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权结构、董事长技术背景与技术创新动力——基于中小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2010-01-12刘渐和王德应
刘渐和, 王德应
(安徽财经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41)
领导权结构、董事长技术背景与技术创新动力
——基于中小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刘渐和, 王德应
(安徽财经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41)
企业领导人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但其影响过程与机理还未完全揭示。文章重点从企业领导权结构和董事长技术背景两个维度来分析企业领导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通过协方差分析发现,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对企业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而两职分离则抑制技术创新;董事长有技术背景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更强。因此,得出两职合一是当前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更合理的领导权结构,同时,董事长有技术背景也更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技术创新动力;领导权结构;技术背景
一、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拓宽就业途径、优化所有制结构及拉动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中小企业受行业、技术水平、规模、发展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大多数不具有与国有大企业和跨国公司相抗衡的技术、资金实力,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小企业的生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1]。而技术创新导致的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可以使其摆脱价格接受者的被动地位,赢得持续竞争优势,因此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至关重要。
一般认为,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为规模小,机制灵活,适应市场的多变要求重视微小的创新,能在大企业的夹缝中生存;决策独立自主且经营与利益挂钩,这使得中小民营企业与市场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企业家从情感上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成长、壮大,企业家创新行为不需要很强的外界激励和监督[2][3]。现实也证明了中小企业在创新上的优势,中小企业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4]。然而樊丽淑、楼慧心的调查却显示,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有很多劣势,除了技术、资金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决策主体创新动力不足[5]。由于中小企业在发展之初过于依赖低价及体制优势,且他们正在逐渐消失,但决策习惯中所孕育的“成功经验”,往往会固化人的思维模式,从而导致主体不愿进行根本上的创新[6]。创新行为的精神需求不足是其缺乏创新动力,进而导致创新行为匮乏的根本原因。
企业技术创新理论认为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源[7][8]。周耀烈,张大亮的研究也认为,高水平的企业家对技术创新的成功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9]。中小民营企业中董事长多为企业创办人和实际控制人,是企业家的代表,他们对技术创新机会的识别、及能否对其进行有效的决策,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重要因素。本文聚焦企业家的动力机制,以期对理论与实践有相关启示。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我国《公司法》规定,董事会是公司最重要的决策和管理机构,公司的事务和业务均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由董事会选出的董事长具体执行。董事长的职责主要是组织、协调;在董事会闭会期间,对公司的重要业务活动有业务执行的处理权和董事会职代行权;对公司重大业务和行政事项作出决定。而总经理的职责是在董事会的授权下,执行董事会的战略决策,实现董事会制定的经营目标,并通过组建必要的职能部门,聘任管理人员,形成一个以总经理为中心的组织、管理、领导体系,实施对公司的有效管理。可见,董事长拥有技术创新的决策权,而总经理则负责具体实施。
由于技术创新主要由董事长个人决策,这意味着企业创新行为具有较重的个人化色彩。而中小企业家还没有完全摆脱低学历和较窄学习视野的局限,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调查表明,亲身实践和总结与反思是企业经营者获取知识的最主要途径,而进行系统的培训和学习则不受重视[10]。中小企业家主要以自己的职业经历为出发点来分析问题、确定计划和实施行动。其职业背景能反映其认知偏好,影响管理问题的定义方式、信息处理方式和战略选择。相对于具有生产、财务等“转换职能”职业背景的企业家,具有研发等“输出职能”背景的企业家更注重研发投入所带来的产出结果,愿意承担风险,增加R&D投入,也更能识别技术机会,避免短期行为。
另一方面,现代企业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往往导致经营者与所有者目标不一致。企业经营者的创新动机往往来源于个人利益的增加,并有可能以侵害所有者利益和企业利益为代价,从而使企业领导权结构,即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由不同的人选担任,是委托代理条件成立的关键因素。中小民营企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内部治理不断规范,很多企业实现了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两职分离。然而,关于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应当分离,理论界存在激烈争论[1][2][3][4]。本文认为,两职分离可以从根本上控制董事长权力,减小董事长实施短期行为的风险。同时,两职合一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决策的自由度,减少代理成本,更重要是增加董事长创新决策的信息能力,有利于企业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综上所述,董事长技术背景、领导权结构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重要因素。本文以中小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企业领导权结构、董事长技术背景两个维度实证探讨其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因此,提出以下两个假设,其中假设1包含两个对立的子假设,以检验两职分离与两职合一的作用。
H1a:两职合一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正相关
H1b:两职分离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正相关
H2:董事长有技术背景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正相关
三、研究设计
1.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时效性与真实性,本文选取2007年中小企业板中披露研发投入情况的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家族或私人)为样本。对3年间被证监会处罚及被出具保留、拒绝表示、有解释性说明审计意见的公司以及行业类别报告与实际不符的公司不予考虑。同时还剔除相关研究数据不全的上市公司,最后共获得67个样本。
相关数据均来自巨潮网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所有数据全部手动检索,其中所有权信息来自实际控制人一节;研发经费投入数据来源于董事会报告、开发支出与管理费用等章节,研发人员投入比例来源于企业员工情况一节;领导权结构、董事长技术背景信息均来自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一节。
2.变量设计
(1)被解释变量。已有的关于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较多从创新投入、创新过程、创新产出角度测量技术创新水平,然而技术创新动力目前还没有现成的观测指标,孙冰曾设计了一套测量指标,其中包括内部和外部两大方面,共9个维度30个分指标[15]。考虑到技术创新主体的动力结果可以反映为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本文仅选用其中研发经费与人员投入两个可以直接获得的指标加以测度。借鉴已有的研究,本文采用研发经费支出对数作为研发经费投入量化指标DL1,以研发人员投入比例作为研发人员投入量化指标DL2。
(2)解释变量。领导权结构变量Dual的取值参照吴淑琨的方法,两职合一(董事长兼总经理)时Dual取1,两职完全分离(董事长、总经理分任)时Dual取0,两职部分分离(总经理兼副董事长)时Dual取0.5[13]。但由于两职部分分离并不常见,我们将两职部分分离重新定义为总经理兼董事这种常见状态。董事长技术背景变量为Tec,在董事长有技术背景时取值为1,没有时取值为0。
(3)控制变量。由于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变量很多,我们选择其中被广泛认可的几个作为控制变量,以使研究结论更加可靠。一是企业规模,以上市公司2007年初总资产的对数表示;二是资产负债率,以2007年初的总负债/总生产表示。另外,在股权集中型上市公司,董事长所在的第一大股东在对管理层的决策施加重要影响的同时,也制约着管理层的行为,同时,大股东掠夺小股东的可能性上升,持股比例成为影响大股东掠夺激励的一个重要变量。最后,不同行业的技术创新呈现不同特点,引入行业控制变量Industry,当企业属于高科技行业时Industry取值为1,否则为0。具体规则如下:首先按照国泰安数据库行业分类标准,将电子、信息服务与信息设备、医药生物行业界定为高科技行业,相应行业指标Industry取值为1,否则为0。再通过年报披露信息,将已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上市公司归为高科技行业,取值为1。
3.研究方法与工具
方差分析是从被解释变量的方差入手,研究解释变量中哪些对被解释变量有显著影响。然而如果模型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得到的结论将不准确。为提高模型的准确度,就必须使用协方差分析法。协方差分析是在排除其他变量的影响下,分析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作用的一种方法,因此,本文使用协方差分析法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均由 SPSS16.0软件运行得到。
四、实证分析
1.样本描述性统计
表1是相关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其中研发人员投入变量各企业差异较大,最小仅为1%,最大达到91.98%。各企业资产负债比例均值较大,中小企业资金压力较大。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均值也较大,相当一部分企业里仍然存在着一股独大的现象。表2是领导权结构与董事长技术背景的统计结果,结果显示中小上市公司中两职完全分离仍是少数,两职部分分离与两职合一比例较大,两职部分分离比例过半。而董事长有无技术背景则各占一半。
表1 样本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2 领导权结构、董事长技术背景统计
2.协方差分析
在协方差分析前,我们对样本的方差齐性进行检验,发现模型P值均大于0.05(见表3),可见样本方差是齐性的,可以进行协方差分析。表4是协方差分析的结果,模型1、模型2以研发人员投入动力DL1作为被解释变量,模型3、模型4以研发经费投入动力DL2作为被解释变量。其中模型1和模型3作为参照,仅使用控制变量与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发现规模、资产负债比率和行业变量均显著通过,其中规模、资产负债比率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负相关,高新技术行业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正相关。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负相关,但不显著。
在模型2中,除了规模、资产负债比率显著通过外,董事长技术背景变量也显著,但董事长无技术背景与研发人员投入动力DL1负相关,H2成立。两职分离与部分分离变量均不显著。在模型4中,除了规模、高新技术行业显著通过外,两职分离变量在5%水平下显著,即两职分离与研发经费投入动力DL2显著负相关,H1a成立,H1b不成立。另外,对比模型1、模型3与模型2、模型4发现,在添加领导权结构、董事长技术背景变量后,模型调整后R2有显著提高。
表3 方差齐性检验结果
表4 协方差分析结果
3.均值对比检验
利用协方差分析的对比检验功能,我们在扣除控制变量影响情况下,对比不同领导权结构与董事长技术背景下技术创新经费、人员投入动力的差异。在模型2中,董事长技术背景显著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动力,通过均值对比检验(见表5),我们发现董事长有技术背景时研发人员投入比例要比董事长无技术背景时高出7.133个百分点,且在10%水平下显著。在模型4中,领导权结构显著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动力,通过均值对比检验(见表6),我们发现两职分离时研发经费投入要比两职合一时的研发经费投入要低,而且在5%水平下显著,同时两职分离时研发经费投入也比两职部分分离时的研发经费投入要低,但区别程度相对稍小,且在10%水平下显著。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在两职合一时最大,两职部分分离时次之,两职完全分离时最小。
表5 模型2对比检验结果
表6 模型4对比检验结果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中小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企业领导权结构、董事长技术背景与技术创新动力之间的关系发现:(1)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对企业技术创新有动力作用,而两职分离则抑制技术创新。(2)有技术背景的董事长所在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明显高于无技术背景董事长所在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
我国中小企业大部分是从家庭作坊发展起来的,内部组织结构简单,沿袭了家族式的管理模式,所有者亲自管理,并且管理严格,有利于对生产经营活动实行直接控制,降低产品成本,发挥企业的生产效率。决策独立自主,且决策主体熟悉企业内外部环境,能够总揽全局,权衡利弊,决策信息充裕,决策质量高。同时,作为总经理的董事长可以根据执行决策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特点及时召集董事会,对原先的计划加以调整,以适应市场新变化。另外,由于我国目前经理人市场、法律法规环境(包括明确的产权保护制度)和资本市场还不完善,实施两职分离缺少前提条件。中小民营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选择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是适当的。
董事长有技术背景更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除了其对行业技术熟悉外,工程技术人员还具备很强的实干精神和明确的事业目标,关注对创新的投入和企业的长期发展。其次,有技术背景的管理者更善于使用各种分析技能,如复杂系统的优化、量化和模型等。相对于有技术背景的董事长,无技术背景的董事长更加关注财务与成本。
因此,为提升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改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现状,应该结合企业现实,合理优化企业领导权结构,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的技术素质。
[1]刘永刚.高官求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金融监管层纷纷表态[EB/OL].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0906/15/ t20090615_19315020.shtml,2009-06-16.
[2]唐豪.上海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及其发展对策[J].社会科学,2007,(8):37-45.
[3]李楠.民营企业家创新行为的本质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4):38-42.
[4]辜胜阻.六大对策推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6-09/18/content_ 5103882.htm,2009-06-05.
[5]樊丽淑,楼慧心.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困境及破解[J].企业家信息,2008,(6):110-112.
[6]李顺才,李伟,王苏丹.企业家先验知识、创新认知与创新力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9(5): 174-178.
[7]HAMBRICK D C,MASON P A.UPPER echelons:the organization as a reflection of its top manager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4,9(2):193-206.
[8]DATTA D K,RAJAGOPALAN N,ZHANG Y.New CEO openess to change and strategic persistence:the moderating role of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J].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3,14(2):101-114.
[9]周耀烈,张大亮.浙江省企业技术创新调查与规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1,(5):44-47.
[10]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6年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EB/OL].http://www.ceis.gov.cn/I-tem/948.aspx,2009-06-05.
[11]何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 1998,(5):50-57.
[12]孙永祥.所有权、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机制[J].经济研究,2001,(1):45-53.
[13]吴淑琨,柏杰,席酉民.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的分离与合一[J].经济研究,1998,(8):21-28.
[14]于东智,谷立日.公司的领导权结构与经营绩效[J].中国工业经济,2002,(2):70-78.
[15]孙冰.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
Leadership Structure,Board Chairman’s T echnology B ackgroundand Innovation Motivation—Empirical Study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Listed Companies
LIU Jian-he, WANGDe-ying
(Management School,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ngbu 233041,China)
Enterprise leade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orporate technology innovation.There,however,has been little research that reveals its influential process and mechanism.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business leaders’impact 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terms of leadership structure and board chairman’s technology background.Through covariance analysis we find that duality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motivation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while separation’s effect is negative,as board chairman with a technology background has stronger motivation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It is concluded that duality is a proper leadership structure to the current small and medium-sized companies;while the enterprise long term development will benefit from the board chairman’s technology backgrou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motivation;leadership structure;board chairman’s technology background
F275
A
1008-407X(2010)04-0060-05
2009-11-10;
2010-03-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7JA630035);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KJ2008B136)
刘渐和(1984-),男,安徽肥西人,安徽财经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王德应(1956-),男,安徽宣城人,教授,主要从事知识管理与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