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产权市场的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促进作用

2009-12-31傅建源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21期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

摘要:文章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融资缺口和融资渠道的现状,并针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从理论和实际方面论述了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对我国中小企业具有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产权交易市场是对中小企业传统融资渠道的重要补充,是我国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的一条潜力巨大的新渠道。

关键词:产权市场;中小企业;融资;产权交易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1-0104-02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一直以来处于重要的地位。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占工业总产值60%左右,实现利税约40%。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仍困难重重,其中融资难的问题则一直是中小企业成长前进中的桎梏。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亦认识到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严重性,积极采取了多项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大力发展信用担保机构、划拨财政专项资金、成立中小企业融资公司等,但目前中小企业的融资缺口仍然巨大。

一般来讲,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可以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内源融资指的是企业从内部取得资金并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外源融资则是指企业组织和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闲置资金并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其中,外源融资又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为直接融资,是指拥有暂时闲置资金的单位(包括企业、机构和个人)与资金短缺的单位互相之间直接进行协议,或者在金融市场上前者购买后者发行的有价证券,从而将资金提供给资金短缺者的过程;第二种为间接融资,是指拥有暂时闲置资金的单位通过存款等方式将闲置资金交给金融中介机构,再由金融中介机构以贷款、贴现等形式将资金提供给资金短缺单位的过程。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的现状可以主要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中小企业内源融资能力低

企业内源融资的具体形式主要包括:资本金(除股本)、折旧基转化为再投资和留存收益转化为新增投资。虽然相对于外源融资,内源融资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节约中小企业的交易成本,但是通过这种渠道获得的资金量要受到中小企业的赢利能力、净资产规模和未来收益预期等方面的制约。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通过内源融资渠道获得的资金仅占中小企业融资总额度的30%,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纯依靠内源融资已很难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

(二)间接融资过分依赖银行贷款,但银行贷款又很难充分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根据世界国际金融公司提供的有关数据,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中,银行贷款约占外源融资的94%。但同时,另一组相对应的数据是,据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和国务院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等机构的调查,中小企业短期贷款缺口大,长期贷款更无着落:81%的中小企业认为,一年内流动资金部分或者全部不能满足需要,60.5%的中小企业没有1~3年中长期贷款。两组数据的对照让我们更加清楚的看到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当中的一大尴尬的困境,而这个困境的存在与商业银行自身的信贷制度和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是分不开的。一方面,银行贷款追求规模效应,贷款规模越大,单位交易成本越低,而且银行贷款还讲求安全性,为了尽量保证贷款资金的安全,银行需要将资金投向回报稳定的地方。但另一方面,当前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容易出现内部治理结构落后、财务制度不规范、诚信观念缺失等问题,而且由于规模较小,抵抗经济风险的能力较差。这些内外因素的存在都让银行在向中小企业贷款的时候慎之又慎。

(三)通过证券市场发行股票或者债券的直接融资方式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可望不可及

根据相关的规定,无论是发行股票还是债券融资,都对企业的经营规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例如,要在目前的沪深两大主板市场发行股票的话,公司的股本总额不得低于5000万元,即使目前创业板市场全面开放,它的上市门槛也同样不低:公司最近一期末净资产不少于2000万元,且不存在未弥补亏损,如果要发行公司债券,则要求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现有的股票市场定位在主要为国有企业解困和股份制改造服务,明显向国有企业倾斜,门槛过高,而且容量有限,上市成本也相对高昂,大多数中小企业到这个市场中融资的可能性很小。据统计,在中小企业融资量中,通过证券市场直接融资获得的资金仅占它们融资总量的2%,因为对于希望融资的中小企业而言,贵族化的沪深证券市场更像是千军万马等待过独木桥。

以上分析让我们清晰了解到,仅靠传统的融资方式是无法让中小企业的庞大融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而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此时显得格外的重要和必要。

二、产权交易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促进作用的理论分析

产权交易市场是供产权交易双方进行产权交易的场所。产权交易市场有狭义和广义两个内容。前者是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企业作为独立的产权主体,从事以产权有偿转让为内容的交易场所,包括企业产权交易所(中心)和技术产权交易所(中心)、股权托管交易市场、资产调剂市场承包市场或租赁市场等;后者是指交换产权的场所、领域和交换关系的总和。

产权交易市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主要是因为如下三点原因:

(一)它能聚集合适的投资者为中小企业进行融资

我们知道,中小企业难于通过银行过得融资的原因之一在于它的风险性比较高,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可以聚集除了银行之外的其他众多投资机构甚至个人,例如国外投资机构、国内有投资或者并购需求的企业、专业的PE、VC、小额贷款公司等,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偏好比银行更高,更能接受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

(二)产权交易市场能促进融资信息共享,提升资金配置的效率

产权交易市场首先是个产权交易信息的聚集平台,它有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可以改善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且市场涉及的产权交易都通过进场公开挂牌、公平竞争和规范操作,可以防止暗箱操作和黑幕交易,能发挥产权价格发现和价格形成的功能,从而有利于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

(三)它是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一环

一个企业的发展会经历不同的阶段:种子阶段、初创阶段、幼稚阶段、产业化阶段和市场化阶段。这个发展过程是一个投资风险度逐步降低、成长速度逐步稳定和收益预期逐步下降的过程,因此,我们需要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去解决不同阶段的企业的融资问题。完整的资本市场应该分为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主板市场。主要服务于已经发展成熟的企业,也就是进入产业化阶段中后期或市场化阶段的企业的融资需求;创业板市场主要解决处于幼稚阶段中后期和产业化阶段初期的中小企业在筹集资本性资金方面的问题;而场外交易市场主要解决处于初创阶段中后期和幼稚阶段初期的中小企业在筹集资本性资金方面的问题,以及这些企业的资产价值(包括知识产权)评价、风险分散和风险投资的股权交易问题。相对于主板和创业板市场来说,场外交易市场门槛最低,所能服务的中小企业数量也最多最广。目前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其实就是场外交易市场一种雏形。一个企业在场外交易市场获得融资得以壮大和发展之后才能进一步进入创业板市场和主板市场融资,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产权交易市场必然是广大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的重要平台。

三、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促进作用的实证分析

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从1988年开始发展,经过20多年的不断规范和完善,目前已经进入了相对繁荣的阶段。产权交易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规模和增速均非常可观。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为例,2000~2009年,经上海联交所平台获得政府无偿拨款的中小企业达到250余家;2002~2009年,5000多家中小企业在联交所的扶持下享受到包括合理避税在内的各项融资服务。仅2008年上半年,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完成的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就达到926宗,成交金额为230.01亿元,同比增长211%。我国产权交易市场之所以能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发挥如此重要作用,与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发展状况和特征是分不开的,总括起来,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助力于中小企业融资的有利条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层次清晰

目前中国产权交易机构将近270多家,包括30多家技术产权交易所,它们分布在各省市和各县级城市。其中包括“京津沪渝”四大允许央企产权转让的产权交易所,以及省级、地市级、县级产权交易机构。广泛的地域分布与多层次的设置特点让产权交易所能聚集全国各地的广大投资者和资金需求者,将他们的详细投资融资信息共享到这个平台上,让双方都实现“点对面”的对接。

(二)功能日益完善,能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方式日益多样化

我国的产权市场已经初步具备价格发现、交易流转和投融资三大功能。同时,产权市场实现能为中小企业提供的多种融资方式包括:(1)政策融资,产权交易所通过对企业进行整体策划,帮助企业申请国家无偿拨款;(2)债务融资,产权交易所可以利用自身同银行以及担保公司的良好互信关系,帮助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3)权益融资,在产权交易所内企业可以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入股、股权转让以及增资扩股等方式融得资金;(4)产权交易所还可以为中小企业上市配置资源,提供指导。

(三)技术产权交易市场迅速兴起

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是以技术转让和中小型科技企业股(产)权转让为主的非公开权益资本市场。目前,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正以灵活运用招投标和拍卖等竞价交易方式,积极开展科技成果项目交易、科技企业产(股)权交易、成长型企业产(股)权交易、涉外企业并购交易和以提升上市公司科技含量为主题的资产重组等交易活动。无可争议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兴起也为具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融资是世界性的难题,而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是对中小企业传统融资渠道的重要补充,它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促进作用有其理论必然性也有实际的可行性,是我国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的一条潜力巨大的新渠道。

参考文献

[1]Doyle,William M.Capital Structure and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of the U.S.[J].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2000,(3).

[2]张承惠.中国需要多层次资本市场[J].中国改革,2005,(6).

[3]王敏.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融资体系的构建[J].商场现代化,2006,(10).

[4]李建军.中国地下金融调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王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商业经济,2008,(12).

作者简介:傅建源(1981-),广东兴宁人,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证券市场与风险投资。

猜你喜欢

中小企业融资
房企融资能力对对碰
融资
融资
9月重要融资事件
5月重要融资事件
4件重要融资事件