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场剧:谁在添柴加火?

2010-01-15

决策 2010年12期
关键词:职场红楼梦决策

■本刊记者 周 江

职场剧:谁在添柴加火?

■本刊记者 周 江

对话嘉宾

“职场的重量,决定了社会生活的质量”

《决策》:历史题材、谍战题材、家庭伦理题材,甚至是“麦兜”和“功夫熊猫”这样的动画片,都让人们与职场挂起了勾。近年来“职场剧”大热,请问到底是什么催热了“职场剧”?

秦德君:职场是当下社会生活的一个“关键词”,自然也成为影视的一个“关键词”,“职场剧”大热,既是一种文学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从文学现象看,具有现实感的“职场题材”顺势开发,以职场视角解读社会人生,成为一种“集体趣味”。从社会现象看,职场是人生“二元结构”,人近一半生命在职场度过,所以职场“被影视”、“被热播”是必然的,这是一种社会心理。

是什么催热了“职场剧”?应该是“职场的重量”,即职场在人生中所占份量比过去大大增加。今天,职场生涯的质量,决定了人们社会生活的质量。

《决策》:请问生存压力和职场竞争是不是职场剧流行的主要原因?另外,中产阶层的崛起,是不是职场剧热的直接诱因?职场剧热反映出什么样的社会心理需求?

秦德君:生存压力、职场竞争是催热职场剧的一个内在成因,而“中产阶层的崛起”是职场剧热的直接诱因,则难以成立。首先,中国并没有真正形成社会结构意义上的所谓“中产阶层”,认为中国已有一个整体性的中产阶层,是一种误判。

其次,“职场剧热”是一种“社会热”,很快会过去。“热”的真正原由,是职场的艰辛和它在人生结构中所占比重的增大。再者,从职场本身来看,职场越复杂、越不单纯、竞争越激烈,就越具有“故事性”,它被表现、被演绎的概率就越大。这是“职场”与“剧场”的一个关系定律。反过来说,如果社会“职场剧”盛演不衰时,其职场亦存在着某种状态的病灶。

“把现代规则带进戏里,并表演出来”

《决策》:《三国》与《红楼梦》,87版本出来的时候,媒体鲜有从职场的角度去分析它,但是今年新版三国与红楼播出后,人们更乐于去总结曹操、孙权、刘备等人物的权谋术,分析王熙凤、薛宝钗、探春的人际关系技巧,您怎么看这个现象?请问“职场剧”大热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时代背景?

缪传真:新版《红楼梦》确实存在着一种现象,那就是有意或无意地把现在职场、官场上的一些感悟、规则等带进戏里并表演出来。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肯定会带着当下的影子。导演本身也是一种职业,他自己“被职场”了,演员也是职场中人,活生生地生活在现实职场中,《红楼梦》把现代的东西带进去,通过演员表演发散出来了。

李雪松: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热点,当下职场由于竞争和压力的增加,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存在着种种的苦闷和疑惑。

而这种情绪恰逢《三国》、《红楼梦》的播映,剧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跌宕的故事情节恰好满足了人们的倾吐心理,人们给剧中的每个角色都安上了自己工作环境中的人物,这样再看电视剧就看出了自己的感觉,乐在其中,不乏是一种很好的解压方式。

秦德君:本质上,《三国》、《红楼梦》等是很难从“职场”去分析的。一是因为,电视剧对于原著来说,遗漏甚多,它不是“完整场景”;二是,《三国》风云际会中的“权谋”,是政治权谋,其行为大体是集团或小众行为,不是职场上的个体行为。

《红楼梦》里王熙凤、薛宝钗、探春的所谓“人际关系技巧”,更多是今人的附会应照。曹雪芹表现的不是“技巧”,而是性格;薛宝钗读过《西厢记》,但一定没研习过“人际关系指南”;王熙凤懂得讨好老祖宗,但一定不谙人际关系心理学。她们的行为举止,是那个环境中她们的性格“直觉”和“本能”。用今天的“人际关系”去解读,可博大雅一笑,但无实际意义。

人们之所以乐于从职场来解读新版《三国》、《红楼梦》,多少源于包括了“无奈”心理在内的“戏谑”趣味。

至于职场剧热的“时代背景”,我认为主要在于职场“压强”加大,人们的“抗压能力”已近极限。故今天职场中产生了大量心理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应当重视和正视。

“借他人杯酒,浇自己块垒”

《决策》:职场剧大热反映出什么样的社会心理需求?由此反映出的是一种积极的职场心态还是消极的职场心态?为什么?

李雪松:一部戏,不同的人可以欣赏出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人可以咀嚼出不同的回味,电视剧里有冲突有矛盾才有故事才会更抓眼球,所以不论积极的主题还是消极的主题,这个不是重点,而是通过看电视剧,找到剧中人物身上自己欠缺的人性光芒和做事优点,进而揣摩学习;找到剧中人物的缺点进行鞭策,自己不去重蹈覆辙。总之,一部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能强加于人。

《决策》:现实职场生活看起来云淡风清,电视里则充满矛盾和冲突,在您看来电视剧里反映的职场生态离现实是远还是近呢?

李雪松:可以说既近也远,电视剧里剧情必须大起大合,跌宕起伏,人物必须有血有肉,爱恨交织,方才是一部成功的电视剧。但职场中不可能象电视剧那般天天精彩纷呈,日日紧张刺激,但至少电视剧里的人和事都来自于生活,来自于我们身边,但它们又高于生活,所以一些做法可以借鉴,但一定要结合当时的情况三思而行。

荣卫林:近年,国内不少电视剧仍然把镜头聚焦到职场,让观众可以从电视剧里窥视到不同领域上演的迥然不同的职场人生,尤其是不少青春剧中不乏初出校门年轻人的职场成长经历。

如两年前热播的《奋斗》中就充斥着找工作、谈恋爱、供房子这些初涉职场的年轻人都曾经历的,让人不得不强打精神面对的事情。这类职场剧胜在跟都市年轻人的生活贴近,主人公的遭遇中可以折射出自己的影子,从中可以看到自己的生活轨迹,所以看了很容易引起共鸣,也反映了大家渴望职场成功的内心诉求。

电视剧中呈现的不论是复杂的人际关系还是琐碎的处世经验,一般都很实际也很实用,也能从中得到不少启示。

《决策》:您认为“职场剧”吸引人们的,是隐藏在剧情背后的职场“锦囊”,还是每个人都能对号入座,从中找得到职场角落那个属于自己的身影?

秦德君:“职场剧”吸引人们,主要是离自己比较近,比较现实,能表达自己某些心境,实现“借他人杯酒,浇自己块垒”;另在欣赏口味上有新鲜感。至于“锦囊”、“对号入座”,那是十分机械的——如果哪个人看剧时“对号入座”,想从剧中找到什么“锦囊”,那是十分可笑的,说明他在职场根本找不到北。

《决策》:职场新人是职场电视剧最大的观众群,您对初入职场的新人有哪些建议,他们该怎样去观影、看剧才是有益的?

缪传真:职场新人从电视剧中知道了很多所谓的“技巧”,学到了很多“谋略”,提炼了很多“战术”,他会有意识地去用这些东西,而实际上这些东西很多时候是没有用的。

如果过分做作,刻意去维护单位中的人际关系,处处处心积虑,有的时候也是害了自己。职场新人应该以仁厚、真诚、谦逊等这些传统美德来感染人,扎扎实实、本本分分地去开展自己的人生。

猜你喜欢

职场红楼梦决策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别样解读《红楼梦》
关于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几点认识
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决策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