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想成功,要身心耗竭?

2009-12-31乌尔里希·克拉夫特

领导文萃 2009年1期
关键词:拉里抗压综合症

乌尔里希·克拉夫特

如果你正在强迫自己证明实力;如果你正在忽视自己的生活;如果你受到莫名其妙身体症状的困扰却找不到原因;如果你无法听取不同意见;如果你事业成功,却内心空虚……那么你可能正在掉入“身心耗竭”的深渊。

来自美国的拉里,在商界打拼了多年,始终保持着模范职业经理人的形象。28岁那年,他进入一家咨询公司,不久便得到晋升。公司给他配了一辆车,外加一份让人羡慕的高薪。令人满意的工作业绩背后,是连续不断的出差和每周60至80小时的工作以及频繁的周末会议。但他对此并不介意。拉里说:“偶尔,我也会感叹工作的巨大压力,但我真的乐在其中。”直到有一天,拉里突然倒在自家公寓门外,出现严重的头痛、心率加速和头晕目眩等症状,被送进了医院的重症室。医生给出了一个让他意想不到的诊断结果——身心耗竭综合症。

紧张与压力诱发身心耗竭

“身心耗竭综合症”表现为躯体和心理方面的双重疾患:心理方面,他们容易情绪波动,常常失眠,注意力无法集中,情感淡漠;生理方面则出现腰酸背痛,消化紊乱等一系列症状。长期紧张与压力在诱发心身耗竭综合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工作中的紧张状态如果持续数周以致数年,将给身心带来严重创伤,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等一系列病症,弱化免疫系统,直至给你致命的打击。

“身”“心”健康不可分

在德国开设了Vivantes中心的神经病学家于尔根·施泰德说:“如果你有一辆车,你就应该每年对它检修一次,并经常检查机油。而身心耗竭者们从不把他们的‘汽车送去检修。他们全速行驶上千公里后,才因发动机突然失灵而大吃一惊。”

在身心耗竭的发病中,患者往往有着十分类似的经历:工作中平步青云,过度膨胀的信心使他们不断证明自己,拼命争取更多工作。直到有一天他们总是感觉不舒服却又找不到原因。接下来是工作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直至人格的转变,原本自信开朗的个性变得畏首畏尾,空虚感越来越重。

后果严重但可以预防

身心耗竭给现代人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但只要采取有力措施,它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专家告诫我们,除了追求事业成功,我们更需要掌握健康和平衡的生活方式。

1.学会自我减压

压力的强弱其实并非是引发疾病的决定性因素。如果一个人每天工作12小时,仍能找到合适的方式为自己减压,他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相反有些人哪怕只坐在家兼职也会感到压力沉重。重要的是找到合适的减压法:

抗压法则一:长跑,听古典音乐,摆弄花草,都是有效的减压法。在紧张工作之余,全身心投入一项让自己愉快的活动中去,可以使身心彻底摆脱压力。

抗压法则二:增加社会接触。多花时间与朋友、家人相处是压力的重要缓冲剂。多参与社会活动,遇到挫折时主动向朋友倾诉,排解压力,不要孤立自己。

抗压法则三:为身体留出时间与空间;保持有节律的生活与睡眠,每天让体能得到及时恢复,避免劳累的积累;学习一些肌肉放松技巧,如瑜伽;深呼吸也可以放松肌肉,回复情绪,并改善大脑供氧。每年至少外出旅游一次,放松身心;食用健康食品,B族维生素可以全面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保护神经细胞功能,多吃绿叶蔬菜、鱼类、豆制品;学会转移注意力,专注于一项工作会使大脑某一区域处于过度紧张状态,应适时转移注意力,将不同性质的工作交替进行。

2.找到事业以外的支点

身心耗竭者总是无法在工作以外找到生存的意义,对他们来说,放松一下、关上电脑休息5分钟之类的建议完全不起作用。想要克服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你要学会在其他事情中获得成就感,学习如何仅仅因为快乐而去从事某项活动。

3.审视性格中那些令你在事业上飞黄腾达的个性,不一定是好东西,也许恰恰是你要摆脱的东西

很多身心耗竭患者的个性使他们无法跨越挫折,在挫折面前自信心被敲得支离破碎。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我们应及早树立这样的观念——身体和精神健康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职位的晋升。只有拥有健康人生,才能在职场中走得更远。(摘自《北京晚报》)

猜你喜欢

拉里抗压综合症
废旧轮胎橡胶颗粒——黏土的单轴抗压特性
排便训练前 先训练你的抗压神经
关注夹腿综合症
基于红外热像的衬砌混凝土抗压损伤试验研究
拉里不走 唐宁街10号“捕鼠官”续任
新型GFRP筋抗压力学性能研究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及其控制
牛呕吐综合症
拉里·金正式与CNN分手
失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