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场剧背后的社会温度

2010-01-15王运宝

决策 2010年12期
关键词:职场办公室现实

■本刊记者 王运宝

职场剧背后的社会温度

■本刊记者 王运宝

职场,是一个充满话题和故事的领域,2008年随着《潜伏》热播,有着浓厚职场剧色彩的谍战剧、励志剧受到了大批观众的追捧。刚刚播完的《黎明之前》更是掀起了一股新的热浪,被很多人视为一部里程碑式的“职场圣经”。

2010年职场剧大热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当人们在关注职场的时候,部部电视剧似乎都能与职场挂起勾来,《潜伏》、《黎明之前》自不用说,《三国》、《红楼梦》,甚至是《婚姻保卫战》都“被职场”了。

公务员,作为职场剧的重要受众群体,《潜伏》、《黎明之前》甚至是《杜拉拉升职记》里的故事,触动了他们哪根麻筋?职场剧大热,到底有着怎样的社会背景?反映出什么样的社会需求?投射出什么样的社会心理?职场剧吸引人的,是隐藏在剧情背后的职场锦囊,还是每个人都能对号入座,从中找到蜷缩在职场角落里那个属于自己的身影?

2010年11月,《决策》杂志联合新浪网、温州市委党校,采用问卷调查与专题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一次职场剧调查活动,参与调查的地区覆盖20多个省市区。

“职场教科书”

“如果说,《潜伏》算是1.0版的职场入门的话,《黎明之前》已是升级换代的2.0版职场生存宝典了。”一位参与调查的人,在问卷中写下了自己的体会。其实,早在《潜伏》热播之初,这部以谍战为主题的电视剧,就被演绎为“职场教科书”,获得了公司白领、公务员和无数职场新人的热议。随后,《杜拉拉升职记》创新出多种媒介齐头并进的传播方式,把职场剧热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现实中,哪些职场剧的关注度更高呢?综合问卷调查、网络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潜伏》的比例最高,为54.2%;紧随其后的是《杜拉拉升职记》,为38.75%;最新播出的《黎明之前》,排名第三,为15.4%;被众多网友誉为“女性职场宝典”的《宫心计》,以12.9%的比例排名第四。

调查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三国》和《红楼梦》在上世纪80年代播放的时候,鲜有人从职场的角度去分析里面的剧情和人物。但是2010年新版《三国》、《红楼梦》播出后,人们更喜欢去总结曹操、孙权、刘备等三大集团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与生存技巧,也喜欢从职场的视角来剖析王熙凤、薛宝钗、贾探春的人际关系处理技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换句话说,职场电视剧引起关注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为此,调查问卷专门设计了一个问题,“当前职场剧流行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您认为是什么原因?”调查结果显示,有68.75%的人认为是“转型期职场的生存压力大,契合了一种社会心理,容易引起共鸣”;有15.83%的人选择“中产阶层崛起,成为职场剧的重要受众群体”。另外,有13.3%的人是从电视剧本身来分析原因,认为是“剧情上相比其他电视剧来说更精彩”。

通过上述调查发现,调查中共有83.58%的人选择社会发展的改变,带来了职场生态的改变,转型期的职场生存压力,让更多的人从电视剧中找到某些现实生活的关照。不管是处在职场矛盾斗争更为集中的官场,还是处在国有企业或是跨国公司,所有的职场中人,都是如此。因此,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缪传真总结说:“反映出的社会需求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了解职场,二是寻求方略,三是艺术共鸣。”

对于职场剧热的时代背景,上海市委办公厅的秦德君博士分析说:“我认为主要在于职场压力增大,人们的‘抗压能力’已近极限。故今天的职场中产生了大量的心理问题,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以职场视角解读社会人生,成为一种‘集体趣味’,所以职场‘被影视’、‘被热播’是必然,这是一种社会心理。”

同样,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拉萨市建设局副局长郑伟对《决策》分析说:“对职场剧所描述的现实生活,从人们生存的立体空间出发,可以有无数个角度进行分析,时代背景下的职场剧热播,生存压力和职场竞争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同时,个人自我拓展的诉求,也是一个原因。”

找到自己的影子

奋斗在职场,犹如经历一场马拉松长跑。不管身在官场,还是在跨国公司,或是国有大型企业、私营企业,这个过程似乎都是漫长甚至是乏味的,谁都不能永远保持刚出发时的冲劲和爆发力,每个人都会遇到职场停滞期、职场倦怠期,或者遇到跳槽的烦恼。正因为现实职场是这样一个酸甜苦辣咸的“五味罐”,就与电视剧中经过艺术加工后的职场,产生了一种相互之间的映射。

实际上,调查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在回答“您认为电视剧中所反映的职场生态,是否与现实职场相似”这一问题时,有55.4%的人选择“有些类似,能找到现实职场生态的影子”;同时,选择“与现实不同,是一种戏剧化的表现形式”的人占41.2%。两者相比较,认为与现实职场相类似的人高出了14.2个百分点。

由此调查结果发现,能够从职场电视剧中看到现实职场生态影子的人,超过5成以上。更进一步说,在看职场电视剧时,人们“能否找到自己在现实职场中的影子呢?”

统计结果证明,有49.58%的人选择“偶尔会感觉到”,另有13.3%的人“经常能找到自己的影子”;而选择“不能,剧情距离现实太远”的比例,为35.8%。

两者综合来看,个人与生态这两种“影子”,无疑是职场剧热播背后的真实社会心理。对此,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告诉《决策》,“每个人对号入座,是看职场剧时客观存在的。”正如一位受访对象在问卷上留言所说,“杜拉拉具有现实生活的状态,一位小人物的命运,怎样向上升,有我自己的影子。”

在职场电视剧所投射的众多职场生态影子中,一个无法回避的方面,就是“办公室政治”的存在。

“办公室政治”是源自美国华尔街的一个词汇,尽管带着某种灰色的意味,但现实职场永远不可能百分之百屏蔽掉“办公室政治”。在2008年,就有人从热播电视剧《潜伏》中总结出一套详尽的“职场攻略”,引起很多人的追捧。紧接着,诸多打着“办公室哲学”旗号的书籍,开始占据书店的显要位置,更有网友在天涯论坛公务员版留言说,自己之所以不够成功,就是“吃了不懂办公室哲学的亏”。

事实果真如此吗?

《决策》问卷调查中,特别设置了一道题目“在看职场类电视剧时,您的主要关注点是哪些?”统计结果显示,选择“职场中为人处事的方法和技巧”的比例最高,为46.67%;选择“与办公室政治有关的情节”占13.3%,两者相加占到了59.97%。这就是说,有6成的人在看职场电视剧的时候,是在关注着“办公室政治”与“办公室哲学”。

在《决策》开展这次职场剧调查之前,2010年10月,《中国青年报》的一次调查,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办公室哲学”受到职场人的追捧。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调查显示,高达82.4%的人阅读过“办公室哲学”网贴或书籍,其中10.3%的人经常阅读,表示“没有读过”的人仅占17.6%。同时,调查结果还显示,有57.3%的人认为,“办公室哲学”的部分内容是有道理的。

由此,有人就将办公室政治形容为一只人人讨厌,但人人都躲不开的“怪兽”。实际上,恰恰是这样一只“怪兽”的存在,成为近两年职场剧持续升温的深层次原因。换句话说,职场的现实生态为职场电视剧的热播,提供了一种社会环境,同时,职场剧所展现的职场生态,也满足了大众社会心理的寻求。

但是,“对职场电视剧要进行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缪传真在接受《决策》采访时说,对“办公室政治”,也要多角度的认识,“有人把‘办公室哲学’奉为准则,这种绝对的看法是不科学的,可能的确让你得到了相对的成功,但同时也很可能失去同事的信任和关怀。”

“场”的力量

“余则成老练、沉稳、睿智,应付上中下三级时,对上级要敬、对平级要和、对下级要拢。”一位参与调查的人这样总结“余则成”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调查结果显示,《潜伏》中的“余则成”、《杜拉拉升职记》中的“杜拉拉”,是最受关注的两个人物。

此外,《潜伏》中的天津站站长吴敬中、行动队队长李涯,《黎明之前》中的第八局局长谭忠恕、总务处处长刘新杰、情报处处长齐佩林、电讯处处长孙大浦、行动处处长李伯涵,《杜拉拉升职记》中的王伟、玫瑰,《宫心计》中的刘三好等人,都在调查中多次被人提及。

从根本上来说,所有这些剧中人综合在一起,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关系就会形成一种“场”。不管是官场还是职场,都会存在“场的力量”,那么作为“场中人”,在现实的职场环境中,“感觉最难处理的一种关系是什么?”

统计结果显示,选择“与领导的关系”的比例最高,为58.3%;选择“与同级之间的关系”的比例为35.4%,位居第二;只有3.75%的人,选择了“与下属的关系”。这是一个值得玩味的调查结论。电视剧《黎明之前》的热播,似乎正好契合了这种现象。

在第八局中,与人相处肯定不完全是靠手段,在这一点上刘新杰做得近乎完美。机关里的其他同事,包括齐佩林、孙大浦等人,尽管是敌对双方,但是都对刘新杰特别好。正如剧中人刘新杰的扮演者吴秀波所言:“刘新杰最后能够保全,并不是他有多聪明,而是他本质很善良,并将这份善良给了他的敌人,所以才让敌人对他不防备。刘新杰最大的武器就是交朋友,他在第八局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跟自己的敌人交朋友。”

与刘新杰相对应的,就是能力超强、专业素质极高的行动处处长李伯涵,因为处理不好与其他四位处长的关系,被局长谭忠恕评价为“人缘极为不好”。最后,李伯涵悲惨地丧命于自己下属的枪下。因此,有位网友总结说,“人缘也是生产力”。

既然职场电视剧用一种艺术化的手法,将现实职场生态投射在了荧屏上,看这种电视剧时,“是否对您的职场生涯有影响呢?”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有些影响,偶尔会有帮助”的人,占到54.58%;选择“有很大影响,学到了很多东西”的比例为7.08%。两者相加,职场电视剧能够产生影响的比例,超过了6成,占到61.66%。而选择“没有影响”的比例,为38.34%。

由此可见,职场电视剧不仅仅是现实职场生态的一种投影,还实实在在地对现实职场中的人产生某种影响,用秦德君的话说,“能表达自己的某种心境”。职场是一个特别的“场”,在“场”中生存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

所谓戏如职场,职场如戏,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的角色,做一个好的“演员”。

猜你喜欢

职场办公室现实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现实的困惑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