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工围城”之忧

2010-01-15苏杨,顾丽梅

决策 2010年9期
关键词:居民区化工事故

“化工围城”之忧

[城·事]

化工厂事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7月28日,南京栖霞区发生地下丙烯管道泄漏爆炸事故,造成13人死亡,3百多人受伤;同一天,吉林市永吉县7000只化工物料桶被洪水冲入松花江。

一系列化工事故都造成了不小的伤害,有的直接带来人员伤亡,有的则污染环境,引发次生灾害。回顾这些化工事故,似乎都可以发现,出事的化工厂都建在居民区附近,有的甚至被居民区所包围。

据原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的调查,总投资近10152亿元的7555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中,81%布局在江河水域、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45%为重大风险源。这些高危化工项目,已经成为城市人们身边的“定时炸弹”。

为什么高风险的化工厂要建在居民区附近?如何破解化工危机背后的城市化难题?

[案例分析]

从“化工围城”看环保大是

苏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

这几个月,“大型”环境污染事故的上镜率陡然提高,紫金矿业的污染尚未消停,冀东水泥厂的污染、大连湾的油污染、南京丙烯管道爆炸等等接踵而至。就连洪水也和化工厂一起添乱、害得吉林几个城市断水。这些大事故,肇事的都是大企业,而且都在城市周边,影响就比通常的环境污染事故大了不少。

反复发生的事情要总结规律,普遍发生的事情要寻找制度成因:都是重化工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用地方保护对付环境保护的现象,加上偶然因素,就产生了总量不多、但影响不小的“污点”。

要总结规律和制度成因,首先要把这些环境事故做个分类。据统计,2009年全国突发环境事件171起,主要是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和企业排污引发的污染事故。其中,安全生产事故导致的环境事故一次性规模大、给人印象深,如大连湾油污染事故。但因为是小概率事件,所以总体来看,这类事故其实没有常规的环境污染危害大。

从科学角度而言,风险等于事件损失规模乘以发生概率,小概率事件往往总体来看损失并不大。真正的危害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小污易成大害”、一个是“小污易成大污”。

第一类出事就成害,它与这些大厂居然建在居民区或水源地密不可分,处理污染物几乎没有应急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即使排污量不大,造成的危害却不小。南京和吉林的事故就是这样。

第二类则是日常环保工作不到位,污染细水长流难以引起管理部门的应急反应,结果量变就积攒成了质变。冀东水泥厂污染是这样,紫金矿业的污染其实也是这样。尽管这次因为发生了重大事故而被媒体曝光,但其长达10余年的违规排污,对汀江及其沿岸百姓生活的损害远远大于这次事故。

无论“小污”还是“大污”,如果相关产业部门和规划部门不能有效作为,让工厂分布在居民区,一样会成大害,形成居民区“坐在地雷上”的效果。

[深度剖析]

布局不合理与管理不到位

苏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

从深层次来说,让“小污”成“大害”和“大污”的制度成因其实就两条:产业布局不合理和环境管理不到位,这又是管理者用地方保护对付环境保护,而公众参与不够形成的。

我国长期以来缺少产业和规划部门对环保的前端控制,直至2007年,国家发改委《铅锌行业准入标准》才规定铅锌行业卫生防护距离为1000米。而迄今为止,发生血铅污染事件的所有企业,与居民区的距离都未能达到这个标准,陕西凤翔、河南济源等距离还不到200米。这种情况下,达标排放也肯定出事。

发生爆炸的南京塑料四厂,居然位于3块比较集中的居民区中间,附近还有幼儿园和学校,那些化工原料的储罐和周边居民距离相隔不到100米。这种情况在我国是普遍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原因很简单:地方要发展经济,招商引资中只求快上大上项目,产业部门对项目安全选址考虑不上,规划部门则和环保部门缺少沟通。这样密不可分的工厂和居民区,结果只能是一损俱损。

而环境管理不到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尽管通常大企业的环境管理远好于小企业,污染治理也因为规模效益而成本比小企业低,但许多小地方的大企业却因为是地方政府的衣食父母,就有了凌驾法规之上的特权。“挂牌保护企业”等牌子,就是这种现象的写照。

也是7月出大事的紫金矿业,就一直有“父母官”在当其保护伞。其金矿生产中系统循环利用不能完全消化的、后期处理困难的废水,一直以来的做法是将其直接排往汀江。只不过,以往的排污都是细水长流,且每次发生小污染事故,县里就会分解任务,由每个单位负责解决不同的问题。例如,有的单位负责协调网站关系,保证网络上关于紫金矿业的消息都是“正面的”。

这种事情不是个案,小地方的大企业,总能找到“要统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要在搞好环境保护的同时不耽搁生产”这样的说法。于是,许多地方就形成了大企业“小污易成大污”的“制度环境”。

城市规划“短视效应”

顾丽梅(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物学院)

笔者认为“化工围城”局面的产生,首先是因为规划“短视效应”所致。规划赶不上城市化,总是落后于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政府对于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不清。当然,如若把“化工危机”仅仅归之于城市化,显然有失偏颇。“化工围城”事件的频频发生,也反映了政府监督与管理中存在诸多的漏洞与问题。

早在2006年,有关方面就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对于这些埋在城市四周,随时危害到人民生命安全的“炸弹”,政府又采取了什么样的处理与监管措施呢?我们不禁要问政府作为了吗?

其次,“化工围城”现象产生的背后,仍然折射出了G D P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极端重要性。地方政府仍然以G D P为纲,作为衡量政府绩效的重要指标,将经济发展放在高于民生、高于社会安全的重要战略地位。在G D P的刺激下,很多省市争相上马化工、石化项目,很多地方又缺乏必要的缓冲地带,导致化工企业与居民区和主城区相邻而居。

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如何将G D P的增长与民生问题相结合,如何通过政府的决策将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相结合,是颇值得深思的。

第三,“化工围城”现象的产生,还要归结于我国的城市规划中缺乏足够的公民参与,一些公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代表”。一些地方政府在对大型化工项目举行“听证会”的时候,缺乏“程序正义”观念,不公开听证会参加人的基本情况,在召开过程中遮遮掩掩,惧怕公众提出反对意见。

同时,决策部门急于求成,过于追求效率,而忽视了长远的社会效益。不愿倾听公众的意见,也不愿意走正常民主决策程序,而是借用听证会的形式,选择有利于政府的意见,匆忙作出决策,才导致了更多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化工项目”的上马。

[路径解读]

以人为本,安全至上

顾丽梅(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物学院)

为了从长远解决化工围城的问题,首先,辩证地对待城市规划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任何城市都有一个形成发展、改造更新的过程,城市的近期建设是远期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既要保持近期建设的相对完整,又要科学预测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发展,要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

其次,进一步拓宽公众参与决策的渠道。在重视科学规划的同时,还应当给公民更多的话语权,政府应当相信与市民协作的功效,让市民参与城市规划。特别是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项目中,应当通过公示、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

同时,建立健全政府的政务公开制度,方便群众参与政务、加强监督。定期将重大城市规划决定、重大项目建设等热点问题向社会公开。

第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辩证关系。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避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要使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同步进行。

在城市规划中,重中之中是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原则。城市规划的主体是政府及其所有的公民,直接的受益者也是公民。因此,在城市规划中以人为本是基本原则,而在人的问题中,安全又是第一位的。特别是化工项目应当尽可能的远离居民区,不要让悲剧再次重演。

唯有以民生为重,带有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发展,强调科学与民主的规划,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化工围城”的困境。

治本之策

苏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

与一般人感觉的不同,在环境保护中发挥最前端、也是最重要功能的不是环保部门,从实际效果来说,产业部门和规划部门的影响更大。原因很简单,有污染不等于有危害,而且污染物治理后仍然是污染物。

如果污染物排放的空间远离人居环境,其危害程度就大打折扣甚至聊近于无了;而污染物的末端治理并不能将污染物无害化,治理过的污水仍然是污水,只是污染程度减轻了,仍然要靠较大量的天然水体来稀释自净。如果没有足够的空间发挥自净作用,则这个区域即便所有工厂都达标排放,仍然会造成环境质量超标。

所以,对工业污染防治来说,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才是治本之策。主要是末端治理的环保部门的作为空间并不大,所以现在环保部门才更加强调,环境影响评价一票否决制的前端控制作用。

熟悉美国环保史的人都知道,美国是靠产业转移才真正解决污染问题的。上世纪70年代大白天都要开灯的钢铁城匹兹堡,到如今的鸟语花香,它与北京越来越多的蓝天几乎是同一个主要原因——钢铁企业搬迁。

国务院公布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了要“优化产业布局”。这要落到实处,“大污”也不一定成“大害”了。

从环境管理的角度而言,仅仅靠环保部垂直管理的几个区域督查中心是不行的,毕竟这几十个人没有监测手段、耳目不灵。那靠什么呢?

在目前我国社会中间组织发育不够、且有的地方政府政绩观尚未转变到科学发展轨道上的情况下,公众参与就不仅需要、而且必要了。公众参与的力量到底多大,可以看厦门“PX事件”,就生生压倒了地方保护,大企业的布局就被民意调整了。

而对地方保护造成的环境管理不到位,最近也由NGO介入并成功地对这些企业施加了压力。由公众环境研究中心《2010IT品牌供应链重金属污染调研》报告发布显示,珠三角地区长久以来受重金属污染的状况没有得到缓解,并且带来了严重后果。

这个报告,对一些多年来“享受”地方保护的企业施加了很大压力。它说明在今后的中国,环保的漏洞会越来越少,至少这些体量大的企业漏不过去。

从规律和制度成因方面总结大企业出的大事,让我们可以明白环保的大是所在:在公众参与的助力下,通过产业合理布局和合理规划避免居民区变成雷区,并积极加强环境管理。

猜你喜欢

居民区化工事故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一起化工安全事故的警示
学中文
“熊”视眈眈
小恍惚 大事故
集萌社
是谁让危险品企业埋伏居民区?
应用化工第43卷(1~12期)目次
居民区WCDMA网络深度覆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