去设计、执行就有可能收到好的效果。

2.紧扣中青年对歌艺术心理设计对歌范式

(1)依据中年对歌心理设计对歌范式

纵观时下歌圩的对歌现状,一般都是歌王之间的相互对唱,通过对唱决出水平的高低。这种做法,对彰显歌圩文化的魅力也是无可厚非的。但从旅游者想参与旅游活动这种特定心理分析,又觉得这种固化的程序很难适应众多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作为旅游的开发设计者,应该更多的依据旅游群体这一特殊的心理,有针对性地设计对歌的项目。一般来说这个群体我们可以假定他们是一对久别重逢的朋友抑或情人,民歌的编排创设就可依据这一类型人物的心理去设计编排。比如抓住久别后重逢欣喜心理、赛歌赢歌的自傲心理、幽默诙谐的趣味心理等方面去设计对歌的歌词内容。让那些喜欢参与互动的旅游者凭借这些歌词参与互动。当然主角也不是固化的,可在游客中产生,也可主客相互对唱。

(2)依据青年对歌心理设计对歌范式

我写了一篇散文《在对歌的岁月里》,读者阅读后,都觉得文中展现对歌情节很具诗情画意,令人回味无穷。我本身也很眷恋那个时代给我留下的一幕幕情深意切的画面。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年轻人谈情说爱的方式基本上都是手机、网络,地点也基本锁定在公园、酒吧、剧院等消费场所,再也不像我们那个时代大家都喜欢选择在小路上抑或小河边作为谈情说爱的最佳场所。作为一种青年谈情说爱的文化范式,我觉得这种失传,多少有些遗憾与惋惜。而作为这一代的青年人,他们并非不渴望尝试一种古老而又全新的谈情说爱的新的方式,只是这种形式于他们乃天方夜谭。作为旅游研发的组织者,应该抓住这一类型人的心理导向,依据他们一见钟情的倾慕心理,急切想了解对方的心理,穷尽赞美对方言辞的心理,依依难舍的离别心理等心理现象,设计编排不同内涵的对歌范本,让旅游者在假定的抑或真实的相互倾吐心曲的情境里扮演自己的角色。这也许可收到一石多鸟的旅游效能也未可知。

3.利用和创造典型对歌环境

(1)创建节庆对歌台

我们这里所说的歌圩文化是在怎样利用忻城土司文化去开发旅游、促进忻城的经济发展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的研究。利用节日庆典来创设对歌的环境,从旅游效能角度分析,它能提供时间、人文环境,它能创造一种对歌氛围与激情,在这个激情与氛围下,人们迫切地想要倾吐与表达,都在想方设法融入这个环境之中去感受属于自己也属于他人的快乐。正如王国维说的:“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4](P191)可见,创建节庆对歌台,就是要想方设法创造一种物我两忘的融情境界。这几年忻城县,或者临近周边县市就很注重抓住元宵、三月三、三节一会、四月初八情人坡会、八月十五等节日来创设对歌的环境,其对促进当地的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如果开发设计者能在宏观开发上思路更清晰,也就是说在整合民歌资源,设计对歌程序上能够加大实际操作运用层面的设计,在微观细节上的设计能更贴近对歌者的生活与情感精神,其物我两忘的融情境界何愁不能实现。

(2)自然环境对歌台

除了利用节日庆典来创设对歌的环境以外,我们更应该在创设自然环境对歌的环境上下功夫。卢卡契曾说过:“自然界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既是现象又是本质,既是环节又是关系。”[5](P582)此论述形象地阐述了自然环境的本质内涵,从旅游自然环境对歌台的设立功用角度分析,我们会觉得这具体与抽象、现象与本质、环节与关系对于我们合理利用自然环境来设计对歌台的本质意义。试想我们如果把对歌台设立在桑田边,对歌者一边采摘桑叶,一边对歌,对歌的内容就有了具体形象的东西,而物与人,物与物,人与人之间就很容易产生一种新的关系,那就是相互融合产生出来的新的形象。同理,如果把对歌台设立在金银花山上,对歌者的歌声就很容易与满山的金银花、与流光溢彩的生活相互融合,其境语、情语的自然迸发就在情理之中了。甚至我们还可以将对歌台设在在红水河畔,让对歌者面对滔滔滚滚的红河水,歌声与江河的波涛声,与两岸奇妙峰峦相互融合,那将又是另一番对歌的境界。关键是,设计者怎样充分利用特殊的“境”,使这境中的歌巧妙地和境中的人、物、景相融相谐,使其韵味隽永悠长,余味无穷,收到神奇的效果。

总而言之,忻城歌圩文化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怎样完成这个系统工程的建构,本文这里也只能厘清一点思路而已,要把其付诸实践运用,还需在宏观建构思路上与微观细节上下大工夫,只有树立起高天揽月的精神,才能达成开发的目的。

[1]邓如金.论壮族歌圩的生命力 [J].民族艺术,1991,(4).

[2]方伟.文化生产力——一种社会文明驱动源流的个人观 [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3]苏 立,侯 爽.旅游心理学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4]王国维.人间词话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5]朱立元,李均.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 (上)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对歌刘三姐范式
对歌昆虫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向往刘三姐的故乡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对歌
跳跳龙失踪
寻找刘三姐(外一首)
黄四姐牵手刘三姐 同心共筑旅游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