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喜欢什么样的下属
2010-01-15
■本刊记者 杨 敏
领导喜欢什么样的下属
■本刊记者 杨 敏
“您在现实的职场环境中,感觉最难处理的人际关系是哪一种?”2010年11月,《决策》杂志联合新浪网开展的“职场电视剧”问卷调查显示,58.3%的网民认为“与领导的关系最难处理”。
对一个领导来说,他最看重的是下属的能力还是下属的忠诚?对一个下属来说,忠诚意味着对事负责还是对人负责?对一个单位来说,“会干事的”与“会来事的”,谁又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呢?
这些网民热议的话题看似无解,但在现实职场情境中,困惑无时不在、也无处不在。
能力第一,还是忠诚第一
【镜头回放】
电视连续剧《黎明之前》
齐佩林跟孙大浦说过一段有关能力与忠诚的台词,分析局长谭忠恕为何派刘新杰去抓捕爆破手。
齐:能力和忠诚是个考验,局长把这个机会给了新杰。你还别说,这个小子还真争气。今天的两个行动必须同时进行,一边李伯涵负责,另外一边,你说新杰不去,谁去?你去还是我去?
孙:(笑)那还真不行,如果换成你我,咱俩还准得死在那儿。
齐:就是呀。咱们俩的能力是经不起那样考验的。但是咱俩的忠诚,是不需要考验的。
在百度《黎明之前》吧中,围绕“忠诚与能力”的讨论一直不断。能力第一,还是忠诚第一?人们的观点见仁见智。
网友涤影感慨,自己曾经被这一问题困惑了许久,“5年前,听到‘忠诚比能力更重要’这句话的时候,我十分反感,认为这一愚昧的认识谋杀了众多英才;3年前听到这话,多半会不屑一顾,觉得只要有能力到哪都发光;如今,我不得不承认,对于领导而言,这句话在相当大程度上是被认同的”。
“人的认识是随着经验和阅历的发展而变化的”,涤影的职场顿悟,一定是头撞“南墙”之后的现实选择。那么,关于忠诚与能力的话题,领导者又是怎么看的呢?
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缪传真分析说,忠诚和能力不是对立的,没有一定的能力,你上不了那个台面,进入不了领导视野,连忠诚的资格、忠诚的机会都没有。“如果说能力是一把梯子,忠诚则是这把梯子倚靠的方向和位置。说忠诚,不是忠诚于领导私人,而是忠诚于事业和真理,只是这些都是抽象的,只有领导是具象的。所以,下属的忠诚,常常表现为对领导的忠诚”。
至于忠诚与能力,谁更重要?缪传真认为这个问题没有定论,“站在下属的角度,往往矜炫自己的能力;站在领导的角度,常常在意下属的忠诚。在日常工作中,领导把下属的忠诚摆在第一位,但在危急关头,领导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启用能人。”
那么,领导为什么会如此看重下属的忠诚,而非能力?在接受《决策》采访中,缪传真一直提醒记者注意分析领导与下属的角色差异。
在一个组织中,领导是决策者、指挥者,下属是执行者、服从者,他们的共同追求是“把事干成”。但是,领导在干成事的过程中,展现的是自己的控制力;下属在干成事的过程中,凸显的是个人价值。领导常常不了解实际,不知道“是什么”;下属常常不明白决策的意图,不知道“为什么”。领导不明下情,可以调查;但是,下属不知内幕,却不可以窥探。这种情况下,领导需要的是忠诚,下属需要的是信任。
当《决策》记者要求受访对象用一个比喻来说明领导和下属关系时,一位官员想起了“同心圆”。他说,“在任何单位,都存在一个无形的同心圆,圆心是领导,圆心周围是忠诚于组织、忠诚于领导、忠诚于职业的人。离领导越近的,是忠诚度越高的人,而不一定是职位越高的人。很多高层管理者天天和一把手打交道,却未必得到一把手的信任。很显然,越靠近圆心的人,越可能获得稳定的职业回报”。
还有一个比喻更为精当。一位职场专家认为,领导活动是一个“场”,这个场的磁力线方向是唯一的,都指向“北”,他决定了下属不能逆向而动;同时这个场还是运动的,下属与领导必须保持同步,慢一拍会出局,快一步也会出局。
“七分忠诚,三分能力”,“忠诚是第一竞争力”,2010年的图书市场,这些“金科玉律”在成功学著作中俯拾皆是,而电视荧屏中那些职场人物的经历更加强化了人们的认知。有网友将职场人士分为三类,一类是《黎明之前》中的齐佩林,他能力一般,但绝对忠诚,深得局长谭忠恕的信任;第二类是齐佩林的同事李伯涵,业务能力最强,但居功自傲,还不时挑战领导权威,最终落得悲惨下场;第三类是新版《三国》里的赵云,他谦虚谨慎、处事低调、懂得感恩、忠诚度高且能力超强,成为观众最为推崇的职场典范。
在现实职场,“赵云”是难得一遇的,芸芸众生中更多的还是“齐佩林”与“李伯涵”。显而易见,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领导多半会选择去团结低能力、高忠诚度的下属。
能力欠缺,可以通过锻炼得到提升,但忠诚更多的是一种态度。那么,忠诚到底有哪些维度?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忠诚度高的下属?
对于这一问题,一位长期供职于省直机关的处级干部深得其中三味。他认为忠诚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思想上与领导保持一致性,你可以没有思想,但是不能没有“我”的思想;二是行动上保持一致性,能第一时间且毫不迟疑地执行领导意图,接受任务不问缘由,执行任务不讲价钱;三是具有排他性,对下属来说领导是唯一也是全部,不能左右摇摆、朝秦暮楚;四是要经得起考验,领导总会自觉不自觉地试探下属的忠诚度。要像《致加西亚的信》中的罗文一样,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力完成任务。
百炼才能成钢,对职场人士来说,每时每刻都在面临忠诚度的考验,困扰他们的另一个问题接踵而至:忠诚意味着对事负责,还是对人负责?
对事负责,还是对人负责
【镜头回放】
电视连续剧《追捕》
郝处长气冲冲地从南京来到上海,质问下属陈占豪抓捕文化名人周鸿初为什么不请示、不汇报。
郝:你为什么要杀周鸿初?当初逮捕他你为什么不请示我?干这行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你怎么这么不成熟?做事不讲究章法,自己干的事自己去面对吧,你要是干不好的话,就不要干了。等着我撤你的职吧!
中国有句俗语,“做事不依东,累死也无功”,这个“东”也就是“东家”、领导的意思。这句话看似质朴,却揭示了中国传统管理方式的一个规则,以及传统领导方式的一种习惯,那就是“对人负责”与“对事负责”的二律背反。
管理咨询顾问丁千城曾在他的一本著述中用一个历史小故事说明官场中人的烦恼。东汉光武帝刘秀召见即将上任的甘肃武威太守任延,刘秀告诫他说:“好好侍奉长官,不要丢掉名誉”。
任延不同意刘秀的说法,强调“履行正道,奉公守法,是臣子的节操,如果下级对上级唯唯喏喏,那不是陛下的福分。陛下说要好好侍奉长官,我不敢接受”。
任延不事“上官”的故事,在为他赢得了“循吏”美誉的同时,也被列入官场“清流”一列。他的“拎不清”以及“冥顽不化”,决定了他在仕途上不会走得更远,也无法为百姓谋取更多的福利。
忠诚,到底是对事负责还是对人负责?任延之问像一个疑团,在中国官场一直悬而无解,千年之后它仍在困扰着职场众生。在采访中,多位官员对此感同身受,他们也为记者勾勒出职场中两类人的大致轮廓。
“对人负责”的下属是这样的:他们不论事情本质如何,不论事情所遵循的规律怎样,也不顾事情处理的最佳结果是什么,只要做事让自己的上司满意,哪怕事情最终结果不是其本应达到的最佳状态也无所谓。本着这种观念的人“只求人满意,不求事最佳”,对上级唯命是从,领导说怎么做就怎么做。
“对事负责”的下属则不会事事迎合领导的喜好,在工作进行的动态过程中会主动把握各种变化,不错过任何能使事情做到最好的机会。
电视剧《潜伏》中的余则成和李涯就分属两类人。余则成时刻揣摩军统天津站站长吴敬中的爱好,知道领导对收藏兴趣甚浓,受命设局从一个商人手中巧取豪夺多件古玩,满足上司的贪欲;而行动队长李涯,与站长吴敬中若即若离,抱着对职业的忠诚兢兢业业、恪尽职守,领导与下属的亲疏之分显而易见。
戏如人生,当观众一边玩味眉头深锁的李涯无奈与落寞的时候,他们也难免对号入座,在心底无数次告诫自己,别去做现实版的李涯。
“领导有时候是轻公德、重私德的”,缪传真认为尽管这是职场的一种无奈,但也是一种客观现实。领导对下属处事风格的偏好,其实是建立在领导者无所不能的人性假设基础上的,“听我的没错”,经验型的领导必然喜欢下属勤于请示、事事汇报;善于授权的领导则更多注重下属的事功,而不会对过程强加干预。
领导的偏好,决定了下属的行为选择,对人负责还是对事负责,组织文化不同,结论自然也不尽相同。
既然对人负责、对事负责无关对错,那么为什么身边还有那么多“会干事”的人跑不赢“会来事”的呢?一位年轻公务员在接受《决策》记者采访时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会干事,还是会来事
【镜头回放】
电视连续剧《旗舰》
副舰长陈建军为了竞争舰长需要撰写一篇论文,但靠自己的能力却怎么也写不出来,于是交由部下郑远海撰写。郑很快完稿并交给了陈,陈发觉郑将其名署在自己前面,大为不悦。
此时,一个叫谢庭轩的部下,替陈建军抱不平。陈建军不禁滴咕道:“会做事的不会来事,会来事的不会做事。”
“会做事的不会来事,会来事的不会做事”。陈建军的这一声嘀咕,道出了职场另一出“剧情”,观众看到此处,不免会心一笑。
供职于上海市委办公厅的秦德君博士坦承,今天职场确实存在这样两种人,一种“会做事”,一种“会来事”。“当然还有一种,既会做事又会来事,但比较少。‘会来事的’时常比较讨巧,会占些便宜,得些风雨,但时间长了,就玩不转了。职场做人做事,靠的是好的品行和真才实学,玩的是真家伙,小聪明终究误大事”,秦德君对此观点鲜明。
同样处理一项工作,“会做事的”与“会来事的”行为方式有哪些不同?记者近日读到的一则管理寓言,就生动地道出了“会来事”与“会做事”的区别。
寓言说,某家养了一只灰黑色鸡和一只芦花鸡。一天,主人决定杀掉一只给儿子过生日。他将鸡叫来,问它们为什么要下蛋。
灰黑色鸡说:“我吃了食,肚子里有了蛋,就要把它生下来”;芦花鸡说:“我的生命是主人给的,我就要知道报恩,给主人下蛋”。
主人又问它们今年打算下多少蛋,灰黑色鸡说:“我不知道,肚子里有了蛋我就会生出来”;芦花鸡则信誓旦旦:“我要多下蛋、下好蛋,为主人多作贡献”。主人连夸芦花鸡,并把灰黑色鸡绑了杀掉。而事实上,芦花鸡从未下过一个蛋。
读罢寓言,人们在哑然失笑的同时,心底难免会浮现几张面孔。有一类人憨厚、老实,干事扎实,不偷懒耍滑,不油嘴滑舌;他们不事张扬,不喜欢应酬,不善于与领导套近乎、拉关系,他们做事很多、实绩不少,有时却未必能广为人知。
还有一类人善于察言观色、投人所好,故而左右逢源,尽管实绩不多,却时而春风得意,占尽便宜,得到不明实情的领导青睐。
《旗舰》中郑远海“不谙世事”,给领导写稿居然把自己的名字署到前头,谢庭轩尽管没有锦绣文章的功夫,但是在领导面前讨好卖乖的形象却非常典型化、生活化。
“会干事的”与“会来事的”,往往在一个单位共生共存。组织文化的土壤,决定了这两类人的职业成长空间。尽管“会来事的”人不会绝迹,但是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组织环境还是应该为更多“会干事的”人提供平台,让他们想干事并能干成事。
“职场是人生的一部分,本质上靠‘道’不靠‘术’,诚恳做人、扎实做事,才能无往不胜。当年曾国藩一生,始终用最实在、最笨拙、最不讨巧的办法来行事处世,决不耍滑头、玩技巧,所以他才能‘可持续发展’,稳稳当当地发展”,秦德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