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明是打小炼成的

2009-12-31

领导文萃 2009年1期
关键词:礼貌排队安静

王 文

美国孩子从进幼儿园大班,上小学起开始接受正规教育。坦白地说,如果以中国的标准来衡量,美国孩子在二年级以前学的文化知识少得可怜,一位数加减法做得不利索的不止一两个人,但学校对学生的生活习惯培养却毫不含糊。

小家伙们入学的头几周,老师会带他们去学校的每个地方熟悉环境,教他们该如何排队,领号拿中饭,如何用厕所,如何使用图书馆来借书、还书,以及乘坐校车的步骤、程序、规则,教室里每天的正常运作程序……更是不厌其烦地再三讲解,组织学生操练。如果在我们这儿,一定会心疼:这么多时间就浪费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了!渐渐地我明白了,正是因为这番苦心,从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中,孩子们学到了许多生活常识,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美国低年级小学生有许多手工课、画图课,经常把桌子上、凳子上弄得很乱很脏,美国老师一定让他们自己清理干净,直到老师满意为止。我开始总觉得孩子们磨磨蹭蹭还干不好,不如我手脚利索地一块儿打扫,五分钟都要不了,但我的助手告诉我:“我们从不在孩子走后帮他们收拾,他们收拾清理干净后才能离开。上手工课往往八点四十五分就歇活了,然后我们会交代他们把自己的书、书包、笔等收拾好,将自己周围的地面清理干净,凳子一定放好在桌子下面,课桌按规定放好,然后在门口排好队离开教室,这一套下来通常会九点钟才离开教室。虽然看来他们的学习时间少了,但可以想象,每天都如此训练的孩子长大后一定不会扔下一堆垃圾不管,更不会在街上乱扔垃圾吧!”

美国学校还明文规定孩子不许说脏话,如果说了下流话,那就要被直接送进校长室的。老师教育孩子要彼此地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鼓励,尤其是小学经常会开展围绕这类主题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贯穿于阅读、数学和其他任何科目的教育过程中,真正是“寓德于学”。就我所接触的美国小学生来看,很少有谁——哪怕是最自由的高中生——会恶语相向、互相辱骂、人身攻击。老师的示范榜样作用也不可低估,美国老师可以严厉地惩罚学生,但从不允许在人格和自尊心上对学生有任何伤害和侮辱。

美国老师还告诉学生:咳嗽、打哈欠、打嗝、打喷嚏乃至放屁都必须说“Excuseme”。咳嗽、打喷嚏都必须捂住嘴,老师会告诉小学生这是为了避免细菌传染,当然也是出于礼貌。一桌孩子围着读书、做手工、画画,要用蜡笔或其他什么材料是绝对不允许远远地伸手去够着拿的,而要很有礼貌地请附近的小伙伴递过来,一如他们的餐桌礼仪。老师总是鼓励孩子们说“Excuseme,Sorry,Thankyou”,小学老师告诉学生:“这些是magicwords(有魔力的话),用了它们,你就会得到更多的帮助。”在美国书店里,关于礼貌用语和举止的书数不胜数,学生潜移默化,礼貌用语自然成了语言的一部分,所以这样的孩子在长大过程中就算不经过“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洗礼也知道使用文明用语礼貌待人。

美国的小学老师管得很严,如果没听到学生用礼貌用语就马上打断学生的话问:“你说Excuseme了吗?”“你忘说Thankyou了。”“你伤害了你朋友,快去说Sorry,再给他一个Hug(拥抱)。”如有小家伙行色匆匆,企图从老师面前溜过,老师一定会逮住他:“Excuseme,你不能从人的前面走过,快说Excuseme。”任何老师看到在校园内大肆奔跑的学生都会喝止住:“只许走,不要跑!”不仅在教室里,在学校的任何地方,学生都不能大声说话,必须用insidevoice(悄声)。许多有经验的低年级老师很会训练学生,他们让孩子学会辨别各种声调的说话方式,让孩子们知道:在户外操场上可以说话声音大一些,而在室内只需insidevoice,甚至Whisper(低语),只要能让老师或同学听到你的声音就行了。老师们也是身体力行,学生声音稍大时,他们会立即制止,制止方式不仅用言语,更会随着环境使用眼神、手势等身体语言。美国教育非常注重这些,孩子们从小就知道在公共场所大声自顾自说话、大声接电话都是粗鲁、不礼貌的行为。

就拿上厕所来说吧,小学低年级老师一般都定好不同时间段,男女分队而行,将孩子们一起带去上厕所。大家坐在厕所旁的过道边,依次安静地轮流入厕。等的过程中,孩子们往往还人手一本书装模作样地阅读。有时看到小家伙拎着裤子跑出来而没有听到冲水声,老师一定让他回去“补课”。反正一天下来,去哪儿都排队。学生排队等待的时间、次数很多。我经常会觉得这种做法纯属浪费时间,效率不高,可是这些美国孩子长大成人后不用再补“文明素质行动计划”,不需要补习“文明守则”,那么到底谁的时间用得更科学、更聪明呢?

孩子们吃饭更要讲究排队。如果队排得不整齐,老师不会带着孩子们去食堂。到了食堂排队时彼此交头接耳地说话又有被请到“雅座”吃饭的危险,所以只能耐心、安静地排队,拿好牛奶、果汁及主食到规定的餐桌吃饭,只允许非常低声地说话,如果“不会小声说话,那就彻底silent(保持安静)”。小学生们吃饭的时间非常有限,中途如果出点小纰漏,搞不好一顿饭没吃完就得收拾盘子回教室上课了,但美国老师还“狠着心”说:“一顿饭不吃没关系,得让他们记住这个教训!”

不管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都知道进出门要注意自己的身后,从不会“砰”的一声把门关上,而是自觉地为后几步的人推住门,直到后面的人走过来为止。小学生们更是以能替老师把门而自豪。

这许多日常细节正是我对美国文化教育感受最深的地方。我在教室里走动时不小心碰到学生,学生会抢着说“Sorry”,学生之间也是如此。我们常在电视剧里看到美国教室窗明几净,本以为是艺术美化,谁知美国教室真有那么干净,孩子们可以直接在地上爬来爬去,尤其是阅读课,老师坐着摇椅,而地板上围坐一群小学生,坐姿各异,怎么舒服怎么坐,只要在听我讲故事就成。

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美国老师的较真,说一不二就把队给排直了,倘若有一两个孩子排不直,决不就此罢休;说好要大家非常安静地做这个活动,那么同学们就得非常安静,否则活动取消,老师也不管孩子们有多失望。

美国的家长对孩子们也是如此要求。学生在校违纪,家长被叫到学校里来往往都会向老师再三强调一句:“孩子的这种无礼行为在我家里也是绝不允许的!”唯恐老师认为他没有家教。正是因为美国老师和家长对孩子从小一丝不苟的态度,严肃认真地训练文明礼貌习惯,才使孩子长大后不会在家给父母带来耻辱、出外远游让祖国蒙羞。

或许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不文明或不符常规的行为会给他人留下怎样的印象。我们这些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后代,如今飞赴世界各地饱览人文风情,本该是多么惬意的事,但行事为人却常常让他人看不惯,怪谁呢?怪老师没教?恐怕来不及了,还是自己补补课吧。(摘自《读者》)

猜你喜欢

礼貌排队安静
深入敌后,保持安静
怎样排队
楼上请安静
巧排队列
三角龙排队
当诚实遇上礼貌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小猴买礼貌
暗恋是一种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