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课程改革与文化素养
2010-01-04刘沛华
刘沛华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培训班上的讲话把我们建设现代化归结为四个方面: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这是在"三个代表"基础上的提升。关于文化建设,就是要确立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引导全社会都来抓文化建设;并且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落实措施,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有所改观,有所提升,有所前进,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一方面我们本身就是文化的传播者,另一方面我们的言传身教对于一张白纸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关键性的因素。这是从社会角度来说的。从教师本身工作需要来说,文化素质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新课程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渊博的科学文化素质、扎实的教育教学能力、积极自信的交往、健康乐观的心理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所以,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文化建设,不仅是教育教学的需要,更是个人不断完善发展的必然需求,是教师追求幸福、体现自我价值的主要渠道。
一、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要求
在《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表述的:"新课程培养的目标应体现时代的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具体到不同学科,要求也不尽相同。语文和社会课等强调的多些,而数学和科学课等则少些。在这里我提醒大家注意,文化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作为教师要从广义的角度来认识它。所以,我们的所有课程中文化的容量是很大的,我们就是文化的转播着。薪火相传,知识的延续,主要就是靠我们老师。古代的"天地君亲师"的排列顺序是很有道理的。那么怎样理解课程的文化性呢?
1、教材就是文化的载体。
我们教材的所有都是知识,知识就是文化的一部分。这些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这些对后代产生影响的智慧结晶,是文化的精华部分,是文明的基础。这样看来,我们所从事的就是非常伟大而崇高的事业。
2、教育教学技能也是文化。
教育教学具有特殊规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这样的技能也是属于文化的范畴的。教育规律、教育方法、教学原则、评价体系以及继续学习和社会实践等,都是属于当代的文化的内涵的。这些就是教育文化。东西方的教育文化也是具有各自的特点的。东方注重传授,所谓"传道、受业、解惑"是也。西方则注重求证。任何的东西必须要进行证明,就是老师说的,也是一样。所以,理性的思考就占了上风。
3、我们的学习、工作过程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
新课改新标准也是文化。这是在对外开放、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条件下教育提出的新思考。这是在素质教育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这个发展具有鲜明的特色:1、学习要求和目的变化:优良的传统和文化学习,社会角色的要求,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本的继续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健壮的身体和健全的心理,审美情趣的培养等。这些是全面的深刻的变化,而不是一点一滴的单方面的变化。2、学习关系的变化:科学民主和合作探究成为新的学习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学习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具有自己的选择和趋向。3、评价标准的变化:由过去的单一的分数标准向综合素质标准转变,使得学生的身心都有了明显的变化。4、学校功能的变化:一是教师角色的变化,二是学校社会功能的变化。这些变化我们已经都能清楚它的意义,并且在身体力行之中。这些都是文化。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变化,我们把自己的学习与之相比,就非常的清楚了。这样看来,我们与文化是连在一起的,新课程改革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所以我们要有所作为,也一定能有所作为。
二、文化素养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文化素养在课程改革中具有怎样的作用呢?我想,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1、能够深刻理解教材内涵。
文化是个包容万象的东西,特别是比较深刻的了解了东西方文化的特质,对于深刻理解教材的含义,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精确设计课堂教学,照准能够使学生乐学、善学、易学的触点,很有帮助。比如,汉字教学。比如狼牙山五壮士的内容(与西方军队自觉投降相比)。比如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说得多,做的少,注重内省而忽视行动。
2、课堂教学的能力提高。
教师的教学是一个综合素质的体现。说、写、做、演、画以及感受等都是属于文化的范围的。像著名教师于永正书法、京剧唱白、绘画等都有一定的功底,所以在课堂上就能得心应手,从容自如。魏书生能够写一笔好字,不论是楷、隶、篆、行、草等都能熟练应用,能够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数学教师孙维纲除了数学以外,语言、哲学、历史、文学以及时事等无一不涉猎,并且与数学结合起来,在数学之外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另外,教师的仪表也就是服饰文化更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教育。简洁的朴素的色彩具有鲜活性的服装,与课堂教学内容配合起来,相得益彰。教师一般不要佩带饰物或者是穿奇异的服装(色彩艳丽、过于肥大或者短小以及不伦不类的服装就属于奇装异服),一会影响学生视觉,二会容易造成学生的模仿,没有好的效果。文化素质就是教师教学肥沃的土壤。我们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就在不断的修养中提高的。
3、有利于树立教师形象。
良好的教养给人的感觉是爽心悦目。这与文化的深浅有很大的关系。与君子交谈如沐春风,如饮佳酿,如品淳茶。文化底蕴还让学生感到能够理解自己,因为教师能够其他方面进行迁移,能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学生就感到亲切。这更不用说教师海阔天空、恣肆汪洋而学生心悦诚服了。教师是学问人,学问人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在与学生的不断的接触中让学生从心底里产生的一种思想。与人交往也是如斯。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济东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