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成人学习特点的社会医学教学模式调查研究

2010-01-03黎莉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0年1期
关键词:社会医学成教成人

黎莉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某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教班2005、2006级护理、临床、药学、中医、影像、检验、卫管专业专升本学员,共 388名。其中,护理专业占大多数,为总人数的 58.7%;女性 305名,占 78%;男性 83名,占 22%。最小年龄 19岁,最大年龄 46岁,平均年龄 26.3岁。

1.2 内容与方法

根据研究目标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对社会医学学科的认识、熟悉程度及兴趣度;课程设置问题;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的选择;课程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依据便利性原则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分两批次共抽取调查对象 396人,以无记名方式集中作答,现场收回。共发放问卷396份,收回有效问卷 388份,回收率 97%。用SPSS 13.0输入数据并作统计处理。

2 调查结果

2.1 对社会医学学科的认识、熟悉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39.3%的成教学员在学习社会医学课程前,对这门学科并不了解,45.4%的学员表示了解一些,只有 15.3%的学员表示比较了解;开课前知道“现代医学模式”这一学科基本概念的占65.6%,不知道的占 34.4%;认为学习社会医学对工作有帮助的占 77.6%,认为无帮助的占 3.1%,不确定的占 19.3%。

2.2 课程设置问题

关于社会医学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被调查的成教学员中,有 86.3%的人认为有必要开设,12.2%的人认为可有可无,1.6%的人认为没必要开设;对于目前社会医学 30学时左右的理论课时设置,有38.7%的成教学员认为应增加课时,8.0%的学员认为应减少,还有 53.3%的人认为应维持现状;但对于是否增加社会调查等实践课内容,78.7%的被调查学员认为应增加,5.3%认为不应增加,16.1%的人表示不确定。

2.3 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多数成教学员对社会医学具有一定的兴趣。被调查者中,67.8%的人表示对学习社会医学比较感兴趣,26.0%的人不太感兴趣,6.2%的人表示无所谓;对课外学习情况的调查显示,经常对有关课程内容进行课外学习或复习的占 13.1%,偶尔进行的占 73.8%,从来没有的占 13.1%;成教学员在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按频数分布依次为:工学矛盾较大,学习时间和精力不够 (90.5%);考试压力大(34.2%);课程内容比较单调 (28.4%);记忆力减退(25.5%);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较抽象 (19.9%);讨论课时较少 (19.4%,29人);兴趣度不够(6.9%)。见表 1。

表 1 影响成教学员学习的主要因素

2.4 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的选择

调查显示,成教学员对社会医学教学内容选择的兴趣度按频数分布依次为:健康与疾病的关系问题、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社会因素与健康、社会病防治、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社会卫生状况与卫生政策、医学模式、生命质量评价、卫生服务研究、社会医学概论、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与观点、社会医学研究方法。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一半以上的人(59.8%)认为要结合热点问题、实际问题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各有 16.9%的人主张课堂讲授或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小组讨论;4.8%的人认为要以课堂讨论为主,讲授为辅;还有个别人 (1.7%)认为要以自学为主。关于考核方式,48.8%的人认为应完全开卷考试,如撰写调查报告或论文;29.4%的人认为,闭卷占一定比例,结合课堂考察;13.5%的人认为,闭卷占一定比例,结合撰写调查报告或论文;还有8.2%的人坚持认为应完全闭卷考试。见表 2。

表 2 医学成教本科生社会医学教学模式选择情况

3 讨论

3.1 较高的学习兴趣与较低的学科认知度的矛盾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医疗卫生领域对其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基层医务工作者大多具有依靠工学兼进的成人教育途径来提高其自身专业素质和学历水平的强烈愿望。他们学习的目的性强,目标明确,一般具有较强的学习愿望与动机。但由于成人学员的学习工作经历、专业背景、年龄层次不同,表现出基础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1]。在这次调查中,也大致反映了这种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成教学员表示对学习社会医学具有一定的兴趣,应该坚持开设;但有相当数量的学员学习前对这门课程并不了解,对学科基本概念并不知晓,存在着较高的学习兴趣与较低的学科认知度的矛盾。这种状况提示我们,一方面必须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围绕学生学习兴趣,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另一方面,作为医学类成教生选修课,必须发挥选修课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基本职能,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满足学员提高自身素质的要求。

3.2 实用主义的学习态度与教学体系的矛盾

成人学习的目的和动机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他们参加学习是为了学以致用,获得本职工作急需的知识,而不是漫无边际的知识储存[2]。这种实用主义的学习态度使他们十分看重这门课程是否对工作有帮助,教学是否脱离实际,对教学内容的兴趣集中在实用而具体的可操作层面,忽视具有理论性、方法性、政策性内容。这些问题在这次调查中表现明显。但这种强烈的“功利愿望”与完整的学科体系及教学计划有矛盾和冲突。这种状况要求我们必须合理地引导他们的“功利愿望”,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又应注意学科的内在逻辑体系,要积极引导学员掌握社会医学的基本思维方法和培养宏观思维能力,教会学员树立大卫生观和用新的医学模式指导医疗实践。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必须精心策划,突出重点,贴近实际。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积极探索,不断完善,逐渐形成既有学科内在联系,又凸现层次重点的四大板块教学内容:学科基本理论、人群健康与影响因素、学科方法与技术、现实热点与前沿问题探讨[3]。这些内容柔合了社会医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方法与技术,又注重了社会环境、心理行为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分析与探讨,利用成人学员社会经历丰富、善于思考和善于联系实际的特点,结合学科前沿、社会热点与现实问题,激发学习积极性,力求做到适应成人自身实际需要,合理优化教学内容体系。

3.3 自主性学习特征与传统教学方法的矛盾

成人学员具有显著的独立性人格和鲜明的意识倾向性,这使他们在学习上具有自主性特点,即更倾向于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心理特点往往要求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调动学员思维能力,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实现自主学习[4]。在本次调查中,成教学员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表现出更欢迎讨论式、案例式教学,希望结合热点问题、实际问题开展课堂讨论。这正是这种心理特点的反映。但讨论课一般用时较多,与教学计划课时存在一定矛盾,也与教师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矛盾。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摸索成教学员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探讨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方式,在不增加课时的前提下,多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力求有效地激发学员思维和学习兴趣,实现教、学双方的有效互动。这种教学模式逐渐为学员接受并受到欢迎。

3.4 学习能力精力不足与严格考核的矛盾

成教学员大多为一线的医护人员,本次调查的护理专业本科生又多为女性,平均年龄 26岁左右,有着家庭、工作双重担负,在学习时间、精力、记忆力、知识储备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5]。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大多认为考试压力大、没有时间进行课外复习、应增加实践课但不要增加总课时、考核要完全开卷或部分开卷。这些问题反映了成教生普遍存在的工学矛盾和家学矛盾比较突出的现象。但从我们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与严格管理的角度看,完全开卷考试会导致到课率降低,助长部分学员不上课而侥幸通过考核等不良心理。因此,探讨适应成人学习特点、能真实反映学习成果的考核方式成为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们尝试闭卷占一定比例,结合课堂考察或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的方式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鼓励学员到堂听课 (课堂作业记入总分)和撰写小论文;另一方面改革考试方法,采取充实题库、丰富考题类型、卷面进一步标准化等措施,加强课终考试,取得了较好效果。

[1] 张国芳,余晓平.针对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特点办出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特色 [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5):23.

[2] 李余华,李立玲,何中.成人学员学习心理及教学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22(6):110.

[3] 黎莉.社会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4):41.

[4] 刘峰,孙佩石.终身教育视野下的成人学习特点的针对性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12):91.

[5] 李中国.成人教学模式及其发展研究[J].成人教育,2002,(12):17.

猜你喜欢

社会医学成教成人
我国社会医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成人不自在
缅怀我国著名社会医学家
——梁浩材教授
Un rite de passage
少数民族地方医学院校加强社会医学教学必要性的探讨
终身学习理念下成教生学习行为分析研究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以企业需求为目标 实施成教教学改革
基于提高成教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创业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