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回眸与反思

2010-01-06邹晓涓

财经理论研究 2010年5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工业经济

邹晓涓

(湖北经济学院 经济学系,湖北 武汉 430205)

近代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回眸与反思

邹晓涓

(湖北经济学院 经济学系,湖北 武汉 430205)

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启动了工业化步伐。在国内外一系列因素影响下,近代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动以一种极不稳定的波动态势在推进,呈现出民族产业轻型化和外资产业重型化的特征。由于国家主权的缺失和经济政策的失当,以及缺乏对技术应用和吸收的重视,导致近代中国的经济逐步陷入半殖民地经济的困境,产业结构变动成为应对外力冲击下的被动调整。

产业结构;半殖民地经济;民族产业轻型化

一、近代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历史背景和基本脉络

(一)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洋务运动促成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初具规模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国家国内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以及在中国不断获取更多的特权和便利,使得外来工业品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不断增强,严重冲击了国内传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使了中国传统经济基础的瓦解。十九世纪下半叶,在遭受两次鸦片战争失败打击后,面对国内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威胁,清政府的洋务派发起了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洋务派先后开办了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和各省机器局等一批军事工业企业,并派遣留学生到海外学习先进科学技术。进入1970年代后,洋务派开办的企业从军事工业扩展到了民用工业,经营方式也趋于多样化,从只有官办到增加了官督商办及官商合办等方式,并陆续开办了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唐山胥各庄铁路、上海机器织布局、兰州机器织呢局等企业。据统计,1872-1911年中国设立的商办、官办、官商合办及中外合办工业企业共521家,其中在1895年后设立的为447家,占85%。①然而,甲午战争之后,中国民族经济的半殖民地色彩更为浓厚,工业发展也受到了影响。面对大量外国廉价商品和外国资本的输入,中国的官办、商办和官商合办的企业,或是因无力竞争而倒闭,或是不得不依附于外商以求生存,殖民化工业体系的形成打断了原有的工业化进程,中国的产业体系成为外国产业体系的附属和延伸。

(二)二十世纪初实业救国运动与轻工业的发展

二十世纪初,一些不甘中国沦为殖民地的仁人志士,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希望通过发展民族工业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中国的民族近代工业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发展高潮,在这段时间里机器生产初具规模。张培刚认为,中国的工业化发端于这一时期,是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列强忙于战事的机会,建立和发展了本国的工业。②在这一时期,由于洋货输入的减少,一些轻工业和化学工业为了适应市场需要应运而生,如毛纺织业、针织业、橡胶业、玻璃业、造纸业、搪瓷业以及制碱业等行业,同时一些薄弱的行业得到了加强,如火柴、榨油、卷烟、制糖、颜料以及水泥等行业。然而,随后国内政局动荡,军阀混战不断,严重扰乱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秩序。急剧动荡的战时经济环境迫使大量国内外工业资本流向海外,国内许多工厂不是在战火中被摧残,就是在迁移中元气大伤,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再次受阻。在这一时期,部分得益于世界大战而发展起来的中国民族工业,却在国内战乱的摧残下,还没有来得及将这一繁荣时期的经济效益扩散到产业结构体系中去,便再度陷入外资和国内垄断资本的双重挤压之下,不得不把发展重心放在了对资金、技术要求不高的轻工业部门。

(三)外患内忧下的重工业与军事工业的发展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在占据了中国东北地区以后,为了满足侵略战争的需要,开始兴建了一批以钢铁和煤炭为核心的重工业企业。这种在国土沦丧条件下发展起来的重工业是不可能引致本土关联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况且在掠夺式的殖民地经济体系中也不可能存在等价交换的基础。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在美英等国的支持下,中国的官僚资本主义工业出现了一次发展高潮。但这些工业主要是为战争服务的军事工业,并没有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从体制特征上考察,推动这一过程的资本结构是以官僚资本为主体的,这种以政治权力为背景的资本特征显然与市场经济要求的资本自由流动存在尖锐矛盾。到1949年,中国机器大工业的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在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产值仅占26.4%。仅有的一点工业也是设备破坏严重,部门残缺不全,汽车、机器制造等重要的基础产业几乎是一片空白。

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发展概况

(一)产业结构

从三次产业的构成变动来看,近代中国在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从自然经济向半殖民地经济转换的过渡中,农业一直是国家的主要经济命脉。如表1所示,1887-1936年间,农业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高达60%以上,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比重仅仅下降了5.13%;期间,服务业比重略有下降,工矿交通业有所发展,所占比重增加了5.43%。到1949年,农业占到了国民收入的68.4%,而工业仅占12.6%,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占70%,工业仅占30%。③可见,近代中国虽然启动了工业化的进程,但是工业发展非常缓慢。虽然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构成部分,但是,农业的发展却并不容乐观,农村经济呈现出日益凋敝与残破的景象。据统计,1927年中国拥有1-10亩土地的贫农占农户总数的44%,加上拥有地10-30亩的少农户,合计占农户总数的68%。④

表1 近代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 单位:%

表2 近代中国工业就业结构和投资结构的变动情况

(二)投资结构

从资本流向的构成情况来看,如表2所示,近代中国的投资重点从重工业向轻工业倾斜。1884年,投资于轻工业的资本比重为工业总投资的42%,到1933年上升到72.7%,上涨了30多个百分点;相比之下,投资于重工业的资本则呈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在就业人员的吸纳能力上,轻工业也是普遍高于重工业的,1920年轻工业吸纳的工人比重高达71.9%。

从资本来源构成来看,外国在华投资主要向重工业倾斜,而中国的民族资本向轻工业,尤其是向消费品工业倾斜,这就形成了外资产业重型化与民族产业轻型化并存的局面。二十世纪以前,外国在华投资主要集中于贸易和金融。到1920年代,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这种情况已完全改变,“外国资本大体已控制了中国生铁产量的百分之九十五,钢产量的百分之八十三,机器采煤量的百分之六十六,发电量的百分之五十五”。⑤外资产业重型化与民族产业轻型化这一现象的出现,应归因于近代中国趋于殖民化的经济体系。一方面,重工业部门投资额较大,周期长,加上内战不断,民族资本不堪重负,无力在重工业领域与外资竞争,只能在轻工业领域谋求发展;另一方面,外国在华独资或合资的重工业企业需要大量的轻工业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民族资本为维持生存,不得不依附于由外资需求所维系的产业链条,从事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产品生产。

(三)进出口结构

从进口商品构成来看,如表3所示,近代中国消费资料的进口值远远大于生产资料的进口值,而用于个人消费需求的直接消费品的进口总额要远超过消费品原料的进口总额。两者之和在十九世纪末期所占进口货物总值比重高达90%以上。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中国工业化步伐加快,生产资料进口的比重有所增加,但消费品进口的绝对值仍在迅速增加。相比之下,机器及大工具的进口增长缓慢。

表3 近代中国进口货物结构变动(1873-1936)单位:%

(四)区域产业结构

从区域产业构成来看,近代中国区域经济结构和产值能力差异明显。70%以上的工业集中于占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而沿海工业的绝大部分又聚集于上海、天津、青岛、广州和辽宁中、南部以及江苏南部的少数城市;广大内陆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工业产值不到10%。1936年,关内工业产值的94%是由上海、天津、青岛、广州、北平、南京及无锡7个城市提供的,而广大内地,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几乎没有近代工业。从工业部门来看,全国90%以上的发电站集中在东北和东南沿海的几个大城市。1949年,东北地区的发电量占了全国发电量的30.1%。纺织工业方面,据1949年统计,沿海地区的生产能力占全国棉纺锭的87%,毛纺锭的90%,黄麻纺锭的100%,桑蚕缫丝机的90%,其中仅上海市就占了棉纺锭的47%,毛纺锭的70%,内地省市所占的比重是很小的。⑥

(五)新技术的应用情况

从新式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构成来看,这段时期新技术的吸收和应用缓慢,是制约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因素。如表4所示,1920-1949年间,新式产业虽有所发展,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有所增加,但是所占比例远远小于传统产业。中国的旧式手工业早在十九世纪中叶就因外强入侵开始解体,但这一过程的进展非常缓慢,主要表现为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对外来倾销商品的抵制。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绝大部分工业产品由传统的手工业方法生产,现代手段生产的产品不到10%,90%以上的劳动力依靠传统技术。⑦

表4 新式产业和传统产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单位:%)

三、制约近代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因分析

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并未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目标,也未能实现经济的起飞,而是以一种极不稳定的波动态势在推进,呈现出民族产业轻型化和外资产业重型化的特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主权缺失是导致中国产业结构非常规转换的主要因素

近代中国历经战乱,签订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导致国家主权的一步步沦丧。主权缺失使得中国的民族产业缺乏保障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制度空间,也使得中国经济陷入停滞不前的困境。这是近代中国在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里难以获得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工业化不可能成为这一时期现代化中心内容的根本原因。殖民化需求体系不仅把国内市场变成宗主国资本和商品市场的延伸,强化国内产业对宗主国产业的依赖,还使中国国内的产业结构与殖民地产业结构分处两极。传统农业在国际倾销的剧烈冲击下,摇摇欲坠,而民族工业则扮演着殖民化进程中国际市场的原材料供给者的从属角色,无法自我实现产业升级。

(二)政府的经济政策失当是导致近代中国经济衰败的关键因素

国家的独立并意味着一定能实现经济发展。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也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但是,由于实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导致中国经济发展缓慢,并慢慢退出了世界经济中心。鸦片战争后,中国长期闭关自守的国门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叩开,清政府统治下的国家充满了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加上外国列强的武力威胁,使得清政府对政权的控制能力大大削弱。面对这些威胁,清王朝也曾进行了局部的变革,但是,这种以维系现有政权统治为目标的改革无法阻挡西方国家的入侵。由于政府缺乏对产业升级的长远规划,近代中国的产业结构转换只能是在外力冲击下的被动调整,无法抵挡国外产业的竞争。

(三)国内政府动荡是影响经济发展的直接原因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国内政局动荡,一直缺乏一个强而有力的政府来抵御外敌,缺乏一个安定的制度环境来保障产业发展。一战期间中国曾经有一段经济繁荣期,但是,这一始于轻工业的繁荣并没有扩展到军事工业和重工业。这一时期,国内仍是军阀割据,战乱不断,错过了利用国家资本建立军事强国和工业强国的大好机会。而民间资本力量薄弱,只能投资于对资本和技术要求不高的轻工业。

(四)对技术消化、吸收的忽视影响了中国民族产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

早在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就曾经从国外引进一些先进设备,但是,这些技术引进并没有发挥出拉动并支撑民族产业兴起的功能。由于清政府对于“天朝大国”的盲目自信,缺乏向西方科技学习的态度,也就丧失了吸收和发展民族工业技术的契机。随着半殖民地经济的形成,中国民族工业呈现轻型化的发展趋势,手工业生产沿袭传统的生产方式,缺乏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导致民族工业在市场中处于缺乏竞争力,只能在产业链低端艰难地生存。

[注 释]

①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93.

② 张培刚.农业与中国的工业化[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8:204.

③ 国家统计局.1949-1984光辉的三十五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4:7.

④ 韩稼夫.工业化与中国农业建设[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3:25.

⑤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27.

⑥ 马洪,孙尚清.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31.

⑦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6[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55.

[1] 石磊.中国产业结构成因与转换[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2] 赵晓雷.中国工业化思想及发展战略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3] 孙立平.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F121.3

A

1004-5295(2010)05-0009-04

2010-07-12

邹晓涓(1979-),女,湖北武汉人,湖北经济学院经济学系讲师,经济学博士,从事产业结构问题研究.

[责任编辑:高平亮]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工业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工业人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