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分析法调整铁路行包办理站的方案研究
2010-01-12吴铁锋朱晓宁
吴铁锋,朱晓宁
(北京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北京 100044)
统计分析法调整铁路行包办理站的方案研究
吴铁锋,朱晓宁
(北京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北京 100044)
根据全路铁路行包办理站办理量及旅客列车加挂行李车编挂方案,按照始发终到、中途及中转车站作业情况,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给出了行包办理站设置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未来行包办理站的调整方案。
铁路行包;办理站;调整方案;统计分析法
1 引言
随着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的实施,铁路生产力布局大规模调整,铁路旅客运输全面提速,新建铁路及客运专线不断开通运营,铁路行包办理站的调整与组合则是摆在铁路行包运输面前亟待解决与深入研究的课题[1]。目前一些学者对于行包选址问题进行研究的颇多,杨波等[2]对物流中心选址提出随机化的数学模型,给出单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量化处理方法,但文中基本上是复杂公式的推导。尹传忠等[3]采用禁忌搜索算法对铁路行包基地及配送选址问题进行了研究,但主要关注的是行包办理大站,对全路铁路行包办理车站实用性不强。然而铁路行包运输不仅受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还具有公益性服务非盈利的一面,上述单纯的哪一种方法都不能解决铁路行包办理站选址的实际问题。本文从铁路行包的实际情况出发,给出了行包办理站的调整方案,对现实铁路行包办理站的设置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2 铁路行包办理站的现状分析
铁路行包办理站在铁路行包运输中发挥了骨架支撑作用。现有铁路行包办理站按归属分类,铁路局所属867个,中铁快运有限公司所属92个,共计959个。其中,客运站928个,行包专列办理站81个,有50个客运站亦为行包专列办理站。按《铁路车站等级核定办法》规定分类,特等站7个,一等站6个,二等站22个,三、四等站924个。
根据铁道部2008年铁路行包办理量及收入统计报表,在959个铁路行包办理站中,有铁路普通行包、快运行包办理统计资料的916个办理站中,作业量构成情况见表1。
由此对2008年行包办理站整理,分别按日均到达、日均发送、日均中转和日均办理件数对行包办理站点进行排序,结果见表2。
由表2可得出行包办理站日均办理件数分布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2008年日均办理件数分布示意图
从图1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从日均办理300件以下开始,日均办理50~300件区间包含的行包作业站数目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将日均办理300件作为一个分层节点来对行包办理站进行分析。日均办理件数按50~300件区间,将行包办理站所包含的站数以及承担的作业量进行整理,结果见表3。
结合图1及表2分析可知,表3中日均办理300件以下的办理站占总办理站数的比例为73.69%,而其承担的作业量却仅为4.95%。由此可见,日均办理300件以下的车站是重点调整和考察的对象。
3 铁路行包办理站的调整原则
(1)原则设置的依据。铁路旅客列车加挂行李车始发终到站相对中停站而言,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行包装卸作业,因此行包办理站的设置以优先考虑始发终到站为第一原则。为防止行包办理站服务资源的过度浪费,还要重点关注其作业情况,对2008年行包办理站日均办理件数整理可得表4。
由此可见,日均办理50件以下的车站包含的站数超过其它三类包含的站数很多,而且日均办理件数所占比例也明显偏少,其单位站点利用率很低、结构不尽合理,因此日均办理50件以下的车站是重点分析和考虑的对象。
直通列车担负跨局运输,行包货运量较大,应以尽可能多的停站满足行包装卸作业,但停站时间过短又会影响到行包的作业;管内列车运输距离短,行包货运量较少,同时公路运输(如邮政、快递等)也为其承担了较大一部分货源。由此设置直通列车停站5分及以上,管内列车停站10分及以上的车站办理行包业务。行包、行邮专列作业站是根据其开行方案而设定,行包运输区域中转站作为行包运输枢纽的地位不言而喻,因此二者都应予以满足。
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划分的,办理客运、货运业务并担当货物列车解编技术作业的综合业务的车站,具备下列三项条件中两项者为三等站:
①日均上下车及换乘旅客在2 000人以上,并办理行包100件以上;
②日均装卸车在50辆以上;
③日均办理有调作业车在500辆以上。
同时《铁路旅客运输管理规则》第50条规定:三等以上车站应大力开展行包接取送达和包装服务等业务。所以综合考虑以上两个条文,设站原则还应满足日均到发100件及以上。
(2)铁路行包办理站的调整原则。根据上述分析,铁路行包办理站的调整应满足以下原则[4]:
①旅客列车始发和终到站;
②直通旅客列车站停时间5分及其以上的车站,不包含日均办理件数小于50件车站;
③管内旅客列车站停时间10分及其以上的车站,不包含日均办理件数小于50件车站;
④行邮专列、行包专列始发和终到站、装卸作业站;
⑤日均到发件数100件及其以上的车站;
⑥行包运输区域中转车站;
⑦其他特殊要求。
4 铁路行包办理站的调整方案
4.1 方案说明
按照铁路行包办理站的调整原则,以及2009年铁路旅客列车运输组织方案、2008年行包办理量统计,对目前的行包办理站进行调整,得出2010年铁路行包办理站调整方案,见表5。
表5 2010年铁路行包办理站调整方案对比情况表
4.2 方案分析
从表5可见,调整方案一、二比较,方案一在日均办理行包10件、50件以上的车站办理件数和收入均要优于方案二;调整方案三、四比较,方案三在行包日均办理10件、50件以上的办理件数和收入均要优于方案四;调整方案一、三比较,方案一在行包日均办理10件、50件以上的办理件数和收入均要优于方案三,由此认为调整方案一较为合理。
5 结语
本文从铁路行包办理站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对行包办理站的站点及其作业量进行了合理的分类。通过对可得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行包运输集结办理站进行了调整优化,从而对未来铁路行包快速发展提供了参考。但规律性结论的得出还需要大量的数据和模型的支持,也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1]李石岩,杜五一.发展行包运输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铁道运营技术,1999,5(1):4-6.
[3]尹传忠,卜雷,等.铁路行包基地及配送点选址问题禁忌搜索算法[J].控制与决策,2006,21(11):1 316-1 320.
[4]杨肇夏,季常煦,刘军,等.“十一五”铁路行包运输发展规划研究报告[R]: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5.
Application of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in the Adjustment of Railway Packing Stations
WU Tie-feng,ZHU Xiao-ning
(School of Traffic&Transportation,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44,China)
According to the total workload of all the packing stations in the railway network and the practice of interposing luggage cars in passenger trains,the paper considers the operations at the departing,destination,stop,and transit stations,puts forth the principle for the setup of packing stations using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and proposes the adjustment program for future packing stations.
railway luggage;packing station;adjustment program;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U291
A
1005-152X(2010)16-0080-03
10.3969/j.issn.1005-152X.2010.16.025
2010-07-08
吴铁锋(1978-),男,黑龙江大庆人,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国际航运与综合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