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检验科实习生的医院感染知识教育
2010-01-14张国强陶振东
张国强,陶振东
(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检验科,江西南昌 330003)
重视检验科实习生的医院感染知识教育
张国强,陶振东
(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检验科,江西南昌 330003)
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是加强医院质量管理的一个重点[1]。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各种侵入性检查和操作增多,医院感染问题也日益突出。检验科是医院重要的医技科室,承担着患者的血液、尿液、粪便、痰液等临床标本的检验工作,是各种传染源相对集中的地方,也是医院感染重点监控的科室[2,3]。长期以来,检验科在学科建设方面存在“重测轻防”的趋向[4]。作为检验专业的临床实习生这一特殊的群体与医院长期在一线的工作人员不同,其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经验防护及教育培训均存在一定差异。为了解我院检验科实习生对医院感染知识的认识程度,进行了本次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2008年6月~2009年4月在我院检验科参加实习的医学生。实习生人数共25人,其中大专17人,中专8人;男1人,女24人。年龄最大23岁,最小18岁,平均19.9岁。在调查期间该届实习生已进行了5个月的临床实习。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医院感染知识调查表,由笔者及一名带教老师发卷,负责讲解,要求调查对象如实独立填写,当场填写并回收。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份,回收有效问卷25份,有效率为100%。题型分为判断题、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三种。调查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的概念、诊断标准、易感因素和传播途径,消毒灭菌概念及技术,常用消毒剂使用和配制,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院感监测项目及标准,医疗废物分类及处理,自我防护知识,洗手的正确方法,无菌技术定义和目的,院感相关法律法规和研究进展等。
1.3 评价 参考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内容为依据制定标准。根据医院感染知识调查表得分情况:>85分为优良,60~85分为一般,≤60分为差。
2 结果
我院检验科25名实习生对医院感染知识的认知情况见表1及表2。
表1 不同学历层次实习生医院感染知识掌握情况 [例%]
表2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题目及答题情况
3 讨论
本次的问卷调查涵盖了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大部分内容,调查题型均为客观题,虽题量较少,但基本能反映出我院检验科实习生对医院感染知识的总体认识情况。
调查结果表1显示,实习生的总体认知情况不是十分理想;不同学历层次实习生医院感染知识掌握情况无明显差异,但大专实习生表现略好。原因分析:(1)我国医院感染管理起步较晚。目前,医学院及护士学校绝大多数没有专门开展医院感染学知识教育课程,也没有系统的教材[5]。对很多医护人员和实习生来说基本上是一个新的知识点。在学校基础教学阶段更强调的是专业知识教育,而在医院实习阶段涉及的大多是医疗技术和技能的培训,同时实习生要边工作边学习,日常工作比较繁重,也轻视了院感相关知识的学习,因而导致了院感认知程度不高。(2)大专层次实习生较中专实习生认知程度略高,可能是前期学校基础教学中相对于大专生理论知识教育更加注重,中专生在学习理论和实践的同时,较侧重实践操作的培养。
调查结果表2显示,大多数实习生对无菌技术定义和目的、院感的概念、消毒灭菌概念及技术,答对比例较高;院感的传播途径、医疗废物分类及处理、医院常用消毒剂的使用和配制掌握较好,基本合格;与临床相关的院感知识不够熟悉,如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院感的监测项目及标准、院感易感因素、院感诊断标准等;但在洗手的正确方法、医护人员自我防护相关知识、院感相关的法律法规、院感的研究进展几方面认知程度较差。原因分析:(1)院感相关概念答对比例较高显示出我科大部分实习生对医学基础知识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尤其所学是检验专业,在部分专业课程如“临床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检验”中作为章(节)涉及了相关的知识点。(2)实习生在检验科日常工作中及各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对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知道如何分类及处理。医院常用消毒剂的使用和配制基本熟悉。(3)由于所学专业限制,知识面局限以及临床工作性质不同,我科实习生对临床(医疗)相关的院感知识认知不足,例如“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一方面认为用药是临床医生的事跟我们检验关系不大,另一方面对临床应用的抗菌药物确实不熟悉。(4)有研究表明,医务人员防护意识不足是导致职业感染的主要因素[6]。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实习生自我防护相关知识不强。检验科是病原微生物的聚集地,据资料显示,单在临床免疫实验室传染病检测标本阳性率近10%,乙型肝炎和梅毒占绝大部分[7]。病原微生物可经病人或医院工作人员的手、医疗用品、医疗器械、室内物品直接或间接接触等传播途径传播[8]。许多实习生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例如:不戴防护口罩、手套、帽子,穿着污染的工作服随意进出休息室、值班室,不洗手就接触生活物品、吃零食、化妆,在实验中途听电话等。(5)文献报道,由于医护人员手传播细菌造成的医院感染占所有原因的30%[9]。大多数实习生都知道洗手的指征,但洗手的正确方法掌握较差,不能严格落实“专业洗手七步法”。(6)院感相关的法律法规、院感的研究进展回答正确率仅为20.00%、12.00%,院感知识严重缺乏和陈旧,集中培训学习的机会少,对医院感染最新动态信息量不够。
通过以上分析,能够发现实习生由于缺乏系统的医院感染教育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确实存在很多薄弱环节。通过本次调查,我科全体实习生都表现出了比较高的求知欲,均希望获得相关知识的培训。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下笔者提出几点建议:(1)在学校的前期教学阶段中应增设医院感染及生物安全知识的课程,将“医院感染学”纳入正规教学计划。(2)实习医院应对新到实习生强化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岗前培训,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可以定期开展如:专题讲座、集中授课、开讨论会等不同形式的教育,不定期的抽查或考试。(3)进入检验科(实习科室),科室领导可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着重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可定期组织全体实习生认真学习有关院感管理的法律法规,如《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消毒技术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科室操作程序,加强医疗废物和一次性检验用品管理,对自动化检验废弃液进行消毒,科室环境和检验报告单的消毒,正确使用生物安全柜和自动洗手设备等;另外,可发挥检验专业优势,临床微生物室是与医院感染管理科密切相关的实验室,实习生在该室不仅仅是掌握临床常规的细菌染色和细菌培养鉴定,同时可在上级医师带领下参与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更加直观的学习如何处理和报告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了解医院感染的监测项目及标准。(4)带教老师要给实习生加强引导,以身作则,带领他们进行规范操作,言传身教的把自己积累的院感和生物安全知识防护经验贯穿在整个实习教学过程中。(5)实习生自身也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应牢固树立“有菌观念”并掌握无菌操作的原则,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自觉养成良好自我保护习惯。(6)严格落实“专业洗手七步法”人人过关。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10]。保证洗手效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是所有实习生都应做到的。(7)医院感染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病理学、病原学、免疫学、临床疾病学、流行病学、消毒学和管理学等,需多学科相互渗透与合作[11]。我们注重培训的同时也鼓励实习生自主学习,拓展他们的知识范围,启迪创新思维,增加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
总之,我院检验科实习生对医院感染知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非常重视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接触感染的教育和监测管理[12]。我们需要通过有效的途径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不仅仅是我科自身,更要加强各专业全体实习生的自我防护,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能力,并为将来走向临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1]董翠珍,杜国英.临床医师对医院感染的认知程度的调查[J].浙江临床医学,2004,6(7):607.
[2]王力红.医院感染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69~171.
[3]杜 敏,马尚柱.临床实验室医源性感染的控制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9):1027~1028.
[4]丛玉隆,秦小玲.检验科管理中的几个主要问题与对策[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11):649~651.
[5]毛秀英,金得燕,于荔梅,等.实习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2):110~112.
[6]李 勇,戴 彤.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风险与防护对策[J].中国热带医学,2005,5(8):1763.
[7]王苏华,朱以军,胡 轶.临床免疫实验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控制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6):708~709.
[8]Ksiazek TG,Erdman D,Goldsmith CS,et al.A novel coronavirus associated with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J].N Engl J Med,2003,348:1953~1966.
[9]游建萍,黄 庆,府伟灵,等.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4):426~428.
[10]李嫦珍.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3):308~309.
[11]徐秀华,易露云,吴安华,等.临床医院感染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
[12]Grimes RM.Tuberculosis control in health care workers:an algoritnmic approach[J].AJIC,1996,24:70.
R446,Q338,R192
B
1674-1129(2010)01-0070-02
10.3969/j.issn.1674-1129.2010.0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