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水利工程项目成本有效控制

2010-01-01邬如彪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6期
关键词:控制目标工期全程

邬如彪

(浙江鸿翔水利建设有限公司,浙江 海宁 314400)

水利资金要实现有效增值,就必须不停地参与水利再生产的价值运动。这种在水利建设中水利资金的投入、使用、回收、增值和分配等有序的价值运动就是水利资金的运动。水利资金运动有两种表现形态,一是水利资金的相对静态表现,它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某一时日上的水利资产和权益的统一。二是水利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它包括水利资金的投入、建设期的消耗与转化、资金在投资回收期的收回和分配,从而形成资金在水利项目中的动态转化过程,即水利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的空间分布并存性和各个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否则资金循环与周转将会中断。但水利资金是在单个水利项目的筹建、投资回收中的独立的价值运动,而且各个水利项目又是由不同建设单位施工的,因而也是相互独立的。

1 施工组织设计是控制施工项目的成本前提

施工单位的任务和目的就是利用科学技术与管理手段完成施工项目而获得经济效益。其技术工作的着眼点是保证工程质量,保证工期。

就一个工程而言,质量、工期和效益是矛盾的统一体,缺一不可。质量是前提,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决定因素,但工期和效益也不可偏废。如果只为了刻意追求质量,不顾及工期和效益,企业也会因缺少盈利资金的追加致使发展后劲不足,最终导致萎缩和破产。因此在制定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时,要进行科学的可行性和经济分析,即要首先做到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预测与计划,为以后的有效控制做好前提保障。

2 制定合理工期是控制施工项目成本的关键

施工工期是一种有限的时间资源,在项目管理中有特定的价值,即“工期价值”。对工程项目而言,工程的质量、成本和工期是施工管理的三大主线,工期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和成本,因此,施工项目管理中的时间管理非常重要。

当施工工期变化时,会引起工程劳动量(人工与机械)的变化。市场中的物价是波动的,材料价格会随工期的长短而不同。因此,同一工程项目,工期不同,工程成本就不同。施工工期与耗用的人工费成正比,与机械设备租赁费成正比,与模板等多次使用性材料分摊消费成正比,与施工单位承担的建材市场价格波动风险成正比。因此,合理的施工进度安排,达到最大限度地缩短工期,将减少工程费用,使施工单位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 降低材料成本是控制施工项目成本的核心

在工程成本中,材料费占总成本的60%左右,因此加强材料成本控制在实现成本目标管理中起着核心作用。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集中反映在对材料的用量和价格的控制上。

3.1 价格控制

依据工程造价有关规定:材料预算价格=材料原价+供销部门手续费+包装费+运输费+采购保管费=材料供应价格+运输费+采购保管费。项目中某项材料的成本价格、材料采购的供货渠道(供应价格)与采购运输及保管密切相关。为了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质量,须在各个环节上强化成本观念,加强监督管理,力求购进质优价廉的产品,避免在材料的采购过程中出现管理漏洞,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现象,要求材料采购人员承担起降低采购成本的责任。采购成本的降低是工程项目利润来源之一。

3.2 用量控制

在工程施工中,材料成本的降低主要来自材料用量的节约。在施工管理中,要使材料的质量有保证,数量有控制,就必须加强材料的现场管理,做到职责明确,管用一体。由于施工作业基本都使用外地民工,在材料的领用、现场管理、材料回收等方面都与外地施工队伍密切相关。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制定出有效的领用料措施。材料进场后,管理人员要根据施工计划用量对民工队伍使用材料量进行监督,并采取有效的超罚、节奖的措施,调动其积极性,减少在材料签收与使用中的漏洞,以节约用量。

另外,对工程完工后剩余材料及多次使用性材料的回收与保管往往被忽视。常常出现工程完工后,剩余材料丢失与损坏现象,对工程收尾工作中的材料清查、回收入库工作缺乏重视,对材料的管理没有做到善始善终,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加强材料管理,强化用量控制,要从材料的采购、保管、使用、回收等各环节入手,达到对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

4 水利工程项目成本全程控制的机制

4.1 水利项目全程控制的目标

本文讨论的“全程控制”有两个含义:一是资金的运行起点至终结点,即起点是初始水利资金,终点是项目效益的产生所转化而成的增值资金的分配;二是从项目的运行过程来看,起点是项目的筹划,终点是项目的经济寿命期的临近终结点。对上述水利资金运行的起点至终点实行全过程的控制称为水利项目的全程控制。

在全程控制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自己的控制目标和内容。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是保证项目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是保证采购的工程材料物质质优量足;第三阶段的控制目标是保证项目按质按量按进度顺利竣工;第四阶段的控制目标是采取科学有效的经营管理策略,保障项目在若干年内均获得最大化效益,尤其是经济效益;第五阶段的控制目标是实现项目利润的合理分配,保证项目的良性可持续经营与发展。

上述任何一个阶段失去有效控制,水利资金就会运行不畅,水利工程就会最终失败,进而造成水利资金供求矛盾的加剧和水利资金的巨大损失与浪费。而实行水利项目的全程控制,不仅有助于防止水利资金的漏损与流失,有助于提高水利资金的运行效率,更有助于提高项目的成功度和成功率。

4.2 水利全程控制的基本要素

水利项目全程控制的基本要素是:组织机构、信息系统和评价体系。

组织机构。在水利项目的资金配置中,最重要的组织机构就是项目法人单位的市场独立性程度。它承担水利项目和实施、经营、管理和保值增值,并按市场规则独立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追求项目效益的利润最大化,其核心在于它要按企业化的方式在市场中独立运作。但由于一部分水利项目表现出较强的公益性,经济效益的取得不是主要的,这种公益性水利项目的业主单位,实施完全企业化是不可行的,因而必须由政府机构组建一个“准政府”性质的管理机构,既有政府性质,又有企业属性。在政府财政的支持下,对项目的社会效应的发挥负责,直接对政府承担法定责任。

4.3 以成本控制为主线,实现预测、计划、控制、核算一条龙管理

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目前施工项目管理往往是以项目经理部作为核算单位,这就要求项目经理部全体人员必须强化成本观念,对项目盈亏负责。项目的管理水平反映在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这就要求在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施工图概算、施工预算提供工程量、价,在各项业务管理中做到信息共享,并与实际发生的业务台帐反映出的量、价进行对比,进行成本分析,对盈亏异常情况及时查找原因,加以纠正。

[1]李锋德,胡庆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探索[A].中国水利学会一九九九年优秀论文集[C].1999年.

猜你喜欢

控制目标工期全程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目标的全方位管理方法
血糖控制目标应“因人而异”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网络工期优化
手工制鞋全程LOOK
工期
全程监控的更多可能性
基于最小工期的施工分包商选择方法
电驱动车辆动力学综合控制目标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